口袋豆腐的神奇转化 食之让人口齿留香,妙不可言

口袋豆腐是保山金鸡乡独有的美食。金鸡位于保山城东隅,当地有俗语:“长不过郎义,大不过金鸡”,这里有建于唐玄宗天宝初年的金鸡寺等古建筑。据说,保山金鸡口袋豆腐的制作历史可以追溯至明末清初,担当和尚云游至此,在金鸡寺讲经,一次意外,发明了口袋豆腐。

口袋豆腐的神奇转化 食之让人口齿留香,妙不可言

做口袋豆腐选的是本地质地饱满、色泽金黄的黄豆,这样的黄豆吸水性好。淘洗干净后,再倒入清水中浸泡一宿发开,已经晒干的黄豆在水中再次苏醒过来,一粒粒恢复温润圆滑,质地柔嫩而饱满。浸泡之后是研磨,金黄的豆粒被古老的石磨,磨成乳白的浆汁,而植物蛋白等营养物质依然得以保留。

口袋豆腐的神奇转化 食之让人口齿留香,妙不可言

  待豆子磨成豆浆之后,便是依照以往普通豆腐的做法,将磨好的黄豆加水过滤,滤去豆渣等杂质。紧接便是大火煮开,在高温下,经过稀释的豆浆沸腾起来,大豆中的营养成分溶出。温度的掌控需要经验,过低的温度难以去除豆类原本的腥味,太高的温度则会破坏原有的蛋白质的分子结构,不仅降低营养价值,也会影响最终制品的鲜嫩口感。捞去漂浮于表面的泡沫,再放入比例恰当的酸水,豆花就此凝成。倒入磨具压制,压制成型之后将做好的大块豆腐用刀切成小块,放到阴凉处晾干,这便是我们最常吃的寻常豆腐了。

口袋豆腐的神奇转化 食之让人口齿留香,妙不可言

  金鸡口袋豆腐则需在此之上再经一次神奇的转化。把晾干切块的的豆腐放入油锅,炸至表皮金黄酥脆,做成方便存储的油炸豆腐。再把炸好的豆腐放到土碱水中浸泡。传言担当和尚住寺讲经期间,负责做饭的师傅不小心把炸好的豆腐掉入放有草木灰的碱水之中,一次偶然创造了这一特色美食。后来,聪明的金鸡人用当地独有的含碱量极高的井水来泡制口袋豆腐。浸泡之后的豆腐外皮柔软有韧性,内部却在碱的作用下浆化,形似口袋,外皮色泽金黄,嫩而不焦,柔而不韧;内瓤洁白如玉,嫩如豆花。食之让人口齿留香,妙不可言。

口袋豆腐的神奇转化 食之让人口齿留香,妙不可言

  

口袋豆腐的神奇转化 食之让人口齿留香,妙不可言

  食用时放入锅中加佐料、蔬菜煨煮。熟透后外皮柔软有韧性,内心入碱变糊浆,雪白细腻,外形似口袋,入口软嫩清香,味道妙不可言。即使只是和最简单的青菜一起煮食,也让人垂涎欲滴。若是再和保山美食火瓢牛肉一起煮,那真是美绝了。

口袋豆腐的神奇转化 食之让人口齿留香,妙不可言

  口袋豆腐色泽金黄,外酥内嫩,外面成豆腐袋,里面是豆浆,素淡可口,营养丰富。除金鸡以外,其他地方难得一见,堪称金鸡一绝。如今,金鸡口袋豆腐被列为保山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让越来越多的人得以享受这一美食。

口袋豆腐的神奇转化 食之让人口齿留香,妙不可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