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快到了,該不該在入冬前給小麥澆水?

高山流水280041766


關於冬小麥是否澆越冬水,還得因地制宜,根據自家種植實際情況、氣候條件變化和土壤墒情等方面綜合預判,至於入冬前給小麥澆水並非必選項,例如這兩年我們這邊給冬小麥澆越冬水的農戶越來越少了,究其原因還是與現如今農村的“新變化”密不可分,下面結合當地農村實際情況簡單聊一下,以供參考:



一方面,農業生產越來越現代化,暖冬現象越來越明顯。說到給小麥澆越冬水,其實是在傳統農業生產條件下逐漸形成的一項農業管理措施,畢竟過去冬天比較寒冷,土地肥力和肥料供應有限,再加上以前育種技術欠佳,使得小麥品種抗性不足,因而澆越冬水可以滿足小麥水分供應、穩定地溫、壓實土壤、避免凍害和鞏固小麥冬前分櫱。但現如今農業生產和氣候條件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例如這幾年暖冬跡象越來越明顯,去年我們這邊一冬天居然沒有下一場雪,使得冬季並不寒冷,因而我們這邊去年很多農戶並沒有澆越冬水,只在播種小麥後壓實一遍即可,並沒有影響今年小麥產量。

二方面,小麥價格不盡人意,農戶傾向於外出打工。現如今農戶種植糧食作物積極性明顯降低,在我們這邊很多農戶因平時外出打工或本地工廠上班,往往不願在農業生產上耽誤太多時間,畢竟現在糧食價格越來越寒心,再加上一些極端氣象影響農作物產量,使得這些年種植效益越來越差,佔家庭收入比重越來越低。因此,農戶秋收玉米和秋播冬小麥後,往往會專心打工為主,會一直忙碌到過年前的臘月底,使得農戶在入冬前給小麥澆越冬水情況越來越少。



而至於以種地為主的農戶,我感覺是否在入冬前澆一遍越冬水,應該要根據幾方面實際情況來考慮為佳,具體表現為:

1、根據麥田土壤墒情來決定。如果土壤含水量較差,則需及時澆灌,反之,土壤墒情不錯時則可以延遲或不澆!

2、看當地氣候變化來決定。遇到冬冷、雨雪較少而旱冬時,則需要適時澆灌,而至於澆灌時間,可以結合“不凍不消,冬灌嫌早;夜凍日消,灌水正好;只凍不消,冬灌晚了”來適時澆灌,例如這幾年因暖冬影響,可以在當地日均氣溫降至3~7℃左右時澆水為宜。

3、根據小麥苗期判斷。一般來說,如果小麥晚播或出現弱苗時不宜澆灌越冬水,而對於麥苗長勢旺或底肥充足、墒情不錯的麥田可以推遲或不澆為佳。

總得來說,冬小麥是否澆灌越冬水需要根據本地當年氣溫和墒情來考慮,也需要根據自己家庭收入比重情況來考量,畢竟種糧不僅考量產量,也要儘量降低農業生產成本,尤其是糧食價格下跌態勢下,付出過多往往是費力不討好,因而有時也會造成農戶澆小麥越冬水上並不積極!(以上為個人見解)


龍百曉生


在冬季寒冷的氣溫下,澆下的水會結成冰,在土壤中形成了一道密封層,使土壤中的溫度不易向外流失,也阻隔了外界冷空氣的進入,提升了小麥幼苗的抗寒能力,由此保護小麥幼苗不受凍,使其能夠安全、順利的越冬。

小麥越冬水不宜澆灌太早,太早易引起主苗徒長,不利於分櫱,最好在主苗分櫱大部分完成長出後,澆灌的水夜晚能結冰,白天能化冰,在我們北方冬麥區,大概時間一般到11月~12月之間,這時給小麥澆越冬水,既不易引起麥苗旺長,影響越冬能力,還可起到增溫保墒效果,有利於小麥安全越冬。

澆越冬水應該把握適宜的時間,澆水過早,小麥苗在越冬前容易形成旺長,但是過晚呢又會加重小麥苗的凍害。對於晚苗和弱苗建議大家要結合追肥早澆水,促進小麥苗的根系下扎。在澆越冬水的時候大家需要隨時關注澆水後幾天的天氣預報,最好澆水後的兩天時間內避免大風和大面積降溫的發生,否則會給麥苗帶來嚴重的病害,造成乾枯現象發生。

越冬水的灌溉最直接的澆水因素主要是從時間點的掌控和小麥的漲勢不同來做一個劃分,灌溉澆水的時間大家可以從農村諺語:"不凍不消,冬灌嫌早;夜凍日消,灌水正好;只凍不消,冬灌晚了",這句農村俗話來進行學習,雖然很土但是完全符合現在的科學澆水的理念種植,而關於麥苗漲勢不同澆水的區分就是:小苗弱苗趕早不趕晚,宜早不宜遲,而對於生長良好,植株莖葉旺盛的小苗則應該宜晚不宜早,延後澆水甚至是放棄澆水。


麥穗的vlog


有些農民朋友不澆冬水,等到明年春天小麥返青時會出現大量死苗黃苗弱苗,最好是給小麥澆冬水。小麥澆冬水最好是在立冬後,白天澆了,晚上能滲下去最好,要是地能凍了最好。

澆冬水的好處

1 能結實地表能使地面壓實,不透風就不容易死苗。

2 能凍死淹死一部分地下害蟲,減少地下害蟲的危害。




農村寶娃子


無論是南部還是北部,沙土地因為保水能力差應該澆凍水。

因為整地時間不適宜,一些粘土地的麥田因為坷拉比較大,容易跑風,小麥受凍,也應該澆水,澆水之後通過冬季的凍融作用可以粉碎坷拉,避免韓玲的空氣空過打的土壤縫隙侵入麥苗的根部造成凍害,而且粘土地澆凍水後還能進行鋤劃,或者實在墒情適宜的時候鎮壓。

通過這幾種情況,農名朋友可以在根據自己地塊的情況來調整實施,可是澆凍水的時間又該怎麼掌握呢?

澆凍水的時間不要過早,日平均氣溫穩定降低到5度左右的時候開始,夜凍晝消的時候結束,從時間上來說,華北北部在11月下旬,中南部由北向南可以從11月底——12月上旬末澆水比較合適。

小麥都已經種植,農民朋友除了對小麥施肥管理方面的關注外,對冬小麥澆水時間也很關注。很多北方的農民為了確保小麥能順利越冬,都開始為小麥澆灌凍水。


愚昧Q青春


大家都知道,冬前灌溉是小麥奪取高產的重要措施之一。


小麥何時冬灌有利於高產,冬灌的時間及注意事項都有什麼呢?問了好多農民朋友,得到的回答卻是:不清楚麼,反正人家灌早就灌唄。

小麥冬灌的好處


1.可以沉實土壤,粉碎坷垃,有效防止小麥冬季凍害死苗,秸稈還田地塊尤為重要。並且可為翌年返青保蓄水分,做到冬水春用,春旱早防。

2.減少病菌蟲卵,壓低病蟲基數,減輕春季病蟲危害,是保證小麥安全越冬的一項重要措施。

3.鹽鹼地麥田冬灌,還可以起到壓鹼改土的作用。

據調查,適時冬灌比未冬灌的麥田,一畝穗數增加12.1萬穗,穗粒增加6.5粒,千粒重提高1.3,可增產小麥25%左右。

什麼時候冬灌合適?


“不凍不消,冬灌嫌早;夜凍日消,灌水正好;只凍不消,冬灌晚了”。平均氣溫降到3℃時開始,要在麥田上大凍前完成冬灌,達到夜凍晝消,澆完正好。冬灌過早,氣溫較高蒸發量大,達不到效果;冬灌過晚,土壤凍結,水分不能及時下滲,地面積水結冰,麥苗在冰層下容易窒息死亡,或形成冰凌,抬起土塊,拉斷麥根,吊死麥苗。

每天上午10時至下午6時(儘量選擇在睛天上午進行),澆水量不宜過大,但要澆透,以灌水後當天全部滲入土中為宜,一般每畝灌40方水就行。為了節約用水,一定要做到渠畦配套或者噴灌技術。

麥田冬灌根據具體情況區別對待


小麥早茬旺苗一般底墒較好,可以緩灌或不灌,積水、晚茬麥播種遲,冬前生育期短,有效積溫不足,單根獨苗多,為了充分利用初冬冷暖間隙的有效積溫,促進分櫱盤墩,除過於乾旱的田塊外,一般以不灌為好。對底肥不足、苗弱、群體小的麥田可以結合澆越冬水,每畝追施尿素5~7.5公斤。冬肥春用,促使麥苗轉化升級。

“小麥不冬灌,產量減一半”,充分說明麥田冬灌的重要性。農民朋友們應根據自己麥苗的實際情況區別對待,不能千篇一律,人云亦云。

關注【將相故里】,共敘三農話題。


將相故里


今天在我國南方地區也出現降溫的情況了,在廣東地區終於有了一點深秋的寒意。但是在北方地區氣溫卻早就已經很低,有些地方甚至已經開始下雪,這南北溫差真的挺大。秋季最後一個節氣霜降已經過去好幾天,這意味著冬季即將來臨,天氣將會越來越冷。而北方地區現在的小麥已經開始出苗,而北方小麥種植一般在冬季來臨之前,大多都會進行一次澆水,尤其是比較乾旱的時候。

由於北方現在氣溫相對較低,但是還沒有低到太嚴重,如果長期乾旱的話,那麼為了在冬季到來之前因為乾旱出現枯苗或者死苗的情況,最好要及時澆水。由於北方地區冬季比較漫長,如果氣溫太低的話不適合澆水,特別是氣溫在零度以下就更不能澆水,否則小麥容易凍死。如果我們在入冬以前記性一次灌溉,保證土壤中水分含量較高,那麼就能防止小麥在冬季出現乾旱,而且此時澆水,有利於小麥生長。

我們都知道,小麥到了春季澆水宜晚不宜早,太早澆水如果出現倒春寒,直接影響小麥返青,後期就會影響產量。因此在入冬以前保證土壤中水分充足,這樣不至於春季過度乾旱需要提前澆水,這樣就可以不必擔心倒春寒。一旦開春之後,農民看到麥田太乾旱,小麥葉子已經枯黃的情況,大部分都會提前澆水,不過澆完水之後,出現倒春寒,那麼後果就會很嚴。

不過如果我們在之前種植小麥,又出現降雨的情況,土壤中的水分含量比較高,沒有發生乾旱現象,水分達到70%以上,那麼在入冬前還能保證土壤水分有這麼高,那麼基本上可以不用澆水了。不過北方地區在秋天出現乾旱的情況較多,尤其是今年,入秋之後很少下雨,所以土壤已經比較乾燥。所以此時應該根據具體情況來決定是不是該澆水,如果氣溫在5-8攝氏度,今年這種情況可以趕緊澆水,儘快保墒。畢竟一旦入冬氣溫太低,即使乾旱也無法再澆水。

冬季如果氣溫不是很低,可以選天氣晴朗的時候澆灌,在早上9點鐘左右澆灌,但是澆灌不要澆太多,防止出現積水或者水分太多,夜晚因為氣溫太低出現凍傷的情況。所以冬季澆水以少量多次適宜,千萬不要大量澆水,這樣小麥才能安全過冬,又不至於太乾旱。


少三番


現在已經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霜降了,對於我們豫東地區的老百姓來說現在還有紅薯茬和朝天椒茬的小麥沒有播種完畢呢。對於給小麥澆越冬水我們這裡的老百姓是這樣來做的。


對於晚茬種植的小麥由於這幾天我們這裡沒有明顯的降雨過程。所以晚茬小麥的種植應該選擇在收穫紅薯和朝天椒以後澆一遍“跑馬水”比較合適,這樣才能夠保證小麥出苗所需要的水份。秋末和冬初我們這裡每天都要刮很大的北風,再加上晴天地表的水份蒸發量比較大。所以在播種小麥前澆一次水能夠提高小麥的出苗率。

如果說在11月份的上半個月沒有明顯的降雨過程的話,越冬水的澆灌是可以提前的。澆越冬水需要注意這幾點

澆越冬水是需要提前關注未來幾天的預報天氣的,如果說在未來幾天氣溫下降到零度以下是可以選擇在晴天的時候氣溫在8-10°之間的時候進行澆越冬水的。

越冬水最好能夠做到水到橫圪壢就改趟的原則,即不能夠選擇大水漫灌的方式。把麥田澆透了的話不利於小麥根系的深扎,從而降低了小麥在後期生長中的抗旱,抗倒伏的能力。

澆越冬水的主要的目的有:緩解“暖冬”所帶來的乾旱以及“春旱”,通過澆水也能夠提高小麥的抗凍害的能力,同時也能夠有效的凍死地下害蟲的蟲卵。


豫東小農


要根據墒情,如果土壤水分良好,可以不澆。

如果土壤乾旱,並且天氣預報近期無降水,可以澆。

小麥澆過冬水,好處還是很大的:

一、保墒,解決土壤缺水乾旱,同時防凍

二、年後助力小麥生長。瑞雪兆豐年就是這個道理。


嚮往的優果樂園


過了霜降後,天氣一天冷過一天,不久就要迎來立冬,對小麥的種植來說,又到了準備澆水即澆“封凍水”的時候了,那麼該不該在入冬前給小麥澆水呢?我們來了解一下。




一、什麼是“封凍水”?

封——密封,凍——冰凍,“封凍水”就是將冰凍密封住的水。

在冬季寒冷的氣溫下,澆下的水會結成冰,在土壤中形成了一道密封層,使土壤中的溫度不易向外流失,也阻隔了外界冷空氣的進入,提升了小麥幼苗的抗寒能力,由此保護小麥幼苗不受凍,使其能夠安全、順利的越冬。




二、給小麥澆“封凍水”有什麼好處?

1、鎖住地溫、防寒保苗

“南水稻、北小麥”,做為我國三大主糧之一的小麥,主要種植地是在北方,尤其是以冬小麥為主,其種植量佔據了整個小麥種植量的絕大部分。而北方氣候寒冷,為了使小麥幼苗能夠順利越冬,“封凍水”對於小麥在冬季的作用就顯得至關重要。
當澆在土壤裡的水在嚴寒下結成了冰,就形成了一層隔熱的密封層,像蓋著一層密實的棉被一樣,阻擋著熱氣的流失,使地溫保持在一個相對較高的水平,也讓外界的冷空氣無縫可鑽,無法穿透進土層,使小麥幼苗的根部免受寒流侵襲,提升了抗寒抗凍的能力。
同時土壤凍結後田間溫度變化幅度小,避免了因溫度驟升驟降使小麥幼苗受到傷害。

2、預防乾旱、冬水春用

北方氣候乾燥,雨水偏少,出現乾旱的時候較多,“封凍水”在開春解凍後能有效的預防春季乾旱,使冬水春用,適時補墒,促進幼苗儘早返青,培育壯苗,提升小麥的質量和產量。
而且“封凍水”早早就在土壤中,可以隨著氣溫的提升一併升溫,使地溫加速提高,有利培育大穗,否則開春後再澆水,溫度提升慢,影響小麥發育。

3、冬有水用、促進分櫱

雖然在冬季,小麥的生長髮育會放緩,但對水還是有一定的需求,特別是在入冬前小麥已經進行了部分分櫱,更需要水的滋潤。而在冬季不能隨時澆水,就更需要在入冬前澆好“封凍水”,以使小麥在冬季有水可用,同時能在開春後促進萌發新的分櫱。

4、冰凍蟲卵、消滅害蟲

當“封凍水”凍實以後,就將土壤中的害蟲和蟲卵一併凍住了,使蟲卵再也無法發育,害蟲也被直接凍死,可以有效的減少土壤蟲害,使小麥的生長免受影響,有利於增產。

5、密實土壤,保肥保墒

水凍住後,水的膨脹和拉扯力量能夠使充滿縫隙、疏鬆的土壤變得緊密,不會出現小麥根系懸空而受凍的情況,同時虛松的地方被填實,提升了土壤保肥保墒的能力。




三、“封凍水”在什麼時候澆?
“封凍水”雖然好處多多,但也不能隨便澆。
  • 如果澆得過早,氣溫還有點高,水容易蒸發,就起不到封凍的作用了,而且很容易引起旺長,使小麥幼苗的抗寒抗凍能力減弱,越冬困難。
  • 如果澆得過晚了,土壤已經上凍,水就無法滲入土層中成為“封凍水”,小麥幼苗便會受凍、無水可用。

因此,澆“封凍水”應在日均氣溫3-5度之間,夜裡能凍成冰、白天能融成水時最為適宜,即俗話所說“晝消夜凍,冬灌正好”。




四、“封凍水”怎麼澆?

1、看墒澆

澆水的順序應該先澆墒情不足的,再澆墒情較好的地塊,使墒情不足的儘快適墒。

2、看土澆

如果土壤結構不同,應先澆粘土質土壤,再澆沙質土壤,因為粘土緊密,滲水慢,而沙質土疏鬆,滲水快。

3、看長勢澆

小麥長勢差的先澆;長勢好甚至有旺長態勢的要緩澆,如果同時墒情好,可以不用澆,以防小麥開春後旺長。




五、澆“封凍水”的注意事項

1、首先要控制澆水量,不要大水漫灌,應該緩慢進行,邊澆邊滲,以當天能夠全部滲入土壤中為宜。

2、澆水應該選擇晴暖天氣的半上午-半下午澆,因早晚天冷,土壤受凍,水不能及時下滲,容易使小麥幼苗凍傷。

3、如果土壤墒情好,含水量完全能夠滿足小麥幼苗越冬所需,也可以不用澆“封凍水”,不能盲目的說一定要澆才行。

4、對於小麥幼苗長勢差、發育弱而底肥又不足的,應結合澆水進行適量的追肥,以促發育。

5、澆水後要同時進行田間管理,中耕除草、劃鋤、消除土壤板結,為小麥幼苗創造一個適宜的生長空間。




【總結】“封凍水”是確保小麥順利越冬、促進發育的重要措施,我們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分析,採取適宜的方式來進行,使“封凍水”真正能用得上、有效果,而不是起到相反的作用,這樣才能培育壯苗,全面提升小麥的品質與產量。

一曲煙雨


再過幾天就要入冬了,北方地區小麥種植下去之後,在入冬前最好要給小麥澆一次水。當然澆水也不是亂澆,而是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查看土地裡的墒情變化,看土壤是否乾旱,小麥出苗是否困難?像今年冬天某個大部分地區都比較乾燥少雨,這就要在小麥播種之後及時澆水,保證小麥及時出苗。


因為北方地區越冬期比較長,及時澆水可以防止冬季和早春乾旱,能夠提高土壤的溫度,增強小麥的抗寒能力。同時還能夠解決,因為冬季過於乾旱導致在春天要提早澆水的問題,有利於麥苗的生長和後期的抽穗,從總體上提高小麥的產量和質量。從這個角度來講,冬季澆水是非常有必要的。

與此同時,在冬季封凍以前澆水,一定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做出合理的判斷。如果說入冬以前土壤的含水量比較高,超過80%以上,可以不灌水,或者是延遲灌水的時間。但是像今年這樣天氣乾燥少雨,則必須合理灌水保墒。


灌水的時候要掌握好時間,各地的氣溫變化並不一樣,最好在日平均氣溫3~5度時開始灌水。因此,各種植小麥區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時間太早,氣溫高,蒸發量大,起不到蓄水保墒的作用。如果時間太晚的話,氣溫偏低,土壤容易凍結,灌水無法下滲。這樣的話,不但起不到灌水的效果,還容易讓麥苗凍傷。

另外,還要根據麥苗的生長情況來區別對待。如果麥苗長勢比較弱,則應提早灌水。如果麥苗長勢過於旺盛的話,可以適當延遲。只有在麥苗長得正常茁壯的情況下,才應該在入冬後的正常時間內澆水。


最後,在冬季對小麥灌水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防止大水漫灌。因為冬季溫度比較低,水分下滲的速度相對較慢,澆水過多過猛容易導致麥苗損傷,甚至出現凍苗現象。所以澆水的時候應該細水慢澆,確保當天澆水完全下滲。冬季澆水時間應該選擇在晴天的上午9點至下午3點之間。澆水後還需要進行中耕作業,破除土壤板結的情況,消除因乾旱造成的裂縫,從而達到保墒增溫的效果,這樣才能有利於麥苗安全過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