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天團NO.1的隕滅:人多、勢眾、財雄的袁紹怎麼輸了這場群架?

東漢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北方最為強大的兩大割據勢力——袁紹和曹操展開決戰。兵少、糧缺的曹操採取了機動靈活游擊戰術,雖在白馬、延津兩役贏得小勝,但袁紹大軍依然碾壓而來,雙方在官渡對峙。曹操一方戰事吃緊,百姓疲乏,紛紛逃亡響應袁紹;下屬心慌,暗帝向袁紹通風報信;士兵飢疲,士氣日益衰退。眼看形勢將見分曉,袁紹一方由內而外的裂變,讓形勢發生了意想不到的扭轉……

漢末天團NO.1的隕滅:人多、勢眾、財雄的袁紹怎麼輸了這場群架?

讓袁紹欲哭無淚的大亂局

平均主義下的裂痕

  • 劉夫人枕邊風

袁紹有三個兒子:袁譚、袁熙、袁尚,除老二袁熙不受寵外,劉夫人的影響下,袁紹偏愛小兒子袁尚,欲立小兒子袁尚為嗣。為此,袁紹出於補償心理,將袁譚、袁熙派往青州、幽州擔任刺史,將袁尚留在身邊。

漢末天團NO.1的隕滅:人多、勢眾、財雄的袁紹怎麼輸了這場群架?

影響袁紹決策的劉夫人


  • 沮授警告

在古代宗法社會中,長幼有序的等級制度對於家庭、社會乃至國家的穩定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沮授以古代交接班慣例勸諫袁紹,袁紹卻以“以視其能”的理由搪塞群臣,埋下了矛盾隱患。

  • 踩不住的剎車

“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諸侯疑焉,立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爭,爭生亂,是故諸侯失位則天下亂,大夫無等則朝廷亂,妻妾不分則家室亂,嫡孽無別則宗族亂。”

——《呂氏春秋·慎勢》

袁紹欲廢長立幼,卻不定嗣位名分、又給予另外二子以實權資源的行為,為組織內部的分裂創造了條件,政治投機者開始圍繞袁譚、袁尚二人的選邊站,後來,在官渡戰敗後的壓力下,這種分裂更是難以遏制,冀、並、青、幽四州基業,在兄弟相殘中灰飛煙滅。

“勝負子”——許攸

  • 奔走之友

許攸作為袁紹、曹操早年“奔走之友”親友團成員,在袁紹出逃洛陽之時,積極奔走於冀州的潁川豪強中,為韓馥讓位發揮到了關鍵性作用,可謂袁紹獲取創業第一桶金的元老級人物。然而,袁紹出於平衡派系提拔河北本土派豪強,沮授等人在決策層中後來居上,許攸逐步淡出袁紹視野。

漢末天團NO.1的隕滅:人多、勢眾、財雄的袁紹怎麼輸了這場群架?

許攸在僵持階段起到了勝負子作用

  • 荀彧再次看穿
  • 在袁紹陣營中,潁川派被壓抑的形勢下,潁川派的荀彧、郭嘉先行一步,來到了謀士緊缺的曹操陣營。對於舊主陣營的判斷,荀彧對孔融介紹說:

    “紹兵雖多而法不整。田豐剛而犯上,許攸貪而不治。審配專而無謀,逢紀果而自用,此二人留知後事,若攸家犯其法,必不能縱也,不縱,攸必為變。”

    ——《三國志》

    可見,當時袁紹陣營謀士圈子,已經出現了互相傾軋的局面:河北派沮授因直諫不納,被潁川派郭圖奪取權力;河北派自然要組織反擊,像許攸這樣老資格又不檢點的幹部,自然是敵對方重點監測對象。果然,出於“豪強擅恣”之家的審配,抓住許攸的不法把柄,借題發揮,走投無路的許攸選擇了叛逃。

    許攸的投奔,給予了曹操陣營在對峙階段最為關鍵的機密,即雙方的力量分佈,曹操很快採取了火燒烏巢的軍事行動,進而取得了官渡之戰的勝利。

    漢末天團NO.1的隕滅:人多、勢眾、財雄的袁紹怎麼輸了這場群架?

    荀彧準確判斷了袁紹陣營內部走勢

    組織的深層潰爛

    而對於底蘊深厚的袁紹陣營來說,一場失敗並非判決了死刑。接班人之爭與派系之爭的深度結合,才是一道不可彌合的致命裂痕:

    “自軍敗後發病,七年夏,薨。未及定嗣,逢紀、審配宿以驕侈為譚所病,辛評、郭圖皆比於譚而與配、紀有隙。眾以譚長,欲立之。配等恐譚立而評等為害,遂矯紹遺命,奉尚為嗣。”

    ——《後漢書·袁紹傳》

    至此,袁紹陣營內部的嗣位之爭,連接到派系之爭,在袁紹去世後,矛盾變得逐步公開化。曹操則採取郭嘉計策,通過撤軍、拉攏,為兄弟自相殘殺創造外部條件,以逸待勞。終於,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袁紹辛苦打下的冀、並、青、幽四州基業,袁譚、袁尚兄弟,以及曾經水火不容的潁川派與河北派,在這場曠世罕見的自殺自滅中,走向衰亡。

    漢末天團NO.1的隕滅:人多、勢眾、財雄的袁紹怎麼輸了這場群架?

    郭嘉的撤兵建議取得奇效

    袁紹的三個失守

    覆盤官渡之戰,無論戰前、戰中、乃至戰後相當一段時間內,曹操的硬實力都不足以完全吞噬。袁紹陣營的消亡,自家庭內部就開始埋起了伏筆,至於戰端開啟,裂痕陡然加深以致潰爛,更是無暇補救。袁紹一方,至少在三個方面失守,影響了格局走勢:

    • 戰時統籌機制

    在組織穩定時,互相制衡、權力對生是健全監察機制,避免一家獨大的正確做法。但到了戰時,這套機制就不適用了,既需要指揮調度的高度統一,又需要領導思想的高度統一,更需要任務執行的高度統一。袁紹方在戰時,卻將資源分予兩個敵對陣營,造成了嚴重的內耗,導致戰鬥力無法發揮。

    漢末天團NO.1的隕滅:人多、勢眾、財雄的袁紹怎麼輸了這場群架?

    袁譚、袁尚兄弟鬩牆

  • 鍛鍊成本選擇
  • 對於接班人,立長和立賢都有相對的正確性,但對於鍛鍊成本方面,袁紹過於粗枝大葉了。如果是鐵了心要扶植袁尚,沒必要將青州這麼大的戰略板塊,分封式地打包給袁譚,人為製造幼子上位的障礙;如果是選賢,則需要一碗水端平,用一個州郡或者某個項目去考察即可。早定名分,資源才能有計劃、分步驟地向接班人傾斜,避免家族基業的分崩離析。

    • 風險控制保障

    袁紹擁有當時最為強大的戰略智囊庫,卻對這批掌握組織核心機密的人才缺乏監管,任由許攸這樣熟悉本方虛實的高幹,在戰事發展的關鍵階段叛逃;官渡之戰後,仍然沒有確定接班人,導致意外身亡後沒有相關安排,上演了兄弟相殘、同事相戮的慘劇,白白讓曹操撿了大便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