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要把奶奶送到養老院去,兒子的一句話,老爸癱坐在地上

“百善孝為先,”她養你小,你養他老。孝敬父母是做人之本,善待老人是做兒女的最基本的責任和義務,是法侓和道德賦予的準則。自古就有養兒防老的傳統,所以老祖宗的祖訓不能忘,祖祖輩輩往下傳,代代有老人,代代老人能善待,人都有老的一天,這是一個不可逆轉的延續,就像太陽自轉一樣,東邊升起,西邊落下,週而復始,源遠流長,川流不息,孕育了華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就像六十花甲一樣,年輪輪流轉。

一:父母一生的不容易

孝敬父母就是給自己修後路,父母為了咱們付出了自己最美好的年華,一把屎一把尿不嫌髒不嫌累把咱拉扯大容易嗎?小時候母親難睡子時覺,兒是媽媽的心頭肉,而只要聽到兒的哭聲,她都難入眠,兒若是有點不舒服,那媽媽就會徹夜難眠,她無怨無悔,任勞任怨細心的照顧著她的心肝寶貝,慢慢的熬過了三四百天的時間,換來了兒咿呀的話語,這可把媽媽高興得合不攏嘴,我的兒開始學語蹣跚走路,寶貝兒就是父母的開心果,沒事了就都兒戲戲,母親就得一刻不能離開兒半步,要不雙手牽著,時而抱在懷裡,生怕把兒磕著碰著,真是捧在手裡怕摔著。媽媽給兒做衣做棉被,生怕把兒凍著,聽到兒喊媽媽兩字的時候,母親高興地,激動得眼含淚花,可能大家可能對小時候的記憶都很模糊,都沒有什麼記憶了,小時候常拉著媽媽的手,這雙手雖然粗糙但是它很溫柔,上學的第一天站在學校門口,哭著喊著要跟媽媽走,媽媽雖然不捨的,但是媽媽心裡明白不上學那是不行的,唯有學習才能出人頭地,只能將兒狠下心把兒放進學校。

爸爸要把奶奶送到養老院去,兒子的一句話,老爸癱坐在地上

兒子是父母的寶貝

媽媽深知要培養一個優秀的孩子,知道肩上的責任重大,儘自己最大的努力,給孩子物質上最大支持,學習上所學的學習工具,各種資料樣樣都不少,父母就得節約省吃儉用,不論有多困難,從來不會讓孩子輟學的雜念,就是沒有錢了寧肯低三下四的去借錢也要湊夠孩子的學費,父母經常說的一句話,只要你好好學有能力上就是砸鍋賣鐵也供你上學,父母只認一個死理,“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辛辛苦苦把孩子供出來了有了工作,看到孩子有出息了父母心裡樂開了花,可是孩兒結婚還要買房,父母的心可怎麼也高興不起來,還要攢錢貼給孩子,好不容易看到兒子成家,長嘆了口氣,哎!我的任務基本上算完成了,可是身體且一年不如一年,再也回不到從前了,時光如梭一晃幾十年過去了,在別人眼裡會有個幸福的晚年,家裡有大學生兒子,在城裡成家立業很羨慕。有了孫子就成了免費保姆,啥活都得幹,其實人活著就得動,活動活動。

爸爸要把奶奶送到養老院去,兒子的一句話,老爸癱坐在地上

父母心中的希望

為了兒女,為了這個家操勞了一輩子,乾點活倒沒有什麼,沒有活幹還感覺到不舒服,可是孫子也帶大上學了,頭髮也白了,眼也花了,耳也聾了,背也駝了走路也不利索了,也不討人待見了。以前的風華正茂不見了蹤跡,懷想起相當年的急走如風的年華是多麼嚮往,可是歲月給你留下了很深的印記,已經是面黃竹老了,好漢不提當年勇,有什麼用呢?歲月一去不復返。

二:孫子給父母上了一課

臨村有個姓李的人家,家裡有三個兒子,老兩口含辛茹苦的把他哥三拉扯大,供其上學讀書,三個兒子都不負眾望,不約而同的金榜題名,老兩口傾其所有,好不容易把哥三都功成名就了,家裡條件比以前有所改善,相繼都成家立業,按說到了享福的時候,老頭沒幾年就生病故去了,就剩下個老太太孤苦伶仃,哥幾個商量老媽怎麼生活,正好老三生了小孩沒有等多久,老大和老二說老三你正好孩子沒人帶,老媽暫時就在你那幫你代孩子吧,老三家兩口想想也是,讓老媽帶孩子總比保姆帶放心,於是老太太就搬進了三兒子家,老太太就成了全職保姆了,沒有她不幹的事情。到了晚上老人家累的有點吃不消,但還是強撐著,在三兒子家一住就住了八年,孫子也上小學三年級了,慢慢的三媳婦就開始找老太太的不是,老太太也知道她的任務完成了,兒子家再好也不是自己的家,可是又能往哪去呢?於是就把老三喊到一邊,說你給你的兩個哥哥打電話,讓他兩回來看我怎麼辦,我也不能老賴在你家,老三就給來那個哥哥一一打電話,可是得到的答覆是,老大老二兒子結婚了沒地方住,最後商定弟兄三個每人每月拿1000元錢,將老太太送到養老院去。很快三個兒子就把錢準備好了。

爸爸要把奶奶送到養老院去,兒子的一句話,老爸癱坐在地上

老太太帶孫子


這是一個禮拜六的下午。老三聯繫好了養老院,準備帶老太太去養老院,正好兒子放學回家了,進門就碰見爸爸跟奶奶就要出門,兒子問你要把我奶奶往哪裡帶,他爸的回答讓兒子懟了回去,我奶奶好不容易把你們拉扯大,老了就沒人養了,你不養我養,你說養老院好有吃有喝,還有許多來頭老太太,好等你老了我也把你送到養老院得了。“羊有跪乳之恩,烏鴉有反哺之情”你就等著好了。這一下老爸立馬就癱坐在地上,許久才回過神來。他媽媽聽到兒子的一番訓斥爸爸的話,也恍然大悟,跑到丈夫跟前,拉起丈夫一同跑到老太太跟前。撲通一聲跪在老太太面前,媽媽,請原諒我們兩個不懂事的孩子,對不起,這就是你的家,我們來孝敬您,真的不懂事,您給我培養了這樣一個優秀的丈夫,又幫我帶大了兒子,這都是您的功勞,我錯了。兒子看到爸爸媽媽如此的反應,抱著奶奶的脖子笑了,說奶奶有我在,誰也別想欺負我奶奶,我上學了誰欺負您了告訴我,我給他記著。爸爸媽媽異口同聲地說道,兒子,你就放心吧,我們說到做到。就這樣風波就平息了,滷水點豆腐——一物降一物。

爸爸要把奶奶送到養老院去,兒子的一句話,老爸癱坐在地上

準備送養老院的老人


總之,其實老人不希望兒女的回報,就是希望兒女能陪伴在跟前就這麼簡單。人都有老的一天,正所謂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父母是兒子的榜樣,只要上樑不正,就下樑歪。也就是說你做了初一,那他就能做到十五。

最後請關注我,認為孫子做得對的點贊,評論,吐槽。把你的意見分享給大家,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