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爸,你回來了。”我好想和你這樣說。

“老爸,你回來了。”我好想和你這樣說。

今天就是清明節了,你會和已故的親人聊什麼?

網友*安心說:儘管父親去世快三年了,但總感覺他還在,路過家門口的拐彎處,幻想著哪一天迎頭遇到,驚喜的說一聲:

“老爸,你回來了。”

我想去他的墓碑,說好多好多話,告訴他,我真的好想他。

“多希望,我是那個先走的人。”比起死亡本身,我們或許更害怕成為被“遺留”下的人。

因為,失去親人,也往往意味著我們熟悉的世界、身心的一部分,被帶走了。


“老爸,你回來了。”我好想和你這樣說。

有一段視頻在網上引發關注:


26日,英國一名男子坐在車內,淚述母親從感染到病逝,只用了短短3天。

而這期間,他只能眼睜睜看著躺在病床上的母親一個人受苦:

“你不能靠近她、擁抱她,為她做點什麼。甚至在她閉眼後,我也不能好好守護她,與她告別,這是我這輩子經歷過最撕心裂肺的痛。”

“老爸,你回來了。”我好想和你這樣說。

通常,我們在得知親人逝去後,會經歷最強烈的悲痛,接著進入五個獨特的階段: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抑鬱和接受。

·否認:你會感到難以置信,並麻木、分離,你可能會專注或者忙於某件事,以此暫時逃避、延遲經歷痛苦。

·憤怒:你可能會對身邊的人、命運、自己,甚至是遺棄你的死者感到憤怒。

·討價還價:為了減輕痛苦,你可能會做出突然的改變或承諾,例如“我要做出這些改變,來紀念他”。這種方式確實能緩解你的憤怒,但悲傷驅動的承諾往往很難堅持。

·抑鬱:

經歷前3個階段後,痛苦開始嵌入現實。你感到沮喪、無力、一切都變得毫無意義。接下來還有可能會自我墮落,例如暴飲暴食,睡覺或孤立。

·接受:你開始平靜下來,接受現實,並建立新的生活方式,尋求新的關係。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依戀類型的人在遭受喪失後,悲傷程度有所不同:

·迴避型的人,在親人去世後,似乎能更好的應對悲傷。表面上看他們很平靜,但他們可能是在壓抑自己的情緒。這種內化反應是“不健康”的,以後可能會影響身理健康,以及處理情感關係的能力。

·相比之下,那些焦慮型的人幾乎從不壓抑自己的情緒,而且會經歷更強烈、更長久的悲傷。


“老爸,你回來了。”我好想和你這樣說。


“老爸,你回來了。”我好想和你這樣說。

在親人逝去後,人的反應是不同的:

·大約三分之二的喪親者,適應得還不錯,他們在親人逝去後,會經歷一段時間的悲痛,並與之做鬥爭,


但這個階段後(大約會持續幾周),他們的痛苦開始消退,慢慢的能夠平靜的處理悲傷和不幸。

但這並不是說他們不傷心了,或者不在乎、不夠愛已故者,只是他們能夠很好的的處理自己的情緒,調整自己的狀態。


當他們需要的時候,能夠把痛苦放在一邊,維持正常的生活,甚至會開懷大笑,體驗快樂的時刻。

1月,科比和他女兒不幸墜機去世後,瓦妮莎先是無聲,之後她平靜下來,出現在公眾視野,在ins上發表對丈夫女兒的悼念,並換上以他們為背景的頭像,然後在斯臺普斯中心大館裡,對科比與Gigi公開紀念發言。

後來,瓦妮莎曬全家超時空同框,在照片中,她與大女兒都洋溢著笑容。但她們的笑容引來許多的質疑,“這麼快就走出悲傷了?”


同樣在高以翔去世後不久,女友Bella被爆遊山玩水,疑似新戀情,也被質疑,“感覺她不是很愛他,不然是不會這麼快走出來的。”

“老爸,你回來了。”我好想和你這樣說。

我們不應該因為他們在悲傷時期的“良好”反應就苛責質疑他們,它並不是一個可以評判他們有多愛(或不愛)的指標。

相反,這種反應模式是健康的。

·剩餘三分之一的人表現出“慢性悲傷”、“長時間悲傷”的反應模式。

喪失後的悲痛就像是凍結的,看不到盡頭,你不知道它會持續多久,你似乎也沒有變得好起來,而且你無法正常生活,身心健康受到嚴重損傷。

這種不健康的、持續性的悲痛,我們叫它延長哀傷障礙(PGD)。

不幸的是,每10個失去親人的人中,就有一個處於這種悲傷反應模式中。

有一部獲獎無數的經典之作《海邊的曼切斯特》,男主角Lee因為家中燒壁爐時的疏忽,讓自己的三個孩子葬於火海。

妻子無法原諒他,提出離婚。失去一切的他,也失去了一切希望,他試圖自殺,但沒有成功。

他逃離到另外一個城市行屍走肉的活著,即使後來聽聞哥哥死訊,得到前妻原諒,但他也一如既往麻木著,他走不出來了。

“老爸,你回來了。”我好想和你這樣說。

同Lee一樣,經歷持續悲痛,情感失調,嚴重自責,失去自我和生活的表現,比較符合美國精神協會對於PGD的診斷

陷入PGD的人,通常認為“將來不會有任何好轉,ta死後,我沒有活下去的意義了。”,這也許能夠解釋他們為什麼走不出來。


“老爸,你回來了。”我好想和你這樣說。

我們都知道,死是生的一部分。大道理誰都懂,但自己真正遇到的時候,親身經歷悲痛與不確定性是完全不同的體驗。

死亡帶來的重大創傷面前,安慰顯得蒼白無力。

但,我們也不能袖手旁觀,儘量去做些什麼:

  • 通常,來自身邊的人以及社會支持對於緩解哀傷是至關重要的,但我們安慰的話卻又那麼匱乏:

“以後會好起來的”

“發生這種事,誰都不想的”

“你要振作,你還有其他親人需要你”

...

當一個人被巨石壓住,這些話起不到任何幫助。我們要做的不是強行把他拉出來,而是陪他一起。

我們能給出的最好安慰是耐心的等待與默默的陪伴,一個堅定的擁抱好過再多無力的話語。

“老爸,你回來了。”我好想和你這樣說。


  • 加入公益團體,這裡面的人正在經歷你的遭遇與挑戰。一起討論, 傾聽他們是如何面對與處理的,這或許能夠給你更多的信心、更實際的希望。

  • 找到與逝去親人的“某種”聯結,這種聯結就像“持續的紐帶”,保持與親人的關係、溝通與情感交流。

比如每年的清明節,我們會去祭拜的親人,在他們的墓碑上放鮮花,並聊一聊自己的生活境況,告訴他們,不用擔心,我們生活得很好。這也是我們緬懷,訴思,與他們保持情感聯結的儀式。

在某種意義上,它可以幫助我們認識到死亡,並不總是意味著喪失與分離;


我們的情感也可以不用被割裂或遺棄,也不總是隻有失控與悲傷,還有我們對他的愛與思念。

保姆縱火案林生斌,三年來他不間斷的用博文記錄分享的方式,表達自己對老婆孩子的愛與思念。


他當初創立的童裝品牌“潼臻一生”,是家人的名字,是他與老婆孩子保持情感聯結的方式,也是他說出“一切,又將開始的”能量與依戀。


“老爸,你回來了。”我好想和你這樣說。


“老爸,你回來了。”我好想和你這樣說。


一位年輕女性Lily,丈夫肺癌去世後,她從醫生轉為了寫作者,她這樣記錄道:

“我常常去他的墳墓上擺花、說話;看著兩歲大的孩子在草地裡奔跑玩耍;在海灘上點一堆篝火,跟朋友看日落;健身和冥想訓練,看哲學書籍對我很有幫助。

我對自己兩歲大的女兒說,擁抱人生的所有體驗,生與死,愛與失去,因為這是我們必須要經歷的。

生而為人,並不能無視苦難。我們一起面對它,不再逃避它,我們的生活不會萎縮,而是延伸。

或許這不是真的變好,但把自己和女兒照顧好,就是對我心愛的丈夫,最好的懷念。


- THE END -


· 作者:雪子。壹點靈關注個人心理成長,壹點靈陪你成為更好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