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投拓从不缺人,只缺地

◎私信小编回复“加群”,可加入“城市更新 旧改说 交流群”!(可注意文末或者点击主页哦~)

近两年有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地产行业不管是工程部的、营销部的、成本部的,甚至是置业顾问都想进入投资部。虽然经历了2018年的全行业裁员和2019年的地产行业的调整期,这种热情仍然不减。很多高校刚毕业的大学生,也把进入地产投资部作为理想的就业岗位,这种案例不在少数。


在这背后,某些房地产公司人力和猎头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动辄宣传投资部是一个整体谈嗨生意的高端部门,拿地奖拿到手软。总之就是很牛逼,每天到处吃吃喝喝,不用干太多事儿,还能有不错的收入。我们不可否认的是,在地产投资岗确实存在一部分人,在2017年-2018年那一波行情之下,拿了不少好地,领了不少奖金。但这仅仅是少数人,而且牛逼的也不只是他们自己,还在于公司的制度,市场的行情。


不过凡事也不能太绝对,很多人是真心喜欢投资部,也是适合干投资的。他们从各个岗位转岗过来做投资,是冒着很大的风险的,万一转岗不成功,再回到原来的岗位也没那么容易了。因此能有勇气做出决定,来做投资的地产人,还是很值得佩服的。干一行爱一行,他们在投资部岗位上,还是很努力的,不断在学习进步。


地产投资部是一个看似门槛低,但是隐形门槛很高的岗位。


在这个岗位上,你需要对当地房地产市场足够了解,熟稔项目测算分析,可研报告撰写,涉及到收并购项目时,还需要涉及财税知识,交易架构拟定。除了上述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一定的信息渠道,政府资源关系,当然,还得足够能熬夜加班。如果不具备上述条件,即使有大量人进入投资部,也只是短时间的,在一轮又一轮的业绩内部考核,内部优化中,很难幸免。


就房地产公司的用人价值出发点而言,投资部招人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因为投资部缺的是地,而不是人。如果只做招拍挂项目,现在很多地产公司的投资部人员数量,实际上是可以再砍掉一半的。拿地前的可研报告,现在诸如中指、锐理、克而瑞等机构都有定制的报告服务,针对一二线城市推出的地块,能做到一周内就出分析报告。如果,地产公司内部决策流程再优化一点,上会流程再适度简化,就不再需要太多人来写报告,准备上会资料了。


但目前的现实情况是,很多公司的区域投资部,动辄跟进十几个城市的招拍挂,还被要求提前获取供地计划,必须早于挂网时间就获悉。很多地产投资人,都是电脑不离身,生怕突然地挂地,打乱了节奏。既然都没想好拿不拿地,或者说压根就不拿地,那么每个地都要跟进的价值在哪里?

现在的房地产行业竞争格局下,能不能拿地,已经不是简单的投资人员能力能解决,根本上取决于地产公司的综合决策能力,成本管理能力,产品溢价能力等等。


有这么一小撮非理性的房地产公司,还没认清现实的,认为拿不到地是投资部人员的问题,寄希望于优化现有员工后再招一波投资人员来解决。与其说这些激进型房地产公司是对投资人员的渴求,不如直接点说是对土地的渴求,最好是能招进来一个投资总,自己带着项目进来的,当月项目就能落地的那种。


因此作为地产投资人,需要时刻警醒自己,地产公司的投资部从来不缺人,只缺地。那么作为投资人,对自身价值定位在哪里呢?

地产投拓从不缺人,只缺地

如果只会写报告和做测算,这个可替代性太强了。反正招拍挂信息是公开的,找两个手脚麻利能熬夜加班的,年富力强身体好的,一人顶三人用。


投资部人员需要充分的自我肯定,认可自己的核心价值,集中体现在在两个方面:给公司做加法和做减法。


做加法,就是帮公司找项目,找资源,进入一方市场。


一是帮公司多找项目,既包括收并购项目,也包括招商引资勾地的资源,合作拿地的渠道。通过自己积累的资源渠道帮公司开拓项目,扩展公司的拿地方式(特别是那种新进一个区域的公司),帮公司实现发展,也实现个人的价值。资源的能力,会一直是投资人员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这点是需要大家持之以恒积累的。


这个点,也包括利用自身的专业所长,深度挖掘一些项目的价值,创新交易架构。使得一些单纯的合作或者收并购项目,原来不具有价值的,在新的交易思路面前具备交易价值,并以稳妥的方案帮公司拿到项目。


二是帮公司快速进入陌生市场,很多公司,特别是新进入一个地方房企,对当地房地产市场、竞争态势、政策法规是不够了解的。在当地工作多年的投拓人,是可以帮公司决策层迅速熟悉市场的。


三是帮公司引入资源。现在很多公司都要求投融资一体,拿地的同时还要找资金渠道。


很多人在接触外部信息的时候,还是能获得很多资金渠道的,特别是二手地。很多二手地本身就是金融机构处理的资产。投拓人员接触的一些资金方,有别于融资部门的来源渠道,能为公司开拓多种资金渠道。


除了金融资源外,还有当地的政商资源,用于解决项目开发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这个也是可以帮公司引荐的。


做减法,就是帮公司避坑,把控风险,做守门员。


一是拿地前的信息筛选工作,把风险高,不符合公司拿地策略和投资标准的项目否掉。根据自身的经验,毙掉热心部门和热心领导推荐的,市面上那些“爷爷级”的僵尸网红地块。这个工作很多投拓人干得还不少。


二是项目过程中的全面评价,筛选出真正有利于公司的项目,并以符合公司实际的形式,制定交易架构,以符合公司利益最大化为原则获取项目。并通过交易架构和协议,为公司有效规避风险。


三是事后的履约与项目落地。通过与合作方,项目方有效地沟通,实时解决问题,促进项目的落地与后续的开发。很多收并购项目,签了合作协议才刚刚是一个开端,后续的项目会有很多棘手的问题需要解决,这都需要投拓人发挥自己的资源能力去攻克,毕竟干净的收并购项目是少数。


投资部是一个能直接创造价值的部门,只要地产公司还会拿地。因此投资岗仍然是一个很有前途的岗位,不论是地产链条中的地位,还是对于公司的价值,值得大家坚持。

关注公众号“旧改说”加入城市更新行业群,和小编分享交流旧改 、房产开发相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