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陽的思想和著作內容是什麼?

師父師傅


王陽明: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學家,軍事家,心學集大成者。他思想理論被世人稱為“心學”或“陽明學”,其核心是想是:“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心即理:

“心”指內心,即萬事萬物之本源;“理”指道理,原理,即宇宙自然之天道。

知行合一:

知為明,是行的開始,行為體,是知的體現。知而不行,是為不知;未知而行,不利其果。先知者行,即行者知,無往而不利。

致良知:

良知即人之本性,命運之本源,一切的行為都應對本性尊崇。此為聖賢之道。

陽明先生龍場悟道,為後世之人留下了博大精微哲學思想,只要能領悟一二,或許就能為人生解開一些困苦和迷惑。正如先生的詩寫到:“人人自有定盤針,萬化根源總在心。卻笑從前顛倒見,枝枝葉葉外頭尋”。

感謝您的閱讀,更多精彩請關注:後山悟道,我們共同學習!

圖片取自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


後山悟道


一、王陽明的思想

① 主要思想:致良知、知行合一、心即理。

早在初中歷史課本上就瞭解了“程朱理學,陸王心學”,而中間的“王”就是王守仁,別號陽明,世人多稱其為王陽明。

理學和心學是一朵生長在歷史土壤上的雙生花,這個世界是物質是第一性還是意識是第一性,始終是思想家們辯證的主題。

王陽明是心學的集大成者,他認為要用自己的本心去感受世界,不能夠將天理和人心單純分開。

② “知行合一”是指客體順從主體,行為和思想要一致。知即為良知,行是人的行為實踐。而我們人要做到行為和內心一直,表裡如一,才是一個高尚有道德的人。



那什麼叫做“良知”呢?


《傳習錄》中對“良知”的解釋如下:

"虛靈不昧,眾理具而萬事出,心外無理,心外無事。"
"人心是天淵。心之本體,無所不該,原是一個天。只為私慾障礙,則天之本體失了。心之理無窮盡,原是一個淵。只為私慾窒塞,則淵之本體失了。如今念念致良知,將此障礙窒塞一齊去盡,則本體已復,便是天淵了"

上面這段話的意思是天理和萬物都是源於內心,心的本體就是天理,但由於會受到來自外界的誘惑和私慾損失本心,所以要想辦法摒棄私慾誘惑,讓本心迴歸到最純淨的狀態,也就是“致良知”。

③ “致良知”指的是達到自己的內心和道德,“致”是達到的意思,“良知”出自於《孟子·盡心上》 : 人之所不學而能者 ,其良能也 , 所不慮而知者 ,其良知也。意思就是道德良心和知識認知。他認為良知有兩種含義,一是“知是非”的認知心,二是“知善惡”的道德心。

總的來說,就是人要遵從自己的本心和良知,而良知要求人有道德心和認知心,就是你要當個有道德有文化的人,用你的認知來控制你的行為。

流傳有四句教:“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致良知是知行合一的發展與升級。


有個關於王陽明“致良知”的小故事:有次王陽明的手下抓到一名盜賊,他命令其脫衣,盜賊依次脫掉外衣和裡衣,當王陽明依舊要求他脫掉僅剩的內褲時,他卻不願意了,王陽明笑著說,看來你還是有良知的啊。

④ “心即理”是指內心良知就是天理。這是很明顯的主觀唯心主義範疇的一句話。其實看過上面的解釋後就不難理解這句話了,可以說這句話是上面兩個思想的前提條件,有了這個概念後,王陽明才能夠將心學繼續延伸發展,得到其他思想理論。

二、王陽明的著作內容

王陽明著作:《大學問》、《王陽明全集》、《傳習錄》作品收錄於《明史》 、《古文觀止》,《古文觀止》中收錄有王守仁的名篇《瘞旅文》、 《象祠記》。

其著作的內容和地位意義:


1.《大學問》是他的綱領性哲學著作,被他的心學弟子們視為儒家聖人之學的入門教科書。
2.《王陽明全集》: 是研究王陽明心學思想及王陽明一生最重要的著作,是儒家思想中最具個性、最具爭議的代表作,同時也是一部現代人成功修身、強大個人內心的勵志作品。
3.《傳習錄》此書記載了他的語錄和論學書信。
4.《瘞旅文》是一篇是千古不磨的文章。激情飽滿、一氣呵成,哀吏目客死他鄉的悲涼,嘆自己落魄龍場之不幸,抒發憂鬱憤懣之情懷,如哭如訴,句句是淚,字字是血,令人讀後莫不黯然垂淚。
5.《象祠記》是受貴州宣慰司宣慰使安貴榮之託而寫的,闡述了“天下無不可化之人”的哲理,萌發出“致良知”的思想。

三、結語

總結一下,王陽明本名王守仁,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學家,他的主要思想是“致良知、知行合一、心即理”,他的主要著作有《大學問》、《王陽明全集》、《傳習錄》,名篇有《瘞旅文》、 《象祠記》。

喜歡閱讀、思考、寫作的朋友,可關注我一起共同成長!


靈魂自救者


王陽明先生的心學,在當今社會一直受到大力的宣傳和推廣。

筆者自忖才薄,不敢妄談王陽明先生的高見,只是見到題主的問題,出於交流的目的,略聊一二。


王陽明先生生平經歷,一般的朋友自然耳熟能詳。比如龍場悟道,比如一些思想內容,比如一些典故,我們也都有一些瞭解。


我們分以下幾方面來做個探討:


一、核心思想

01 心即理。

  • 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就是宇宙。

  • “萬物森然於方寸之間,滿心而發,充塞宇宙,無非此理。”
  • “人須閒時大綱思量,宇宙之間如此廣闊,吾立身其中,須大作一個人。”。
  • 一切法從心想,全理即事,全事即理,無二無別。


02 致良知。

  • ‘致’,一是達到,二是極致。

  • ‘良’,是善、好。‘
  • ‘知’,一是知道,二是通”智“,智慧。
  • 合在一起大意是,到達極致的、最善最好的智慧。
  • 《大學》曰: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亦含”致良知“之意。


03 知行合一。

  • 一解,知道了就要做到,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但力行,不學文,任己見,昧理真。

  • 二解,智慧要與實踐相結合,才能化為自己真實的受用。
  • 三解,智與行,本身就是一不是二,智慧就是行為,理就是事,



二、相關著作(網絡蒐集)。《答顧東橋書》、《傳習錄》、《答友人問》、《大學問》、《語錄》;詩歌有《立春》、《觀傀儡次韻》、《舟山除夕》;散文有《瘞旅文》、《與毛憲副》;散曲《歸隱》;作品集有《王文成公全書》亦稱《陽明全集》等


三、現實關聯。我們一般人,可以從陽明先生的著作中去探索先生的思想,瞭解並學習,明白了”心即理“,能夠”致良知“,在日常生活中做到”知行合一“,在家庭、生活、工作、事業、待人接物各方面,都明確自己的身份,盡職盡責,把事情做好,也就基本上能夠落實先生的教誨,傳承先生的思想,並影響更多有緣人學習受益。


一家之言,共同交流。



書香居


王陽明思想主要包括三方面:一、心即理二、知行合一。三、致良知。

關於心即理 重要意義在於,充分指出了每個人都有足夠的能力去認識世界,知識不分貴賤人人平等,這種打破知識壟斷的思想。要知道,對知識壟斷,是所有專制統治者共同的選擇,包括當今的真理部。心即理的思想在其弟子泰州學派傳世人王龍溪之後,更是在當時的社會中下層中迅速的發展,可以說是晚明商人階級之所以迅速崛起的思想基礎。從這一點上說,陽明學說具備天生的反專制的本質。

關於知行合一 從哲學上來看,其重要意義強調了理論和實踐的辯證統一,不可分割,是中國辯證法的集大成。最重要的是,從實際運用角度來看,這個理論徹底糾正了之前一種分裂人格,即口是心非,嘴上一套實際又是一套。而這種劣根性,即便是在今天,也體現在無數人身上。

關於致良知 我認為是陽明學說中最為重要的一點,即建立起中國文化的宗教情節。從佛教到禪宗再到陽明的“致良知”,完成了中國本土文化宗教式的改良。其他民族大部分都有自己的宗教和神,中國當然也不例外,但中國宗教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即神不再外面,不是客體,而是在心中,在心內與身外的圓融統一中。不論是儒家強調”正心誠意“才能”治國平天下“,強調”慎獨“和”問心無愧,還是禪宗強調”菩提自向心覓“,以及道教強調的”道法自然“。均無一例外的以個體生命與世界的圓融統一為最終目標。從拜孔子,到求自己本心,這種變化的意義,不言自明。

陽明學說,本質是中國傳統文化自發產生的人文精神,對中國而言,絲毫不亞於西方文藝復興的意義,是中國本土文化發展的高峰。其產生於本土文化發展最困難,即禮教最為極端,對人性的遏制最惡劣的時候,可以說是中華文化發展自我救贖的必然,於最黑暗處見光明。

《傳習錄》是明代哲學宗師王陽明的論學語錄和書信集,集中體現了陽明心學的核心觀點,是瞭解陽明心學最經典的入門必讀書。正是因為陽明心學蘊含著“寧靜於內,無敵於外”的至上智慧,曾國藩、孫中山、梁啟超等人,均對《傳習錄》推崇備至。已故國學大師錢穆更是將該書列為“中國人所人人必讀的書”之一。





咕嚕顧十三


心即理也。

天下又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傳習錄》 

 

王陽明是心學的集大成者。  

王守仁(1472—1529),因曾築室於會稽山陽明洞,自號陽明子,學者稱之為陽明先生,亦稱王陽明。

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今屬寧波餘姚)人,官至總督兩廣、南京兵部尚書,被封為新建伯。他一生的著作被後人收集編為《王文成公全書》(現名為《王陽明全集》)。

據年譜記載,陽明37歲時,困居龍場驛,一日半夜忽然大悟儒學的“格物致知”之旨。在半醒半睡的狀態下,似乎有人在耳邊告訴他這一旨意。他驚起躍呼:“原來聖人之道,我們每個人的本性具足。如果一味向外物求之於此理,當為大誤也。”這是陽明內聖學的開端,也是他做學問的一個大的轉折點。 

 

龍場悟道以來,王陽明所悟的學術宗旨,可以概括為“良知”二字,正如他自我評價的那樣:“我此良知二字,實千古生生相傳一點滴骨血也”。良知並非是心的普通能力,它是人心的本然狀態:“心者身之主也,而心之虛靈明覺,即所謂本然之良知也。”晚年,王陽明曾寫信諄諄教導兒子,強調:“吾平生講學,只是‘致良知’三字。”  

此良知觀念,雖直接導源於孟子,然其意義已經深入許多。一是“現成良知”。此詞為王龍溪首創,為良知最低層面的意義。又即孟子所說的“良心”或“本心”,為一般是非善惡、價值判斷的標準。二是本體良知,又稱良知本體,由現成良知作基礎,透過證悟工夫而來。這是形而上的明慧之本體。三是發用良知,即對本體良知磨練完成之後,向外作多方面的放射(過去稱之為發用流行),用以建立人文社會之道德觀念、是非善惡及價值判斷之客觀標準。 

 

陽明良知哲學思想的形成可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是龍場“悟得良知”,指悟得此形上昭靈之本體。第二階段是“存省良知”。在此階段,陽明倡導“知行合一”、“事上磨練”等方法,目的是達到“動靜合一”的境界。心性本體在靜中展現比較容易,但在動中顯現難。賴極深厚的定力工夫的修養,陽明自37歲“見道”後,又整整做了13年的存省工夫始臻此境界。第三階段為“應用良知”。由“動靜合一”再推進一步為“體用合一”或“體用一源”。又有學者稱之為“即體攝用”或“即用攝體”。由本體良知的“體”,顯為發用良知的“用”;再由發用良知回攝於本體良知。這就是陽明所說的:“即體而言,用在體;即用而言,體在用,是謂體用一源。”第四階段為“完成良知”。把本體應用於實際人生,進而作極度的推廣應用。從以上階段來看,王陽明的學問,從工夫的方面而言,確有一套步步可行的“實證”的方法與階梯。

  

總而言之,良知是個體(自家)的,是每個人都有的,是人內在的道德判斷與道德評價的基石,“與愚夫愚婦同的,是謂同德。與愚夫愚婦異的,是謂異端”。良知這個自家的準則又是每個人都固有的、完全相同的。王陽明的學生曾對他說:“出去看到滿街都是聖人”,他回答道:“這是平常的事而已,何足為異?”良知作為內在的道德意識和準則,以天理為內容,所以,良知又等於作為道德法則的理、天理。良知就是天理的昭靈明覺處,所以“良知即是天理”。

在良知與物的關係上,王陽明將物分為人的行為與客觀事物兩種。他說,“心之所發便是意,意之本體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於事親,即事親便是一物;意在於事君,既事君便是一物;意在於仁民愛物,即仁民愛物便是一物;意在於視聽言動,即視聽言動便是一物。所以某說,無心外之理,無心外之物”。 

 

王陽明的哲學將儒家的思想通俗化,帶有世俗人情的味道,從而容易為普通人所接受。王陽明心學不但對明中葉以後的思想家影響巨大,對近現代思想界、學術界及教育界都發生了深遠的影響。王學還傳播到海外,影響世界文化,成為具有國際影響的學說。特別是與中同一衣帶水的鄰邦日本,有著歷史悠久的“陽明學”發展史。此外,王學對後期朝鮮、歐美文化也有著深遠的學術魅力。

有一年,春暖花開之際,王陽明與好友相約去山間郊野遊玩。

有好友指著長在岩石縫中的花問王陽明:“你經常說,心外無理,心外無物。天下一切物都在你心中,受你心的控制。你看這朵花,在山間自開自落,你的心能控制它嗎?難道你的心能讓花開或者花落?”

王陽明回答:“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當你看此花時,此花的顏色一時明亮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花開花敗是遵循自然界規律的,但是能不能讓我的內心波動,卻是由我決定。

即使某一天天災或者人禍來臨了,只要我心中波瀾不驚,那麼永遠都會處在一個美好的桃花源和豔陽天中。

這便是萬法唯心造。

心靈的一切問題,追到根子上,其實都只是心自己的問題。世間種種無論怎樣險惡,只要我心不動,便奈何不得我分毫。

當下的我們,除卻這些人事之外,更兼以生態災難、環境報復乃至外力侵凌,種種災禍疊加層累,內心之彷徨、無奈以及蒼白只能是愈演愈烈。人們發現,儘管也曾找尋出諸如科學、理性、建設性之藥方,而療治起來,不過止痛而已,琥珀般包裹的效果或不錯,但那種無力感,卻是始終如重重霧霾,驅之不去。

這個時候,也就有必要重回內心,樹立強大的內在意志,以抵達一個嶄新的人生境界。人們越來越相信,當年在貴州龍場悟道的王陽明,一旦心思通達,並應和著大自然的脈動而起舞,想必一定會有心曠神怡之慨。他的目光,也註定會穿越雲貴高原的層層山巒,而臻於一個前所未有的自在之境。當時及後人之景從,想來並非如神學一般將靈魂託付於虛妄之神,而是堅定了自信之心。

你當然可以將這種自信解讀為學問的、人生的、道德的乃至世俗的信心,無論是立德,立功,立言,還是配享孔廟,紹續前賢,都是一樣的。內心之大、之深厚,與天地齊、與百代同。這樣,也就有可能暫時從塵世的糾結之中跳脫出來,心無旁騖,專注於想做、願做、能做的事情。而若是做到了這一點,任何人、任何時候的任何事情,當然也都能做成事業,也就不存在什麼阻隔了。

心學之行動性,也正在於此。冥思不是目的,更不是歸宿,而是路徑;修習也不是方式,更不是皮相,而是本體。力量從來不會無端地產生,也不可能隨意施加,關鍵在於你有沒有可能喚醒它。不要問世界能為你做什麼,還要問問你能為自己做什麼。一味的糾結、糾纏,只能在相互無謂的傾軋中虛耗生命,並拉低整個社會的道德底線、信任底線,不可能產生任何有價值的精神資源。

無論社會如何變化,不變的是我們堅韌的內心。矇昧未開,往往更多的指向內心的渾渾噩噩,心智不開。與擁有知識的量無關,也與教育程度無關,更與其現實的成功無關。現代科學固然還難以深入幽暗的內心世界,更不可能搞出來什麼清晰的圖譜。不過,循著王陽明這樣的先賢們走過的心路,或可一窺其間的山谷溝回,並認真檢視我們的內心,從而激發出繼續走下去的強勁力量。“震霆啟寐,烈耀破迷”,這是黃宗羲先生對於王陽明的評價。現在看來,可謂確當。沉迷於利益迷津、功業誘惑、俗世慾望之中的人們,有必要“啟寐”、“破迷”,走出我執、我固,挺立於自然與人事的腥風淒雨中。

《大學》有云:“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王陽明也勸誡人們:放鬆你的心,使充盈的“天理、本心”呈現在眼前。








蜃海樓


心學的核心奧義,就在於四個字「知行合一」

有人看到這,可能要關了。心想廢話需要你說麼。彆著急。我分享下我的理解,看能不能讓你的心思幡然一震。

「知行合一」既不是,知了就要去做,也不是說做了就代表知了,又或者說不做就是不知,也不是定義為不知結果做了也相當於不知。

它的真正含義是:知行一體

解釋一下:即知和行是一回事。心學最偉大的地方就在於揭示了這一真理。自古以來,大家都認為,知是知,行是行。雖然兩者有關聯,但是畢竟是兩個方面。很簡單,今天吃肉啊還是吃素啊,兩個知,去這個公司上班還是去那個公司上班啊,兩個知,甚至十幾個知,你可以分析各種情況,最後採取行動。

在這樣的很自然的理解中,你以為知可以是知,行可以是行,知指導行,然而王陽明龍場悟道以後發現,大部分我們認為的知是實踐得來的,或者通過他人的講述也就是知識的傳播得來的。但是這些東西都不是真正的知,是一種包裝了的知,這種知指導你的行動,你的行動也非真正你想要的行動。

舉個栗子,你吃飯喜歡說話,別人叫你不要說,因為不禮貌,影響別人。於是你得了這個知,不說話了。這個知有什麼意義呢?意義就在於你要考慮他人的感受罷了,而他人的這種感受是主觀的東西。很顯然就有人並不在乎這個,所以類似這樣的知都是虛無的, 它的唯一意義就在於人際關係的應用,不是真知。

又,你通過分析發現選某個工作更好,那這些分析是基於什麼樣的知呢?待遇好,晉升快,有錢景,這些知也是別人給予你的知,不是真知。

龍場悟道的核心關鍵就是發現了找真知的路徑。那真正的知怎麼來呢?王陽明發現在於心,那心是什麼?良心嗎?王陽明怕你們不懂,只能大概這樣說。良心只是一個詞,一個代表而且是大家熟悉的代表,因為大家知道孟子嘛,所以他搞個代表搞個大家熟悉的概念方便大家理解。實際上心完全不是僅僅侷限這個意思。這就是為什麼王陽明一死,流派四起爭論不休,在古代學習奧義,師傅都不說破,其原因有二:1.掌握最終解釋權。2.方便傳道。第一點是因為愚蠢之輩太多,第二點是虛妄之輩太多。說清楚了,他覺得不就是這樣嘛,於是不學了,又或者太蠢只掌握了一層意思,所以就覺得懂了悟了可以裝逼了。所以但凡懂了心學的人,絕對不會再去探究良知或者良心是什麼。

那我不是王陽明,我不需要傳道也不需要最終解釋權。所以我就直接說出來,這個良心良知是什麼。

是什麼呢?是本性。用現代話說。就是性格。

我們必須承認,每個人的性格都是不一樣的。這是藉以區分人與人之不同本質的根本。性格是人的根本屬性。康德說性格有兩類,一類是悟知性格,一類是驗知性格。這是康德的偉大發現。

王陽明所謂的心,最簡單的理解就是,瞭解體悟自己的悟知性格,也就是先天存在的本性。這個我覺得很好理解,每個人都有本性。即便是一個嬰兒我們也很容易區分其不一樣之處。就算兩隻狗也有不一樣之處。那你可能問我,瞎說。有的人小時候沉默寡言,長大後活潑開朗,那你說他本性是什麼?那我就要問你你怎麼看待本性,一個烏龜沒了殼就不是烏龜了嗎?同樣一個蜥蜴穿了殼就是烏龜了嗎?所以開朗活潑和沉默寡言能看做本性嗎?

你承認這個就能繼續思考下去了。本性固然會受到後天的實踐例如環境或者知識例如他人的教說,發生改變,但與其說這是一種改變,不如說是一種包裝,包裹,整容整形都可以。隨意理解。但是這些都不是本質。

當你探求自身性格以後,就能針對外界的一切事物做精準的回應。這個時候能阻攔你的還有什麼呢?各種分析有何用呢?相當於你瞭解了自己是一個三毫米的螺母,自然會去找三毫米的釘子。還分析個啥?不瞭解自己是個幾毫米的螺母的時候,去分析釘子,就等於是雙向分析。雙向分析最後就是莫名其妙的行動,自己卻是不清楚的,但行動卻還是會嚴格的根據本性發生作用。

這就是知行含義的真正奧義。有行必有知,有知必有行。

它的另一個解釋可以說是,知與行的必然性。

合一就是必然性的意思。

那麼問題來了,你會想你這麼說不是性格決定論嘛。老生常談,而且如果像你這麼說我知道自己是個三毫米螺母,那我還奮鬥啥,你這不又是宿命論嘛

問題的關鍵在於,你如何知道自己是個幾毫米的螺母?

又,你又如何知道別人是個幾毫米的螺母?

一群互不知道底牌的人坐在一起打牌。縱然通過幾千年的時間,知道了4比3大,那又如何呢?一群互不知底牌的人打牌,就是瞎打罷了,自然先一步學習或者通過實踐知道4比3大的人很有優勢,但那又如何呢?

所以王陽明悟出知行合一。通過行了解知,通過知了解行。

你們懂嗎?悟到的那個人,就是知道自己底牌的人。牛不牛,屌不屌,炸不炸?好了,奧義都告訴你了。

問,如何做,才能知道自己究竟是個幾毫米的螺母?


幣幣叨叨叨


心學,吸取佛教“心外無佛,即心是佛”的思想,宣揚“心外無物”“心外無理”;在認識論上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學說。



文章與故事


關於王陽明先生,我們在《王陽明》大傳裡做了詳細的介紹,我們知道他被譽為我國曆史上二個半完人(孔子、王陽明、曾國藩半個)之一;儒家的四大聖人(孔孟朱王)之一;近500年來中國最傑出的哲學家、思想家,也就是自陽明先生以降,無出其右等等。

一、王陽明思想的核心

王陽明的核心思想是“致良知”和“知行合一”,但很多人對王陽明思想有很多誤讀。認為王陽明和他的心學,偏重於抽象思維,而輕實踐;有的人,則把王陽明思想直接歸為佛老的無為,同體等。我們首先對“致良知”和“知行合一”進行初步瞭解,幫助大家瞭解真實的王陽明思想。

《大學》裡這樣說:一個人教育的出發點是“格物”和“致知”。朱熹解讀為:窮究事物道理,致使知性通達至極。就是通過對事物的觀察,來獲得道理。王陽明遵循朱熹的“格物致知”,開始了窮理功夫。於是先從“格物”做起。他決定要“格”院子裡的竹子。

於是他搬了一條凳子坐在院子裡,面對著竹子硬想了七天,結果因為頭痛而宣告失敗。換句話說,我們要知道竹子的性質,就要特別栽種竹樹,以研究它生長的過程,要把葉子切下來拿到顯微鏡下去觀察,絕不是袖手旁觀就可以得到知識的。這也表明通過朱熹的格物之說,難以達到“致知”的效果。

王陽明解《大學》的“致知”為“致良知”。王陽明認為,“良知”不但知是知非,知善知惡,這是人人具有,是一種不假外力的內在力量。“致良知”就是講良知實踐在行動上去,這與朱熹“向外物求道理”截然不同。“致良知”其實就是在實際行動中實現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並不是被大家誤讀的,只是抽象思維,只一味地想,而不動手去做。

也就是說“致良知”與“知行合一”是相伴相生的存在。就好比我們我們知道孝順父母是正確的事情,是我們的良知。表現在實際行動中,就是常回家看看,幫媽媽捶捶背,幫爸爸洗洗碗,讓他們幸福安享晚年。

二、王陽明思想的演變與發展

王陽明從小聰慧過人,胸襟眼界更是遠超凡人。當時士子求學,不過是為了功名利祿,加官進爵,似乎都缺了些“脫胎換骨,超凡入聖”的自覺與要求。而王陽明自是不屑於此等追求,人家是有大志向,大追求的不羈少年。當然這離他進入聖賢學問的門徑,還有著一場斷崎嶇多歧的路。

1.王學的前三變,異質的轉變

黃宗羲在《明儒學案》中指出,王陽明在悟道之前,即“得其門”之前有三變,這是不同內容、不同趨向的轉變。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王陽明最終還是走上了聖賢的正途。

①氾濫於詞章

王陽明從小有志於做聖賢。二十一歲那年他中了舉人,於是就遵照當時學界泰斗朱熹的格物之說即“窮究事物道理,致使知性通達至極”,開始了窮理工夫。朱熹認為世界萬物有表裡精粗,一草一木莫不有理。於是王陽明和友人開始對著竹子格,很不幸,最後什麼也沒格出來,還病倒了,可見通過外物來尋求道理,還是難以走通的。

王陽明那會兒特別沮喪,對自己產生了懷疑,也沒有頭緒。於是便一頭扎進了世俗詞章之學,這一紮就是五六年,在詩文界也算是“槓把子”級的人物。不過詞章之學到底沒能籠絡住王陽明不羈的靈魂,他生命的灼熱點又開始在新的“地盤”上燃燒。

②出入佛老

二十七歲那年,陽明感慨“辭章藝能,不足以通志道”,心中惶惑不安。於是又重新循著朱子的路,做窮理工夫,但仍然無所得。同時他發現順著朱子的路走,事物之理與人的本心,終分為二,打不成一片。如果理在外而不在人心,縱然把竹子草木之理格得清清楚楚,與我做聖賢又有什麼關係?他心下疑慮、苦悶,恰逢道士談養生,於是便動了入山修道的念頭,漸漸留心仙道,講究佛學。

陽明先生在浙江紹興陽明洞修煉功夫,據說已經修到能夠“先知”的地步,世人皆以為他得道了。但他因惦念父親與祖母遲疑不能決,後來忽然覺悟:如果連父母親人都不思念的話,這就壞了人倫大體,這也是佛老和儒家的根本區別,這也涉及到一個“同體”與“薄厚”。

佛教倡導無分別,人和人,人和動物沒有分別,講求眾生平等,對待一切都要有一顆平等的仁心,這就是“同體”。“薄厚”就是你對親人要比對旁人好,對人要比對動物好,對動物要比對植物好。與佛教獨尊“同體”不同,儒家則兼顧了“同體”與“薄厚”。

王陽明既悟佛老之非,表示他的心思已從孝悌一念直接歸到仁心天理了。到此之時,心與理為一或為二,便已到了徹底解決的時候,但這場機緣一直到他三十七歲在龍場動心忍性之時,方才姍姍來遲。

③龍場悟道

因宦官劉瑾之禍,王陽明遠謫貴州,輾轉萬里,幾遭不測。才終於到了蠱毒瘴癘、蛇虺橫行、言語不通的苗夷之境。王陽明此時,自覺得失榮辱都能超脫,乃造石棺,以俟命。那時的王陽明不但得失榮辱不在唸中,連自己生死的“意志”也予以否定。

王陽明在龍場這等蒼涼之地,日夜端居靜坐,以求靜一,忽而大悟: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求之理於事物者,誤也。

其實,聖人之道,吾性自足,也就是說我們都具有成為聖人的心體,但很多時候都被私慾遮蔽了,我們只有次第修行,祛除這些私慾,才能達到這一境界。換句話理解,就好比一塊土地,是有孕育植物的條件的,但是有的土裡長了蟲子,你只有除掉蟲子,植物才能從土壤裡慢慢長出來。我們常說內容真理,皆繫於一念之覺醒,主體都是心,離開心體,便沒了聖賢學問了。

案例:如《論語》的“仁”、《孟子》的“性善”、《中庸》的“誠、中和、慎獨”、《大學》的“明明德”、《詩經》的“溫柔敦厚”、《易》的“窮神知化”等。陸象山所謂“六經皆我註腳”,其意就是說,六經千言萬語,不過為我的本心仁體多方的印證而已。

向求之理於事物者,誤也。是說朱熹試求理於事物,即求理於心外,並不正確,主次顛倒。王陽明龍場悟道,便是悟的這個道。

2.王學的後三變,同質的發展與完成

王學的後三變與前三變不同,前三變是異質的轉變,後三變則是同質的發展,是同一個系統的圓熟完成。

①默坐澄心

王陽明在瀕臨生死、百折千難中大悟之後,猶如經歷了一場大病,元氣初復,不得不注意養生。於是就有了“默坐澄心”,所謂“默坐澄心”就是靜坐,慢慢地去清除內心的雜念,然後分辨“真我”(本心真體)和“假我”(習氣私慾)。就像我們在《正念的奇蹟》中講過,初學者在學正念的時候,經常提醒自己要處於正念中。

王陽明在這個階段教人“存天理,去人慾”,所謂天理就是本心、真我,所謂人慾就是私慾習氣,假我,已漸漸地向良知之說靠攏了。

②致良知

王陽明在五十歲前五年間,平諸寇,擒宸濠,在軍旅中講學不輟,屬於學問和事業的鼎盛時期。但在四十九歲時,因遭奸佞忌恨,生死一發,益信良知之學可以忘患難出生死。在五十歲之際,便正式揭示“致良知”三字為口訣,成立講學宗旨。

什麼是“致良知”呢?就是在能分辨真我和假我之後,知是非善惡的真我,將其擴充到底,使它在行為過程中佔據主宰地位,這與《和繁重的工作一起修行》有相通之處。用三點可以詳細地闡述這一點。

第一,收斂與發散圓融為一:這一階段,王陽明已克服主客體分裂對立之境,達到“默不假坐,心不待澄”的境界,即不管處於什麼狀態,哪怕他在打仗,面見皇上,他的心永遠是定的,並不需要成天的靜坐了。

第二,未發已發無先後之分:我們知道“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就是說喜怒哀樂沒有表現出來時,稱為“中”。表現出來以後符合常理的,稱為“和”。不管未發的“中”還是已發的“和”,只要找到其中關鍵的平衡點,是中庸,是天理,也是良知。

案例:王陽明的一個學生,他的孩子生病了。非常焦慮,痛苦得坐臥不寧。這時候王陽明就告訴他說,孩子生病了,父母覺得很難過,這是人之常情,符合天理。但是如果這個痛苦過分了,當你已經痛苦到六神無主的時候,就說明你的私意太多。這其實就過了“發而皆中節,謂之和”的“和”了。

第三,知與行合二為一:什麼是知行合一呢?就是知得真切,知得篤實,便是行;行得明覺,行得精察,便是知。知的過程與行的過程是相終始的。這裡的“知”不是指知識,而是指“德性之知”。知行合一,要求你真知,然後真的去做。所以知行合一的提出,代表著致良知達到了最高境界。

案例:有人說我知道要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可是我就是控制不住我自己,習慣性地對父母大吼大叫,與兄弟斤斤計較。這就不是真知,也不可能做到知行合一。知行合一的前提,是真知,就是你知道孝順父母,友愛兄弟,並且你會不由自主地區把它實踐在你對待父母和兄弟。

③圓熟化境

王陽明父喪後,五六年間,都在越中講學。所謂“居越以後,所操益熟,所得益化”,便是指他五十一歲以後的晚年境界——圓熟化境。這和孔子所講“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類似。

王陽明所謂圓熟化境是:不習不慮的良知,並不是習氣中的直覺本能,而是隨時當下的真實呈現。此時,天理自存,人慾自去,良知真宰,融入化境,聖人氣象顯。也就是說這個時候,私慾早已消失殆盡,良知在他腦海裡根深蒂固,不管他隨意做什麼,一定是符合良知的。

王陽明成學前的三變,是“自我發現”的過程;悟道以後的三變,則是“自我完成”的過程。從“自我發現”到“自我完成”,亦正是他一生踐履的過程,這不是思辨的事,而是實踐的事。

三、陽明學的基本義旨

1.良知之天理

王陽明在《傳習錄》提出,良知只是個是非之心,是非只是個好惡。只好惡就盡了是非,只是非就盡了萬事萬變,也就是說良知只是一個天理自然明覺發見處。它最內在的真誠惻怛的本體自性,便自然而自發地表現為各種不同的天理,如在事親便表現為孝,在從兄上表現為悌,在事君上表現為忠,便是所謂天理,也是所謂的道德法則。

案例:有一個小孩朝井裡邊爬,不管你是好人壞人,你看到了都會拉他一把。並沒有人說拉這個小孩給你多少錢,但你忍不住要去拉一把。為什麼呢?這源自於你的天性,即天理。

2.致良知與逆覺體徵

我們在前文講到“致良知”就是在能分辨真我和假我之後,知是非善惡的真我,將其擴充到底,使它在行為過程中佔據主宰地位。那麼怎樣才能把“致良知”貫通下來呢?

在《次第花開》中提到,給我們帶來最大困難的就是慣性。我們每個人都在和自己的慣性不斷地作戰,這個慣性就是不警覺的狀態。所以“致”的功夫要從警覺開始,警覺也叫“逆覺”,而在日常生活中體悟良知本心的叫做“體證”,牟宗三先生稱之為“逆覺體證”。

有了第一步警覺以後,需要依靠良知本身的力量去走向正道。這時候外在的涵養,包括一些格物窮理等外在的東西,這些功夫都只是助緣而已,沒有實質性的幫助。當你依靠良知去判斷事情,所操益熟。它本身就具備極強的力量,把你帶入到一個正確的循環當中。

四、知行合一

據《陽明年譜》記載,王陽明在龍場悟道次年,主講貴陽書院,開始提出“知行合一”之說,但最初學生並不真正理解知行合一的宗旨。

“知行本體”即是良知本體,也是心體。知行本體原本是一體的,它之所以不合一,是因為被私慾所遮蔽,所以必須有“致”的功夫使其合二為一。

案例:陽明先生的弟子徐愛,請教他說,有人知道要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卻不這樣做,這樣知與行分明是兩回事。王陽明說,他們的良知已被私慾隔斷,不是知行的本體了。知而不行,並不能算作真知。如果沒有私慾隔斷,其孝親之良知自然能“致”於父母而表現為孝行。如此,便是“知行合一”了。

王陽明在《傳習錄》中指出: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聖學只是一個功夫,知行不可分作兩件事。也就是說當我們心知善惡時,便已好此善、惡此惡了,這時“知是行之始”,當我們知善惡,並把其具體到實踐中去,所以“行是始之成”。這時的行,已由內而形諸於外,內外通而合一。總之,知得真切,知得篤實,便是行;行得明覺,行得精察,便是知。知的過程與行的過程是相終始的。

五、良知與知識

王陽明的“良知”,並不是我們平常所說的“聞見之知”,而是“德性之知”,那麼“聞見之知”是否可以統攝“德性之知”呢?這是我們瞭解王陽明哲學的一大疑問。

所謂“德性之知”,即是發於性體之知,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知愛知敬、知是知非,當惻隱自然惻隱,當羞愧自然羞愧”之知。這種“知”發自於人的本心,並不是依靠見聞就能獲得的。

王陽明在《傳習錄》中提到,良知不由見聞而有,而見聞莫非良知之用。故良知不滯於見聞,而亦不離於見聞。因為“致良知”的本義,就是要將良知的天理擴初出來,實踐到萬事萬物上。而為了達到對事物的真知,我們內心的良知會發出命令,讓我們去見、去聞、去求知、去習能,這全是良知要求我們去做的。而且致良知,並不是憑空可以“致”得的,必須落在實事上,才能致知以格物,離了實事則知亦不能“致”。這也就是“良知不滯於見聞,而亦不離於見聞”。

六、功夫指點的意義

陽明之學,風行天下,然弊亦隨之。

王陽明講學的宗旨是“致良知”,它不是一句言談,亦不是一種論說,而是真切的道德實踐功夫。而這種到的實踐是需要遵循一定的規則,需要有名師指點,否則就會誤入歧途。很多人都會在以下方面出現疑惑。

1.克己與為己之心

弟子曾經詢問陽明先生說,自己的私慾習氣難以剋制,怎麼辦?王陽明答道,人須有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

在這裡“克己”是指軀殼的“己”,是自己的身體,“為己”是為真己,即是人心。但“身”“心”並不是分開相對立的,所謂“克己”並不是不讓眼耳口鼻,去視、聽、言、動,而是不可“隨軀殼起念”,欲視美色、聽美聲,嘗美味,因為這樣就會讓你陷入一種庸俗自私放蕩,而不是灑脫。

我們要知道“真己”與“軀殼之己”是主從關係,沒有“真己”作主宰,軀殼便只是個行屍走肉。反之,有“真己”作主宰,軀殼變成了“真己”的具體表現。這也是“良知”和“私慾”的一種呈現。

2.靜坐與光景

常人總以為靜時的無念是內,動時的起念是外,所以一味地靜坐以求無念。其實,人怎麼可能無念呢?只不過是要求“念”要“正”而已。

心能做主時,無論在動時或在靜時,都只是那個虛靈明覺、真誠惻怛的心就夠了。王陽明告誡弟子,人需要在做事上磨鍊功夫才有益處,一味好靜只是一種逃避的自私,遇事便亂,毫無長進。試想,從自身到家國天下,有多少事需要我們去擔負。

那些不通過真切功夫以使良知在日常事務中流轉,而只靜坐觀心,憑空去描繪良知心體如何,則良知本身就成了“光景”,一種幻像,很容易破滅。要拆穿光景,對付這種“假”靜坐,教他們存天理,滅人慾,歸於致良知的正道功夫,就不會再沉溺於那些虛幻的光景了。

七、四句教與天泉證道

王陽明在晚年時,意識到要想將他的學問傳給更多的人,必須要遵循一個“次第”,也就是王陽明提出的“四句教”:

無善無噁心之體 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 為善去惡是格物

1.四句教釋義

王陽明的四句教言,是先開“心、意、知、物”四面,以揭示德性時間的內在正道。

第一句為“無善無噁心之體”,良知是心之本體,無善無惡就是沒有私心物慾的遮蔽的心,是天理。

第二句為“有善有惡意之動”,意是心之所發,心體沒有了善惡,到意念發動就有了善惡之分。因為心之發動的意念,往往是牽連於軀殼而分化:順軀殼的慾望起念叫“惡”,不順軀殼慾望起唸的叫“善”。

第三句為“知善知惡是良知 ”,就是心意發動處的善惡,只有自己的良知知道。意有善與惡,而一次為對照的良知就不會出錯。所謂“致良知”,就是把這些對照臨於經驗的善念惡念之上的“知”擴充出來,,使新之所發的意念只有善而無惡,使惡念在“致”的過程中消失。

第四句為“為善去惡是格物”,人的良知不但知善知惡,而且好善惡惡;由好善而為善,由惡惡而去惡,即是致知以格物。格物就是使萬事萬物,都在良知的影響下表現為具體的善行與善事。

2.天泉證道

對於陽明先生接引學者的四句教言,王陽明的兩位弟子,錢德洪(緒山)和王汝中(龍溪)產生了爭議,於是一同請教於王陽明。這番在天泉橋上的爭論,關係王學義理甚大,後世稱為“天泉證道”。

王汝中覺得,若說心體無善無惡,意也應該是無善無惡的意,知亦是無善無惡的知,惡亦是無善無惡的惡。若說意有善惡,那麼心體就有善惡在。錢德洪反駁道,如果都沒有善惡的話,那還要修什麼呢?那為什麼還要煉呢?

對於兩位學生的爭論,王陽明說,二君之見正好相資為用,不可各執一邊。為什麼要這樣講呢?

王陽明道,我這裡接人,有兩種。利根之人,也就是悟性好的,直從本源上悟入。人心本體本就是明瑩無滯的,利根之人,一悟本體即是功夫,人已內外一齊俱透了。但另外一種是有習心在,本體受蔽,故且教在意念上實落為善去惡。功夫熟後,渣滓去得盡時,本體亦明盡了。王汝中的見解,適用於接引那些利根器的人,德洪的見解是為非利根器的人準備的。

王陽明一再強調,這兩個人的學習方法要結合起來,讓喜歡參透本體的人,也要下一點工夫;讓喜歡下功夫的人,也要努力去參透一點本體,這樣只要學生的資質只要差不多都可以教好。

八、心即理(良知即天理)的義蘊與境界

“心即理”是傳統心學的重要命題,由宋代陸九淵首提,後由王陽明完善。

陸九淵直承孟子而言本心,他認為充塞宇宙的“理”,就在人的心中,宇宙間萬事萬物之“理”,和人心之“理”是完全相同的,心即是理,這個理是有根的,是真實的,它表現為行為,就是實行,表現為家國天下事,就是實事,由本心之理而為的實行實事,也是陸學的精神所在。

陽明以“良知”概括孟子的四端之心(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故良知學即是心學。良知心體在種種機緣上,自然地表現為各種不同的天理,以“是是而非非,善善而惡惡”,如此,只能“盡了萬事萬變”。因為世間萬物,歸總而言,不過是正其非成其是,去其惡成其善。而良知心體正是“定是非,知善惡”的標準,也是成就事物的實現原理。陽明有云:“虛靈不昧,眾理具而萬事出。

心外無理。心外無事”,所謂虛靈不昧,即是指心而言。陽明所說的“心”是孟子的本心,也是天心;他說的“理”,是我們的心應事接物的理,應事接物的理是道理,也是吾心良知之天理。眾理聚於心中,所以說,“心外無理”。心者,萬事之所由出,故曰“心外無事”。心之所發為意,意之所在為物,物即是事;心外無事,亦即“心外無物”。

陸九淵之學,在由本心實理流出而為實事實行。陽明之學,在致吾心之良知以正物成物。故曰:“致吾心良知之天理於事事物物,則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是合心與理而為一者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即是事事物物皆得其正,皆得其成。一切事物皆在良知天理之潤澤中而得其真實之成就。攝物以歸心,心以宰物、以成物。所謂“心與理一”“心外無理”“心外無物”,皆在這個意義上才能瞭解,這也是“心即理”(良知即天理)最中心的義蘊。

九、王陽明的親民哲學及事功

“萬物一體”是儒家本義、通義。王陽明在《大學問》中提到“大人者,以天地萬物一體者也”即是“同體”之說。有學生問王陽明,人既與天地萬物一體,自應一視同仁,為什麼《大學》(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又講到“厚薄”?

王陽明答道,孟子嘗言:“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這其實是良知自然的條例,先親親,然後仁民,最後愛物,這是“厚薄”的自然秩序。你對你的家人,要比對陌生人要好,這是良知天理。雖先親親,但卻不礙仁民,不礙愛物,也是仁心通於萬物的“同體”之義。這也是王陽明主張的“愛有等差”,不然社會秩序難以維持了。王陽明深諳“薄厚”之理,為了保護人民他會殺賊。但實際上對賊人,他也秉承仁愛“同體”。

案例:有一次,王陽明把幾百賊誘惑到兵營裡來,卻沒有直接殺他們,而是讓他們穿上官服在他身邊做官,然後經常觀察他們。以判定他們到底能不能救。一直觀察到年關時,有些人慢慢顯示出要叛亂的苗頭,王陽明特別難過,最後把這些賊人處死,自己大病一場。

王陽明晚年,有一本重要著作《大學問》,說大人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也。他有著“民胞物與”的情懷,認為應該愛這些天地萬物。把這一理念貫穿下去,其實就是我們前文所講的“致良知”。在萬事萬物中貫穿“致良知”,因此王陽明就立下特別多的事功。因為他不會脫離百姓,自己去靜坐,去修煉,而是在家國天下事中“知行合一”。

十、王陽明的人格與風格

1.大丈夫氣概

“思想運動”是近代名詞,古人只說講學論道。但宋明儒的講學,實質上是一種啟迪眾多士子開發文化新生命的思想運動。王陽明當時所在的明代,正值西方文藝復興,是現代歐洲覺醒的時期。而在中國,明朝的絕對王權非常的嚴酷。士大夫沉溺於訓詁和詞章中,不談政治。

面對當時的社會流弊,王陽明痛斥當時的訓詁、詞章、名利之惡習與士大夫的奸私無恥,而思以精誠惻怛之仁的覺醒而移易之。在政治上,他為平民立言,而反抗專制。在學術上,他聚集豪傑同志之士,共講良知之學,喚醒人們的文化意識。後來王學風行天下,也表示了人心不死與文化心靈之活躍。在當時的明朝,王陽明的講學運動,也可以說是一場思想運動,是對黑暗社會的吶喊。是難得的大丈夫氣概。

2.狂者胸次

王陽明是聖賢中的狂者,他的一生,用世而不阿時,自持而不隱士。為什麼說是狂者呢?

孔夫子有言“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就是如果一個人達不到聖人的境界,能夠做到狂狷之徒,其實已經算是不錯了。王陽明自謙為狂者,一直努力地不斷進取。

案例:王陽明受命去平叛,南贛汀漳之地的賊亂。出發前,他的朋友王思輿對他人說,這次去陽明肯定能夠立大功。別人問原因,王思輿答道,“吾觸之不動矣”。觸之不動,就是孔夫子的四十而不惑,不惑就是不惑於外物,不動心。

也就是說王陽明在43歲時,就已經能將厲害榮辱、生死禍福置之度外。一切只依良知真是非而行,不委曲,不敷衍,沒有瞻顧,沒有迴護,這便是“狂者胸次”。所以,王陽明是一個有堅定毅力的喜歡進取的狂者。

3.敬畏與灑落

如果一個人只有“灑脫”之感,而沒有“敬畏”之心,就會放縱恣意,輕賤自己。反之,有“敬畏”之感,卻無“灑脫”之心的人,就會很拘謹,但是王陽明卻將這兩種品格完美地結合在一起。

王陽明認為,敬畏不是指害怕,而是指不要欺瞞你的良知,一個人如果能穩當快樂便是灑落。

什麼叫穩當快樂?孔夫子的“曲肱而枕之不亦樂乎”,顏回的“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這就是穩當快樂。所以當你心中有著對於良知的敬畏的時候,你反倒更容易做到真正的灑落,兩者之間並不矛盾。“灑落”與“敬畏”二者必須和諧統一,方是儒者之學。






安德烈亞斯星


傳習錄

"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

求理於吾心,此聖門知行合一之教"

《傳習錄》是中國明代哲學家、宋明道學中心學一派的代表人物王陽明的語錄和論學書信。"傳習"一辭源出自《論語》中的,傳不習乎"一語。

《傳習錄》包含了王陽明的主要哲學思想,是研究王陽明思想及心學發展的重要資料。上卷經王陽明本人審閱,中卷裡的書信出自王陽明親筆,是他晚年的著述,下卷雖未經本人審閱,但較為具體地解說了他晚年的思想,並記載了王陽明提出的"四句教"。

王陽明繼承了程顥和陸九淵的心學傳統,並在陸九淵的基礎上進一步批判了朱熹的理學。《傳習錄》中的思想明顯地表現了這些立場和觀點。

"心即理"本來是陸九淵的命題,《傳習錄》對此作了發揮。王陽明批評朱熹的修養方法是去心外求理、求外事外物之合天理與至善。王陽明認為"至善是心之本體","心即理也,此心無私慾之蔽,即是天理,不須外面添一分。"他這樣說是強調社會上的倫理規範之基礎在於人心之至善。從這個原則出發,他對《大學》的解釋與朱熹迥異。朱子認為《大學》之"格物致知"是要求學子通過認識外物最終明瞭人心之"全體大用"。王陽明為"格物"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體之正"。"意之本體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知"是人心本有的,不是認識了外物才有的。這個知是"良知"。他說:"所謂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於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謂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於事事物物,則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

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是合心與理而為一者也。"在他看來,朱子的格物窮理說恰恰是析心與理為二的。由此可見,王陽明的"心即理"的命題主要是為其修養論服務的。致良知說是對陸九淵心即理思想的發展。王陽明的心即理的思想也有我們一般意義上的本體論的含義。然而,如果偏重從本體論研究它,就會忽視它在王陽明修養論中的基礎意義。

知行問題是《傳習錄》中討論的重要問題,也反映了王陽明對朱熹以來宋明道學關於這個問題討論的進一步研究。

朱子主張知先行後、行重知輕。王陽明提出的"知行合一"雖然繼續了朱子重行的傳統,但是批判了朱子割裂知行。王陽明主張知行合一乃是由心即理立基,批評朱子也是指出他根本上是析心與理為二。他說:"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求理於吾心,此聖門知行合一之教。""知行合一"的含意是說知行是一件事的兩個方面。知是心之本體的良知;良知充塞流行、發而為客觀具體的行動或事物,就是行。由這個認識出發,如果知而不行那只是不知。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行本是緊密相聯的,因此有知行合一之說。在當時社會上、在理學發展中的確有知而不行的情況存在。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對時弊有糾偏的意義。但是他強調知行合一說不是僅僅針對時弊提出的,它首先是要說明"知行之本體"。知行合一說強調道德意識本來就存在於人心中,這是道德的自覺性。它也強調道德的實踐性,認為道德方面的知不是關於對象的知識,而是道德的實現。知行合一也有一般認識論方面的意義,但它首先講的是道德修養,對於後者長期以來學術界一直沒有深入研究。

王陽明的"心理"、"致良知"、"知行合一"都是要強調道德的自覺和主宰性。他說:"知是理之靈處,就其主宰處說便謂之心,就其稟賦處說便謂之性。"人心能夠知曉行為的善惡,也能自覺地去為善,這就是本心的"明覺",這是對程顥思想的發展。《傳習錄》中對人心的"虛靈明覺"有很多討論。若要全面正確地把握王陽明"心外無理"及其他學說,深入地研究他的這些討論是十分必要的。正因為人心的本質是理,並且人能自覺到這種道德意識,所以人不需通過外物去認識本心之理,外物之理只是人心的表現。格致的工夫不是去認識外物,而是去掉本心的私慾之蔽。人心的明覺在程顥和朱熹處都有論述。讀者在讀《傳習錄》時應明瞭王陽明和他們的聯繫與區別。

應該承認王陽明以上的這些思想的確為人性善作了本體論的說明,有其歷史意義。但也一定要看到,他的學說對人性惡的原因研究不夠。雖然他的學說在明代下層人民中亦有影響,但仍不能說它有較大的普泛性。王陽明也注意到過"利根"和"鈍根"之人要區別對待,但他的思想只適於利根之人。後人批評他"近禪"正在於此。這也是他不如朱學的所在,王陽明的這一偏失開始受到現代學者的注意,但是在當代新儒學的大家中,除梁漱溟以外,其他人對此尚注意不夠。

在《傳習錄》中,王陽明也討論了程顥提出的"仁者與天地萬物為一體"的境界。他指出,聖人有這個境界,因此他們看天下的人沒有內外遠近之分,均施之以仁愛之心。他進一步提出,天下之人的心和聖人之心是相同的,只因為有了私慾,所以反愛為仇。在王陽明看來,仁不僅是修養要達到的境界,也是人心之本體。王陽明對仁的解釋偏重在道德修養方面。程顥所談的仁和張載的"合內外之道"一樣,兼有知識論的意義。

《傳習錄》中記載了為王學繼承人爭論不休的"四句教"。

這四句話是:"無善無惡是心之體,有善有惡是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王陽明的本意是說,作為人心本體的至善是超經驗界的,它不是具體的善的行為。有所為而為的善是手段,無所為而為的善才是至善。人心的至善超越世間具體的善惡。具體的善行只是無善而至善之心的自然發用流行。王陽明說人心之無善惡是要人們不要去執著具體的善行而認識本心。王陽明的學生錢德洪說,王陽明這樣說是針對那些"先有乎善者"的。王陽明本人也說過:"仁人者,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一有謀計之心,則雖正誼明道,亦功利耳。"(《與黃誠甫》)四句教對人心本體的界說和心學開創人程顥的思想是一致的。程顥說:"聖人之常,以其情順萬物而無情。故君子之學,莫若廓然而大公,物來而順應。"王陽明說的無善無惡就是無心無情,沒有先入之見。有了這種心,見父自然知孝,見兄自然知悌。四句教顯然是針對才質高的人說的,一般是摸不著頭腦的。


沈德春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漢族,幼名雲,字伯安,別號陽明,浙江餘姚人。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書法家兼軍事家、教育家。

弘治十二年(1499年)進士,歷任刑部主事、貴州龍場驛丞、廬陵知縣、右僉都御史、南贛巡撫、兩廣總督等職,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書、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亂等軍功而封爵新建伯,隆慶時追贈侯爵。
王守仁是明代心學集大成者,明代心學發展的基本歷程,可以歸結為:陳獻章開啟,湛若水完善,王陽明集大成。王守仁的學說思想王學(陽明學)的直接源頭是陳獻章與湛若水的“陳湛心學”,陽明心學和與陳獻章的學說堪相一致,已是學界的共識 。
萬曆十二年(1584年),在王守仁逝世後五十四年,王守仁從祀孔廟,他與薛瑄、胡居仁、陳獻章一起成為明朝從祀孔廟的四位學者。王守仁的從祀,表明王陽明心學最終得到了官方的認可。王陽明心學後來還傳入了日本、朝鮮等國。其弟子極眾,世稱姚江學派。其文章博大昌達,行墨間有俊爽之氣。有《王文成公全書》。

陽明學,
又稱王學、心學,作為儒學的一門學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是由王守仁發展的儒家學說。陽明心學並非單一地、直接地淵源於陸九淵心學,其直接的源頭是“陳湛心學”。陳獻章開明代心學之先河,經過弟子湛若水,而影響王陽明。對陽明心學與陳湛心學的淵源關係,學界一直有明確的說法。陽明心學始創於“龍場悟道”,其“悟道”的理路,與陳獻章的“靜養端倪”堪相一致,這一看法已是學界的共識。而且王陽明與湛若水交往甚密,進行了長時間的學術論辯與切磋,而影響王陽明。如朱維錚說,“陳獻章,是王陽明學說的真正教父”;“廣東,是王學的策源地”。
根據王守仁一生中的經歷,其受到道家的影響明顯多於佛家,但其終究不離儒學本質,王守仁繼承陸九淵強調“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對程頤、朱熹通過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為事理無窮無盡,格之則未免煩累,故提倡“致良知”,從自己內心中去尋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萬物,人秉其秀氣,故人心自秉其精要。在知與行的關係上,強調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謂“知行合一”,二者互為表裡,不可分離。知必然要表現為行,不行則不能算真知。

陽明學是明朝中晚期的主流學說之一,後傳於日本,對日本及東亞都有較大影響。

從諸多名人對王陽明的評價可以看出一二:

錢穆對於王陽明的評價:①陽明思想的價值在於他以一種全新的方式解決了宋儒留下的‘萬物一體’和‘變化氣質’的問題…良知既是人心又是天理,能把心與物、知與行統一起來,泯合朱子偏於外、陸子偏於內的片面性,解決宋儒遺留下來的問題。②陽明以不世出之天姿,演暢此愚夫愚婦與知與能的真理,其自身之道德、功業、文章均已冠絕當代,卓立千古,而所至又汲汲以聚徒講學為性命,若飢渴之不能一刻耐,故其學風淹被之廣,漸漬之深,在宋明學者中,乃莫與倫比。


餘秋雨:中國歷史上能文能武的人很多,但在兩方面都臻於極致的卻廖若晨星...好像一切都要等到王陽明的出現 ,才能讓奇蹟真正產生…王陽明一直被人們詬病的哲學在我看來是中華民族智能發展史上的一大成就,能夠有資格給予批評的人其實並不太多。 [19]

當年明月:他的心學,是中華文明史上的一朵奇葩,是值得我們每個人為之驕傲的財富,他吹響了人性解放的號角,引領了明代末期的思想解放潮流,他的思想流傳千古,近代的康有為、孫中山等人都從其中受益匪淺。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就是為了匡正這種錯誤的知行觀念,“知”與“行”不可脫節,就像鳥兒的兩翼,少了哪個翅膀,飛起來都是困難。

“知行合一”的思想到現在也不過時,“知行合一”思想強調肯定實踐的重要性,這在我們的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是有積極意義的,想要富國強兵,不僅要口號喊的響亮,而且行動也要跟的上,畢竟行動起來,才有可能將口號變為現實。對於我們個人來說也是一樣,想要實現夢想,不但要知,而且也要去行,不能只做行動上的矮子。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雖然已經提出幾百年了,卻依然適應現代社會的需要,很多人用自己的行動在詮釋者“知行合一”的智慧,像香港的慈善家邵逸夫,用勤勞智慧掙得錢,反過來回報社會,全國各地都能見到“逸夫樓”的身影;助人為樂的雷鋒,更是把助人為樂放在實實在在的身邊小事上,而不是僅僅在嘴邊;兩彈元勳鄧稼先,更是用學得的知識,報效祖國,為中國造出牛逼的原子彈與氫彈……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思想並未過時,仍舊在無數現代人的“心中”,舉手投足之間,便有所體現,不信你就仔細觀察你的周圍,也許就在你的身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