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中藥應該按什麼標準方式來做雙盲測試?

中醫者


中醫藥雙盲實驗怎麼做不是一個簡單問題。例如:中醫的疾病名稱和現代醫學病名不一定是一一對應的。據我所知,中醫將現代醫學中的上呼吸道感染(上感或感冒)至少分為四種亞型:外感風寒,外感風熱,內感風寒,內感風熱。治療這四種亞型的藥物不同。那麼一個西醫醫生認為合理的雙盲實驗方案可能是:你中醫給我一種藥,治療西醫定義的(包含中醫四種亞型的)感冒。病人由西醫醫生診斷是否是西醫定義的感冒。如果是,發給這種中藥或者安慰劑。這種實驗方案如果中醫不同意就是不敢雙盲。但是這種方案顯然不合理。

還有許多其他問題,需要現代醫學和中醫兩方面共同討論,找出一個可行方法。

我認為,做中藥雙盲實驗之前應該做的前期準備有:1. 根據症狀建立中醫病名與西醫病名之間的對應關係。對於一對一的病,其治療藥物的雙盲實驗可以考慮安排第一批實驗。對於一對多或者多對多的疾病需要進一步分析,我的能力有限出不了主意。2. 首先考慮中成藥。湯劑涉及中醫的配伍增減調整,也超出我的能力範圍。3. 討論是否能找到一個或幾個標準實驗程序(如中藥和安慰劑自我驗證方案,中西藥療效對比實驗方案,等等)。中醫師應該參加每種診斷和用藥。可以先建立一些原則,比如:病人的鑑別。對一對一病名的疾病,一個病人是否入選樣本空間由中西醫師雙重診斷並一致同意;如果用於該病的中藥根據患者體質和病情不止一種,必須由中醫師判斷和發藥(或安慰劑);等等。4. 研究如何避免醫生和病人根據藥物外觀和氣味、味道等判斷出是安慰劑還是真藥的辦法,以符合雙盲要求。對中西藥療效對比實驗,還要解決如何避免醫生/病人識別出中藥和西藥的辦法。5. 找到如何避免病人發現給自己看病的醫生是中醫還是西醫的辦法,減少因此產生的實驗結果誤差。

照搬單一化合物或單一化合物的複方西藥的實驗方法,不考慮中醫藥的特點,是不能得到準確結果的。

我一個外行都能想到這麼多,實際需要解決的問題肯定更多。

此外,現在的西藥雙盲實驗方法是基於單一化合物或幾種單一化合物組合的複方藥物的,要求每種藥物成分必須有分子式、藥物動力學等一系列文件和數據支撐。但是對於中藥,單一一味藥物中的主要成分可能就有幾十上百種。複方中藥成分更復雜。怎麼按照現有的西藥的驗證方法實驗?

所以,如果欲對中藥採用雙盲實驗,那麼現有的西藥驗證方法要作出適當改變來適應中藥驗證的特點。

新研發出來的藥物(包括西藥新藥)在尚未通過雙盲驗證之前與尚未通過雙盲驗證的中藥處於相同狀態:療效待定狀態。雙盲試驗不能使無療效的藥物憑空產生藥效,它只是一種使公眾相信通過其驗證的藥物的原本就具有的療效,取得該藥物客觀療效的置信度。它不是療效製造者。同理,如果一種中藥具有客觀療效,那麼你承認也好,不承認也好,其療效都存在,並不會因為尚未通過雙盲實驗就失去其客觀療效。

如果一種中成藥的市場只在中國和其他東南亞等國家或地區華人中,因為他們承認歷史驗證,置信度問題已經解決了,代替了雙盲實驗的置信度取證作用,因此不需要雙盲試驗。如果要進入西方國家市場,需要進行雙盲實驗,以取得中醫藥在這些國家和地區的市場準入資格。

現在,中藥廠商沒有什麼積極性主動尋求做雙盲實驗。除了上述原因之外,進行雙盲試驗的藥物收不回實驗成本也是重要原因。很多中成藥的方子有數百年的歷史,不符合專利法的新穎性要求,因此即使通過了雙盲實驗也無法保護獨家佔有市場,別的廠家也可以生產,那純粹是為他人作嫁衣裳。西方國家醫藥公司或醫藥主管部門也沒有動力,中國目前也未必有動力做這件事。這就意味著中藥療效的雙盲驗證要等。中醫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也能生存,所求只是“待定”,不要動不動就喊打喊殺。


在彩虹上


按中醫理論指導,中醫是可以做驗證的。實際上這麼多年的實踐,早就驗證通過了!

雙盲即便在西醫,也不是必然的。只是一些嘴炮信口胡言而已。

而且做雙盲的第一個關口,是怎麼騙過受試者說,這個安慰劑是中藥。

據有人做過這類試驗的,說難點有這幾個,湯藥吧,顏色和味道是第一難。不用湯藥用膠囊,病人會拆開膠囊看看裡面是啥,舌頭嚐嚐啥味道,對不對,這是第二難。做成藥丸就更不行了。中藥非提純藥,藥丸都有中藥味,弄些別的很難糊弄的。澱粉無色無味,添加別的其實都可能是中藥。這個是第三難。

誰說想用中藥做雙盲的,先告訴大家安慰劑怎麼做出來?不然你怕是得閉嘴😷了。

真的按照中醫的思路做大樣本檢測,中藥能過,案例太多太多,但西藥不也得一樣的規則嗎!恐怕通不過的西藥更多。中醫有君臣佐使的觀念,按中國這個觀點看,西藥怕是幾乎都通不過!西藥的副作用太大了。如果西醫也學中醫了,搞出來類似的法子保護,那等於承認了中醫理論的正確性。所以對西醫也難不是。


踏雪無痕5141815


中藥不能通過FDA的雙盲實驗,我的看法是,不是中藥無效,而是實驗的手段不科學。在這裡有必要給大家普及一下什麼叫雙盲實驗。

先說“單盲實驗”,在新藥效果實驗中,實驗人員知道,實驗組所服用的是這種新藥,而對照組服用的是安慰劑。這種清楚往往會導致實驗人員在實驗中自覺不自覺地去“發現”或者“觀望”新藥具有某種“效果”,就像教師自覺不自覺地“看到”那些學生“特別聰明”一樣。在新藥效果實驗中,它會導致實驗人員自覺不自覺地“看到”實驗組的病人“病情好轉”。這些實驗結果啟示我們:當實驗者知道哪些對象是實驗組成員、哪些對象是對照組成員時,他們對研究結果和結論的期待也可能影響到實驗的進行、影響到行為的測量、影響到對結果的解釋。因此,必須排除這種期待的影響。這就是單盲實驗 ,在實驗中只有被實驗者矇在鼓裡。

很明顯在更嚴格的實驗設計中,需要考慮採用雙盲實驗的方法。在上述例子中,為了排除研究者的“期望”對實驗過程和結果解釋的影響,研究者又進一步設計了一種研究新藥效果的“雙盲實驗”。在這種雙盲實驗中,作為實驗對象的病人和作為實驗參與者(或觀察者)的醫務人員都不知道(雙盲)誰被給予了新藥,誰被給予了安慰劑。這樣,醫務人員對病人服藥以及服安慰劑這兩種結果的觀察就會更加客觀,因而對新藥實際效果的解釋也就會更準確、更科學。這種“雙盲”的實驗設計能使研究人員進一步從其他一些變量中孤立出新藥的效果來。

想必大家已經對老美新藥研發的“雙盲實驗”有所瞭解,新藥雙盲實驗是中藥走出國門,走向世界不可逾越的一道門檻。小編認為按照目前的FDA(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標準,中藥是無法通過檢驗的。大家知道中醫和西醫是兩個完全不同的醫療體系,中醫治病“望聞問切”,辨證論治;西醫治病各種儀器檢查。中醫通過自己的臨床經驗,要說出來患者到底得了什麼病。西醫是利用儀器,讓患者親眼看到自己到底得了什麼病。中醫把病人當人看,他會研究這個得病的人,比如他要根據地域,男女老幼,以及年齡,體重以及體質的不同,開出由不同的藥物組成,以及不同劑量大小的藥方。他還要了解病人的生活習慣,飲食起居的特點,酌情對中藥方劑進行加減化裁,以期達到最佳治療效果。這些還不夠,他還要根據病程的長短,以及病情的發展變化,隨時隨地更換藥方或者增減藥量。

小編請問大家,用僵化的雙盲實驗能驗證出中藥的有效性嗎?中藥不可能開出對所有人都有效的神藥,因為世界上不存在完全一樣的人,即使他們得了同一種病,也不可能只吃同一種藥就能痊癒。人得的病是複雜的,病也不是一成不變的,人生的病是處在不斷的運動變化中的,就拿新冠病毒肺炎來說,先期感染的都是輕症,只要對症治療都能治癒,如果延誤治療輕症轉重症,再治療就有困難,如果治療不當,就會有生命危險。

大家可能看明白了,實踐證明FDA的雙盲實驗並不科學,它還需要改進,每年通過FDA上市的新藥不在少數,而這些新藥的毒副作用和不良反應正在不斷顯現,有些新藥也被要求退市。


嚶其


西醫怎麼弄?



慕容渴河


太簡單了,找一組高血壓,糖尿病人,讓他們吃中藥,然後找一組吃西藥,不用安慰劑,如果中藥可以降壓控糖就說明中藥管用,但是我建議吃中藥的那一組最好都用中醫粉做實驗!掛了自己認命,就怕他們試兩天就反悔[呲牙][呲牙][呲牙][呲牙][呲牙][呲牙]


西瓜視頻大奇遊戲瞎說


通過科學雙盲試驗的一萬多種西藥,經過長期臨床使用,發現毒副作用太大,已經有九千多種退出臨床使用了,那麼高的淘汰率,為什麼當初做雙盲實驗的時候沒能發現西藥有那麼嚴重的毒副作用呢?是檢測的儀器出了問題?還是雙盲實驗本身就不科學?請那些科學主義者,來解釋一下。


郎仲弟


中藥還需要“雙盲”?幾千年的實踐,抵不過幾年的“雙盲”實驗?

所謂“雙盲”實驗,是建立在未知的基礎上的,即有效無效、有害無害、作用多大、如果有毒性致死量(或半致死量)多大完全不懂的基礎上進行。

中藥只要種植、採摘、加工(炮製)、存放符合規範,作用確切。即完全已知,為什麼還要“雙盲”?吃飽了撐的吧!

唯一要雙盲的,是醫生。即醫生要取得執業資格,必須通過考試。中西醫理論體系不同,考試的內容和方式也應該不同。


紅棉花開錦南天


大家知道中醫是怎麼看病的嗎?中醫把一個病,普遍分成七八個證候有時候十多個證候,然後辨證不同症候的人會吃不同的方藥,如果不用中醫辨證分證候,誰都可以隨便拿個中藥出去治病或由西醫按西醫的病拿中藥去做雙盲測試那還要中醫做什麼,那所有中藥都交給西醫使用好了[捂臉][捂臉][捂臉]西藥的雙盲測試是建立在西醫生給病人確診是那個病的情況下才用那種西藥去給病人做雙盲測試,如果西醫沒給病人確診那個病,而是由中醫訂了一個病名然後由中醫拿西藥去做雙盲測試那會有效嗎?[捂臉][捂臉][捂臉]


中醫者


所謂的科學,只是它的驗證過程符合公認的邏輯。西方在藥物開發的過程中,為了避免不必要的傷害搞出了雙盲測試的方法。這種方法是因為西方的醫藥研發人員,沒有將人體看作一個整體,不懂得整體與局部,局部與局部的相互變化的關係,也忽略了個體的差異性。妄圖以工業化的思維來看待不同個體的人。

這裡要講一下。西方這幾百年來的發展,是建立在技術革命的工業化大生產基礎之上。工業化大生產的一個重要表現就是標準化和規模化。

標準化、規模化沒錯,但用在藥物開發上就出現了問題!

你看我們中藥的配伍講究的君臣佐使,每一位中醫的醫生給病人開的中草藥,很少是單一藥品,為什麼?

因為個體有差異,根據辨證施治,通過分量和配伍的變化來開方子。

這點怎麼好做雙盲測試?

中醫理論體系和西醫的理論體系是兩個不同的理論依據,一個注重整體,一個注重局部。兩者截然不同。

搞中藥的雙盲我認為是誤導中藥。


崑山代傑


中國人要有中國人自己的民族、文化和科學自信,做事情要有自己的方法和策略。如果某個人一味跟著人家的屁股走,就會一直聞著人家的狗屁,香嗎?所以我們中國人千萬不要被人家的東西所左右,否則只會被人家無情地牽著鼻子走。

中醫有中醫的標準,西醫有西醫的標準,中醫為什麼要走西醫的路?憑什麼要跟著西醫的屁股走?跟著人家屁股走,說明缺乏了自己民族、文化和科學的自信心!我大中醫的陰陽五行是天下科學的統領,西醫的雙盲只能算個屁!為什麼中國人不要求西醫西藥進行陰陽五行的檢測?偏偏要中醫中藥進行雙盲試驗?你以為你西醫是誰?上帝嗎?如果按照中醫的陰陽五行的標準去檢測的話,西醫西藥絕對不能通過,所以西醫西藥絕對是偽科學!

中醫西醫都是醫學,標準並不是西醫所規定的,想用西醫的標準來衡量中醫?放他西醫的狗屁去吧!美國想要用它的美國標準來衡量和要求中國人,能做到嗎?

中醫中藥幾千年傳承下來,如果還要雙盲的話,按這個邏輯推理,西醫粉中醫黑的媽媽也是幾萬年的女人傳承下來的,西醫粉中醫黑的媽媽是不是也要找幾千萬個男人來對她進行雙盲試驗?採集數據大樣本?才能證明她是女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