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跨越時空開闢抗疫“雲戰場”

【探尋“中國之治”的“實踐密碼”】

  

摘要:

  2018年7月,寧夏正式獲批成為全國首個“互聯網+醫療健康”示範區。作為西部地區發展“互聯網+醫療健康”的“樣板間”,寧夏通過一年多的示範建設,已建成“衛生雲”全民健康信息平臺,構建起覆蓋到鄉村的五級遠程醫療服務體系。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中,“互聯網+醫療健康”充分發揮遠程體系的優勢,構建視頻會議、遠程會診等模塊,以信息化手段有效提升了疫情防控線上速度,在快速分診、早期篩查、醫療支援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在滿足群眾日常診療需求、保障疫情防控外的正常醫療服務方面,也彰顯出獨特優勢。

  關鍵詞:“互聯網+醫療健康” 5G遠程會診 人工智能

  寧夏在“互聯網+醫療健康”示範區建設中,打破地區、部門壁壘,先行先試,全區醫療資源形成一張網、一個平臺,優化了城鄉醫療資源配置,有效滿足了人民群眾特別是偏遠地區患者對優質醫療資源的需求。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寧夏堅持黨建引領,黨員帶頭,以上率下,有力地發揮了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充分運用“互聯網+醫療健康”的示範建設成果,提速“衛生專網”,將5G、人工智能等新科技融入遠程醫療服務體系,推動5G+雲會議等的使用,在本區域內通過遠程診療,迅速集結優質專家資源,在快速確認病例和疑似病例排查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援助湖北醫療戰“疫”過程中,“互聯網+醫療健康”跨越時空,提供了強大後方智力和醫療技術支撐,助力前線抗“疫”團隊救助患者;在滿足群眾日常診療需求、保障疫情防控外的正常醫療服務方面,“互聯網+醫療健康”通過線上接診,引導患者分時段就診,減少了患者在醫院內的聚集,有效降低了交叉感染的風險。

  截至3月4日,寧夏75名新冠肺炎確診患者中,累計治癒出院69人,治癒率達92%。

  1.緊急呼叫,即時高效配置戰“疫”最優資源

  時間就是生命,疫情防控和患者救治,都是在與病毒賽跑。

  寧夏地域面積小、人口少,優質醫療資源相對不足,自治區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從一開始便確立了集中患者、集中專家、集中資源、集中救治的原則,舉全區之力救治確診患者。寧夏依託“互聯網+醫療健康”平臺、互聯網診斷平臺,建立了遠程會診服務體系。從1月26日起,自治區診療專家組成員每天晚上都要在全區唯一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定點收治醫院——寧夏第四人民醫院的遠程會診中心與各級醫療機構“隔空問診”。該會診平臺連通了寧夏近200家醫療機構。

  寧夏還搭建影像會診平臺,開通了新冠肺炎影像診斷專用通道,藉助新冠肺炎智能影像評價系統,對疑似新冠肺炎的DR/CT片源進行會診。

  2月11日晚上,在位於寧夏六盤山區、距離銀川近400公里的固原市西吉縣震湖鄉毛坪村,村民毛某因發熱、咳嗽、胸悶,就診於該縣人民醫院發熱門診,體溫38.7℃,胸部CT顯示右肺上葉及左下肺炎症。當晚10時,西吉縣人民醫院與固原市專家組會診。此後兩天,治療效果不明顯。

  2月13日下午5點,西吉縣人民醫院與自治區診療專家組進行會診,專家組給出指導建議:接觸史不明確,不用報疑似病例,建議隔離治療;肺CT提示左下肺磨玻璃影改變,建議相關藥物治療。

  相隔近400公里的遠程視頻會診,避免了患者不必要的長途轉診,也降低了可能帶來的交叉感染風險,使其得到了及時、精準、有效的診療。2月18日,患者毛某已治癒出院。

  遠程會診服務,通過提供疑似病例鑑別診斷、核酸檢測及救治方案,提升了基層醫療機構對新冠肺炎留觀病例、疑似病例和發熱病人的鑑別診斷準確率和救治效率。

  “把患者的CT調出來,你看,他的肺和剛住院時有明顯變化。”2月18日上午,銀川市新冠肺炎遠程會診中心組織醫療專家,在銀川市第一人民醫院對銀川市婦幼保健院接收的一例新冠肺炎疑似病例進行遠程會診。10歲患兒米某某一家4口於1月30日從甘肅省慶陽市返銀,居家隔離。隔離期間,米某某出現發熱,體溫37.6℃、咳嗽2天伴咽痛,雙肺呼吸音粗。

  經過認真分析討論後,專家組對後期需要完善的檢查和系統治療方案給出了指導性意見。

  “通過遠程會診平臺,我們對各市、縣(區)初篩病例的確認、救治、轉診進行及時指導,確保患者第一時間確診、第一時間及時轉到定點收治醫院,第一時間接受精準治療。”寧夏新冠肺炎診療專家組副組長、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鄭西衛說。

  據介紹,抗“疫”期間,寧夏參與遠程影像診斷和會診工作的影像專家50餘位,已通過遠程會診排查疑似病例近百例,開展遠程診斷6000餘例,覆蓋全區200多家醫療機構。

  2.團隊支撐,“前線單兵”隨身攜帶“揹包醫院”

  2月17日晚,一場跨越千里的“雲端診療”連接了寧夏銀川和湖北襄陽。

  這場遠程會診刻不容緩:襄陽市職業技術學院附屬醫院兩例患者都有明確的接觸史,肺部影像也都非常典型,但多次核酸檢測均為陰性,無法確診他們是否感染新冠肺炎。

  近1個小時的連線中,通過仔細觀看患者影像學資料、傾聽患者症狀和病例發展等,參與會診的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專家組明確認定兩名患者為臨床診斷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並提出了具體的診斷意見。

  這場“懸絲診脈”的發起者,是寧夏派出的援湖北醫療隊隊員。有強大的“互聯網+醫療健康”技術平臺和後方團隊支撐,相當於每一個前方“戰士”都有了一個可隨身攜帶的“戰地醫院”。

  目前,寧夏已完成與襄陽市中心醫院、襄陽市職業技術學院附屬醫院等多家對口支援醫院的遠程會診、遠程(影像)對接工作。

  對口支援湖北省襄陽市以來,寧夏先後派出六批782名醫護人員。這雖然算不上一支龐大的隊伍,但每一個“單兵”、每一個小分隊的背後,都有寧夏頂級醫療專家團隊的強大支撐,他們在寧夏的新冠肺炎患者救治中已取得不凡的治癒效果。

  “我們醫院支援襄陽的醫護人員名額有限,但目前雙方已建立了聯絡員機制,我們更多的專家資源可以通過遠程會診發揮作用。”寧夏人民醫院醫務處處長陳志宏說。

  2月18日下午4時,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醫院新冠肺炎專家組與襄陽市谷城縣人民醫院“隔空開診”。谷城縣人民醫院ICU主任丁紅軍介紹了相關情況後,專家組成員認真讀取患者的影像學資料,詳細瞭解患者的病史、檢查檢驗結果及目前的診療方案,並經會商,提出了明確具體的診療意見和後續康復治療建議。

  “互聯網+醫療健康”為抗擊疫情插上了科技的“翅膀”,黨建引領則為馭好這些高技術手段提供了組織保障,凝聚了戰“疫”信心和強大能量。在抗擊疫情一線,寧夏衛生健康委機關黨委批准成立了寧夏援湖北襄陽抗疫醫療隊臨時黨總支和武漢抗疫醫療隊臨時黨總支,設立了14個臨時黨支部。各臨時黨支部切實發揮團結引領、凝聚推動作用,積極開展“勇擔當、善作為”特殊黨課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在一線勇擔當、作表率。寧夏援湖北醫療隊782人中有233名黨員,300多人在火線提交了入黨申請書。

  不僅在國內,“互聯網+醫療健康”還跨越大洲,對遠在非洲的居民提供醫療救助。

  1月13日,貝寧共和國當地時間上午10時,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遠程醫學中心,來自各科室的專家依託“互聯網+醫療健康”技術首次與1.5萬公里之外的寧夏援貝寧醫療隊進行遠程會診。

  “患者為一名年輕男性,半年前外傷後左股骨幹閉合性骨折。由於經濟原因沒有及時治療,骨折部位畸形癒合,左腿比右腿短了8cm。”大屏幕上,遠在貝寧的援貝骨科醫生董毅介紹時還通過網絡傳來X光片。

  放射科主任醫師陳兵作出判斷:“病患應為完全閉合性橫行骨折,骨折斷端有錯位,且有部分骨痂形成,手術中注意不要造成股動脈和腹部動脈的損傷。”

  “互聯網+醫療健康”示範區的建設,打破了時空限制,讓先進的診療服務通過雲端抵達全球任何角落開展醫療救援成為可能。

  3.雲端門診,“第二戰場”滿足日常診療需求

  “老師您好!我是暖泉農場職工醫院門診醫生白建梅,患兒蔡某某,男,4歲,咳嗽1月,自行口服止咳糖漿、小兒感冒顆粒,症狀未見明顯緩解,昨日來我院就診查了血常規。胸部正位片顯示,左肺紋理增粗增多,考慮支氣管肺炎,給予氨溴索口服液、中藥感冒貼敷治療,患兒夜晚咳嗽加重,今日遂來就診。”2月18日上午,銀川市賀蘭縣暖泉農場職工醫院遠程會診室,門診醫生白建梅正在通過銀川市互聯網醫院與銀川市婦幼保健院兒科主治醫師王軍傑遠程會診。

  疫情期間,正值冬春流感高發期,群眾扎堆前往醫院,會增加交叉感染的概率。通過互聯網醫療平臺,根據實際情況引導線上就診,可有效緩解醫院門診就診壓力,避免不必要的交叉感染。

  寧夏專門上線了在線義診平臺,同時開通互聯網醫院免費發熱諮詢、線上科普等平臺,藉助線上信息技術手段,做好百姓健康守門人。目前,已有2家自治區級醫院、銀川市互聯網醫院聯盟的21家醫院開通在線義診通道,為寧夏和全國群眾提供24小時線上義診服務。義診平臺還內置可疑病例上報系統,針對醫生接診過程中發現的符合新冠肺炎症狀的疑似或確診患者,在徵得患者同意後可直報至疾控部門,助力疫情防控工作。

  寧夏人民醫院互聯網醫院針對居家隔離觀察人群開發了居家隔離指導服務平臺,通過被觀察者、社區和醫療機構等線上線下聯動,進一步提升隔離觀察的規範性和醫務人員對居家隔離人員的管理指導效率,幫助居家醫學觀察群體在特殊時期做好隔離。

  疫情發生以來,全國各地調派300多支醫療隊、4萬多名醫護人員馳援湖北。不少醫療機構醫務人員緊缺、負荷超載。這種情況下,互聯網醫療平臺開闢了抗擊新冠肺炎的“第二戰場”,數萬名醫生線上註冊,打破地域限制,不僅為本地區、更為全國患者服務,成為線下醫生的有力支援。線上診療、5G遠程會診、智能篩查系統、醫療服務機器人等相繼投用且成效明顯,成為抗擊疫情的重要力量。

  隨著寧夏“互聯網+醫療健康”示範區建設的穩步推進,有著較好雲計算和大數據發展基礎和優勢的銀川市、中衛市,加快推進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和產業園建設,吸引不少互聯網企業和互聯網公司入駐,線上醫生註冊人數持續攀升。

  2月19日,中衛市與微醫寧夏互聯網醫院對接,組織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和醫生線上加入“抗擊新冠肺炎實時求助平臺”,將抗擊肺炎的義診平臺都接入了各醫院的公眾號。兩天時間,便有300多位醫生註冊上線,接診1400多人次,其中本市患者517人次,中衛以外地區900餘人次。

  吳忠市鹽池縣是寧夏唯一的草原牧區縣,人口居住分散。該縣人民醫院在發熱門診、普通門診設立遠程診療。發熱門診24小時接診,各醫療機構在預檢分診中發現異常時,可遠程視頻呼叫值班醫生,確定下一步診療方案;普通門診患者可通過“健康鹽池居民通”或鹽池縣人民醫院微信公眾號掛遠程視頻門診號,直接到就近的8個鄉鎮衛生院、21個村衛生室視頻就診。

  為推動救治關口前移,寧夏衛生健康委針對此次疫情緊急研發了新冠肺炎疫情監控暨信息直報系統,以實時報送、雲化統計、大數據分析研判為基礎,通過“大數據+網格化”等技術,融合寧夏現行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實現了全區73家定點醫療機構發熱門診數據、確診和疑似信息、密接人員信息、物資儲備情況網絡直報,以及寧夏各級衛生健康委(局)、疾控中心重點人群管理和基層非定點醫療機構預檢分診工作的線上應用。截至目前,寧夏已註冊各類用戶3000多個,定點醫療機構上報患者信息和密接人員信息2000多條,醫療機構信息(發熱門診)3000餘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