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給每位成年農民每月發與城市工人一樣的工資,農村會怎麼樣?

用戶59297049459


不懂啥意思這樣對比說明啥,城裡百分之八十工人都是農民,學校特別小學縣城得百分之九十都是農村戶口,縣城百分之九十商品房都是農村戶口人買的,正規企業工廠也基本都是農村人都買有社保老了都有養老金,現在農村和城市沒有職工養老金的也就是第一是五十五歲以上的因為特殊情況無法購買了只能享受農保和城市居民養老金,年輕人基本都買了因為國家強制性,沒有買的也就是自己創業或其他原因個別的


美123456


我是一位農民,如果給我發工資,我不接受。

我既然無奈的做了農民,我就要靠自己創造財富,我還能靠自己的勞動養活自己和家庭,農民不是大家都想的那樣,人人懶惰倚老賣老愛佔便宜,那只是極少數,我身邊的農民幾乎都是吃苦耐勞積極向上的。

希望大家從心裡對他們有一個正確的認識。


手機用戶51649195606


這是一種荒唐的想法。即使是大鍋飯時代,我們也想過讓所有人的待遇都一樣,但實際情況是不可能實現。因為經濟規律不可逆轉。

我們是典型的城鄉二元體系,1949年我們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99.5元,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44元。2018年我們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是39251元,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14617元。由2.26倍擴大到了2.77倍。

不同的人在不同崗位上產生不同的效益。城鎮工人的工作崗位是不同的,收入也千差萬別。比如普通清潔工的工資收入只有1000多元,而華為、騰訊等科技巨頭的職工工資收入年薪百萬。最重要的是,如何考核發放工資待遇。

沒有具體量化的東西,這樣就會出現“養懶漢”的問題。

人們都有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不如通過自己努力,憑什麼享受美好生活?這是社會的方向。

所以,讓每一位農民都可以通過努力改變自己的命運,這是國家努力要做的,而不是給每個農民都發工人的工資。


暖心人社


假如有政策讓六十五週歲以上的老農民再一次性地補交養老保險就太好了![祈禱]


寒卪


又是一個喝高了說夢話的問題!這是絕對不可能又極不現實的事,農民和城市工人掙一樣的工資領一樣的退休金,那農民還不都得樂死啊!民以食為天,無論從事什麼高科技現代化,離開農業、糧食是絕對不行的。科技發展了,種地的模式可能有各種各樣的變化,但總說起來,離了土地糧食,其它都是扯。沒有農民種地了,必然還需由工人分出一部分來種地。又形成了新的農民。

世界就是多彩的,人類有工農商學兵組成一個整體,由於社會體制不同、工人做工、農民種地,社會分工不同,創造的社會價值不同等等,決定了社會勞保不同。這都是正常的或說不可逆轉的。不可能都一樣,如果都一樣,世界宇宙沒有陰陽、沒有黑白,混沌一片,那成什麼樣子呢!沒有工農商學兵之分,那就不是人類了,成動物世界了。

工人做工、農民種地,工人造出各種機具、農資、日常生活用品,農民才能最大的發揮土地的效能豐收糧食,供給人民食用,安居樂業。這是個互相聯繫的一個整體,又不能完全融為一個整體。

由於工作分工、參保等方式方法都不同,所以,工人農民的退休金、養老金也就不能相同,這也是國家綜合考慮的問題。所以,現在,或將來一段時間內,工人農民是不會掙一樣的工資領一樣的退休金的。要說以後到了共產主義社會可能都一樣了,也許。不過你我大概是趕不上了!


幸福一家人140113721


說的是沒有屁眼的話,進入國有企業的工人,要有招工指標,要通過政審,招工條件符合要求,高中畢業以上,身體健康,一般中學畢業以後進入工廠要經過三年學徒,學到技術才能轉正試工人…農民光想啥也不會,啥也不學,沒有招工指標,不通過政審,符合不符合條件要求,就夢想和工人一樣的工資,車工,鉗工,電工…都是要有一定技術的,就煩整天做白日夢的人!


用戶2232745176138


在打工上班中,現在已經沒有了城市戶口的人,還是農村戶口的人這個概念,做一樣的活,打一樣的工,享受同樣的待遇,領同樣的工錢。

在城市裡住大面積住房或別墅的人家,十家就有九家是農村戶口的人家;在城市裡買房的人家,十家就有八家以上是農村戶口的人家;生活居住在城市裡面的人,80%以上是農村戶口的人。現在如果把農村戶口的人全部攆回去,那麼城市就會成為鬼城,那裡都是沒有人住的空房屋,街道上也難見車跟車、人擠人的繁忙景象。

城市戶口和農村戶口沒有了差別,唯一的差別就是農村戶口可以有土地、宅基地、農補,而城市戶口屁也沒有,這就是在城市裡買房置產,並且長期居住在城市裡生活的農村人,不願意把戶口遷到城裡的原因。

現在農村戶口的人家,沒有在城市買房置產的,一般是以下人員:1、殘疾智障,自己顧不了自己;2、有人生病拖累,入不敷出;3、重男輕女的人家,生不出男孩狠勁生,養了四五個小孩,大人累小孩受罪;4、吃喝花費大手大腳,過了今日不說明日,從來沒有節儉的概念;4、嫖賭不顧家,掙錢多少都貢獻給別的人家;5、懶屌一根,想吃想喝不想動彈。

現在農村除了以上五種人家,那家沒有在城市裡買房置產!

不想幹活,不想付出,只想讓國家無理由地發錢的人,本身就是懶屌一根。


施工616


工人和農民有作不同的差別,工人是在工廠按時上班,他的效益收入高於農民,如果是和工人一樣發工資,恐怕沒有那一個企業能擔當得起,如果是農工合併化了還可以一樣發工資,或者是取消農村戶口限制制,農民進入工廠後應該和工人一樣同工同酬。這樣可以徹底消除了兩極分化制,無論是城鎮戶口也好,農村戶口也好只要憑自己的努力,在同工同酬的環境下獲得同等的福利待遇,我看任何企業都可以承擔得起,而且還要更加強大。因為農民深深地知道從事農業的收穫,遠遠不如在企業上班時收入,他們會盡職盡責地發揮自己的力量,沒有存在人在朝營心在漢的思想。假如真的農民要和工人一樣發工資,那麼必須由工業主管農業的一切費用收支,農業農村必須徹底清理一切財產,錢權交給工業規劃管理。自從改革開放後農業的最大收入來源,是來自於工業化和商業化建設的進程,急需的土地使用權向農業農民徵收土地。因此農業農村農民獲得工業商業建設的資金補償,來增加了農業農村農民的收入,這一點連三歲的孩子都知道,因此我認為無論是那個行業和職業,誰的付出多誰應該獲得更多的回報。


舒適人生


那他們過的一定比城裡人過的幸福,你看啊,一旦他們那拆遷除了能得幾套房子還能得多者幾千萬少者幾百萬的動遷款,如果沒動遷的每年國家補助款,什麼退耕還林款,種子款,化肥款,養牛養豬養羊補助款,還有那些叫不出來的各項補助款,再給他們每月發放和工人一樣工資,他們的日子過的比神仙還好。


茉莉花8888


但首先要弄清工資的來源。工資是通過勞動和經營所取得。城市市民的收入主要來源是國家的政策,主要來源是各個經營性組織,並不是國家的發放。如果國家發放那不是工資,那是補貼或福利。就目前我國的國情來講,我國是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我國是走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對城市化發展它是社會向前發展的必由之路。城市化發展過程中帶來了農村人口越來越少,城市人口越來越多。城市化發展過程中,城市與農村,市民與農民的收入往往會擴大。城鄉的不平衡發展是一個突出的矛盾。現在農村的人丶財丶物不斷被城市的虹吸效應所吸納。農村的人均收入與城市的人均收入加大了差距。樓主這個假如,目前是不存在。要實現農村農民和市民一樣的收入和工資,作為一個目標是一個不錯的目標選擇。但要有一個過程,也就是需要時間來說話。發達國家的農民往往不比城市居民收入底,他們的收入來源於一個國家的發展,來源於農村人口的減少,來源於農村的農業效率的提高。

目前來講,我國的農村、農業丶農民這三農在國家整體中還是一個短板。這個短板的補齊,就是城市市民和農村農民收入並駕齊驅的時候。補好三農這塊短板是黨和全國人民的一項重任。補短板一是來源也是來源城市化的發展,我們把農村這塊收入看成是一塊大蛋糕,現在分這塊蛋糕是還有近六億人,如果減少3億人,農村人分得蛋糕就是現在的一倍,如果農村人減到一個億,農村人就是現在的六倍,如果我國真到農村人剩一億人,我國市民和農民都會富裕了。城市化發展接納農民進城,城市化發展越快農村人越少。城市的發展就是使農村人走向富裕的一條路子。補短板二是來源於黨和國家的政策。實際上目前我國加大三農的力度,加快對三農的投入,惠農、補貼農業丶扶貧農村貧困戶等一系列政策就是在不斷改善農村,不斷提高農業效率,不斷致富農民。因此靠政策和投入加補貼的目的就是提高農民收入,縮小市民和農民收入的舉措。補短板三是來源於農村經營組織的壯大。農村家庭也好,合作社也好,農村鄉鎮企業也好,農村各種所有制的經營組織也好。這些經營組織的壯大或衰弱是決定農民收入高低的動能。農村經營組織發達之時就是市民收入和農民收入縮小之日。

綜上所述。給農民發工資不成立,還是靠城市化發展減少農民,還是靠黨的三農政策力度不斷加大,還是靠農村經營組織的壯大。當然在三靠的基礎上更重要的是在擇業自由的今天,農民需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朝著超入市民的收入方向努力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