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通汉语的胡志明在建立越南之后,为何立马下令废除汉字?

张峰是我不曾离弃的信仰


汉语在西汉时期就传到了越南,成了他们的官方文字。儿童的启蒙教育,用的是汉字;官员上表言事,用的是汉语;百姓日常交流,用的是汉语;就是记录历史文化,用的还是汉语……可以说,汉语在那时就已经深入到百姓的血液中骨髓里。而且为了弥补汉语表意的不足,他们还发明了属于他们自己的文字,即“字喃”。字喃其实就是截取汉字的偏旁或者汉字,利用汉字的造字法——会意、形声、假借等生造出来的文字。无论这些文字怎么写,他自然都不能脱离汉字这个根。因为字喃不规范,还难写,除了学者能掌握,真正能掌握的并不多,没有多少的群众基础——要知道,连越南的皇帝都不大认识喃字呢。正是如此,汉语可是在越南传承了一千多年啊,怎么说非处就废除了呢?胡志明在建立越南之后,为什么立即下令废除了汉字推行以罗马拉丁字母为基础的越南文字——国语字,呢?这其实是胡志明的反复考量的结果。

第一,当时的历史背景决定的。历史发展到1527年,葡萄牙的天主教传教士来到越南。他们发明了用于记录越南话的罗马字。但是,当时这种由拉丁字母组成的越南语只在民间流传。此后,法国从1862年开始蚕食越南,直到1884年完全占领越南。法国殖民者为了同化越南,自然仇视汉字,努力将汉字和喃字从官方到民间彻底铲除。他们推行法语作为官方语言,但是因为与越南话发音差别太大,并不顺利。后来发现,罗马字记录越南发音效果不错,殖民者当局就大力推广。拼音文字相比较于汉字简便易学,容易掌握、所以,这种文字渐渐为越南人接受。许多越南的百姓交流记事都用这种以罗马拉丁字母为基础的越南文字,也就是国语字。法国在越南殖民80年,国语字已经深入了人心。

后来,越南的革命者为了赶走法国殖民者也大力提倡国语,把它作为一个联系民众的钥匙,激励民众起来赶走侵略者。1930年越共在香港九龙成立,胡志明提出了全民教育的口号,大力推广国语字。这样,汉语和越南的关系就越来越远。

第二,当时实际情况决定的。越南统一之后,国家积贫积弱,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一个人连肚子都填不饱,还怎么去考虑其他的事呢?而提高国民的素质,扫盲是必不可少的,而要学习知识,就必须要掌握语言。正是基于这个现实,为了降低语言学习的难度,就用他们日常生活中习惯用的简单的拼音文字。因为简单又熟悉,学习文化的时间和成本自然就大大降低了。这样一来,拼音文字就很快在越南普及开来,并完全取代了汉语,成了他们的语言。

第三,建立自己民族自信的需要。从越南人的眼光来看,汉字和汉语并不能代表越南,因为这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基本的构成要件。没有语言的民族,最终的结局只能是被融合同化,最后消失在历史的天空下。而一个民族要想生存发展,就必须要有自己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而语言就是打开这扇门的钥匙。越南作为一个主权国家,为了宣示自己的独立性,必然要与汉语割裂,建立自己的文字系统,以表明自己是一个独立自主的民族。在这一点上,它和韩国、日本有所类似。胡志明废除汉字,创建越南文字,其实就是想彻底摆脱中国的制约,以一个全新的面目出现在世界民族之林。

第四,和胡志明自己的经历有关。1942年,胡志明在广东省靖西县被国民党当局逮捕。他被投进监狱13个月。在这期间,他受尽了摧残,直到1943年9月10日,才从柳州监狱获释。这段痛苦的经历,在他心里埋下了对中国的怨恨,一直延伸到后来对汉字的排斥上。1975年,越南统一之后,胡志明开始排华,尽力去中国化。华人被迫离开,汉字教育、报纸等强行关闭。从此,汉字彻底离开了越南。

其实,这种做法是有些可笑的。美国用英语,美国是英国的附属国吗?埃及用阿拉伯文字,它就不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了吗?而】废除汉字也给越南带来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越南的古籍都是用汉字书写的,这样一折腾,现在几乎没有人能看懂了,自然就形成了文化的断层。学习是方便了,但是普通人连族谱都看不懂了,自己哪里来的都不知道了,不是很悲哀吗?

现在,随着我国的崛起,越南国内有学者开始呼吁恢复使用汉字。这其实也就是专家的一说,没有了群众的基础,想要落地生根,那几乎不现实了,我们也没有必要在意,毕竟每个民族都有它自己发展的道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