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见如故,一赏如诉”——读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


“一见如故,一赏如诉”——读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


这段疫情期没法出门,就找了些书来看,这几天在看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

《基督山伯爵》讲述19世纪法国皇帝拿破仑“百日王朝”时期,法老号大副爱德蒙·唐泰斯受船长委托,为拿破仑党人送了一封信,遭到两个卑鄙小人和法官的陷害,被打入黑牢。狱友法利亚神甫向他传授各种知识,并在临终前把埋于基督山岛上的一批宝藏的秘密告诉了他。唐泰斯越狱后找到了宝藏,成为巨富,从此化名基督山伯爵(水手森巴),经过精心策划,报答了恩人,惩罚了仇人。


“一见如故,一赏如诉”——读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


故事充满传奇色彩,情节奇特新颖,引人入胜。

要是说起这部作品的特点,我认为有最重要的几个。

第一个是情节曲折,安排合理。

一般来说,成功的小说情节曲折,波澜起伏的,基度山恩仇记再这点上堪称典范,小说一开卷就吸引了读者的目光。爱德蒙刚刚归回来,年轻有为,准备结婚,还做了代理船长,前程似锦。而是他的敌人唐各拉尔因为嫉妒他,所以和他的情敌连手倒了一出戏,使爱德蒙惨遭横祸,而检查官维勒福却因为保护父亲而让其无辜入狱,这一富于戏剧性的开场,正式为下文做好了铺垫。后来爱德蒙在黑牢中的描写更是有声有色,是全书最精彩的地方之一,再后来,他居然与死人偷梁换柱,这样逃出了黑牢。这时,读者都是屏住呼吸,为作者的奇妙构思拍案叫绝。然而着也只是个序幕而已。后来他得到宝藏,成了亿万富翁,化名为基督山伯爵。

之后,就是他的复仇了。小说主要写的就是复仇部分,大仲马匠心独运之处在于3次复仇写的互不相同,各具其趣,但又与3个仇人的职业和罪恶性质互有关联。

而复仇的不同结果又使情节不至于呆板,让人感觉富有变化,读者也料想不到这样的结局。

读完之后,掩卷再思,的确也没有更好的结局了,因此不能不赞叹作者的巧于安排。

大仲马并不满足于基本的情节离奇曲折,因为篇幅较长,只有这样的单纯情节仍会显得单调,于是他在其中穿插了不少惊险的场面,比如在罗马附近出没的绿林好汉,利用狂欢节进行绑架活动;维勒福夫人为了财产投毒害人,卡得鲁思夜入伯爵家偷盗…险象还生,具有奇峰突起,迂回曲折,大起大落的艺术效果,但是又不游离于主题之外,影响中心。

这种大故事套小故事的手法用的也恰倒好处,每一个小插曲都写的很精彩紧凑,而且都是为了主题服务,例如中间写的在岛上的探险好似与主题无关,但是却引出了仇敌的孩子阿尔贝……就是有了这些小故事才使情节复杂但不散漫,读起来只觉得精彩,而不觉得了无生趣。

《基督山伯爵》的第二个艺术特点是,光怪陆离,熔于一炉。

小说触及的社会面极广,上至路易十八的宫廷,上流社会的灯红酒绿,下至监狱的阴森可怕和犯人的阴暗心理,绿林强盗的仗义疏财,也有市民的清贫生活,这些全得到了精细的描写。小说对社会各阶级决不是掠影扫描,而是有一定深度的写照。例如描写宫廷时,作者寥寥几笔就写出了路易十八本人的特点和他的宫廷风尚上流社会的酒会更是精彩贴切。在描写下层社会时,同样有独到之处,他精细的描写,将一般读者不知道的监狱生活展现了出来,就是丛犯人话语的描写,也可见作者对这些社会的渣滓也是了解的。除此之外,大仲马的异域风情写的也很精彩。正是这五光十色的社会和异域的风土人情有机的结合,更是表现出大仲马的广阔视野和浪漫主义艺术趣味。

看着看着的时候,我忽然有种似曾相识之感。

前几天在看金庸的《射雕英雄传》忽然发现这两部小说的结构非常相似,都有一种英雄梦想,任意东西,潇洒来去,只手擒龙,笑傲江湖的快意恩仇感。

“一石激起千重浪”。

《射雕英雄传》是金庸创作的长篇武侠小说,它的历史背景突出,场景纷繁,气势宏伟,具有鲜明的“英雄史诗”风格。《射雕英雄传》的主要故事情节是郭靖这一人物与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这“华山五绝”及其门人之间的遭遇与恩怨纠葛。郭靖与东邪黄药师的女儿黄蓉邂逅江湖,结为伴侣,相互深爱对方。可偏偏西毒欧阳锋的侄儿欧阳克也看上了黄蓉,于是欧阳克、郭靖、黄蓉之间的关系就不简单。而郭靖的师傅们“江南七怪”与黄药师的徒弟“黑风双煞”之间又不共戴天,这就更让郭靖烦恼不已。更要命的是郭靖在与黄蓉相遇之前,又与成吉思汗的女儿华筝有婚姻之约。这样就使得这中间的关系变得更为复杂。幸而郭靖因黄蓉之故,拜了北丐洪七公为师,又蒙南帝“一灯大师”相救,还与“中神通”及其弟子“全真七子”之间有着深厚的交往,种种情仇纠葛、恩怨交缠、复杂万端。

这部小说具有很强的传奇性,人物塑造丰满多彩,社会风土人情方面写得细致入微五光十色,这部小说和《基督山伯爵》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读起来都感受到豪气万丈,体味“江湖事江湖了”的快意的恢弘大气。


“一见如故,一赏如诉”——读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


《基督山伯爵》这部小说是以基督山扬善惩恶,报恩复仇为故事发展的中心线索的。

故事出色地运用了“悬念”,“突发”,”发现”,“戏剧”等手法,在叙述上有较大的叙述密度和复杂的人物关系。我曾经写过一个剧本,虽然只写了一部,但为了写好,我花了大量时间去看写剧本方面的书籍,后来便养成了看书先看故事结构和人物设定,所以我在看《基督山伯爵》的时候,发现这部小说的情节安排非常有节奏感,而且设置悬念与出人意外的戏剧效果用得特别好,这点在我看《射雕英雄传》时也颇有感受。都是主人因际遇获得金手指成功逆袭,蛰伏多年,报答恩人,智惩恶人,终与爱人远走高飞,笑傲江湖。

金庸小说的很多套路借鉴了里面的内容。武侠小说中的人物往往也都会成为绝世高手,上天入地也是家常便饭。

《基督山伯爵》算是很通俗很符合中国人三观的名著了,报恩彻底,报仇干脆,剧情曲折离奇,埃德蒙被人陷害入狱,未婚妻嫁人,在狱中遇到奇遇学习各种语言知识和藏宝地点,越狱后变换身份开展报恩复仇之旅,金庸先生的《连城诀》和《雪山飞狐》、《碧血剑》、《鹿鼎记》里面都有关于宝藏的情节。

大仲马小说的主角都比较完美,具有英雄主义气质,几乎无所不能。而金庸的哪怕是《鹿鼎记》这样的反英雄小说,主人公也是异常的滑头,头脑大大的超过常人。

大仲马对故事的驾驭,以及对于读者兴趣的把握是极其精准的,金庸的作品也同样能引得读者流连忘返。

他们都以真实的历史作背景,情节曲折生动,故事往往出人意料,有历史惊险小说之称。作品的结构清晰明朗,语言生动有力,对话灵活机智。两人的写作文风大致相同。


“一见如故,一赏如诉”——读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


金庸曾毫不讳言大仲马是他最喜欢的作家,他言道自己从小就喜欢看《侠隐记》和《基督山伯爵》,看的热血沸腾,后来之所以写武侠也是受了大仲马的影响。由此看来,在写作技巧和风格上自然也潜移默化的受到了大仲马的影响,作品有相似之处也就不足为奇了,不但所讲述的故事大都曲折离奇,引人入胜,主角们的身上也都有种侠义精神,以除暴安良,惩恶扬善为宗旨。

熟悉金庸作品的人都知道,他有种“历史癖”,最善于在历史的缝隙之处作文章,以虚构人物参与到历史中去,并不刻意改变历史,人物形象因此变得更加丰满。(如陈家洛和乾隆,郭靖和铁木真,朱元璋和明教,袁承志和袁崇焕,小宝和康熙)。而布局精巧,笔法细腻传神,常常能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

这些相同点让他们的作品都具备通俗小说的特点。

通俗小说都具备传奇性特点,什么叫传奇?故事跌宕,人物精彩,行事痛快。无论是郭靖还是埃德蒙。他们离奇的境遇都读者喜爱的,满足观众猎奇的心理。大仲马和金庸先生都是其中的佼佼者,尽管在通俗小说的领域,离不开过分的离奇和相对雷同的情节,但是他们的思想内核都是自己的。

金庸的小说和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都是爽文,和今天网络小说是一个套路,或者说是网络小说的祖师爷

《射雕英雄传》和《基督山伯爵》故事离奇,娱乐性十足的名著,读起来快感绝对是要高过时下大部分网文,消遣之余会得到文学上的熏陶,还能感悟到一定的人生哲理。这绝不是看普通的流行小说所能拥有的阅读体验。

优秀的小说有一个特点,就是,哪怕它不设置什么悬念,一开头就告诉你事情的真相,你还是饶有趣味地看下去。在这点上,我很喜欢大仲马和金庸的叙事风格。他们的书读起来都异常的流畅,从来不故弄玄虚,卖弄聪明。

因此,他们都是大师。


“一见如故,一赏如诉”——读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


“一见如故,一赏如诉”——读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


“一见如故,一赏如诉”——读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