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社区微信群卖蔬菜水果,日常用品,并且送货上门,做不起来?

城市里的乡下人1


你这个问题我帮你简单分析一下。

1.是不是你的诚信还没有做出来,没有得到社区人员的认可?

2.货品展示不够,知道的人少。别人不知道你在微信群里做生意,也就没法在你那里下订单了。

3.货品价位没有得到人们的认可。蔬菜水果路边摊点可以讨价还价,通过讨价还价买到的物品好多人认为得到了便宜实惠。

4.好多人更喜欢路边摊点购物是因为他们很多时候并不是专门去购物,而是顺手购买。

5.有一些购物者是上岁数的老年人,不能接受网络购物;有人则是喜欢享受路边购物的乐趣。

你的生意暂时还没有做起来,我觉得基本原因也就这些吧。

给你几个建议:

1.多做宣传,让社区的更多的人知道你在做什么。宣传方式可以是户外广告,口碑相传等。

2.调整货品种类,只卖适合社区需要的产品,减少无关货物的积压。

3.积累人气,时间能改变一切。坚持去做,无论暂时生意怎么样,多坚持一段时间,让更多的人知道你接受你,生意就做起来了。

4.诚信经营,本着多方面共赢的目标努力,方便了别人也才能够获得收获。靠信誉才能把生意做好做大。


办公自动化E课堂


社区团购的模式应该在大一点的城市里面,每个小区都会有几个吧。正好我在几年前也做过社区团购的模式,还跟南京最大的社区团购平台的创始人认识,经常交流,在这方面还是有一定的经验。

社区团购究竟怎么做?

其实社区团购非常好做,我在5年前的时候,三个月内就做30多个小区的团购平台。主要销售的产品是水果,单个个小区最高日销售量是3万,最低也有800多元。但是成本很低啊,又不需要实体店铺。

用户通过线上下单,然后我们从前置仓配送过去就完事了,当时美团还没有进入我们城市,所以没有第三方配送,只能自己送。

我们的方法很简单,就是靠线下的活动带用户。在周末的时候,在小区里面摆上商品,然后以成本价销售,或者直接扫码免费送。还有一种营销手段就是充值2倍免费送,比如你买了100元的商品,只需要充值200,这次购买的商品就免费。

通过线下扫荡,一周搞定一个小区,每天做活动推送,一次推送就可以做到10%左右的转化。

为什么会做不起来?

我在做的时候,也会遇到有的小区搞不定的情况。一般会有这几个原因:

1、入住率太低

有的小区就是因为人少,没有办法运营,小区没有用户基数就非常难搞。而且大部分会在团购平台消费的,都是以女性为主。

2、小区内已经有成熟的平台

有些小区其实楼下的某个便利店或者快递点都在做类似的事情了,只是你不知道,用户已经被占领了,你肯定没有办法了。

我们以前的方法就是合作,我们提供技术支持,或者种类不冲突的话,就把我们自己的优势产品拿出来合作分成。

3、价格没有优势

团购其实最重要的就是价格和服务,你说自己配送上门,那么价格呢?你是否把这个成本都加到产品上面去了。

价格太高的话,用户肯定不会接受,团购享受的就是价格的优势。

你可以结合自己的情况看看是什么原因做不起来,有不明白的,可以通过评论问我。


小渔的创业信条


通过这次疫情就不一样了!

我在小区建了一个生活群,进来了不少商家,水果、蔬菜、粮油、元宵、凉皮、镜糕都挺受欢迎的。

目前做的最好的是水果和元宵,这两个商户的东西不错,速度也快。水果一次销售过千没有问题!其他几家的送货要求比较多,条件有点高。

总的来说,你付出多少努力,客户是体会得到的,要得到认可,自己就要做给服务。





古长安守望者


像我住在小区比较集中,我附近大概有30个小区,每个小区基本都有10栋,每栋2个单元,20层楼以上,我们住的是30楼的,基本都是两梯4户。别的区的小学最多是七八个班,我们就17个班小学一年级。已经算是广西南宁最最集中的小区。


刚开始的时候,只有两家是卖青菜肉类的,他们的价格会比市场上卖得高满多的,但是还是很多人去买呀,因为方便。但是最近这段时间整条街整条商铺都已经改成是卖吃的,卖肉和青菜已经完全变成一个很完整的菜市场。而且肉和青菜的价格已经下降了很多,小区里面的老人,基本上也不会去周边的菜市场买菜,都是就近解决,就在我们楼下,以前他们是会去比较远的菜市买菜,因为那边比较便宜。其实实体销量也满大的,所以他们拿货也便宜,社群也根本解决不了便宜划算的这个问题。




我也被朋友拉进很多那种小区的团购群,刚开始还进去买点东西,偶尔抢一下红包,到后面信息实在太多了,都不愿意进去看一眼。而且每天团东西不一定合适你,信息那么多,根本不愿意看,还不如直接去实体店看到什么就买什么方便,还不用看几百条的信息。

之前是很活跃的,到现在没有人看没有什么人下单,没有什么人下单,而且实体店的影响也是蛮大的。


磨耳朵音乐


谁也没有我坑,第一次在大超市公众号买东西,下单收到去小区门口拿,因为疫情不想多接触,没有一一对单,回家拿出来发现少了两样,一个淀粉,一份洋葱,公众号没有像淘宝一样的客服,打电话想着算了毕竟人家忙,别添乱了。之后在小区超市那个人那买,他配好送到楼下,挺好感觉。那天晚上说要肉了预定,说以后可能买不到了,因为市场查得严,我想买一斤肉,结束他说多订点吧,我说二斤也可以,结果第二天给我拿来107块钱的,说是不好分,我看肉不太好,那天早上不幸切着手了,也没打开看,就放冰箱了,昨天拿出来想着切开分分好放,一看真是气坏了,也不知是肚皮上的肉还是啥,那皮加上上面的絮絮状根本不能吃,还有一块肥的有味,我只有把瘦肉分下来,可能有一斤多一点,拿出来剁了饺子馅,中午女儿说咬不动,我吃着也感觉有点紧,唉,真是恶心死了。当时退群,再不买他们东西了


用户4217329438689752


主要还是质和量无法保证。我是武汉近郊的,有地铁公交去城区。封城以后一直也是微信上下单,送货上门。我们这边还好,物资还较充足,物价虽然一直偏高但也没有办法得吃呀。几次下单也有烦心的时候,蔬菜不新鲜有烂叶还有称不对的,水果有的特好有的特难吃没有水份的。日用品都是一些销路不好杂牌的东西,目前只有一瓶儿子不用的润肤露在擦脸😂😂现在固订在2个群里买,一个蔬菜米面群,一个水果群。其实这2家的东西都比别家贵,送货上门起价还有些高,但这2家东西新鲜没有烂的而且称足送货一般不超过24小时。现在只有这点要求了😭😭😭


梦中人的梦见


我们小区就有人建微信群卖蔬菜和水果的,还有步步高超市,他们也派人在我们小区建微信群送货上门,但是这个生意都没有做起来。

现在全国的人口老少比例,好像是老人多一些。每家每户都有老人存在,老人没什么事,喜欢在街上去逛逛,既锻炼了身体又愉悦了身心,顺便把日常生活用品都买回来了。

而且老人们都精打细算,又有一定的生活经验,直接到菜市场去购买蔬菜水果,可以挑选,可以讨价还价,真正是一分钱就有一分钱的用处,没有半点浪费。

即使家里没有老人,是上班一族的年轻人。他们白天一般都在外面就餐,回家的时候也拐到菜场里去,去购买挑选蔬菜水果之类。

他们也许会考虑到网上购买,但是白天在上班,家里又没有人接收,晚上回家做饭火急火燎的,人家送货上门也不一定那么准时,所以时间错位了。



如果有年轻人创业,想利用这个市场,可以转换一下思路,寻找一下其他的招数,就目前这种模式和方法,还是行不通。


张望盐井


蔬菜水果大家都要吃新鲜的吗,人力物力达不到,,主要是蔬菜质量保证不了。参差不齐。比如今天。这家卖西红柿的,视频上说现摘的新鲜的,跟我媳妇儿认识,就好心帮他卖了下,邀朋唤友结果这样。今天很尴尬呀





盖平3


问题就出在送货上门了,如果自提迎刃而解。

目前小区里售卖产品,主流的是社区团购模式,社区团购是自提的。因为本来卖的东西客单价就不高,如果要送货上门,那么人工成本会很大,得不偿失。

所以目前社区团购,都是在小区里,找便利店主作为团长。产品集中配送到便利店,用户到便利店去提货。这样配送成本就会很低,每单算下来几毛钱。

其实社区团购,在全国已经很成熟了,几十个小区以上规模的,全国有3000家左右,我在陕西也在做,总的来说还是有机会的。

再加上2020开年的疫情,推进了这个行业的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我是

四年社群老炮,连续创业者

喜欢撩社群,聊营销,探索新零售



宝大史聊社群


其实这个问题的本质是,为什么微信群做蔬菜,水果和日用品的送货上门,一开始挺红火,但后面就越来越不行了,没“做起来”。

如果一开始做微信群就没人买,你估计也不会提这个问题。所以,问题不是一开始做不起来,而是做到后面慢慢的就做不下去了。


接着分析,做不下去的表现形式是社区微信群行业内,无法形成一个类似于淘宝,苏宁,京东,美团这样的巨头行业领袖。没有办法让这个模式可以独立完成流量-->转化-->复购-->新流量的闭环。所以,前面投入进来的公司做到一定规模后没法突破瓶颈,没法将边际成本继续降低(区域之间的复用率和延展性都太低),就做不下去了。而新公司进入这个领域靠补贴和低价又加速了老公司的退出,但并没有从本质上解决商业模式的问题。于是,周而复始,几个轮次下来,错过了统一天下的时间窗口。


从2012年左右,我们研究生同学在华北做了200个左右社区的电商服务,融了两轮后不瘟不火,一直看着美团饿了么起来,看着共享经济起来又下去,看着互联网金融起来又下去,看着短视频和直播起来,就是自己动弹不得。因为资本看到了其复制效果差,管理难度大,损耗不可控等因素无法降低总体成本,发挥规模效应。

一直到2017-2019年,拼多多和抖音快手的横空出世倒逼着电商开始下沉,一方面走向3-6线市场;另一方面,流量价格十倍增长,导致电商平台吃相越来越难看,原本没有太大吸引力的社区电商也成了引流和散货的双向渠道。这就更加导致这个领域的中小玩家没有了机会,在大平台面前,他们之前的积累完全不值一提。


如果没有这次疫情,大平台(京东,淘宝,苏宁,美团,饿了么等)和新平台(每日优鲜,拼多多,美菜等)就会在这个领域杀红眼。所谓“老大老二打架,老三死掉”的案例必然在这个领域发生。

所以,社区微信群电商作为微小店主的生计可以算作生意,但想再弄出来一个100亿级别的可以登堂入室的纯社区微信群电商平台来,已经没有时间窗口了。


以上是我对此事的回答,有兴趣了解新零售方向的朋友可以关注我,也欢迎随时沟通交流,谢谢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