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一代才女上官婉儿?

历史茶坊


上官婉儿虽身为女子,却有雄才大略,但因交友不慎最后落了个被诛杀的下场,实在可惜!

▲上官婉儿剧照

上官婉儿,说起这个名字应该不会有多少人感到陌生,毕竟近些年许多电视剧中都出现了她的身影。但电视剧中的她不是主角,以至于观众不能很好的了解上官婉儿这个人物,那么接下来笔者就为您详细介绍一下这个神秘女子。

上官婉儿出生于名门望族,她的祖父上官仪官居宰相。其祖父因帮助高宗起草废后的诏书而被武则天所杀,她的父亲也受到牵连以至命丧黄泉。祖父和父亲去世之时,上官婉儿只有一岁多,但她也没有逃脱被制裁的命运,年幼的她和母亲一同被送进掖庭为奴。

▲上官婉儿剧照

虽身为伺候他人的奴才,但上官婉儿的母亲并没有放弃对女儿的教导,相反,她还将女儿教育得知书达理、聪明异常。在上官婉儿14岁的时候,她得到了武则天的召见,并出题考验她的才能,之后婉儿写出的诗文让武皇帝连连称赞。武则天看到这样的文章非常高兴,于是下令免除上官婉儿官婢的身份,还让她掌管诏命。

多年后,武则天登基称帝,宫廷内部的诏文大多出自这位才女之手,同时她也非常受武皇的宠爱。不过再得宠的人也会犯错。有一次上官婉儿因忤逆武皇旨意被处以黥面之刑。被罚之后的她开始小心迎合武则天,以此更受其喜爱。据《旧唐书》记载,从通天元年开始,武皇便让她处理百官的奏折,并参与政务决策。笔者以为此时的上官婉儿权力已经日渐高涨,但这并不是她的权力高峰期。

▲武则天和上官婉儿剧照

神龙元年,大臣张柬之拥护唐中宗复辟,武则天被迫退位。因为唐中宗复位诏书的草拟者是上官婉儿,所以唐中宗对她是非常信任,还特意封她为昭容。之后的上官婉儿与中宗皇后韦氏多有来往,她曾多次劝说韦后行武皇帝执掌朝纲之事。

景龙年间,韦后势力日渐衰弱而太平公主势力日盛,上官婉儿转身依附于太平公主。但没多久唐中宗暴毙,上官婉儿和太平公主一起草拟诏书,拥立李重茂为太子,而韦后则以太后的身份辅政。但韦后的野心远不止于此,她受人蛊惑欲效仿武则天。

时为临淄王的李隆基得到此消息率兵闯宫,杀韦后于中宗灵柩前,另立父亲李旦为帝。李隆基闯宫之时,上官婉儿带领宫人秉烛迎接,后拿出自己和太平公主草拟的诏书来证明自己誓与李唐皇室为伍。但李隆基想到上官婉儿早先和韦后关系甚近,也就不管她到底与谁为伍便将其杀于旗下。

▲上官婉儿剧照

纵观上官婉儿的一生,先是幼年遭变故,又是年少得重用,最终却因政变被杀。笔者认为这和她权力欲望过大有关,如果她当年不因权势而依附于韦后,那么多年以后,也不会因交友不慎而被杀吧。

分享有趣有料的历史故事和观点,我是醉爱谈历史,欢迎关注!

醉爱侃足球


先下结论:上官婉儿文才出众,但祸乱朝政,败坏纲纪,最后虽然有所醒悟,但为时已晚,政治智慧远不如武则天等人。

【茹萍扮演的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是唐初著名诗人上官仪的孙女,入宫之后,很受武则天的喜爱,在那时她便可以参与政治,但女皇颇具威势,政治手腕强悍,智慧远超上官婉儿,所以在武则天统治时期,她不敢造次,也不敢过分揽权。

【刘晓庆扮演的武则天】

中宗即位之后,命令她专门职掌制敕的起草,后来拜为婕妤,又升昭容,她和武三思私通,并将武三思推荐给韦后,从此三人便勾结起来,干预朝政,专权擅政。

大家一定很奇怪,为何上官婉儿作为嫔妃,竟能和武三思、崔湜等人私通呢?这是因为中宗允许宫中担任内职的女官出入禁中,上官婉儿等受宠的宫人居然还有外宅,来往自由,所以宫官和嫔妃与朝官私通也就不可避免了。

崔湜之所以能够拜相,全赖上官婉儿之力,而当初让武三思下定决心杀死神龙政变五王(就是逼武则天退位的五个功臣)的,正是挟怨报复的小人崔湜。

【《宫心计2》中的崔湜】

上官婉儿还给韦后出谋划策,她之前长期生活在武则天的身边,对武则天的政治智慧极度推崇,也非常熟悉,她看到中宗如此懦弱,韦后又想做下一个武则天,为了给自己谋求更大的利益,她向韦后建议效仿武则天收买人心,韦后提出的天下士庶为母服孝三年、改变成丁制度的建议,全部出自上官婉儿之手。

【何赛飞老师扮演的韦皇后】

此时的上官婉儿玩弄权力,从未想过会被权力反噬,她曾经帮助姨母之子王昱担任做事以,王昱对她的母亲说,武氏没有天命,是不可能兴起的,现在婉儿依附于武三思,这是灭族的道路啊,请姨母三思!但是上官婉儿并没有把这番话听进去,直到神龙元年政变发生,她目睹武则天这样的强人也会被逼得退居上阳宫;加上之后李重俊诛杀武三思父子时,入宫索要上官婉儿,她才第一次感到畏惧,想起了王昱的话,也因此打算支持李家王朝。

因此在中宗被韦后和安乐公主毒死之后,上官婉儿和太平公主一起,草拟依照立李重茂为帝,让相王李旦辅政,但是这道诏书被宗楚客等人删去了让相王辅政的内容。

等到李隆基起兵诛杀韦氏的时候,上官婉儿率领宫人出来迎接,并拿出了之前起草遗诏的草稿给李隆基看,李隆基的亲信刘幽求也为她求情,可惜为时已晚,李隆基还是下令将她处死了。

【马浚伟扮演的李隆基】

上官婉儿的文学才华出众,每次举行宴会,君臣唱和之时,她一个人代替中宗、韦后、长宁公主和安乐公主作诗,都作的很好;而每次皇帝游览禁苑或者宗族聚会的时候,学士们都会赋诗,皇帝每每都让上官婉儿来评定高下,于是天下都开始崇尚文学,这也算是她的一个功劳吧。

李隆基登基之后,也许是对处死上官婉儿有些后悔,便命人收集她的作品编成文集十二卷,让张说作注,使之得以流传。


浔阳咸鱼


以才女著称的上官婉儿,是武则天最得力的心腹之一。她不同于那些酷吏,诸武和男宠,仅仅一时充作武则天镇压反对派的工具,也不同于那些治国能臣、忠勇将帅多是武则天政策的执行者。她是武则天的心腹,长期生活在武则天的身边,一面精心侍奉武则天,一面在宫中执掌制命为武则天代笔敕诏,活跃于政治舞台上。朝中文武百官无不对之另眼相看。上官婉儿是在麟德元年襁褓中因受其祖父上官仪的案子牵连而入宫为婢的,她在宫中渐渐长大。因天资聪慧,又肯用功学习,对宫中事务了如指掌。十四岁会写诗,誉为"才女″。武则天见她才华出众,善解人意,封她为婕妤,上官婉儿从此便死心塌地与武则天在国事上密切合作。上官婉儿对武则天惟命是从,深受武则天宠信。后来武则天身死,武三思官至司空,并与中宗、韦后关系亲密,成为操纵宫室"真天子",在朝中权倾一时。此时上官婉儿由正三品女官"婕妤"升为正二品"昭容",虽年有四十,但风韵犹存,出于政治需要,武三思想尽办法取悦上官婉儿,使上官婉儿陷入情网。后来武三思被杀,韦后专权,毒死中宗,引起李隆基发动政变,后上官婉儿侥幸未死,她拿出一纸诏书底稿让李隆基过目,说是其亲拟诏书立温王李重茂为帝,以相王李旦辅政的,不过韦后不肯。但未打动李隆基,被李隆基部下一刀杀死,这个聪明一生的才女佳人惨死于流血事变之中,终究没有逃脱噩运,死时年仅四十七岁。倘若她生前有先见之明,与武三思和韦后等人拉开距离,或许不会有此下场。



迎春花笑


在初唐历史上,上官婉儿堪称传奇人物。

上官婉儿出身名门,其祖父上官仪为唐初名臣,后因替唐高宗起草废后诏书而被武则天所杀,家族籍没,尚在吃奶年纪的上官婉儿与母亲郑氏同时配没入宫。

14年后,宫中选拔女官,文词出色的上官婉儿脱颖而出,武则天见其聪明伶俐,于是免除其奴婢身份并命随侍左右,成为武后身边的左右手。

据说,少女时期的上官婉儿曾与太子李贤有过一段恋情,但这段恋情很快被武则天碾得粉碎:公元680年,26岁的太子李贤被废为庶人。

此后,上官婉儿一直未婚,甘为武则天鞍前马后,尽忠尽责。

在武则天时期,上官婉儿虽然掌管宫中诏命,但她只是武后的传声筒,丝毫不敢造次。

公元705年,宫中爆发“神龙政变”,武则天的宠臣张易之、张昌宗兄弟被诛杀,中宗李显复位,武后统治就此终结。政变的成功,与上官婉儿的里应外合有着莫大关系。

政变后不久,上官婉儿被中宗收为昭容,宫中地位仅次于韦皇后。不过,这样的安排,与其说是联姻,倒不如说是一种政治奖赏,至少从后来的事实看,确实如此。

武则天死后,武家特别是其侄武三思势力犹存,韦后为拉拢武三思而将其女安乐公主嫁给其子武崇训为妻,而上官婉儿为保住自己的权势又与武三思私通。

在韦后和安乐公主等人的支持下,武三思先后设计贬杀了张柬之、桓彦范、敬晖、袁恕己和崔玄暐等人,权倾人主,不可一世。

为此,上官婉儿在所草诏令中经常推崇武氏而排抑李唐皇族,这也为之后的事变埋下了祸根。

景龙四年(710年)六月,唐中宗李显被韦后与安乐公主毒死。七月,临淄王李隆基率羽林将士冲入宫中,诛杀韦后及其党羽。上官婉儿也被斩于旗下,终年47岁。

《全唐文》中收有时任宰相张说所作的《昭容文集序》一文,其中称:

“昭容两朝专美,一日万岁,顾问不遗,应接如响。虽汉称班媛,晋誉左嫔,文章之道不殊,辅佐之功则异。”

这应该算是对上官婉儿比较客观公正的评价了。


坑爹史册


看到上官婉儿这几个字,脑海中总想到小时候看到的电视剧《神探狄仁杰》。耳边,也总能清晰地听到武则天慵懒而不乏中气十足的轻唤“婉儿~”以及那个站在武则天身边,不卑不亢,娴静安然与世无争的女子。

投靠灭门仇人,服侍其三十余年。

上官婉儿本是出身名门,他的爷爷上官仪做过当朝宰相,曾向唐高宗建议废黜武后,一向铁腕的武则天岂能容忍。一系列的阴谋构陷中,上官家族男丁,包括上官仪及婉儿父亲上官庭芝等人都被杀害,女眷没入掖庭为奴。

一夜之间,上官婉儿从堂堂宰相府的千金,堕入奴隶深渊,那时她一岁不到。

十多年后,武则天晋升“天后”,但她已不满足仅为皇帝的皇后,她想要更多。武则天为了提高自己的势力,组建后宫女官力量。广撒英雄帖,动员有才能的女性前来应召,上官婉儿是其中之一。被武则天召入麾下后的三十年里,上官婉儿一直为她的灭门仇人工作着。

步步为营,终报血海深仇。

三十年的时间,上官婉儿从少年到中年。她在武则天身边尽心尽力,为她打点饮食起居、陪她赏花弄草…一步一步,上官婉儿走进了武氏势力的核心范围。

直到武周末年,武则天大势已去,在朝廷中能够控制的大臣越来越少。各方势力越来越明显,而此时上官婉儿也逐渐崛起。

神龙元年(705),上官婉儿和狄仁杰生前培养的李唐旧臣合作,里应外合,一举铲除武则天身边最得势的男宠,并逼迫女皇退位,让天下顺利回归李唐宗室。

尽管迟到41年,她终于也报了家族之仇。

推动唐诗发展,诗风雄丽,男人也少有的气度。

上官婉儿作为复国功臣自然被委以重任,她总揽中宗朝的制诏工作,批复四方奏折,草拟朝廷诏令。

《旧唐书•职官志》记录了从武德、贞观到武周朝所有负责制诏工作的外庭官员的名单。包括我们耳熟能详的魏征、上官婉儿的祖父上官仪在内,人数多达二十人。唯独中宗一朝,上官昭容“独当书诏之任”。

她在掌管修文馆以后,大刀阔斧改革制度。使得读书人以进修文馆为荣,同时也激发了民间的读书热潮,为唐诗的发展为盛唐气象的到来,铺下了基石。

上官婉儿诗风雄丽,意境阔大,具有同时代男性诗人也少见的气度。

帝里重阳节,香园万乘来。

却邪萸入佩,献寿菊传杯。

塔类承天涌,门疑待佛开。

睿词悬日月,长得仰昭回。

——《九月九日上幸慈恩寺登浮图群臣上菊花寿酒》

一代才女,香消玉殒。

公元701年,唐隆政变爆发。

作为一代君王,颇有手段的李隆基在亲手铲除韦后、安乐公主以后。因为上官婉儿是太平公主的好友,不得已李隆基将上官婉儿赐死。

一代才女,从此香消玉殒。

纵观上官婉儿一生,不仅多姿多彩,而且跌宕起伏;不仅雪明花艳,而且才华横溢。她不仅善于文词,而且明习吏事,逐渐获得了武则天的信任,得以参与奏章的批复和政令的拟定,成为武周王朝的政治核心。

唐中宗李显复位之后,亟需借重上官婉儿的政治才干,又令专掌制命,深被信任,寻拜为昭容。昭容为九嫔之一,当时在后宫地位仅在皇后之下,上官婉儿从此以皇妃的身份涉足内廷与外朝~

倘若没有当初武后诛其满门,又会不会有这么多故事呢?


太史闲话


麟德元年(公元664年),上官婉儿的爷爷上官仪为高宗起草针对武则天的废后诏书,得罪了武则 天,与婉儿的父亲上官庭芝一起被武则天诛杀,还在襁褓中的上官婉儿与母亲郑氏被发配宫中,在掖廷为奴。在掖廷期间,婉儿在其母郑氏的培育下,熟读诗书,后来能吟诗着文,而且精通吏事,智慧过人。

咸亨三年,被选为唐高宗的才人。逐被武则天重用,封为内舍人,专门掌管皇帝的诏令,被人美誉为“巾帼宰相”。唐中宗李显复辟以后,被晋封为昭容,主管内廷与外朝的一切政令文告,拥有了很大的权势,曾以死相逼,劝阻唐中宗册立安乐公主为“皇太女”。

唐隆元年(公元710年),临淄王李隆基联手姑妈太平公主发动了唐 隆政变,她与韦后一同被杀。

如何评价唐代的大才女上官婉儿

1上官婉儿,才华横溢,诗文出类拔萃,不让须眉男子。

因为头脑灵活,才思敏捷,她与武则天共处长达27年之久,这彰显了她的能力。与上官婉儿同时代的文人,如张说、武平对她评价很高,近代也被众多学者所推崇。也是因为上官婉儿以一介女流之身,影响了一代文风,不言而喻,她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是应该占有一席之地的。

文人对他有如此高的评价,不仅在于她创作了众多的诗歌类作品。还通过她对皇帝的影响,使文人有了进入仕途的新渠道,又通过对品评诗文等文学活动的倡导,兴起和转移了一代文风, 她自己己成为中宗文坛的引领者。对唐代文坛的繁荣和诗歌艺术水平的提高作出了贡献。

上官婉儿取得中宗支持后设立了修文馆,她放手广召词学之臣,不拘一格开展文化活动。婉儿在这期间成为文人写诗赛诗的主持人,以此对文人进行提拔奖掖。使谏书人観到也希望。


2.上官婉儿人品值得推敲,确有淫媚之嫌,受人鄙视。

婉儿对权贵极尽奴颜媚骨,曲意奉承之能事。这在她与韦后相处的时候体现得非常明显,为讨好、巴结韦氏,她不遗余力地把自己的情人武三思引荐给韦后,确为人不齿。

而且,自己也淫乱宫闱:史有记载的,她与武氏弟子武三思长期私通, 40多岁时还找到小白脸崔氏兄弟崔湜、 崔莅等,唐朝风气开放,但依她当时的身份行如此苟且之事,令人汗颜。在《景龙文馆记》中也有一句“而晚年颇外通朋党,轻弄权势,朝廷畏之矣”,可见,私生活方面不时省油的灯。
另有操纵政治、控制朝纲的负面事件。景龙四年六月,中宗被韦后母女毒死后,上官婉儿与太平公主一起草拟遗诏,立温王李重茂为皇太子。李隆基发动政变时,婉儿把她与太平所拟遗诏拿给李隆基看,期免一死。李隆基当时说:“此婢妖淫,渎乱宫闱,今日不诛,后悔无及了。”遂杀了上官婉儿。执政早期的李隆基是励精图治的帝王,这是他上位以前对婉儿的评价,可见,婉儿个人的品格与政治素养确实存在问题。


希望星晨58298869


女强人武则天,带出了女强人二号上官婉儿,值得现在的女性作为偶像,一个位极人臣,一个天下共尊,开创了有史以来第一次女性掌国的历史,名垂青史。

武则天和其父上官庭芝政见不和,武则天的手腕不需多说,能当上这个皇帝,便是他的手腕,以谋反罪诛杀上官庭芝,将上官婉儿发配宫廷为婢。

但是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上官婉儿入宫以后就被武则天看中,并没有因为她是上官庭芝的女儿而下杀手,从这里看,武则天的心胸是要比很多男皇帝要大的。

而上官婉儿并没有放下这段仇恨,杀父之仇无法不报,在上官婉儿身居高位之后,屡次刺杀武则天,但都无果,武则天没有怨恨而杀掉她,反而原谅她而且还重用她。

这里上官婉儿也被武则天的心胸所打动,死心塌地得开始给武则天效命。

武则天也是女人,更加倾向于女权思想,对于有才华的女人更是舍不得杀的,更在圣历元年开始,让上官婉儿参政,一时间权势滔天。

武则天死后,李显继位,为唐中宗,命上官婉儿为昭容,起草诏令,品评天下诗文。

上官婉儿的出现也得益于当时武则天的继位,女权思想的发散让上官婉儿的才能得到了最大的发挥,虽无丞相之名,却有丞相之实,被后世成为“巾帼宰相”

上官婉儿的成功是无法复制的,她是前无古人,后来者也没有人能达到她这个地步。


晨晓cc


上官婉儿(664~710年),复姓上官,字婉儿,陇西上邽(今甘肃省清水县)人。 唐朝时期才女,中书令上官仪孙女,黄门侍郎上官庭芝之女。 明慧善文,晓达吏事。聪达敏识,才华无比。咸亨三年,选为才人,服侍唐高宗。祖父得罪天后,没入掖庭。深得武则天重用,封为内舍人,掌管制诰,有“巾帼宰相”之名。 唐中宗复位后,封为昭容,权势更盛,掌管内廷与外朝的政令文告,劝阻唐中宗册立安乐公主为皇太女。 唐隆元年(710年),临淄王李隆基起兵发动政变,随从韦后一同被杀。景云二年(711年),追赠昭容,谥号惠文,葬于雍州咸阳县茂道乡洪渎原。

才华诗文不让须眉男子,其人品功过颇具争议。有人赞其文才,有人批其淫媚,极度推崇者有之,轻视鄙视者有之。而她与武则天长达二十七年的共处亦让后人津津乐道。《旧唐书》、《新唐书》等正史中都对上官婉儿有记载,但较为体现她奉承权贵、淫乱宫闱,并操纵政治,控制朝纲的负面事件。但与上官婉儿同时代的文人,如张说、武平一等对其人其事评价很高,至近代以来,愈发被学者推崇。上官婉儿以一介女流,影响一代文风,这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是很少见的。她不仅以其诗歌创作实绩,而且通过选用人才、品评诗文等文学活动倡导并转移了一代文风, 成为中宗文坛的标志者和引领者。对于当时文坛的繁荣和诗歌艺术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宏图793


论身世,上官婉儿出身名门,身上流淌着世家大族的血统,妥妥的官二代,后因祖父获罪被贬掖庭为婢。

论才华,从小饱读诗书,聪敏明理。昭文馆内,咸集词学之臣,吟诗作对,又行月旦之评,领一代文风。

论美貌,额上梅花一点红,引入后宫获帝宠。相传婉儿的惊世容颜为武则天所嫉妒,遂被处以“黥面”之刑,然聪慧如她,在受刑处画上一朵梅花,竟益发显得女人娇艳欲滴之感,此亦为红梅妆之由来,其后上官婉儿被中宗宠幸,诏曰昭容。

论地位,如果说武则天是千年女帝,那么上官婉儿则是花间宰相。武氏称帝后,朝政诏敕多出其手,一时权倾朝野。

然而,武则天死后,婉儿没有了稳固的靠山,最后被李隆基所杀,一代红颜就此香消玉殒。






经一史长一智


答:一个才女。一个被误解的才女。一个被误解的倒霉才女。

很多人觉得上官婉儿,在武周时期就混得风生水起了。其实,这是一个误解。上官婉儿在武周混得一般,只是阿武身边的文秘。这一个文秘的影响力,其实也很相当的有限。基本上,跟阿武的男宠张易之兄弟没法比。她在韦后当权的时候,才混得风生水起。说起来,她的昭容头衔,也是韦后让李显发的。

然后,上官婉儿跟张易之兄弟、李贤等人的关系,其实也都特别干净。但是,一些小说里总是情节需要把他们联系到一起,构架出一条子虚乌有的爱情线。以至于让人觉得上官婉儿的疤痕跟他们有关系。其实,这也是一个误解。

上官婉儿的疤痕是败唐高宗所赐。这事情按着唐人笔记的说法,是因为上官婉儿在李治还活着的时候,她已经给阿武当私人文秘。在李治处理政事的时候,她奉阿武的命,偷偷地在一边笔记,然后她有一次思想开小差,围观李昭德。然后,这事情被李治发现了。李治随手给上官婉儿一把,正好刺到脸上。于是,她的脸上就有了疤。后来,她为了遮掩这个疤就发明了红梅妆。这事情跟张易之兄弟真心没有关系。

上官婉儿的人生,其实也真的挺倒霉的。她一生就因为他的祖父上官仪得罪阿武,然后上官家被抄没,她出生在宰相家,结果一天相府千金没当,直接当了掖庭奴婢。成年之后,靠着才学,靠给仇人打工成名出道,算是拜托了奴婢的身份吧。

但是,上官婉儿在宫里的地位,其实依旧不怎么高。然后,李治待她的态度,上面那个故事已经是好的体现了。基本上属于不怎么样。阿武待她好一些,但是上官婉儿终究是一个文秘。简而言之,阿武在世的时候,上官婉儿属于老实人,不搞事。跟着,她官职真的谈不上女中宰相。

到了韦后上台的时候,上官婉儿官职得了很大提升,也确实无愧于女中宰相的称呼了。跟着,她跟太平等人也挺搞事啊。所以,李隆基直接借诛韦后的机会,连带处理了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