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一代才女上官婉兒?

歷史茶坊


上官婉兒雖身為女子,卻有雄才大略,但因交友不慎最後落了個被誅殺的下場,實在可惜!

▲上官婉兒劇照

上官婉兒,說起這個名字應該不會有多少人感到陌生,畢竟近些年許多電視劇中都出現了她的身影。但電視劇中的她不是主角,以至於觀眾不能很好的瞭解上官婉兒這個人物,那麼接下來筆者就為您詳細介紹一下這個神秘女子。

上官婉兒出生於名門望族,她的祖父上官儀官居宰相。其祖父因幫助高宗起草廢后的詔書而被武則天所殺,她的父親也受到牽連以至命喪黃泉。祖父和父親去世之時,上官婉兒只有一歲多,但她也沒有逃脫被制裁的命運,年幼的她和母親一同被送進掖庭為奴。

▲上官婉兒劇照

雖身為伺候他人的奴才,但上官婉兒的母親並沒有放棄對女兒的教導,相反,她還將女兒教育得知書達理、聰明異常。在上官婉兒14歲的時候,她得到了武則天的召見,並出題考驗她的才能,之後婉兒寫出的詩文讓武皇帝連連稱讚。武則天看到這樣的文章非常高興,於是下令免除上官婉兒官婢的身份,還讓她掌管詔命。

多年後,武則天登基稱帝,宮廷內部的詔文大多出自這位才女之手,同時她也非常受武皇的寵愛。不過再得寵的人也會犯錯。有一次上官婉兒因忤逆武皇旨意被處以黥面之刑。被罰之後的她開始小心迎合武則天,以此更受其喜愛。據《舊唐書》記載,從通天元年開始,武皇便讓她處理百官的奏摺,並參與政務決策。筆者以為此時的上官婉兒權力已經日漸高漲,但這並不是她的權力高峰期。

▲武則天和上官婉兒劇照

神龍元年,大臣張柬之擁護唐中宗復辟,武則天被迫退位。因為唐中宗復位詔書的草擬者是上官婉兒,所以唐中宗對她是非常信任,還特意封她為昭容。之後的上官婉兒與中宗皇后韋氏多有來往,她曾多次勸說韋后行武皇帝執掌朝綱之事。

景龍年間,韋后勢力日漸衰弱而太平公主勢力日盛,上官婉兒轉身依附於太平公主。但沒多久唐中宗暴斃,上官婉兒和太平公主一起草擬詔書,擁立李重茂為太子,而韋后則以太后的身份輔政。但韋后的野心遠不止於此,她受人蠱惑欲效仿武則天。

時為臨淄王的李隆基得到此消息率兵闖宮,殺韋后於中宗靈柩前,另立父親李旦為帝。李隆基闖宮之時,上官婉兒帶領宮人秉燭迎接,後拿出自己和太平公主草擬的詔書來證明自己誓與李唐皇室為伍。但李隆基想到上官婉兒早先和韋后關係甚近,也就不管她到底與誰為伍便將其殺於旗下。

▲上官婉兒劇照

縱觀上官婉兒的一生,先是幼年遭變故,又是年少得重用,最終卻因政變被殺。筆者認為這和她權力慾望過大有關,如果她當年不因權勢而依附於韋后,那麼多年以後,也不會因交友不慎而被殺吧。

分享有趣有料的歷史故事和觀點,我是醉愛談歷史,歡迎關注!

醉愛侃足球


先下結論:上官婉兒文才出眾,但禍亂朝政,敗壞綱紀,最後雖然有所醒悟,但為時已晚,政治智慧遠不如武則天等人。

【茹萍扮演的上官婉兒】

上官婉兒是唐初著名詩人上官儀的孫女,入宮之後,很受武則天的喜愛,在那時她便可以參與政治,但女皇頗具威勢,政治手腕強悍,智慧遠超上官婉兒,所以在武則天統治時期,她不敢造次,也不敢過分攬權。

【劉曉慶扮演的武則天】

中宗即位之後,命令她專門職掌制敕的起草,後來拜為婕妤,又升昭容,她和武三思私通,並將武三思推薦給韋后,從此三人便勾結起來,干預朝政,專權擅政。

大家一定很奇怪,為何上官婉兒作為嬪妃,竟能和武三思、崔湜等人私通呢?這是因為中宗允許宮中擔任內職的女官出入禁中,上官婉兒等受寵的宮人居然還有外宅,來往自由,所以宮官和嬪妃與朝官私通也就不可避免了。

崔湜之所以能夠拜相,全賴上官婉兒之力,而當初讓武三思下定決心殺死神龍政變五王(就是逼武則天退位的五個功臣)的,正是挾怨報復的小人崔湜。

【《宮心計2》中的崔湜】

上官婉兒還給韋后出謀劃策,她之前長期生活在武則天的身邊,對武則天的政治智慧極度推崇,也非常熟悉,她看到中宗如此懦弱,韋后又想做下一個武則天,為了給自己謀求更大的利益,她向韋后建議效仿武則天收買人心,韋后提出的天下士庶為母服孝三年、改變成丁制度的建議,全部出自上官婉兒之手。

【何賽飛老師扮演的韋皇后】

此時的上官婉兒玩弄權力,從未想過會被權力反噬,她曾經幫助姨母之子王昱擔任做事以,王昱對她的母親說,武氏沒有天命,是不可能興起的,現在婉兒依附於武三思,這是滅族的道路啊,請姨母三思!但是上官婉兒並沒有把這番話聽進去,直到神龍元年政變發生,她目睹武則天這樣的強人也會被逼得退居上陽宮;加上之後李重俊誅殺武三思父子時,入宮索要上官婉兒,她才第一次感到畏懼,想起了王昱的話,也因此打算支持李家王朝。

因此在中宗被韋后和安樂公主毒死之後,上官婉兒和太平公主一起,草擬依照立李重茂為帝,讓相王李旦輔政,但是這道詔書被宗楚客等人刪去了讓相王輔政的內容。

等到李隆基起兵誅殺韋氏的時候,上官婉兒率領宮人出來迎接,並拿出了之前起草遺詔的草稿給李隆基看,李隆基的親信劉幽求也為她求情,可惜為時已晚,李隆基還是下令將她處死了。

【馬浚偉扮演的李隆基】

上官婉兒的文學才華出眾,每次舉行宴會,君臣唱和之時,她一個人代替中宗、韋后、長寧公主和安樂公主作詩,都作的很好;而每次皇帝遊覽禁苑或者宗族聚會的時候,學士們都會賦詩,皇帝每每都讓上官婉兒來評定高下,於是天下都開始崇尚文學,這也算是她的一個功勞吧。

李隆基登基之後,也許是對處死上官婉兒有些後悔,便命人收集她的作品編成文集十二卷,讓張說作注,使之得以流傳。


潯陽鹹魚


以才女著稱的上官婉兒,是武則天最得力的心腹之一。她不同於那些酷吏,諸武和男寵,僅僅一時充作武則天鎮壓反對派的工具,也不同於那些治國能臣、忠勇將帥多是武則天政策的執行者。她是武則天的心腹,長期生活在武則天的身邊,一面精心侍奉武則天,一面在宮中執掌制命為武則天代筆敕詔,活躍於政治舞臺上。朝中文武百官無不對之另眼相看。上官婉兒是在麟德元年襁褓中因受其祖父上官儀的案子牽連而入宮為婢的,她在宮中漸漸長大。因天資聰慧,又肯用功學習,對宮中事務瞭如指掌。十四歲會寫詩,譽為"才女″。武則天見她才華出眾,善解人意,封她為婕妤,上官婉兒從此便死心塌地與武則天在國事上密切合作。上官婉兒對武則天惟命是從,深受武則天寵信。後來武則天身死,武三思官至司空,並與中宗、韋后關係親密,成為操縱宮室"真天子",在朝中權傾一時。此時上官婉兒由正三品女官"婕妤"升為正二品"昭容",雖年有四十,但風韻猶存,出於政治需要,武三思想盡辦法取悅上官婉兒,使上官婉兒陷入情網。後來武三思被殺,韋后專權,毒死中宗,引起李隆基發動政變,後上官婉兒僥倖未死,她拿出一紙詔書底稿讓李隆基過目,說是其親擬詔書立溫王李重茂為帝,以相王李旦輔政的,不過韋后不肯。但未打動李隆基,被李隆基部下一刀殺死,這個聰明一生的才女佳人慘死於流血事變之中,終究沒有逃脫噩運,死時年僅四十七歲。倘若她生前有先見之明,與武三思和韋后等人拉開距離,或許不會有此下場。



迎春花笑


在初唐歷史上,上官婉兒堪稱傳奇人物。

上官婉兒出身名門,其祖父上官儀為唐初名臣,後因替唐高宗起草廢后詔書而被武則天所殺,家族籍沒,尚在吃奶年紀的上官婉兒與母親鄭氏同時配沒入宮。

14年後,宮中選拔女官,文詞出色的上官婉兒脫穎而出,武則天見其聰明伶俐,於是免除其奴婢身份並命隨侍左右,成為武后身邊的左右手。

據說,少女時期的上官婉兒曾與太子李賢有過一段戀情,但這段戀情很快被武則天碾得粉碎:公元680年,26歲的太子李賢被廢為庶人。

此後,上官婉兒一直未婚,甘為武則天鞍前馬後,盡忠盡責。

在武則天時期,上官婉兒雖然掌管宮中詔命,但她只是武后的傳聲筒,絲毫不敢造次。

公元705年,宮中爆發“神龍政變”,武則天的寵臣張易之、張昌宗兄弟被誅殺,中宗李顯復位,武后統治就此終結。政變的成功,與上官婉兒的裡應外合有著莫大關係。

政變後不久,上官婉兒被中宗收為昭容,宮中地位僅次於韋皇后。不過,這樣的安排,與其說是聯姻,倒不如說是一種政治獎賞,至少從後來的事實看,確實如此。

武則天死後,武家特別是其侄武三思勢力猶存,韋后為拉攏武三思而將其女安樂公主嫁給其子武崇訓為妻,而上官婉兒為保住自己的權勢又與武三思私通。

在韋后和安樂公主等人的支持下,武三思先後設計貶殺了張柬之、桓彥範、敬暉、袁恕己和崔玄暐等人,權傾人主,不可一世。

為此,上官婉兒在所草詔令中經常推崇武氏而排抑李唐皇族,這也為之後的事變埋下了禍根。

景龍四年(710年)六月,唐中宗李顯被韋后與安樂公主毒死。七月,臨淄王李隆基率羽林將士衝入宮中,誅殺韋后及其黨羽。上官婉兒也被斬於旗下,終年47歲。

《全唐文》中收有時任宰相張說所作的《昭容文集序》一文,其中稱:

“昭容兩朝專美,一日萬歲,顧問不遺,應接如響。雖漢稱班媛,晉譽左嬪,文章之道不殊,輔佐之功則異。”

這應該算是對上官婉兒比較客觀公正的評價了。


坑爹史冊


看到上官婉兒這幾個字,腦海中總想到小時候看到的電視劇《神探狄仁傑》。耳邊,也總能清晰地聽到武則天慵懶而不乏中氣十足的輕喚“婉兒~”以及那個站在武則天身邊,不卑不亢,嫻靜安然與世無爭的女子。

投靠滅門仇人,服侍其三十餘年。

上官婉兒本是出身名門,他的爺爺上官儀做過當朝宰相,曾向唐高宗建議廢黜武后,一向鐵腕的武則天豈能容忍。一系列的陰謀構陷中,上官家族男丁,包括上官儀及婉兒父親上官庭芝等人都被殺害,女眷沒入掖庭為奴。

一夜之間,上官婉兒從堂堂宰相府的千金,墮入奴隸深淵,那時她一歲不到。

十多年後,武則天晉升“天后”,但她已不滿足僅為皇帝的皇后,她想要更多。武則天為了提高自己的勢力,組建後宮女官力量。廣撒英雄帖,動員有才能的女性前來應召,上官婉兒是其中之一。被武則天召入麾下後的三十年裡,上官婉兒一直為她的滅門仇人工作著。

步步為營,終報血海深仇。

三十年的時間,上官婉兒從少年到中年。她在武則天身邊盡心盡力,為她打點飲食起居、陪她賞花弄草…一步一步,上官婉兒走進了武氏勢力的核心範圍。

直到武週末年,武則天大勢已去,在朝廷中能夠控制的大臣越來越少。各方勢力越來越明顯,而此時上官婉兒也逐漸崛起。

神龍元年(705),上官婉兒和狄仁傑生前培養的李唐舊臣合作,裡應外合,一舉剷除武則天身邊最得勢的男寵,並逼迫女皇退位,讓天下順利迴歸李唐宗室。

儘管遲到41年,她終於也報了家族之仇。

推動唐詩發展,詩風雄麗,男人也少有的氣度。

上官婉兒作為復國功臣自然被委以重任,她總攬中宗朝的制詔工作,批覆四方奏摺,草擬朝廷詔令。

《舊唐書•職官志》記錄了從武德、貞觀到武周朝所有負責制詔工作的外庭官員的名單。包括我們耳熟能詳的魏徵、上官婉兒的祖父上官儀在內,人數多達二十人。唯獨中宗一朝,上官昭容“獨當書詔之任”。

她在掌管修文館以後,大刀闊斧改革制度。使得讀書人以進修文館為榮,同時也激發了民間的讀書熱潮,為唐詩的發展為盛唐氣象的到來,鋪下了基石。

上官婉兒詩風雄麗,意境闊大,具有同時代男性詩人也少見的氣度。

帝裡重陽節,香園萬乘來。

卻邪萸入佩,獻壽菊傳杯。

塔類承天湧,門疑待佛開。

睿詞懸日月,長得仰昭回。

——《九月九日上幸慈恩寺登浮圖群臣上菊花壽酒》

一代才女,香消玉殞。

公元701年,唐隆政變爆發。

作為一代君王,頗有手段的李隆基在親手鏟除韋后、安樂公主以後。因為上官婉兒是太平公主的好友,不得已李隆基將上官婉兒賜死。

一代才女,從此香消玉殞。

縱觀上官婉兒一生,不僅多姿多彩,而且跌宕起伏;不僅雪明花豔,而且才華橫溢。她不僅善於文詞,而且明習吏事,逐漸獲得了武則天的信任,得以參與奏章的批覆和政令的擬定,成為武周王朝的政治核心。

唐中宗李顯復位之後,亟需借重上官婉兒的政治才幹,又令專掌制命,深被信任,尋拜為昭容。昭容為九嬪之一,當時在後宮地位僅在皇后之下,上官婉兒從此以皇妃的身份涉足內廷與外朝~

倘若沒有當初武后誅其滿門,又會不會有這麼多故事呢?


太史閒話


麟德元年(公元664年),上官婉兒的爺爺上官儀為高宗起草針對武則天的廢后詔書,得罪了武則 天,與婉兒的父親上官庭芝一起被武則天誅殺,還在襁褓中的上官婉兒與母親鄭氏被髮配宮中,在掖廷為奴。在掖廷期間,婉兒在其母鄭氏的培育下,熟讀詩書,後來能吟詩著文,而且精通吏事,智慧過人。

咸亨三年,被選為唐高宗的才人。逐被武則天重用,封為內舍人,專門掌管皇帝的詔令,被人美譽為“巾幗宰相”。唐中宗李顯復辟以後,被晉封為昭容,主管內廷與外朝的一切政令文告,擁有了很大的權勢,曾以死相逼,勸阻唐中宗冊立安樂公主為“皇太女”。

唐隆元年(公元710年),臨淄王李隆基聯手姑媽太平公主發動了唐 隆政變,她與韋后一同被殺。

如何評價唐代的大才女上官婉兒

1上官婉兒,才華橫溢,詩文出類拔萃,不讓鬚眉男子。

因為頭腦靈活,才思敏捷,她與武則天共處長達27年之久,這彰顯了她的能力。與上官婉兒同時代的文人,如張說、武平對她評價很高,近代也被眾多學者所推崇。也是因為上官婉兒以一介女流之身,影響了一代文風,不言而喻,她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是應該佔有一席之地的。

文人對他有如此高的評價,不僅在於她創作了眾多的詩歌類作品。還通過她對皇帝的影響,使文人有了進入仕途的新渠道,又通過對品評詩文等文學活動的倡導,興起和轉移了一代文風, 她自己己成為中宗文壇的引領者。對唐代文壇的繁榮和詩歌藝術水平的提高作出了貢獻。

上官婉兒取得中宗支持後設立了修文館,她放手廣召詞學之臣,不拘一格開展文化活動。婉兒在這期間成為文人寫詩賽詩的主持人,以此對文人進行提拔獎掖。使諫書人観到也希望。


2.上官婉兒人品值得推敲,確有淫媚之嫌,受人鄙視。

婉兒對權貴極盡奴顏媚骨,曲意奉承之能事。這在她與韋后相處的時候體現得非常明顯,為討好、巴結韋氏,她不遺餘力地把自己的情人武三思引薦給韋后,確為人不齒。

而且,自己也淫亂宮闈:史有記載的,她與武氏弟子武三思長期私通, 40多歲時還找到小白臉崔氏兄弟崔湜、 崔蒞等,唐朝風氣開放,但依她當時的身份行如此苟且之事,令人汗顏。在《景龍文館記》中也有一句“而晚年頗外通朋黨,輕弄權勢,朝廷畏之矣”,可見,私生活方面不時省油的燈。
另有操縱政治、控制朝綱的負面事件。景龍四年六月,中宗被韋后母女毒死後,上官婉兒與太平公主一起草擬遺詔,立溫王李重茂為皇太子。李隆基發動政變時,婉兒把她與太平所擬遺詔拿給李隆基看,期免一死。李隆基當時說:“此婢妖淫,瀆亂宮闈,今日不誅,後悔無及了。”遂殺了上官婉兒。執政早期的李隆基是勵精圖治的帝王,這是他上位以前對婉兒的評價,可見,婉兒個人的品格與政治素養確實存在問題。


希望星晨58298869


女強人武則天,帶出了女強人二號上官婉兒,值得現在的女性作為偶像,一個位極人臣,一個天下共尊,開創了有史以來第一次女性掌國的歷史,名垂青史。

武則天和其父上官庭芝政見不和,武則天的手腕不需多說,能當上這個皇帝,便是他的手腕,以謀反罪誅殺上官庭芝,將上官婉兒發配宮廷為婢。

但是金子到哪裡都會發光,上官婉兒入宮以後就被武則天看中,並沒有因為她是上官庭芝的女兒而下殺手,從這裡看,武則天的心胸是要比很多男皇帝要大的。

而上官婉兒並沒有放下這段仇恨,殺父之仇無法不報,在上官婉兒身居高位之後,屢次刺殺武則天,但都無果,武則天沒有怨恨而殺掉她,反而原諒她而且還重用她。

這裡上官婉兒也被武則天的心胸所打動,死心塌地得開始給武則天效命。

武則天也是女人,更加傾向於女權思想,對於有才華的女人更是捨不得殺的,更在聖曆元年開始,讓上官婉兒參政,一時間權勢滔天。

武則天死後,李顯繼位,為唐中宗,命上官婉兒為昭容,起草詔令,品評天下詩文。

上官婉兒的出現也得益於當時武則天的繼位,女權思想的發散讓上官婉兒的才能得到了最大的發揮,雖無丞相之名,卻有丞相之實,被後世成為“巾幗宰相”

上官婉兒的成功是無法複製的,她是前無古人,後來者也沒有人能達到她這個地步。


晨曉cc


上官婉兒(664~710年),複姓上官,字婉兒,隴西上邽(今甘肅省清水縣)人。 唐朝時期才女,中書令上官儀孫女,黃門侍郎上官庭芝之女。 明慧善文,曉達吏事。聰達敏識,才華無比。咸亨三年,選為才人,服侍唐高宗。祖父得罪天后,沒入掖庭。深得武則天重用,封為內舍人,掌管制誥,有“巾幗宰相”之名。 唐中宗復位後,封為昭容,權勢更盛,掌管內廷與外朝的政令文告,勸阻唐中宗冊立安樂公主為皇太女。 唐隆元年(710年),臨淄王李隆基起兵發動政變,隨從韋后一同被殺。景雲二年(711年),追贈昭容,諡號惠文,葬於雍州咸陽縣茂道鄉洪瀆原。

才華詩文不讓鬚眉男子,其人品功過頗具爭議。有人贊其文才,有人批其淫媚,極度推崇者有之,輕視鄙視者有之。而她與武則天長達二十七年的共處亦讓後人津津樂道。《舊唐書》、《新唐書》等正史中都對上官婉兒有記載,但較為體現她奉承權貴、淫亂宮闈,並操縱政治,控制朝綱的負面事件。但與上官婉兒同時代的文人,如張說、武平一等對其人其事評價很高,至近代以來,愈發被學者推崇。上官婉兒以一介女流,影響一代文風,這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是很少見的。她不僅以其詩歌創作實績,而且通過選用人才、品評詩文等文學活動倡導並轉移了一代文風, 成為中宗文壇的標誌者和引領者。對於當時文壇的繁榮和詩歌藝術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宏圖793


論身世,上官婉兒出身名門,身上流淌著世家大族的血統,妥妥的官二代,後因祖父獲罪被貶掖庭為婢。

論才華,從小飽讀詩書,聰敏明理。昭文館內,鹹集詞學之臣,吟詩作對,又行月旦之評,領一代文風。

論美貌,額上梅花一點紅,引入後宮獲帝寵。相傳婉兒的驚世容顏為武則天所嫉妒,遂被處以“黥面”之刑,然聰慧如她,在受刑處畫上一朵梅花,竟益發顯得女人嬌豔欲滴之感,此亦為紅梅妝之由來,其後上官婉兒被中宗寵幸,詔曰昭容。

論地位,如果說武則天是千年女帝,那麼上官婉兒則是花間宰相。武氏稱帝后,朝政詔敕多出其手,一時權傾朝野。

然而,武則天死後,婉兒沒有了穩固的靠山,最後被李隆基所殺,一代紅顏就此香消玉殞。






經一史長一智


答:一個才女。一個被誤解的才女。一個被誤解的倒黴才女。

很多人覺得上官婉兒,在武周時期就混得風生水起了。其實,這是一個誤解。上官婉兒在武周混得一般,只是阿武身邊的文秘。這一個文秘的影響力,其實也很相當的有限。基本上,跟阿武的男寵張易之兄弟沒法比。她在韋后當權的時候,才混得風生水起。說起來,她的昭容頭銜,也是韋后讓李顯發的。

然後,上官婉兒跟張易之兄弟、李賢等人的關係,其實也都特別乾淨。但是,一些小說裡總是情節需要把他們聯繫到一起,構架出一條子虛烏有的愛情線。以至於讓人覺得上官婉兒的疤痕跟他們有關係。其實,這也是一個誤解。

上官婉兒的疤痕是敗唐高宗所賜。這事情按著唐人筆記的說法,是因為上官婉兒在李治還活著的時候,她已經給阿武當私人文秘。在李治處理政事的時候,她奉阿武的命,偷偷地在一邊筆記,然後她有一次思想開小差,圍觀李昭德。然後,這事情被李治發現了。李治隨手給上官婉兒一把,正好刺到臉上。於是,她的臉上就有了疤。後來,她為了遮掩這個疤就發明了紅梅妝。這事情跟張易之兄弟真心沒有關係。

上官婉兒的人生,其實也真的挺倒黴的。她一生就因為他的祖父上官儀得罪阿武,然後上官家被抄沒,她出生在宰相家,結果一天相府千金沒當,直接當了掖庭奴婢。成年之後,靠著才學,靠給仇人打工成名出道,算是拜託了奴婢的身份吧。

但是,上官婉兒在宮裡的地位,其實依舊不怎麼高。然後,李治待她的態度,上面那個故事已經是好的體現了。基本上屬於不怎麼樣。阿武待她好一些,但是上官婉兒終究是一個文秘。簡而言之,阿武在世的時候,上官婉兒屬於老實人,不搞事。跟著,她官職真的談不上女中宰相。

到了韋后上臺的時候,上官婉兒官職得了很大提升,也確實無愧於女中宰相的稱呼了。跟著,她跟太平等人也挺搞事啊。所以,李隆基直接借誅韋后的機會,連帶處理了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