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逆襲:從除湖北外感染率最高市到14天零新增,是怎麼做到的


從“全國除湖北外感染率最高的設區市”


到如今“連續14天新增病例為零”

“連續多日治癒出院率居全省第一”

新餘以堅持不懈的努力

眾志成城,共克時艱

完成了一次“逆襲”


3月5日,澎湃新聞刊發《一座城市的戰鬥:從除湖北外感染率最高設區市到14天零新增》深度報道,全面“覆盤”新餘疫情防控工作,聚焦新餘市如何將疫情防控“閥門越擰越緊”,如何打好“翻身仗”實現“逆襲”。現予以原文刊載。

2020年,對於江西最小的設區市新餘來說,是一個極其特別的年份。

2月2日,一篇題為《請在關注武漢之餘,也救救江西新餘》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中“刷屏”。文章列舉的“數據”顯示,新餘新冠肺炎確診患者所佔人口比例僅次於湖北,有網民將新餘稱為“江西的武漢”。

但最近的情況發生了變化。據官方通報,截至3月4日24時,新餘已經連續14天新冠肺炎新增病例為零。在這期間,新餘連續多日確診患者治癒出院率居全省第一。目前住院治療人數已經降至個位數,當地網民都在猜測“歸零”的時刻。

一箇中部地區的小地市,憑什麼在十多天內扭轉被動局面,打了一場“翻身仗”?


完美逆襲:從除湖北外感染率最高市到14天零新增,是怎麼做到的

新餘市中醫院的護士胡曾媛與同事們提著大包小包,將生活用品搬進酒店。

危機猝不及防

讓我們回到1月下旬。當時,危機已經悄然而至。

新餘與湖北相距不遠,兩地人員往來密切。武漢往西南方向有一條大廣高速,進入江西后第一個地級市的主城區,就是新餘的渝水區,路程僅兩個半小時。據統計,僅1月份新餘、湖北兩地往返人員就達19232人次。

1月23日凌晨,處於疫情中心的武漢宣佈“封城”。

當天,江西省衛健委通報,新餘發現首例患者,是武漢返餘人員。同時新餘市還出現了一名情況特殊的黃姓“超級傳播者”,在當地累計報告的確診病例中,很多感染病例均與這名黃姓患者有直接或間接關聯。

至2月19日,新餘確診病例攀升至130例。這個數據著實讓新餘難堪。當時,新餘成為周邊市、縣防控的重點對象,新餘的人不許進、新餘的車要勸返。疫情嚴峻,輿情洶湧。新餘遭遇了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阻擊戰。對新餘市來說,疫情防控形勢已經到了非常吃緊的時候。如果應對不果斷、不及時,事態將會變得十分嚴重。

閥門越擰越緊

新餘作為一個區域小市,疫情如此嚴峻,疾控力量和醫療資源十分緊張,困難可想而知。

1月21日,新餘市先行一步,率先按一級響應標準啟動了疫情防控各項工作。

1月25日,正式啟動了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暫停舉辦各類群眾聚眾活動,暫時關閉各類場館和商場、餐館、休閒娛樂等場所,公共場所強制實施體溫檢測。

1月26日,疫情防控力度再升級,成立由市委書記、市長擔任雙組長的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

1月29日,對所有小區、村組全部實行半隔離管理。

2月1日,適時調整防控舉措,加快各類政府服務線上轉移,確保防控指揮高效有力。

2月15日開始,新餘全城啟用電子通行證,復工復產人員刷手機進出小區上下班。

期間,新餘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以及市政府連續發佈21道防控指令和通告,為全市防控工作織下“天羅地網”。

完美逆襲:從除湖北外感染率最高市到14天零新增,是怎麼做到的

新餘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指揮長、市人民政府市長猶王瑩、新餘市衛生健康委主任簡桂生參加2月18日江西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佈會(第十一場)。

通過公開報道,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對新餘疫情防控的時間軸進行“覆盤”,從中可以清晰看出該市疫情防控工作的關鍵節點與清晰脈絡。在江西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1場新聞發佈會上,新餘市長猶王瑩說,“在疫情發生的初期,我市的排查力度、防控強度、檢測速度都經歷了一個閥門越擰越緊的過程。” 目前,“擰緊的閥門”已經顯現出了成效,新餘市確診患者人數持續下降,已經連續14天新增病例為零。

全民動員的“加速度”

在“擰緊的閥門”的同時,新餘全民動員,層層發力,為疫情防控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完美逆襲:從除湖北外感染率最高市到14天零新增,是怎麼做到的

2月19日,新餘市委書記蔣斌看望慰問一線醫務人員和省支援新餘醫療隊,代表市委、市政府向他們表示衷心感謝和崇高敬意,為他們加油鼓勁。

“在大海中檢測我們的水性,在高山上證明我們的耐力,一舉扭轉我市疫情防控的被動局面,徹底打一個翻身仗!”2月20日起,在疫情最焦灼、防控最吃勁的時候,新餘市委書記蔣斌向全市村支書、黨員幹部、醫務工作者、市民等不同對象連發4封公開信。

完美逆襲:從除湖北外感染率最高市到14天零新增,是怎麼做到的


市委書記蔣斌致全市廣大黨員幹部的一封信。

“我是黨員,我先上。” 孩子剛出生還沒來得及照顧的羅坊鎮中心衛生院醫生鍾勇帶頭上崗。

“我是黨員,要帶頭不辦酒。”渝水區南安鄉南門村黨員王海平,勸說父親取消了60歲壽宴。

渝水區珠珊鎮花田村,村裡的黨員拎著“移動小喇叭”遊村,廣播的聲音非常清脆。

“黨建+疫情防控”行動的啟動,讓黨旗高高飄揚在疫情防控一線。在疫情防控一線,黨員幹部紮起了一道群防群治“籬笆”,引領全市非公企業、商會、志願者、市民萬眾一心、共克時艱。


完美逆襲:從除湖北外感染率最高市到14天零新增,是怎麼做到的

2月8日,新餘市高新區金土地集團在加班加點生產消毒液。疫情發生後,該企業依託原有設備,在滿足環保和安全的前提下,改裝出一條消毒液生產線,為該市提供抗“疫”物資保障。凌厚祥攝

沃格光電捐款100萬元,贛鋒鋰業捐款40萬元、捐贈消毒液50噸和醫用口罩5萬個,金土地公司投入700多萬元將飲料生產線改造成84消毒液生產線,恩達公司將麻紡織生產改為隔離衣、口罩、防護服生產,“全國優秀基層黨組織”水北商會黨委第一時間投身到戰“疫”一線,組織商會捐款捐物共計300多萬元……70餘家行業協會、志願者協會主動加入抗疫防疫隊伍,開展捐款捐物、流動宣傳監督、心理援助等活動。

為關心關愛奮戰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一線的醫護人員,1月30日,新餘市在全省率先啟動“呵護天使行動”,為醫護人員提供集中食宿保障、為家屬提供志願服務。市縣兩級15家醫院、2家醫療機構、1023名一線醫護人員及其家屬受益。2月21日,新餘市又出臺了八條政策,從工資待遇、子女就學、家屬就業、定向招聘等方面對抗疫一線醫務人員進行激勵和關愛。

在開局被動的局面下,新餘依靠全民動員的強大合力,跑出了疫情防控的“加速度”。

陽光是最好的信心提振劑

“確診病例到過哪些地方?急需知道。”“新餘為什麼有這麼多醫護人員確診?”

疫情爆發初期,網上輿情不斷,市民迫切需要得到權威回應。面對市民、網友的提問和質疑,新餘市沒有迴避,通過組織多場新聞發佈會,直面市民關切。2月1日,“江西時政頭條”微信公眾號頭條發表《陽光是最好的信心提振劑,為新餘這場公開透明應說盡說的疫情防控新聞發佈會點贊!》。2月6日,新餘市又率先創新——在“學習強國”上召開疫情防控新聞發佈會,這在江西乃至全國尚屬首次。2月10日人民日報客戶端江西頻道發表評論文章《疫情發佈看新餘》,2月12日人民日報第5版以《用好網上新聞發佈會》為題對此進行評論、點贊,稱以“鍵對鍵”的形式實現“面對面的效果”,達到了“心貼心”的目的。

市民關心什麼,新聞發佈會就發佈什麼。讓信息在陽光下傳播,保障群眾的知情權,新餘的疫情防控變得更加萬眾一心。


完美逆襲:從除湖北外感染率最高市到14天零新增,是怎麼做到的

江西省新餘市仙女湖區河下鎮值守黨員志願者分組進村入巷,利用小喇叭、流動音箱、鳴鑼等方式提醒村民戴口罩、排查串門聚眾,引導群眾加強防護。連日來,為控制人員流動、抑制疫情擴散,江西省新餘市通過城鄉拉網式排查和宣傳,做到應查盡查,應報盡報,將人員流動風險降到最低。趙春亮攝

與此同時,新餘市組織全媒體陣容加大疫情防控工作宣傳力度,線上爆款頻出,抗疫抖音短視頻、圖文微信、H5產品播放量數以億計;線下小喇叭顯威力,小喇叭宣傳隊走街串巷,各種方言廣播深受歡迎。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新聞聯播》欄目連續報道新餘。新餘的文藝工作者也迅速行動,創作了一批原創文藝作品,通過互聯網進行了2次直播展演,每次10多萬人在線觀看,成為江西省第一個組織舉辦文藝抗“疫”網絡展播活動的地市。

從“全國除湖北外感染率最高的設區市”到如今“連續14天新增病例為零,連續多日治癒出院率居全省第一”,新餘以堅持不懈的努力,眾志成城,共克時艱,完成了一次“逆襲”。

新餘其實只是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的一個縮影。從新餘看全國,摘下口罩的春天即將到來。

(來源:澎湃新聞,新餘發佈,如侵必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