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詳解腎四味

關注【愉享中醫】,關注生命健康!本號所發方劑以上世紀90年代以前出版的醫著為主。文中方劑僅限於學術交流,患者應在中醫大夫或中藥師指導下加減使用,切勿自行套方,免出意外。

李可詳解腎四味

關於"腎四味",即餘常用之枸杞子,酒泡菟絲子,鹽水補骨脂,仙靈脾。四藥入肝腎,藥性和平,溫而不燥,潤而不膩。益腎精,鼓腎氣,溫陽無桂附之弊,滋陰無熟地之弊。陰中有陽,陽中有陰,合乎景嶽公"善補陽者,須從陰中求陽,則陽得陰助而源泉不竭;善補陰者,須從陽中求陰,則陰得陽升,而生化無窮"之妙。筆者凡遇下元虧損,腎陽虛未至手足厥逆,腎陰虧未至舌光無苔,而屬腎氣、腎精不足之症,凡有腰困如折,不能挺直,甚則腰彎如蝦狀,頭目昏眩,記憶衰退,體虛感冒,陽痿遺精,小兒遺尿,老人小便餘瀝,夜尿頻多,足膝痠軟,腎不納氣(加胡桃肉與補骨脂為青蛾丸)久病及腎等症,萬病不治,求之於腎,用之效若桴鼓。貧窮病人可代價昂之鹿茸。上四味合鹽巴戟肉、鹽杜仲、骨碎補、川斷、仙茅、沙苑於為"腎十味",對男女不育、骨質增生、老年前列腺退化性病變、更年期綜合症等,隨症選用,療效滿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