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卡梅隆和他的科幻之旅

作者/陈艳

|| 詹姆斯·卡梅隆,世界最伟大的20位导演之一,是一个被影迷称之为“卡神”的男人。

最近一部卡梅隆导演亲自采访、执导的纪录片《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在影迷圈内火到不行,豆瓣评分高达9.4。

这是卡梅隆的第四部纪录片,上一部纪录片还是2005年,他和团队驾驶高压潜水装置,进入的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深潜记录,他在片中为影迷展示了深渊之下的海洋世界。

卡梅隆导演的作品就是有这样的魅力,他每一次创作都非常令人着迷,《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也不例外。

《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中,卡梅隆化身采访者,和好莱坞著名的科幻电影导演史蒂芬·斯皮尔伯格、乔治·卢卡斯、雷德利·斯科特,演员佐伊·索尔达纳、基努·里维斯、威尔·史密斯,以及科幻电影编剧、配乐师、电影评论人等等关注科幻电影的人畅聊,深谈科幻电影创作的各自经历,深度剖析了科幻创作者头脑中的瑰丽幻想。

在《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中卡梅隆是提问者,但众所周知,他同样也是一位科幻片大师级导演。《阿凡达》《终结者》……提起他,这些必然是联想词汇。

卡梅隆的大多作品,往往一上映就引起巨大的轰动,多部电影都是影史上难得的经典。迄今为止,他还保持着单个作品(《泰坦尼克号》)获奥斯卡获最多的记录,而他创作的科幻电影《阿凡达》上映迄今,依旧是电影史上最高票房的创造者(《泰坦尼克号》位居第二)。

他和科幻电影一直有解不开的渊源。

初级:未来科技的幻想

卡梅隆和科幻题材真正的开始,正是《终结者》系列的第一部,这也是开启了卡梅隆对未来科技幻想的开始。

《终结者》系列的创作,是卡梅隆对未来科技的初级幻想。

整个《终结者》系列的故事时间跨度是45年,1984-2029这短短的45年,在他的设计中,人类社会已经处于机械科技和网络科技最发达的阶段。《终结者》的世界中,人类社会发展到高级又绝望的地步:机器人将要完全占有和操控这个世界,人类即将灭绝。

卡梅隆也透露了自己对社会发展的担忧——技术的进化是否会成为是人类灭绝的原因。

电影中,在天网控制的机械生命诞生——这是卡梅隆对计算机技术的高端进化的幻想。半机械人终结者T800就是他对未来生命形式的设计。

电影拍摄的当时,计算机庞大而笨重,根本没有现在的ipad、iwatch等等小巧的设计,而且网络科技还处于萌芽时期的新闻组阶段,但当时的卡梅隆已经脑洞大开的完成了,他对未来互联网科技进化版的构造设计。

至今这个电影系列已经完成了5部电影的产出,前后更换了4位导演,9位编剧参与故事开发,11位制片人参与项目的创作,依然吸引着无数的影迷为其着迷。

进阶:对生命形式的探索

卡梅隆的科幻电影中,角色依然非常丰富,可以涵盖机械人、外星生物、非生物、异形(非人形生物)等等,应有尽有。他的电影角色总免不了对生命的形式和意义的探索。

《终结者》里卡梅隆完成了未来机械科技的初级探索。两年后,他加入了《异形2》的创作,卡梅隆的创作受到了《异形2》的不小影响,非人形生物的开始进入他的创作视野,这为随后完成《深渊》中创作打下了基础。

在《深渊》这一影片中,外星生命开始进入他的创作。从半机械人、机械人到非人形外星生物,卡梅隆的对生命形式的探索也更进一步。

由于《深渊》的主角并非是外星生物,所以对外星生物的描述在电影中并不多。电影只用了十几分钟,来描述外星生物的船和生物形体。电影中的外星生物是蝴蝶、水母和传统三角头大眼睛形象的综合体,他们了解人类语言,但是还没有自己的语言。

而《深渊》创作的当下,正直美苏争霸的末期,政治因素也影响了卡梅隆的创作,美军中尉、苏联特工、核弹头等元素的出现,让《深渊》在某种意义上有了政治色彩。电影情节也是整个美国社会对美苏冷战态度的缩影,而电影中出现的外星生命也有了社会现实的深层次映射。

不过,从这部电影里不难看出,卡梅隆对人类外的生命种族一直抱有好感。也许这也是后来他给《阿凡达》做Na'vi族的概念设计所考虑的问题。

巅峰:创造独立于现实的文明体系

詹姆斯·卡梅隆是少有的特技设计出身的导演之一,视效制作成为他极其重要的手段,而且他也利用各种崭新的电影拍摄、制作手段,完成了科幻片制作的“工业革命”。

而卡梅隆的所有作品里,他最完美的成果,就是电影《阿凡达》。他对科幻世界的创作力,在电影《阿凡达》中达到了高峰。

在《阿凡达》中,卡梅隆的想象世界又向未来推进116年,2145年的人类已经可以走进太空,完成星际旅途,并开始外星殖民的进程。同时科技已经发展到,可以完成基因改造、客隆人培养、思维意识转移等多种生物技术。电影中,退伍地球兵杰克·萨利正式接受了改造,前往潘多拉星球融入Na'vi族,经过一系列的危险、困难和考验,最终成为了Na'vi族的首领。

通过当时最先进的电影制作技术,卡梅隆为影迷们展示了一个近乎完美的星球——潘多拉,它已经进化出自己独有的生命和文明体系。蓝色皮肤的Na'vi族有着独立的语言文字,有神圣信仰文化,部落图腾等等,这些设计都标志着,潘多拉上的Na'vi族已经是一个独立的星际智慧种族(也独立于现实)。

而《阿凡达》中最迷人的是潘多拉的风景,各种不同形态的、发着光的植物,声势浩大的瀑布奔流而下,还有色彩艳丽的飞龙等动物,电影的3D效果也在当时堪称一流。

卡梅隆在电影中畅想人类未来科技的发展,创造中外星世界潘多拉,并完成了一个文化体系的构建。他用让人目瞪口呆的方式,把科幻片的创作往前推进了一大步。电影上映后造成了巨大的并且此片在颁奖季领走了21个奖项。

现在,8年过去了,电影界依然无人能及卡梅隆的这一创造。

结尾:

正如同卡梅隆曾在奥斯卡颁奖典礼上说的“I am the king of world”这句话一样,他的电影都是电影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细数卡梅隆执导的11部电影作品,除却3部电影纪录片外,有7部作品是科幻题材。另外,也同时担任监制、制片人的科幻作品还有更多。

对于科幻题材的创作,他在《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一片中是,这样讲述的:“宇宙符合我们的一切幻想,它是巨大的位置空间,我们可以在上面投射,我们的幻想、理念、社会学,可以借此机会构造一个完全不同的文化,或者我们一个把它视作一个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我觉得太空科幻电影一方面可以拍的很硬科幻,比如《2001太空漫游》。另一方面,宇宙更像是一个完全无拘无束的唤醒。”

这也许就是《阿凡达》、《终结者》、《深渊》等等,卡梅隆幻想的科幻世界,被创造出来的原动力。

————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