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一座與南絲路共存共榮的城市

從成都平原一路向南,有一條途經涼山、雲南,並最終通向緬甸、印度的商貿之路。它遼遠和高險並存,幽景與曠景同在,它在始出不久便各奔東西,歷經千里又合而為一。它即是貫穿了我國西南山地的一條交通要道——南方絲綢之路。

西昌,一座與南絲路共存共榮的城市

在中華五千年曆史長河中,道路是實現各民族文化交流與融合的重要紐帶。以巴蜀為源頭的南方絲綢之路,穿越逶迤群山和深峭峽谷,蜿蜒數萬裡,勾勒出了一條最古老的國際交通線。西昌,是這條交通線上的一個重要節點。

悠悠南絲路,千載話西昌

提到“絲綢之路”,大多數人隨即想到的總是張騫和他悲喜交加的西域,想到那條從長安出發,經河西走廊到達羅馬帝國的商道。但隨著中外學術界對絲路研究的不斷深入,“絲綢之路”的外延得到了擴展,包括長城以北的“草原絲綢之路”,和東海經印度洋航行至紅海的“海上絲綢之路”也得到了確認,唯有南方絲綢之路不怒不爭,不避不迎。

直到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學者們的目光終於落到了西南山地這片考古的處女地上。從秦漢到唐宋,再到元明清,與中亞、南亞乃至歐洲的通商,《史記》、《漢書》和《三國志》中早已書寫分明,學者們還驚喜地提出了“中國絲綢之路最早在巴蜀”的觀點,一石激起千層浪。這條由成都出發的“南方絲綢之路”陡然引起了國內外學術界的重視,並掀起了一股南絲路研究的小高潮。

開通最早、線路最長、途經國家最多,這是學者們對南方絲綢之路的一致結論。早在公元前四、五世紀,這條隱沒於西南山地與雲嶺高原中的古道,便傳遞著中原、巴蜀民間商旅與文化的信息。隨著秦王朝的建立,大一統的完成,秦對周邊地區的開發也隨之而來。開道、置吏,秦始皇修築了第一條由四川通往雲南的官道,但是秦太短暫,隨即被漢取代,漢王朝一併繼承了這項偉大的工程。

西昌,一座與南絲路共存共榮的城市

  東漢·搖錢樹

在漢武帝聯合外域,北攻匈奴的總方針下,南絲路既是一項政治戰略,也是一項經濟策略,整個過程雖有曲折,但西南地區總歸納入了大漢的版圖。唐交好“南詔”,元結束“大理”,明清經略西南,無一不圍繞著南絲路展開,山間小道也一再拓寬、延長,從遊商單薄的腳步聲,到深林清脆的銅鈴響,然後還有了驛亭和關哨,有了車馬和喧譁……古老的南絲路浸潤著人間的氣息,也有了自己的記憶和溫度。

伴隨著南絲路沿線越來越多珍貴文物的出土,這條連接東西方文明的陸上通道,其政治、經濟和文化意義也愈加凸顯。而在南絲路星羅棋佈的眾多城鎮裡,西昌始終是一個舉足輕重的存在,它以西南地區主要經濟樞紐、戰略要衝和門戶所在的歷史地位,在歷代王朝的統治中都發揮著不可磨滅的重要作用。

西昌,一座與南絲路共存共榮的城市

 大石墓出土單耳陶罐。

地處滇蜀之間的西昌,氣候宜人、土地肥沃、物產豐富,作為安寧河流域最大的河谷平原,早在新石器時代就已經有人類在這裡繁衍生息。漢置邛都縣、唐置越嶲(xī)縣、宋設建昌府、元改建昌路、明設建昌衛、清置西昌縣……無論是秦漢的經略,還是南詔大理的雄踞,抑或是明清的移民,西昌從未離開過中央王朝的視線。每一次名稱的變更不單單意味著政權的交替,更是統治者對這座城市的認知與寄望。在西昌建城的兩千餘年裡,雖經歷滄桑,卻依舊在安寧與昌盛的道路上篤定前行。

開道與開邊,治道與略邊,這是盛世強君永恆不變的追求。在上下數千年、縱橫數萬裡的南絲路上,西昌始終以濃淡相宜的姿態,兀自散發著幽幽光芒,它伴隨著南絲路而生,也伴隨著南絲路共存、共榮,直至今天。

西昌,一座與南絲路共存共榮的城市

  大石墓出土雙耳陶罐

相如通西夷,新郡城邛都

在古代,西南邊疆與中原地區的聯繫,主要是通過巴蜀來實現的。早在公元前四世紀左右,一條曲曲折折的商旅小路,便沿著高山平壩、河谷深林,從成都通向雲南,那是南絲路最初的模樣。

南絲路分為三個大的路段:從成都出發,經雅安、西昌、會理、大姚到達大理的西線,先後被歷代王朝稱為“零關道”、“犛牛道”、“清溪道”;而同樣始於成都,經樂山、犍(qián)為,到達雲南境內的昭通、曲靖、昆明、楚雄,最後在大理與西線匯合的東線,因開道時道僅寬五尺而得名“五尺道”;東西兩道匯合後西行,經大理、保山、德宏直至域外的一段,先後得名“博南道”與“永昌道”。

秦滅六國後,著手對周邊包括西南地區進行開發,要維繫邊疆治理,僅靠一條商旅之路斷然無法完成,南絲路第一次被開闢成為了王朝的官道。此後十餘年,經歷了秦王的急政暴虐和秦末的楚漢戰爭,漢高祖劉邦看清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並不急於攻城略地,在長達七八十年的休養生息中,西漢逐漸壯大。

雄心勃勃的漢武帝趕上了一個鼎盛的時代,面對匈奴的一再進犯,他派出張騫遠赴西域,以期聯合外族,共擊匈奴。

張騫雖沒有完成這一政治任務,但他在“大夏國”(今阿富汗)的集市上看到了來自四川的蜀布和邛竹杖,考察後得知大漢的西南以外有一個“身毒國”(今印度),與漢朝的巴蜀、“滇越”(今雲南)保持著貿易往來,還有一條先秦時就已存在的自然通道:“蜀—身毒”道。

當時,大漢的西南山地,也就是“蜀—身毒”道的沿途,居住著大大小小眾多部落,他們彼此知曉,但鮮有往來。他們有自己的領主和活動區域,併為了部落的發展,時常設立關隘、阻斷道路。他們“豪帥放縱,難得制馭”,史書上統稱他們為“西南夷”。

西昌,一座與南絲路共存共榮的城市

 西昌高梘漢城牆

在司馬相如的建議下,漢武帝決定不惜人力物力,打通“蜀-身毒”,招撫“西南夷”。在朝臣看來,此舉風險很大,山高水遠、消耗過多,但在司馬相如的策略裡,此舉不但可以恢復道路、擴大疆域,還有機會擊潰匈奴,雖是一步險棋,卻也值得一試。用司馬相如的話說,世上一定先有“非常之人”,才會追求“非常之事”,最終成就“非常之功”。他願協助漢武帝,完成這件“非常之事”。

公元前131年,漢武帝任命司馬相如為中郎將,持節出使大西南。在他的躬親遊說、往來奔走下,活躍在西南山地的邛、笮、冉、駹(máng)和斯榆的首領如願成為漢朝的臣子,主動拆除了舊關隘,漢朝的西南界由此擴大不少,西邊到達沫水(大渡河)和若水(雅礱江),南邊到達牂柯(今貴州)。

成功解除了沿途部落的阻撓後,恢復道路才是真正困難的開始。曾經用於通商的“蜀-身毒”道只不過是勉強能在山間穿行的崎嶇馬道,在司馬相如的主持下,漢王朝以此道為基礎,花了近二十年時間,開通南絲路的西線——“零關道”。

當時的歷史條件,包括西昌在內的整個西南,都還保持著較為原始的部族形態,要完成這樣艱鉅的工程,勢必會有一番曲折。在崇山峻嶺間穿行,石料全靠馬馱人挑,一寸一寸硬是在山間開闢出平整的道路。在波濤洶湧的安寧河上,架設橋樑亦是一場浩大工程,但這是通往邛都(今西昌)的必經之路。

二十年中,無數工匠、士卒的糧食供給,若從遙遠的中原運輸,途中勢必耗費大半。漢武帝採取了移民屯田的方法,從中原和巴蜀選派大量勞工用於修橋築路,並徵調大批官吏、士卒維護沿途穩定,而移民中佔比最大的當屬屯墾民。在地廣人稀的西南地區,這些屯墾民沿著南絲路屯居下來,他們保證了穩定的食物供應,也將大漢的經濟與文化帶入了這裡。最終,“零關道”得以開通,它從成都經雅安、漢源,由越西、喜德、瀘沽、西昌、德昌和會理,縱貫涼山而過,同樣在雲南大理與“五尺道”一起,併入了出境的路程。

為了方便管轄,漢武帝重新啟用秦朝的郡縣制,在連接巴蜀與滇越的廣袤地域裡設置了越嶲郡,下轄十五個縣:邛都(今西昌)、遂久(今雲南華坪、四川攀枝花鹽邊至雲南永仁北部)、零關道(今雅安滎經、漢源)、臺登(今冕寧瀘沽)、定笮(今鹽源)、大笮(今四川攀枝花鹽邊、米易一帶)、笮秦(今冕寧一帶)、會無(今會理)、姑復(今雲南麗江、寧蒗、永勝一帶)、三絳(今會理南部至雲南元謀北部)、卑水(今昭覺東部、美姑一帶)、蘇示(今西昌禮州)、青蛉(今雲南永仁、大姚一帶)、闌(今越西)、灊街(今雷波至馬邊一帶),境域與今天的涼山州大致相同。

由於開發西南夷的主要目的是打通南絲路,所以這些郡縣大部分都有策略地設置在南絲路的幹線上,且主要具備三個特徵:其一,漢王朝將郡縣設置在部落或民族聚居的地方,如邛都縣(今西昌)、會無縣(今會理);其二,資源出產地也是很好的選擇,如邛都產銅,會無出碧,定笮(今鹽源)出鹽、臺登(今冕寧瀘沽)有鐵;再者,為了軍事目的選擇交通樞紐、關隘之地。

而越巂郡的郡治設在了邛都縣,不僅因為西昌處於地理上的中間位置,且符合以上各大條件,更因為活動在這裡的邛人部落,在近五百年的時間裡,已經建立起了一片富饒的家園。

縱觀歷史,並非所有的郡縣都能發展為城市,必須具備建制穩定、交通便利、人口聚居等諸多因素。西昌一帶適宜農耕、物產豐富,地處於“南絲路”中段,且距離蜀郡成都不遠,如若發生戰事能很快獲得支持,因此成為了漢王朝重點經營的對象。在具備了城市的形式後,西昌很快也具備了城市的功能。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考古工作者們在西昌市高梘鄉的一片農田裡發現了帶有護城河,並具備完善防禦功能的漢代城牆。這種城市形成之後,漢代移民為了尋求政權和軍隊的保護,大量居住在城牆內外,高梘古城附近陸續找到的多處漢代生活遺蹟,證明著這裡曾經的繁榮和興盛。

兩千多年前,隨著南絲路的開通、郡縣制的推行,西昌由此誕生,它以“邛都縣”的身份,第一次真正進入了王朝的版圖。

鑄錢南山側,幣通犛牛道

天地形勝,城以盛民,而文明興焉。

在漢文化進入以前,西昌的早期文化基本是沿著自身軌跡在發展,隨著漢代對西昌的管理,以及南絲路的成功開通,西昌的文化進程發生了跳躍式的變化。漢代以前,這裡居住著一支叫做“邛人”的部落,在“西南夷”中實力強大。他們原本是生活在西北的羌人,因不堪大秦蠶食,部分羌人部落在首領“卬”(yǎng)的帶領下,扶老攜幼向南遷徙。

西昌,一座與南絲路共存共榮的城市

 東漢·銅五銖錢鑄件。

在經年累月的跋涉中,他們的隊伍不斷壯大,並在前路未知的情況下,他們選擇著各自滿意的定居地逐漸分散,彼此之間再無往來。其中一支羌人經“笮都”(今漢源),翻越犛牛山,到達“邛都”,就此安居樂業,成為後來的“邛人”。

五百年的時間裡,“邛人”發展成為安寧河流域的主人,他們藉助天時地利,以農耕漁獵為主,積累了豐富的生產資料,《史記·西南夷列傳》中記載他們“耕田,有邑聚”,遍佈在安寧河流域,尤其西昌周圍的大石墓就是“邛人”的安息場所。這種數量眾多、規模宏大的多人合葬墓,需要消耗大量的生產勞動和生活資料,只有當經濟發展能滿足日常所需,並有大量剩餘物資時才有可能進行。所以,無論從大石墓的數量、分佈情況還是規模形制看,“邛人”都是一支強大的稻作民族,西昌一帶也都保持著發達的農業經濟。

歷史的車輪從不曾為誰停歇。進入漢代,為修築南絲路,管理西南地區,漢朝廷組織了大批移民進入今天的涼山境域,且這種官方組織的移民活動不是一次完成的。從西漢到東漢的四百餘年間,一直有漢民源源不斷地輸入,並逐漸取代“邛人”,成為這裡的主要居民之一。他們帶來了中原和巴蜀的文化,也帶來了人口的快速增長和經濟的迅速發展。

據《漢書·地理志》記載,西漢元始二年(公元2年),越嶲郡(今涼山)的人口有40.8萬,平均每戶人口6.7人,明顯高於漢族集中分佈區家庭人口的結構。而據《後漢書·郡國志》記載,東漢永和五年(公元140年)時,越嶲郡的人口已經增至62.3萬人,平均每戶人口數卻降至4.8人,與當時巴蜀地區漢族家庭的情況基本相同。由此推知,漢族已經成為了越嶲郡的主要居民。

結合今天的考古資料來看,西漢時大石墓的數量開始減少,卻仍有發現,但到東漢時,這裡的原住民“邛人”就已經在史冊中失去了蹤跡,大石墓也不再新增,並逐漸被漢墓所取代。千千萬萬的漢墓成規律地分佈在南絲路沿線,它們勾勒出了南絲路的大致走向。其中,涼山境內發現的漢墓基本集中在安寧河谷,並在西昌周圍密集分佈,這印證著整個涼山境內,以西昌為中心的人口聚居情況。

與人口大量增長相呼應的,是經濟和貿易的發展,西昌發現的多處漢代遺址和一處官營鑄幣遺址,就是對漢代西昌經濟狀況的最好說明。1987年,涼山州博物館和西昌市文管所在西昌黃聯關鎮東坪村,發現了一處大型的漢代冶銅鑄幣遺址——“東坪遺址”。該遺址位於安寧河中游,東為螺髻山擺擺頂,總面積達18萬平方米,如此規模宏大的鑄幣場所,除發現用於冶鑄的土石爐11座,作坊遺址3處外,更發現了以10萬噸計的煉渣和若干冶煉工具。

此後的十餘年裡,考古工作者們多次前往東坪遺址進行調查與發掘,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遺址的整體面貌慢慢展現,並向後人還原了當時熱烈的鑄幣場景:往來運送銅錠的推車發出清脆的叮噹聲,爐裡的火燒得正旺,映紅鑄幣人汗流浹背的身軀。隨著風箱的抽拉,紅亮的銅液緩緩注入錢範。淬火池邊,“嗤嗤”冒氣的白煙裹著熱浪升騰起來,不遠處還堆放著冷卻後等待打磨的錢坯……

西昌,一座與南絲路共存共榮的城市

東漢·五銖錢範。

由於兩漢嚴禁民間鑄幣,私鑄者一律處以死罪,所以考古工作者們推測這應是一處官營工坊。在該遺址出土的“貨泉”錢範和五銖錢範證實了這一推測,它們均為漢朝廷統一頒發的官方模板,並進一步將“東坪遺址”的年代鎖定在了新莽時期至東漢早中期。

目前所知,除了在漢京畿之地(今西安附近)發現過中央鑄錢工場外;國內僅在遼寧寧城,河南南陽、鄧縣發現過規模巨大的郡國鑄錢工場;在河南商水、平輿,甘肅崇信等地發現過“貨泉”錢範。東漢建武十六年後,五銖錢成為了漢代的流通貨幣,它完成了兩漢恢復經濟、貨幣統一的重要使命。在西昌漢墓中多次發現的五銖銅錢,以及兩株折射出漢代人世俗生活和精神信仰的搖錢樹,證明漢代的經濟和文化已在這一區域根深蒂固。

此外,東坪遺址還發現了大量的銅錠,這與《漢書·地理志》中記載的“邛都南山出銅”相吻合。南山在邛都以南,即是今天的螺髻山。東坪遺址出土的大量鑄錢工具,和刻有每錠重量、鑄有郡名(“越”字)的銅錠,再次說明這確是一處官方工坊無疑。

西昌,一座與南絲路共存共榮的城市

邛都製造的雙魚紋銅洗。

史料記載越巂郡資源富集,僅產銅就不止邛都一處,會川、會無均出銅。但選擇西昌設立官營冶銅鑄幣工場,說明這裡的經濟水平已經發展到一定程度,有了頻繁的商貿活動,並亟需解決日益增長的貨幣需求。

南絲路的成功開通,給西昌帶來了文化和經濟的繁榮。跟隨漢移民傳入的先進生產工具促進了農田水利的發展,先進的手工業技術也帶動了本地的商品經濟。東漢時,西昌生產的“邛都銅洗”遠銷外地,涼山的犛牛、僰童等珍品,以及腳力優良的笮馬不但深受客商歡迎,更成為了進獻中央朝廷的貢品。在西昌的市集上,來自巴蜀的鐵器、絲綢和布匹等商品也不再陌生,對於這種盛況,《史記》中簡單地描述為:“巴蜀民或竊出商賈,取其笮馬、僰童、髦牛,以此巴蜀殷富。”

在對西南地區的經略中,兩漢都選擇了西昌作為了深入西南的基地。東漢時,南絲路的西線“零關道”更名為“犛牛道”,仍是連接巴蜀與雲南最主要的官道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