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9.5,100年來,它改變了無數人的人生觀

這一次,我們陪大家讀的這本書,是法國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羅曼·羅蘭的長篇小說《約翰·克里斯朵夫》。


高分9.5,100年來,它改變了無數人的人生觀

《約翰·克里斯朵夫》,2000


他在1903年至1912年創作了這部長篇小說,並憑藉它獲得1915年諾貝爾文學獎。


羅曼·羅蘭的一生,穿越了法國第三共和國的整個歷史,面對嚴酷的社會現實,他的作品不可避免地帶有自身的思想傾向與價值取向。


在本書的獻辭中,他就開宗明義地宣稱,把作品獻給“世界各民族在受苦、在鬥爭、然而必將獲勝的自由靈魂”。


《約翰·克里斯朵夫》是羅曼·羅蘭開創的長河小說典範。


所謂長河小說,是指情節連貫,篇幅極長,而且作者一路帶領著主人公越過人生關卡,走向生命終結的長篇小說。


在這部長河小說中,作者描述的主人公雖然人生屢遭挫折,但仍然頑強地與命運及生存環境作鬥爭,並且始終以寬容與諒解對待世人,對世界充滿愛。

羅曼·羅蘭在思想家與文學家的頭銜之外,還是“天生的音樂家”,他用文學的形式來表現音樂,不僅體現在自己的人生中,更鮮明地體現在作品裡。


高分9.5,100年來,它改變了無數人的人生觀


讓我們開始今天的共讀,一起領略羅曼·羅蘭筆下的主人公那交響樂般、波瀾起伏卻又充滿愛與寬容的一生。

高分9.5,100年來,它改變了無數人的人生觀

嬰兒啼哭著來到世間,並不知道將要面對的世界不僅有絢爛的色彩,還有無邊的苦難。他們躺在嬰兒床上,看日出日落,聽鳥語蟬鳴。


黎明到來了,鐘聲遙相呼應,在內室的深處,孩子聽見這樂聲的同時,似乎也看見這悅耳動人的聲波在清新的空氣中徐徐而來,看見鳥兒在自由飛翔,看見溫暖的微風輕輕拂過。

媽媽傾下身子,向他說到:“你怎麼啦?小瘋子。”於是他笑得更歡了,媽媽疲憊的眼睛忍不住也笑意漾然。


小小的克里斯朵夫,就是這樣來到世間,沐浴著愛與音樂。

他與爺爺呆在教堂,管風琴奏響了,當樂曲像河水一般從教堂的一端至另一段潺潺流過,充盈著穹頂,迸射在牆上時,他就像被樂聲帶走了,插上翅膀,四處翱翔,忽東忽西,悠然自得。


高分9.5,100年來,它改變了無數人的人生觀


爺爺晚間散步常常帶著他,向他敘述自己一生中的趣聞軼事,或是古代當代英雄豪傑的故事。

黃昏降臨,家門緊閉,臉龐、影子、燈罩、在黑黑的爐膛裡爆著的火星、飛舞的火苗,一切看來都那麼得恬適溫馨,神秘莫測。


克里斯朵夫把下巴擱在盤子上,盡情地享受這幸福的時刻,屋裡親人說話聲與白天的所見所聞,在他的腦子裡紛至沓來,嗡嗡作響。

他是多麼愛周圍的一切呀,愛一切人,愛一切事物。


那小小的身心裡充盈著太多的力量、太多的快樂和太多的豪情,可是人生本身很快就讓他就範了。

高分9.5,100年來,它改變了無數人的人生觀

克里斯朵夫的爺爺,傑出的音樂家老約翰米歇爾,年少氣盛的時候經常鬥毆,在一次出了亂子之後背井離鄉,落戶在這個顯貴官宦雲集的小城。


當地所有人都愛好音樂,所以他很快受到尊重,帶領著宮廷樂隊在萊茵河流域各地區小有名氣。


高分9.5,100年來,它改變了無數人的人生觀


但是他極端暴躁的性格隨著年齡增大日甚一日,在樂隊的地位岌岌可危,年邁古稀的時候終於無人挽留,被迫傷心離開。


於是將雄心壯志寄託在兒子邁爾西奧身上,也就是克里斯朵夫的爸爸。

然而,他們父子倆身上都有些唐突、冒失、莫名其妙的東西,邁爾西奧在展示過自己的音樂才能後,迅速地暴露出巨大的缺點,原來他的神經兮兮源於杯中之物。


家庭給孩子提供幸福感與安全感的最好方式,就是爸爸愛媽媽。


這一點上,克里斯朵夫無疑是不幸的,他的父親結了一門在世人看來十分荒唐的親事,娶了一位女僕,然後就更加自暴自棄了。


小克里斯朵夫開始懂事的時候,正是家庭經濟最困難的時期,父親的收入無力承擔他個人的支出,全家的重擔都壓在做廚娘的母親身上,她不得不抓住一切機會掙錢。

克里斯朵夫在照看弟弟們的間隙,也會去母親幫工的地方看看。


在那裡,他首次發現,同樣是人,有的人統治,有的人被統治,而他與他的親人不是第一種人。

這時,他的整個身心都在反抗,他平生第一次鳴不平了,世界在他眼中發生了變化,他體驗到了人間的不公。

高分9.5,100年來,它改變了無數人的人生觀

覺察到父親是個酒鬼的時候,克里斯朵夫受到了巨大的驚嚇,有過兩三年的時間,恐怖的感覺像疾病一樣折磨著他。

他害怕藏匿在黑暗中的幽靈、似乎總在窺視證明的惡煞,以及蠢蠢欲動的妖魔,那是所有孩子頭腦裡都藏著的恐怖玩意兒。


可是在黑暗的想象中,魔鬼一樣的父親卻為他打開了一扇希望的門,他說:“你對鋼琴有興趣?小傢伙,要我教你彈琴嗎?”


發現克里斯朵夫有音樂天賦的那個瞬間,他的父親腦海裡劃過一道亮光,家族宿命一般,克里斯朵夫成了新的精神寄託,承載著兩代人。


作為愛好的彈琴和作為義務的彈琴當然是不一樣的,小克里斯朵夫很快就吃到了苦頭。


高分9.5,100年來,它改變了無數人的人生觀


當他哭訴著說不想彈琴時,父親的大巴掌和戒尺制服了他,爺爺的諄諄教導說服了他,音樂在他身上激發的激情征服了他。

音樂創造了奇蹟。音樂使一切事物都蒙上一層薄霧,因而使一切都變得美麗、高尚而動人。


它使靈魂產生愛的渴求,又把洗滌一空的靈魂填滿了愛的幽靈。

然而音樂的奇蹟光輝卻籠罩不到苦命人空空的肚子裡去,捉襟見肘的經濟情況,讓懂事的克里斯朵夫不得不減少飯量來照顧弟弟們,母親路易莎痛苦萬分。


卻只能在其他人都不在家的時候,抱起自己的大兒子哭泣著:“我可憐的兒子呦!”

苦難從來不會淺嘗輒止,雪上加霜才是它最大的樂趣。


克里斯朵夫的父親在又一次瘋狂的酗酒後,大聲責罵家人,痛苦的克里斯朵夫終於反抗了。


高分9.5,100年來,它改變了無數人的人生觀


他拿著父親醉酒後寫下的放棄俸金的說明,愧疚卻又無奈的要求男爵閣下,將以後每個月的俸金直接發到自己手上。

於是父親和兩個弟弟的生活全部由孩子來負擔了。克里斯朵夫在十四歲就做上了一家之主,毅然決然地挑起了這副沉重的擔子。


克里斯朵夫就這樣成長起來,伴隨著音樂和苦難,也伴隨著母親深沉卻軟弱的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