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者应该怎样学欧楷?能不能学田英章?

代广寒


关于此问题,我谈谈我的学习欧楷感受。

首先,你要明白欧楷的田楷(姑且称为田楷)的区别。

欧楷:

个人对欧阳询的字的特点总结为:正,险,绝,挺,秀,敛!

正:字体整体大方。

险:字体结体险要,并非端正,有千钧坠石之感。

绝:结体不受约束,比如有“三足鼎立”之势或者“咬合之感”等。富有变化,但又不偏不倚,味道十足。

挺:点画刚劲有力,味道十足。

秀:点画不拖泥带水,肥瘦恰好,清秀古朴。

敛:字体点画长一点短一点都会失去碑帖原味。

田楷:

舍弃了欧楷点画的方峻,笔画的细刚,结体的险绝,缺少变化,笔画基本只有一种写法,结体多了几分媚。这不是说人家写的不好,只是人家写出了自我风格。

学欧体,要临的和欧阳询一样,那是很难得。因为纵观《九成宫》《华度寺》《皇甫诞君碑》风格略有不同,也就是说欧阳询都不像欧阳询,这里面的原因很复杂的。

如果觉得欧楷直接上手难,那么你不妨以田楷作为桥梁,参考田蕴章《每日一题,每日一字》,看看人家对书法的理解与指导,他曾说过:楷法莫学田。

学习书法,要思考,不要人云亦云,亦步亦趋。不遵古法的人多了,做好自己,默默临帖,默默思考,默默坚持!

练了断断续续不到一年,写的不好,但仍在努力中…



袁文止戈


孙过庭《书谱》有云:“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也就是说,初学者该以平正入手,学会了平正再追求险绝,学会了险绝又回归平正。田楷以平正著称,作为学书法的基础当然是可以的。

但是往往有一群人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什么逻辑,告诉你学书法该以险绝入手,要临《九成宫》,要加入个人风格。试问叫平正都办不到,何以讨论险绝,又何以加入个人风格?

学书法当循序渐进,要有正确的理解,学田楷可以,但勿沉迷于田楷,有了一定的基础,就要选择一些其他的字帖来丰富自己的理解,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再加以提炼,然后再尝试融入自己的东西,融会贯通方能有所建树。





静中缘


尽管很多书法朋友都认为田英章所书写的不是欧楷,讲真,这有点吹毛求庛了,比如宁愿认可卢中南是欧楷,而不认可田英章。“田楷”当然不会百分百是欧阳询,即便是二王父子,王献之也不能百分百的写成王羲之。况且,临学的本义并非是要复制。从技法层面,个人感觉田英章楷书中的“欧楷”成分并不逊于卢中南。



学欧楷可以学田英章,也可以不学田英章,如果仅从“学欧像欧”的角度考虑,最好是溯本求源,直接学欧阳询。书法圏反对从田英章楷书去师法欧楷的主要理由是田楷机械呆板,字势之中特别是险绝的味道差了一些,这条理甴不能说不客观,事实上也的确如此。但是田英章楷书的机械与雷同,是对点画字法力求至善的结果,他甚至修正了一些单字结体上欧楷的粗疏与瑕疵,使汉字的“线条单元”近乎规范与制式,为可学、易写提供了支撑,究竟是“对”还是“错”,还是要留给后人与历史去评价。



我看过田英章书院教授的学生,也一样要临写欧阳询的《九成宫》,田楷并不排斥欧楷的原创性,反而是强调临摩要取法古人。之所以“田门弟子”几乎都是在写浅一色的“田英章”,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田英章楷书教学的效能性是十分强大的。关于田楷的争议,我认为最根本的还是在于学术分歧,挺田的并非就是俗不可耐,批田的也未必就是犯“红眼病”,关键是大家对书法艺术的认知站位与角度不同。



抱庸浅谈。图片均自网络。


抱庸詩書


书法学习不是学像就是达到目的。清代学“欧体”高手姚孟起、黄自元等也都融入自己的笔法,虽然一眼就能看出他们是“欧体”,但能感觉到他们的“欧体”是活的。

这个境界是极难的。我们现代书家学“欧体”往往简单化、美术化,这其实不符合“欧体”精神。

作为书法初学者而言,我们很难达到姚孟起、黄自元的高度,但我们可以通过学“欧体”,打好书法基础,因此,学“欧体”一定要取法乎上,一定要学原帖,只有原帖的精神才是“真经”,才能获得“欧体”的真正法则。

有人认为初学欧体很难入门,不知如何入手。我说过,学“欧体”,可以从他儿子欧阳通那里找突破口,例如,选欧阳通的《道因法师碑》就可以很好地解决入门难的问题,此碑的用笔特点锋芒毕露,正好弥补“欧体”笔法含蓄而不易理解的问题。

只要通了笔法和结体要领,对初学者而言已是达到目的,再深入学《九成宫》等就非常方便了,亦或是转学其它楷书或行草书都十分有帮助。


如石书艺


二田印刷体不是书法,不能学。


骑破车磕瓜子


可以做为反面典型教育学生,让学生分清什么是印刷体,什么是书法。否则,白练几十年,终成笑谈。


大俗88800161


欧是典范也是根,田是叶也是貌,看个人喜好。


用户8968788106142


这种提问也问了许多年了,至少二十年前就有人在问。而今天依然有人不厌其烦地回答,也真醉了。

二田书法内涵很简单,却能有这么多提问,可见很多提问是重复的,有脑之人是不会被套住反复回答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