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辛苦為此花,工筆畫大家王道中朝夕摹寫、終日不倦的藝術人生

楊西|撰文

牡丹被世人稱為“百花之王”,歷代文人墨客爭相為其寫詩填詞、傳神寫照,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青墩溪畔龍鍾客,獨立東風看牡丹”“牡丹芳,牡丹芳,黃金蕊綻紅玉房”,這些是古人讚美牡丹的詩詞名句。錢選的《牡丹圖》、陳淳的《洛陽春色圖》、徐熙的《玉堂富貴圖》、徐崇思的《牡丹蝴蝶圖》、徐渭的《水墨牡丹圖》、金代佚名的《牡丹湖石圖》,便是一代代畫家將牡丹入畫的傳世之作。

在中國畫家中,畫工筆牡丹的畫家很多,但王道中的工筆牡丹,在中國畫壇被稱為一絕。他畫牡丹用筆有力,可謂金勾鐵線,對牡丹的結構、品種、色彩以及風晴雨露的各種變化爛熟於心。1961年受出版社的邀請,曾經寫了一本《我怎樣畫工筆牡丹》,由人民美術出版社於1962年發行;與讀者產生了強烈的共鳴,好評如潮!我早年學習繪畫,正是從這本《我怎樣畫工筆牡丹》開始的。

半生辛苦為此花,工筆畫大家王道中朝夕摹寫、終日不倦的藝術人生

王道中

說到畫牡丹,我們還得了解牡丹的特性及牡丹文化。牡丹原產於我國長江流域與黃河流域的山間丘陵,後來人們發現了它的藥用價值,而將其培育種植。《神農本草經》中寫道:“牡丹味辛寒,一名鹿韭,一名鼠姑,生山谷。”甘肅武威縣發掘的東漢墓,出土的藥學竹簡中,就有牡丹治療血瘀病的記載。牡丹為多年生落葉灌木,屬芍藥亞科,喜涼、畏熱、喜燥、惡溼;可進行陸地栽培,也可以進行盆栽觀賞。

將牡丹作為觀賞的歷史,應始於南北朝。《劉賓客嘉話錄》中韋絢寫道:“北齊楊子華有畫牡丹極分明。子華北齊人,則知牡丹久矣。”《太平御覽》中有:“南朝宋時,永嘉水際竹間多牡丹”。從這些記載中,可以看出牡丹在我國民間栽種培育的歷史源遠流長。《海山記》中有:“隋帝闢地二百里為西苑,詔天下進花卉,易州進二十箱牡丹,有赫紅、飛來紅、袁家紅、醉顏紅、雲紅、天外紅、一拂黃、軟條黃、延安黃、先春紅、顫風嬌……”

,可見當時把牡丹作為觀賞的習俗已經具有可觀的規模,這則記載也許與隋煬帝廣集天下奇花異草的說法有關。

半生辛苦為此花,工筆畫大家王道中朝夕摹寫、終日不倦的藝術人生

清 雍正 珊瑚紅地粉彩牡丹紋貫耳瓶

陸游在《天彭牡丹譜》中就記載了70餘個品種,明清時牡丹的種植範圍更為廣泛,已擴大到安徽亳州、山東曹州及北京、廣西、黑龍江等地。《松漠紀聞》中這樣寫道:“富室安居逾二百年,往往闢園地,植牡丹多至三二百本,有數十叢者,皆燕地所無。”《思恩縣誌》中也記載了這方面的史實:“思恩牡丹出洛陽,民宅多植,高數丈,與京花相豔,其地名小洛陽。”當時民間將種植牡丹發展成為一種產業,這方面的人士寫了很多相關的論著,如薛鳳翔著《亳州牡丹表》、《牡丹八書》,從牡丹的種、栽、分、接、澆、養、醫、忌八個方面進行了論述。《洛陽縣誌》收錄古今牡丹優良品種169個。

王道中先生筆下的牡丹,大多數來自北京中山公園內的品種,有姚黃、魏紫、趙粉、二喬、露珠、珊瑚面、紫牡丹、金背大紅等。

半生辛苦為此花,工筆畫大家王道中朝夕摹寫、終日不倦的藝術人生

王道中作品《金背大紅》

中國畫講究“以形寫神,形神兼備”,特別是工筆畫,對形的要求就更高。“神”是目的,“形”是達到“神”的必要手段,絕不是停在形上。所以王道中先生筆下的牡丹造型,是經過“寫生、取捨、提煉、概括”四道工序而形成,是牡丹精神的再創造。

下面這幅《國色天香》是他畫牡丹的代表作,畫中的牡丹一看便知是一幅“晴”牡丹。王道中對牡丹進行過長時間的觀察寫生,對牡丹的陰、晴、夕、露十分熟悉,對牡丹的風、霜、雨、雪瞭如指掌;要表現牡丹國色天香的品格,自然是一片晴空下的牡丹最為合適。畫面上,一叢牡丹在微風的吹拂下競相開放,有趙粉、二喬和紫紅,一塊奇石壓在畫面左下角,穩住畫面重心。畫中共畫全開花頭6朵,半開花頭3朵,花蕾3個,藏在葉下的花頭6朵,風姿綽約、嫵媚動人。

半生辛苦為此花,工筆畫大家王道中朝夕摹寫、終日不倦的藝術人生

王道中作品《國色天香》

在畫法上,他先以勁挺的線條勾勒出花朵、花蕾的形態,畫出葉的抑揚翻轉;用濃淡墨勾勒皴擦出乾的滄桑及石塊的外形及質感;精準地勾勒出石旁一雙和平鴿的動態及旁邊的一叢小花,然後用淡墨對畫面進行分染。染時先染深色花朵和葉片,葉片採取一片一片地染,只染顏色最深處,將葉與葉之間的層次區分開來;接著染花頭,染時也只染最深處,以區別瓣與瓣之間的關係。

待整個畫面基本形態出來之後,再用花青對畫面進行分染,染時將葉片與花頭分開;先以花青染花頭,一支色筆,一支水筆,色筆蘸花青,水平蘸清水,染一次暈一次,以將花瓣染勻為準;一瓣一瓣地染,染完一朵再染另一朵,如此反覆分染,經過“三礬九染”,待整個畫面的花頭、花蕾染完,再染葉片。染時以此類推“三礬九染”,直到把葉片染成一叢一叢的立體效果。

王道中先生在葉染完後,才回過頭來染粉色的趙粉。染時用曙紅進行分染,還是一支筆蘸曙紅一支筆蘸清水,用色極淡,層層加深;染一遍罩一次礬水,直到色足為止。畫到此時,整幅畫的第一個階段基本告一段落,王道中先生對畫面進行整體調整,檢查其中遺漏之處,該加深的地方加深,該補染的地方補染;如鴿子、小花也進行分染,使整個畫面形成總體統一的效果。

半生辛苦為此花,工筆畫大家王道中朝夕摹寫、終日不倦的藝術人生

《國色天香》局部

王道中先生見打底即足,便對畫面進行罩色,深色花頭罩洋紅,葉片正面罩淡草綠,反面罩淡石綠,枝幹以淡赭石罩之;罩一遍上一次膠礬水,如此反覆三遍,意足即可。趙粉花頭他則採取背面託粉、正面提粉之法,一般提至三遍方可將花頭刻畫得玲瓏剔透、嬌豔無比。

葉和花畫完,整幅作品的大體風貌已經呈現,王道中視畫面需要,對局部地方作進一步刻畫,如嫩葉、反面葉、花萼等處。在這些地方,為了表現出其鮮嫩的特性,他以筆蘸淡曙紅適當渲染,既表現了質感又給畫面增加鮮活的生命氣息。

畫面下方的鴿子,雖然佔地不大,卻是這幅畫意境的組成部分,它寓喻和平、和諧,增強了此畫所體現的主題,所以王道中在鴿子的形象上也作了認真的刻畫。濃重的墨色描繪了鴿子的眼睛、頸部和翅、尾,細心地絲出鴿子身上的羽毛,紅紅的鴿嘴,靈動的眼睛,十分形象。一株紅色的月季襯托一旁,栩栩如生、情趣盎然。

半生辛苦為此花,工筆畫大家王道中朝夕摹寫、終日不倦的藝術人生

《國色天香》局部

對於畫面下方的奇石,王道中先生以花青進行罩染,罩時他注意不以顏色覆蓋墨色,採取薄染法反覆數次,直到石的厚重感呈現出來為止。最後他以筆蘸濃墨,點出石上、牡丹老幹上的苔點;有的苔點上點以硃砂,以增加奇石和乾的滄桑及畫面的古樸。

整幅作品構圖飽滿、形象生動、線條流暢、筆法遒勁、墨色蒼潤、設色典雅,老幹如龍、花朵嬌豔、枝葉臨風、白鴿吉祥,呈現出一派春意盎然的勃勃生機,寓喻祖國繁華似錦、國色天香!

王道中先生1931年出生於北京,1954年考入中央美術學院,畢業後任黑龍江書畫院教授及藝委會主任,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他出生於書香門第,受家庭影響而酷愛繪畫藝術,在中央美院學習期間,曾受徐悲鴻、田世光大師教導;先後拜於非闇、張其翼二位大師學習工筆花鳥畫,開始學習北宋院體工筆花鳥畫法,同時以造化為師,表現生活,融會貫通、刻苦鑽研,創造出獨具風貌的工筆牡丹畫法而享譽當今畫壇。

半生辛苦為此花,工筆畫大家王道中朝夕摹寫、終日不倦的藝術人生

王道中作品《牡丹圖》

上面這幅《牡丹圖》是他1962年畫的一幅作品,畫面上一叢牡丹,其中有姚黃、魏紫、趙粉、豆綠及狀元紅等名貴牡丹品種,爭奇鬥豔、迎風而立;一隻蝴蝶、一隻蜻蜓、五六隻蜜蜂在花叢中飛舞,一派風和日麗、春光明媚的景象。從畫法上可以看出王道中先生的紮實功底,線條圓潤有力,設色古樸典雅,用筆一絲不苟,足見其在學習傳統上所下的功夫,其中留有些許於非闇所畫牡丹的影子。他在畫上題字中寫道:“餘自幼愛畫入美院,後親得於非闇、田世光教誨,初獲畫徑,朝夕摹寫,終日不倦。每歲暮春,首都牡丹盛開之際,晨昏學蜂習蝶,迷醉園中,繪其形,領其神,察其姿,寫其色,記其名,求其本,戀依其間,終日不食亦快事也。”這段文字可說是王道中先生畫牡丹的學藝寫照。他正是以“朝夕摹寫,終日不倦”的刻苦精神攀登著藝術的高峰。他筆下的牡丹是其精神與智慧的結晶,是其勤奮與天賦結出的碩果。

王道中先生一生創作了大量描繪牡丹的作品,如《國色天香》、《國色雙輝》、《雲中笑》、《微風花欲舞》、《穀雨之前》、《富貴長壽》、《洛陽春》、《半生辛苦為此花》等等;出版過《我怎麼畫工筆牡丹》、《白描牡丹圖稿》、《王道中畫集》,是我國當代著名的花鳥畫大家。

半生辛苦為此花,工筆畫大家王道中朝夕摹寫、終日不倦的藝術人生

王道中作品《國色雙輝》

王道中先生為何能在工筆牡丹的畫法上取得如此豐碩的成績,我認為主要來源於以下幾個方面:

一、源於歷代朝廷對牡丹的推崇

牡丹自從在《詩經》中,以詩的形象進入大眾視線,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它以藥用植物被記入《神農本草經》,成為一味中藥;北齊楊子華畫牡丹,使它以藝術的形象進入繪畫領域;隋煬帝收集天下奇花異草,它被列入我國名花而倍受讚賞、廣為栽培,可以說牡丹文化的形成根深葉茂、源遠流長。

牡丹作為觀賞的習俗興盛於唐,唐朝的社會穩定、經濟繁榮,長安城將洛陽牡丹的名品大量引入進行培植。據柳宗元《龍城錄》記載:“洛人宋單父,善種牡丹,凡牡丹變易千種,紅白鬥色,人不能知其術,唐皇李隆基召至驪山,植牡丹萬本,色樣各不同。”從這段記載中,可以看出長安除了大量引進洛陽牡丹外,還顯示出當時種植牡丹的技術已經達到相當高的水平。據《杜陽雜記》記載:“高宗皇帝宴群臣賞雙頭牡丹”。《酉陽雜俎》記載:“穆宗皇帝殿前種千葉牡丹,花始開香氣襲人”。《劇談錄》中:“慈恩寺浴堂院有花兩叢,每開五六百花,繁豔芬馥,絕少倫比”。這些記載充分說明,在唐代上至皇上,下至文武百官,都將牡丹作為奇花而賞,而且已經成為一種宮內的生活習俗。

宋代對牡丹的觀賞栽培延續了唐代的做法,且有過之而無不及,在栽培技術上有了進一步的提高。歐陽修在《洛陽牡丹記》中寫道:“種花必擇善地,盡去舊土,以細土用蘞末一斤和之。……白蘞能殺蟲,此種花之法也。”

《洛陽花木記》中寫道:“凡栽牡丹不宜太深,深則根不行,而花不發旺,以瘡口齊土面為好。”北宋時有“洛陽牡丹甲天下”之說,由此可見一斑。那時的人們不但愛花、種花,更善於培育新的品種,有“牡丹不接則不良”之說,他們用嫁接方法固定芽變及優良品種,使牡丹的優良得以更好地延續,同時也使這種愛牡丹、賞牡丹、畫牡丹的生活習俗傳了下來。

半生辛苦為此花,工筆畫大家王道中朝夕摹寫、終日不倦的藝術人生

宋代黑剔花纏枝牡丹紋罐

二、源於國民對牡丹文化的喜愛

從牡丹文化發展的歷史來看,唐代特別看重牡丹,人們紛紛讚譽它的豔麗,欣賞它的高貴,使它成為國運昌盛的象徵,種植、觀賞牡丹遂發展成為一種生活時尚,形成以牡丹為載體的文化現象。它幾乎涉及到文化領域的各個方面,諸如學術、語言、民俗、實物等不同層面,在此我就不一一贅述,僅從藝術繪畫方面敘述。

歐陽修的《洛陽牡丹記》、陸游的《天彭牡丹譜》、丘俊的《牡丹榮辱志》、張邦基的《陳州牡丹記》、高濂的《牡丹花譜》、薛鳳翔的《亳州牡丹史》、汪灝的《廣群芳譜》等,都是記載與牡丹有關的知識和栽培方面技術。散於民間的雜記、文集和有關牡丹的故事傳說,以及反映在服飾、建築、食品方面的牡丹圖案,都屬於牡丹文化的綜合反映。以上種種,代表牡丹文化已經廣泛地深入民間,受到老百姓的讚頌和推崇,它是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相結合的產物。“國運昌時花運昌”,牡丹作為富貴、吉祥、繁榮、昌盛的象徵,被一代又一代地傳承。

到了清代,牡丹的栽培技術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將牡丹的種植發展成一種產業,並且燻花技術已經十分普及。《曹州牡丹·附記七則》中記載:“右安門外草橋,其北土近泉居人以種花為業,冬則溫火煊之,十月中旬,牡丹進御矣。”《五雜俎》中也有這方面的記載:“朝遷進御常有應時之花,然皆藏之窖中,四周以火逼之,隆冬時即有牡丹花,道其工力,一本數十金。”從這則記載中可以看出,牡丹已與人們生活緊密地連在一起,使越來越多的人群更喜愛它。有關牡丹栽培、醫用、觀賞的技藝,我國民間早已把它傳向國外,使得國外很多國家都喜愛牡丹,一直傳承至今。

半生辛苦為此花,工筆畫大家王道中朝夕摹寫、終日不倦的藝術人生

清 餘鵬年著《曹州牡丹譜》一卷

三、源於畫家對牡丹畫法的傳承

對於牡丹文化的喜愛,從宮廷的倡導推崇發展到民間,逐漸地進入大眾的日常生活,民間畫家自然而然地受其影響,將牡丹作為自己描繪的對象,以表達民間老百姓心靈深處對富貴昌盛的美好追求與祈盼。

牡丹的畫法有很多,有工筆,有寫意,有沒骨,有水墨;無論用何種畫法,都是對牡丹的讚賞。下面這幅宋代團扇牡丹,以精緻的筆法描繪了一朵碩大的重瓣牡丹,在綠葉的襯托下雍容華貴,設色豔麗、構圖飽滿,一看便得院體畫風。雖然不知道作者的姓名,僅以作品來看,也屬於一件難得的佳作。

半生辛苦為此花,工筆畫大家王道中朝夕摹寫、終日不倦的藝術人生

宋代 佚名《牡丹圖》

明代的徐渭畫牡丹,採用潑墨法。潑辣豪放、筆墨精到,一掃前人牡丹畫法中的呆板造作之氣,使其筆下的牡丹有一種高雅脫俗的君子之風。

半生辛苦為此花,工筆畫大家王道中朝夕摹寫、終日不倦的藝術人生

明代 徐渭《水墨牡丹圖》

到了清代,牡丹畫法的盛行已成為當時的一種趨勢,從形式到內容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如惲南田的這幅《牡丹圖》,畫中紅、白、紫牡丹三枝,或正或側,俯仰掩映,各具丰姿。他巧妙地利用枝幹之間的穿插,葉與花之間的襯托,表現了牡丹的華麗與高貴。惲南田作畫多用沒骨畫法,畫中很少用線條勾勒,僅用顏色渲染將對象表現出來。這幅牡丹就是典型的沒骨畫法作品,清新明亮,豔而不俗。

半生辛苦為此花,工筆畫大家王道中朝夕摹寫、終日不倦的藝術人生

清代 惲南田《牡丹圖》

近現代畫家中,以牡丹為表現對象的就更多了,如於非闇、田世光、陳半丁、江寒汀、陸抑非、俞致貞、王雪濤、張大千、齊白石、吳昌碩等,都是畫牡丹的丹青妙手,將對牡丹的各種傳統表現技法傳承了下來,王道中筆下的牡丹也是傳承和發揚這些技法的具體體現。

半生辛苦為此花,工筆畫大家王道中朝夕摹寫、終日不倦的藝術人生

於非闇《富貴白頭》

四、源於自己對藝術的刻苦

王道中先生在藝術上是一個有理想有追求的人,他非常勤奮刻苦。年青的時候跟隨於非闇、張其翼兩位老先生學習工筆畫,從宋代宮廷畫家的花鳥畫入手,兼習別家;他一方面將古人畫法中的表現技法,與自己的工筆牡丹畫法結合,形成他畫中嚴謹細緻的特點;另一面卻轉向自然,以造化為師。每天清晨五點,他就趕到公園對牡丹進行寫生,他說:“這時因曙光初照,花露未解,花瓣初開,是寫生的最佳時間。”在寫生過程中,他通常採取默寫的辦法。“默寫”是中國畫學習中最為重要的一環,是畫家在生活中存之於心而形之於筆的過程。顧愷之說:“遷想妙得”,只有“遷想”才能“妙得”。畫家不能看一筆畫一筆、看一物畫一物,必須加強默寫訓練,提高自己對牡丹描繪的能力。

1961年他就編寫了一本《我怎樣畫工筆牡丹》的書,受到美術界眾多的讚譽,也就是說早在六十年代,對於牡丹的畫法他就有一套十分完整的表現技法。雖然他在工筆牡丹畫法上取得了令人羨慕的成績,但他並不以此為滿足,依然孜孜不倦地探索新的表現形式。

眾所周知,工筆重彩畫法是費時費工的一門藝術,王道中先生將寫意的方法嘗試運用到他的工筆畫中,也就是說他要在生宣紙上畫工筆。當他將這個想法說出來的時候,曾受到很多人的懷疑,通過艱苦的練習,反覆地實踐,他終於成功了。八十年代,在他的一個巡迴展中,我看到他自創的這種工筆畫,畫幅大多數都是四尺整紙的生宣。他先用墨線像畫工筆那樣,將牡丹的形態勾在宣紙上,利用生宣自然暈化的特點及毛筆蘸色前濃後淡的性能,一筆下去就將花瓣的濃淡表現出來,真是十分生動,既有寫意的韻味,又具工筆畫工整豔麗的特性,受到觀眾的一致好評。

半生辛苦為此花,工筆畫大家王道中朝夕摹寫、終日不倦的藝術人生

王道中作品《半生辛苦為此花》

上面這幅《半生辛苦為此花》,也是他刻苦探索的代表作。他認為白描是中國畫千百年來的優秀傳統,有著極其豐富的表現力,為此,他想以純白描的手法來創作這幅作品。

畫法上,他先以白描將畫中的形象勾勒出來,只不過在勾勒的過程中,他更加註意用筆的頓挫、轉折,以求每一筆都嚴格地表現對象的體感及質感。老幹的用線粗獷,用筆講究粗細變化、抑揚頓挫。在牡丹葉的正面略施以淡墨渲染,花瓣的根底略染了些淡黃色,既不施粉,也不施重彩。畫中的兩隻蝴蝶,他以工筆重彩的辦法畫成,使其與牡丹的白描表現手法形成強烈的對比,襯托出花的樸素與淡雅。

畫的右上角,王道中以他嫻熟的“瘦金體”題寫“半生辛苦為此花”,字體端莊有力,隱隱透出一種滴水穿石的力量。

整幅作品看上去清新淡雅、格調高古,平淡簡潔中蘊藏著一種百折不撓的精神,這幅作品同時也是王道中先生一生藝術追求的精神寫照,令人拍案叫絕!

王道中先生的一生,是與工筆牡丹畫技法相伴的一生,是為“花中之王”牡丹傳神寫照的一生。他一生勤奮刻苦、謙虛謹慎、虛懷若谷,所以他筆下的牡丹才開得富麗堂皇、丰姿綽約、雅俗共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