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鍾琪的兵權,權利不比年羹堯小,為什麼雍正只殺了年羹堯,放過了嶽鍾琪?

中國歷史研究所


嶽鍾琪是岳飛的後裔,年羹堯是雍正的寵臣,此二人都曾為大清立下過汗馬功勞,同時也都是手握重兵的封疆大吏,唯一不同的是嶽鍾琪下獄後只是被廢庶人,而年羹堯下獄後卻是被賜自盡。導致這種結果不同的最根本原因其實還是二人的為人處世的不同,以及對皇權的威脅程度不同。

嶽鍾琪:招忌下獄,被廢庶人

受老岳家薰陶,嶽鍾琪也是一個能征善戰的主兒,嶽鍾琪憑藉著自己的軍事天賦屢立戰功,逐漸成長為了大清國的封疆大吏。

手握重權,功高蓋主難免會招制禍端,更何況嶽鍾琪還是以漢人身份擔任要職,自然招人忌恨,果然不久成都就有人訛傳其想要謀反,嶽鍾琪趕忙上書自辯清白,還好此時雍正帝對他還是信任的。

其實真正為他埋下禍患的還是呂留良案。此案讓雍正帝認識到原來滿人雖統治中原快一個世紀,但民間仍然有人並沒有真心臣服於滿清,甚至還拉出岳飛唆使手握重兵的嶽鍾琪謀反,本就疑心重重的雍正帝對嶽鍾琪自然就沒那麼信任,因而雍正帝慢慢開始藉著嶽鍾琪後期的作戰不力刻意打壓他,而朝中嫉恨嶽鍾琪官員們也是群起而攻之,不久嶽鍾琪被貶下獄,兵部叛其“斬決”,雍正帝念其有功,改為“監斬候”(也就是死緩),直到乾隆二年,才被放出來廢為庶人。

雍正帝沒有對嶽鍾琪動殺心,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嶽鍾琪懂得為人處世,對皇權並沒有太大的威脅,首先,嶽鍾琪是一直秉承“精忠報國”的原則一心撲在西北軍務上,其個人是沒有什麼政治野心的,即使是身居要位,也只是掌兵權,對皇權構成不了實際的危害。其次,其為人也是比較低調,特別是自成都那次訛傳其謀反的事之後,其做事更是謹小慎微。但因為兩件和他相關涉及謀反的事件,使得雍正帝對他終是不放心,最後才招制了被下獄的悲劇。

年羹堯:囂張跋扈,被賜自盡

年羹堯是雍正頗為倚重的寵臣,早在雍正登基之初便是大清國的邊陲重臣。基於對其的信任及寵愛,雍正賦予了他更多的權力,將西北幾個省的軍政要務悉數給予了年羹堯,年羹堯儼然成為了大清國的“西北王”。

雍正帝對年羹堯的恩寵,不僅沒讓年羹堯感激皇恩,相反年羹堯變得越加的囂張跋扈,導致西北地區出現了“不知皇帝,只知年大將軍”的局面,更為甚者,年羹堯入京面聖也不知收斂,更是讓文武百官對其跪迎。這明顯是對皇權赤裸裸的挑戰。這還不算,年羹堯還在朝中結黨營私,乃至能左右朝廷官員的任免,這應該是沒有哪個皇帝願意看到的吧。

其實憑藉著雍正帝對他的恩寵,年羹堯只要忠心辦事,不居功自傲,必定不會有如此下場,說白了年羹堯還是不太懂得為人處世,他真應該好好學學大唐的郭子儀。所以說,年羹堯被賜死完全是他自找的。

結語

嶽鍾琪下獄多多少少還是有點兒冤枉的,勝敗乃兵家常事,作戰不力的確有過錯,但不至於“監斬候”。年羹堯的確是罪有應得,不懂為臣之道的人,遲早是會被君主給清算的。


混沌聊史


嶽鍾琪雖然一度權力、官爵不比年羹堯小,但是嶽鍾琪與年羹堯完全不是一類人。

年羹堯是雍正的包衣奴才,雍正一手把他提拔起來的,隨著權力越來越大,仗恃著曾經為雍正鞍前馬後,參與過包括奪嫡之爭在內的雍正的很多政治事務,立下過汗馬功勞,在獨自督師西北山高皇帝遠的情境下,變得越來越桀驁不馴、驕矜自大、張揚跋扈、違法亂紀。甚至在雍正閱兵時手下將士居然只知帥令,不知王命,還得意洋洋的告訴雍正,這才犯了帝王大忌。所以年羹堯之死,不是因為他官職高、權力大,而是因為他自己不知收斂,拼命作死。

嶽鍾琪是岳飛第21世嫡傳後裔,岳飛第三子嶽霖一脈之後。嶽鍾琪一生建功無數,卻低調務實,從不居功諉過,一生鞍馬勞頓,最後死在了征戰的路上。

其父親就曾追隨康熙帝征伐葛爾丹,立了大功,被康熙封為四川提督。康熙五十年(1711年),由於準噶爾汗國屢屢犯邊擾民,為了平叛報國,原本已經官至知府的嶽鍾琪毅然棄文從武,被任命為四川松潘鎮中軍遊擊,從此踏上戎馬生涯的征程。他一生建立的功勳如下:

一、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準噶爾汗國大汗策妄阿拉布坦與沙俄勾結,欲吞併青藏。32歲的嶽鍾琪被提拔為四川永寧(今四川敘永)協副將。身為副將的嶽鍾琪在都統法喇的指揮下,率六百精兵作為先遣部隊向裡塘、巴塘進發。用計擒殺叛軍首領達瓦喇札木巴、塞卜騰阿住第巴、達哇藍佔巴等,擊潰叛軍三千。巴塘叛軍頭目喀木布第巴一看形勢不妙,遂降服獻戶。接著,乍丫、察木多,嚓哇等地的堪布(寺廟主持)、喋巴(營官)、土司(頭人)紛紛順命歸降。

二、撫定裡塘、巴塘後,嶽鍾琪率六千清兵抵達察木多,活捉了在逃的蒙古喇藏汗等幾名叛軍首領。嶽鍾琪接著孤軍深入,在無法取得與上峰聯繫的緊急情況下,果斷突襲寨桑饒巴,奪取三巴橋。沿途反叛的各藏部落首領驚聞官兵似神兵天降,六個部落數萬戶盡皆降順。

三、突襲饒巴成功後,嶽鍾琪再設巧計捉拿了被稱著“萬人敵”的叛軍猛將黑喇嘛,攻下拉薩門戶喇哩。隨後嶽鍾琪獻計招降藏軍將領公佈,並再向噶爾弼獻計發兵拉薩。噶爾弼命嶽鍾琪為先鋒,嶽鍾琪率部馬不停蹄,日夜兼程、強渡過河、攻下敵堡,殲滅準噶爾軍,直逼拉薩山城。嶽鍾琪在藏王的親自迎接下進入拉薩後,派兵扼守拉薩各要衝,並在城內展開搜捕,活捉了策零敦多卜在拉薩的內應喇嘛四百餘名,降服協助準噶爾軍的藏兵七千餘眾,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完成了拉薩平叛。

四、雍正元年(1723年),以參贊大臣職位隨年羹堯西征青海和碩特部首領羅卜藏丹津,出歸德堡(今青海貴德),斷敵退路。二月,襲破羅卜藏丹津大營,青海平。

五、雍正三年(1725年),授川陝總督,加兵部尚書銜。次年,奉命執行完成雍正的雲貴兩地"改土歸流"政策。

六、雍正七年(1729年),受命為寧遠大將軍率部西征,會北路靖遠大將軍傅爾丹備攻準噶爾部遊牧地伊犁。

七、乾隆十三年(1748年),參與大小金川之戰,獻南北夾擊、直搗中堅之策,被經略傅恆採納,並以13騎入勒烏圍(今四川金川東)大營,勸導大金川土司莎羅奔父子歸降。

八、乾隆十五年(1750年),西藏珠爾默特那木札勒叛亂,時年64歲的嶽鍾琪奉命出兵康定,會同總督策楞,結果成功討平叛亂。

九、乾隆十九年(1754年),嶽鍾琪抱重病出徵鎮壓陳琨,病卒於四川資州,時年六十八歲,乾隆帝賜諡襄勤,乾隆帝贊為“三朝武臣巨擘”。

嶽鍾琪是一個文武雙全的不世奇才,其赫赫武功橫跨三朝,其一生不是在出徵,就是在出徵的路上,可以算是康雍乾盛世的守護神,特別是雍正朝,簡直就是救火隊長。他雖然也曾功高震主,但是自己一直非常低調務實,從不居功自傲,這才有雖然牽連呂留良案還能全身而退。

雍正十年(1732年)十月,嶽鍾琪因為牽涉呂留良案,招致雍正疑忌,被以"誤國負恩"等罪奪官拘禁。雖然最後被以無罪釋放,但是終雍正一朝,再未被啟用。此期間,其修身養性,無半分怨懟之言。直到乾隆年間大小金川平叛,屢攻不下,乾隆才重新啟用了他,但是其職位也僅僅是恢復到四川提督而已。

嶽鍾琪不但一生武功煊赫,還著作有《姜園集》、《蛩吟集》等文集。


謝金澎


嶽鍾琪,字東美,號容齋,是清朝最著名的漢人將領,同樣也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元老。年羹堯被雍正賜死後,嶽鍾祺接任川陝總督,封三等公爵,成為了繼年羹堯之後第二位手握川陝甘三省兵權的封疆大吏。

當時嶽鍾琪以奮威將軍的身份被雍正調到青海當年羹堯的副將,他協助年羹堯制定了“乘春草未生”、“搗其不備”的戰略方針,親率一萬五千步兵打破羅卜藏丹津十萬叛軍,直搗其老巢莊浪衛以西的桌子山、棋子山,全殲叛軍餘孽,只羅卜藏丹津一人女扮男裝逃遁,這次平叛只用了兩個月,被雍正稱讚為奇功。

正好年羹堯因為功大而忘乎所以,被雍正帝免除他的川陝總督等一切要職,其後更是以“大逆”、“專擅”、“貪贓”等九十二條大罪賜死。於是嶽鍾琪以副將身份領了大將軍印,擢升川陝總督,賜爵三等公。

嶽鍾琪先後平定了新疆準格爾部勾結沙俄發動的叛亂,均得到雍正的表彰。另外他在治理邊疆上耶實施了廢除人頭稅等措施,還組織生產發展水利,使得新疆生產得到了恢復發展。這幾年的時間裡嶽鍾琪春風得意,混得相當威風。

但是到了雍正五年,嶽鍾琪就開始倒黴了。這年二月,一個叫盧宗漢的人在成都城裡大喊:“從嶽公爺造反!”“嶽功爺帶領川陝兵馬造反!”盧宗漢這一嗓門,把嶽鍾琪驚到了,他立即命提督黃庭柱將其捉拿,並且迅速以“因私事造蜚語無主使者”砍頭。當然這事瞞不了雍正,嶽鍾琪如實上報了。

這件事任誰都知道嶽鍾琪有些反應激烈了,他倉猝的將盧宗漢砍頭,不免有此地無銀三百兩的嫌疑。嶽鍾琪這時候也很後悔,他為了給雍正表忠心就申請引咎辭職。但是雍正反而安慰他說:“數年以來,攙鍾琪不止謗書一筐,可朕無從理它!”

可僅僅過去三個月,“靖州諸生曾靜遣其徒張熙投書鍾琪勸其反”。這時嶽鍾琪不再匆忙處置了,反而接見了張熙,並交給了雍正發落。於是雍正發起了一場文字獄,將曾靜、張熙等一百多漢人都殺了。

嶽鍾琪都做到這個份上了,雍正應該明白這個漢人的忠心了吧?不,雍正隨著邊疆叛亂的平定,再次產生了對嶽鍾琪的疑心病。雍正九年,雍正連下三道申斥的聖旨,說岳鍾琪是不懂得一點軍事常識的膽小鬼。同年底更是斥責嶽鍾琪好好反省。

嶽鍾琪作為漢人將領受到雍正的重用,早就讓一干滿族大臣懷恨在心,又因為他在任四川提督時與大學士鄂爾泰發生過過節。雖然嶽鍾琪一直在謹慎小心對待與滿族大臣的關係,但此時鄂爾泰等人還是抓住機會趁機彈劾嶽鍾琪“專制邊疆”、“誤國負恩”等等。

於是,嶽鍾琪被奪取職務,儘管沒被找出什麼實質的證據,但還是被議罪為“斬立決”,還是雍正“法外施恩”,才改成了“斬監候”。於是,嶽鍾琪被關進了曾經關押上司年羹堯的死囚牢,眼瞅著已經走上了年羹堯的老路。

可是,雍正沒殺嶽鍾琪,也沒放過他。顯然這其中有兩方面的原因,一個是嶽鍾琪確實沒有年羹堯飄飄乎不知所以然的毛病,年羹堯的下場還歷歷在目,讓嶽鍾琪生怕自己行事有錯會招致殺身之禍,所以他處事一向謹慎。另一個就是雍正的問題了,雍正顯然看出沒想一下子把嶽鍾琪弄死,就像年羹堯一樣也沒立刻弄死。他也許是在思量,很顯然他已經控制住了局面,就沒必要急迫的處死嶽鍾琪,也許以後還用得上。

果然,就在雍正還沒下定決心怎麼處理嶽鍾琪時,就突然駕崩了。乾隆即位第二年就把嶽鍾琪放了出來,起用嶽鍾琪擔任四川提督平叛四川大小金川。於是,本該像年羹堯一樣被雍正弄死的嶽鍾琪,就此躲過了一劫。


邯鄲醉


嶽鍾琪其人無論在正史裡,還是《雍正王朝》裡,都和年羹堯有著莫大的關係。


雍正元年跟隨年羹堯出征青海和碩特部首領羅卜藏丹津的叛亂,駐紮于歸德堡,切斷敵軍入川、入藏的後路;以及襲破羅卜藏丹津大營,平定青海都是由嶽鍾琪部完成的。

嶽鍾琪這個角色在正史裡,雖然沒有直接證據表明他是年羹堯的親信,但是隨年羹堯出征,從任務佈置與安排上,都是非親信不可為的。

但是嶽鍾琪在《雍正王朝》裡顯得還是比較有心機的。


從江夏鎮的事情上,嶽鍾琪用刀劃破臉,就足見其心機之重。既能完美實現上司的意圖,又能規避職責風險,且能對未知的風險作出及時的預判。

嶽鍾琪和年羹堯的關係也相對比較微妙,江夏鎮其他參與事情的兵勇都賞了500兩銀子,而唯獨對嶽鍾琪的賞賜,年羹堯隻字未提。這裡不提反而說明嶽鍾琪是其嫡系親信,應該是拿股份的,運回四川再分的。

雍正之所以在剷除年羹堯的同時,沒有一併收拾嶽鍾琪,根據《雍正王朝》劇情分析,是有如下原因的。

首先,嶽鍾琪是雍正埋在年羹堯身邊一顆比較深的棋子。


在西寧,陝西巡撫範時捷(正史中是年羹堯的親信)在跟年羹堯要帳篷等軍資無果後,透露了其向嶽鍾琪彙報過,使得年羹堯暴跳如雷。這說明,在權力方面即便是最親的親信,年羹堯也絕對不會讓他人染指,更別提分享。

雍正正是看準了這層關係,才將嶽鍾琪收入囊中的。嶽鍾琪本身有很強的統兵能力,但是面對年羹堯,雖然自己是副帥,也只能是奴僕。而能給權力給嶽鍾琪的只有一個人,那就是雍正。


其次,當時西北雖然叛亂已平,但是羅卜藏丹津逃竄,餘亂尚在,需要有人坐鎮。

很顯然嶽鍾琪是比較合適的人選,本身嶽鍾琪就是四川人,出身武將世家,在西北屬於本土製敵,對當地情況比較熟悉,對年羹堯的軍隊更熟悉。

而所謂的“餘亂未平”本身就是邊軍“養寇自重”的慣用手段。這事無法挑明,只要不過分,歷朝歷代朝廷往往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留嶽鍾琪在,本質上也就是朝廷有“小辮子”可抓。


再次,嶽鍾琪雖然在西北有很大的實權,但是比起年羹堯,實權要小得多,威脅自然小更多。


在年羹堯被剝奪兵權之後,由嶽鍾琪接任,授了一個“徵西大將軍”的職位(這是電視劇編撰的,正史中沒有)。嶽鍾琪雖然說接替了年羹堯,但是資歷與威望畢竟無法和年羹堯並駕齊驅。

所以嶽鍾琪是不可能形成年羹堯在西北形成的那個針扎不進,水潑不進的狀態。自然也不會對朝廷形成實質性威脅。

但本質上為什麼嶽鍾琪很難形成年羹堯那麼大勢力的原因,用正史裡的嶽鍾琪實授的官職可以說明問題。


正史中,雍正3年,嶽鍾琪被升任川陝總督(《雍正王朝》裡叫陝甘總督)接替年羹堯主持西北局勢。但雍正收回了撫遠大將軍的印信,並未授嶽鍾琪為撫遠大將軍,而是加了兵部尚書銜。這本質上嶽鍾琪就無法形成像年羹堯那麼大的權勢的。

“川陝總督”只是年羹堯眾多職務裡,相對實權的一個。的確西北四省的軍事、民政嶽鍾琪都有權利管轄。但是此外的更大的用兵權,糧餉監督權,以及西北人事決定權,嶽鍾琪實際上並不掌握了。


嶽鍾琪接任川陝總督的心情,理論上和祖大壽親眼看著袁崇煥被拿下,自己接受關寧鐵騎那感覺是一樣的,心裡除了恐懼還是恐懼。


炒米視角


對於這個問題,恐怕連嶽鍾琪自己都有些無奈,我又沒結黨營私、我也沒有威脅皇權、我更沒創建“年黨”,憑啥處理我?

話說手握實權的人多著呢,李衛控制著江浙地區的財富,張廷玉控制著朝野的人脈,至少在清朝的版面上,實權的人物有很多,難道雍正要一個不留的全部幹掉?沒這個道理。

說白了,手握實權不假,但這並不意味著自己將走向死路,如何運營自己在朝廷和官場上的關係,或者說如何讓雍正感到放心,這才是自己是否安全的重要保障。至少對於年羹堯和嶽鍾琪來說,前者沒做到,但後者做到了。

雍正最後選擇殺死年羹堯,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自斷臂膀,畢竟這是曾擁立自己上位的功臣,更在西北立下了軍事上的功勳以襯托雍正的功績,以至於年羹堯巔峰之時,大有與雍正一內一外共掌政權的態勢。任命官員要聽年的建議,西北軍權財權以及行政皆被年羹堯的勢力所染指。而即便年羹堯一度權傾朝野,雍正也仍然保持了縱容,可見他對年羹堯的壯大還是保持最大限度的容忍,但問題是,皇帝跟你客氣,你不能照單全收啊!

讓你手握重兵、讓你參與政治和官員任命,甚至縱容你腐敗,這麼多的高容忍都是為了一個結果:那就是我的統治要保證、我的地位更要穩固。可你不知深淺居然要擺出一副平起平坐的姿態,那我可就不容你了!我給你充足的權力,是為了讓你保證我的統治地位,而不是跟你共分江山。

所以張廷玉活了下來,因為在大是大非的問題上,他知道怎麼區分;李衛更是混的風生水起,因為他權力再高也知道誰是他的主子。同樣的道理,嶽鍾琪也做到了,軍權我管著、西北的戰爭我打著,儘管我手握大權,但我的注意力只集中在戰爭上,至於結黨和營私,別人幹不幹我不管,反正我不幹。

所以在年羹堯逐漸做大之時,嶽鍾琪卻仍然是一個聽話的奴才,在尊重皇命的同時更注意保持了與年羹堯之間的距離,因此當年羹堯逐漸被打壓之際,嶽鍾琪不但沒有與年聯合,反而在關鍵時刻反踢一腳。曾靜傻乎乎的前來勸說造反,反而被其直接扭送到監獄。也許嶽鍾琪的志向沒有年羹堯遠大,但在政治情商上,卻遠遠高過年羹堯一頭。


遼寧資深球迷


嶽鍾琪的權力並不比年羹堯小多少,為什麼雍正帝殺了年羹堯卻沒有殺了嶽鍾琪?誠然,在年羹堯倒臺之後,除了撫遠大將軍的職務之外(嶽鍾琪後來擔任過寧遠大將軍,但沒有擔任過撫遠大將軍),其他的職務、職權基本上都被雍正帝交給了嶽鍾琪。一時間,嶽鍾琪一個漢臣竟成了節制數省駐軍的川陝總督,而且爵封三等公!這在清朝初期、甚至中期都是相當罕見的。年羹堯好歹還是八旗漢軍出身,而嶽鍾琪卻是徹徹底底的漢臣……這也為嶽鍾琪後來的境遇埋下了伏筆。

年羹堯該死

很多人認為,雍正帝殺年羹堯是“卸磨殺驢”、刻薄寡恩,完全是因為年羹堯“功高震主”了!可是,諸位不要忘了,怡賢親王胤祥理論上還是雍正帝皇位的立正對手呢,但雍正帝並沒有把他怎麼樣,反倒是重用、禮遇到了無以復加……或許又有人要說了,胤祥手裡又沒有兵,雍正帝自然放心。誰說胤祥手裡沒有兵?雍正帝連自己長期居住的圓明園守軍、侍衛的調動權都交給了胤祥,這對雍正帝的人身威脅可比年羹堯大多了!但雍正帝並沒有猜忌胤祥。那麼,我們只能得出一個結論:年羹堯該死。

那些個什麼囂張跋扈、貪財納賄無非欲加之罪罷了……即便有,在中國古代對於年羹堯這樣級別的政治人物而言也談不上是什麼“罪過”。漢相蕭何不是還曾經通過與民爭利、貪財納賄向漢高祖劉邦表白自己沒有野心嗎?年羹堯錯就錯在他不該向朝廷的人事任免權伸手!所謂“年選”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本該是“雷霆雨露、皆為天恩”,結果卻成了年羹堯的私相授受……這是什麼?是赤裸裸的結黨、結私黨!試問,手握重兵、節制三省四地的撫遠大將軍兼川陝總督開始結黨了、而且結的是私黨,哪個皇帝還能睡得著覺?僅憑這一點,年羹堯死得冤嗎?一點兒也不冤,他該死!

嶽鍾琪因何被拿下

嶽鍾琪為何被拿下?平心而論,嶽鍾琪這個人比他的前任年羹堯要低調得多!或許是因為漢臣的身份,又或許是因為性格原因,嶽鍾琪從來就不是年羹堯那種性格張揚之人。那麼,他又為什麼會被拿下呢?表面看是因為兵敗、與蒙古準噶爾部作戰失利,可世上哪來什麼常勝將軍?僅僅是一次兵敗而已,降級留用、最多開缺回籍也就差不多了。可在鄂爾泰、張廣泗的參劾下,嶽鍾琪卻落得個“交部議處”的結局,這一“議處”便議出了一個斬決!或許連雍正帝自己都覺得重了,這才下旨降一級處分、將斬決改為了斬監侯。之後,嶽鍾琪就這麼一直處於“死緩”狀態,既不執行、也不減刑……直到乾隆二年才被貶為庶人,回到了成都老家。

這就比較奇怪了,鄂爾泰彈劾嶽鍾琪也就算了,嶽鍾琪的副手張廣泗怎麼也跳了出來?下屬告自己頂頭上司的黑狀歷來都是官場的忌諱,就算你告成了,恐怕以後的上司也不會待見你、更加不敢重用你!萬一你將來再告我一狀怎麼辦?張廣泗在這個時候跳出來,很顯然只能是雍正帝默許或授意的,不是嗎?那麼,雍正帝為何要如此針對嶽鍾琪?僅僅是一次兵敗嗎?不不不,絕對不只是因為一次兵敗。

漢臣掌兵不要說是在清朝初期和中期,就算是晚清時期的曾文正公、左文襄公,遭到的猜忌和攻擊還少嗎?年羹堯一個在旗的漢軍手握重兵就已經遭到多方攻擊和雍正帝的猜忌,更何況一個漢臣出身的嶽鍾琪?換言之,雍正帝雖然重用了嶽鍾琪,但對他並不放心……可屋漏偏逢連夜雨,雍正帝越是不放心什麼,偏偏就來什麼!

雍正六年,靖州秀才曾靜投書嶽鍾琪,勸嶽鍾琪謀反!嶽鍾琪正如日中天,怎麼可能聽一介窮酸秀才的蠱惑?於是命人鎖拿了曾靜並將他交給了雍正帝。這符合嶽鍾琪一貫的作風,按理說岳鍾琪這樣的處置沒有問題啊。問題出在嶽鍾琪將曾靜送往北京之前,為了怕曾靜在御前胡說八道、連累自己,嶽鍾琪在曾靜被捕之後對其進行了誘供並將之做成了“鐵案”。等曾靜進京之後,口供、證據等一應俱全,雍正帝該怎麼想?“你嶽鍾琪也是涉案人,本該避嫌才是。可你倒好,直接給我來了個誘供,把自己撇得一乾二淨!你想要掩飾什麼?到底害怕曾靜亂說什麼?”這是正常邏輯吧?

自此,雍正帝雖然仍然在重用嶽鍾琪,但猜忌之心卻越來越重。可嶽鍾琪畢竟手握重兵,雍正帝總得有個拿下他的理由吧?無故誅殺功臣的罪名雍正帝可不想擔!雍正帝真是要什麼就來什麼。雍正十年,嶽鍾琪在與蒙古準噶爾部作戰中兵敗,雍正帝便藉此大做文章,最終將嶽鍾琪判了“死緩”……說白了,嶽鍾琪沒有野心、更加不會謀反,這一點雍正帝也心知肚明,拿下嶽鍾琪不過就是提前除害、防患於未然罷了。這或許就是雍正帝非要將嶽鍾琪的死刑改為“死緩”的原因之一吧。當然,平息滿臣的“眾怒”或者也是一個原因,畢竟鄂爾泰代表的恐怕不光是他自己,而是一股滿臣勢力,雍正帝不得不有所表示,判嶽鍾琪一個斬監侯、也算給足鄂爾泰面子了。

嶽鍾琪為何能夠死裡逃生

嶽鍾琪為何能夠死裡逃生,個人認為,最大的一個原因就是他根本沒有什麼實質性的“罪責”。年羹堯好歹還結黨了,嶽鍾琪連這一點都沒有做。雍正帝拿下嶽鍾琪完全是因為猜忌,是為了提前除害、防患於未然。如果僅僅是因為這個原因就誅殺國家的可用之將,將來誰還會為自己賣命?當然,平衡也是一個原因。鄂爾泰公然彈劾嶽鍾琪,可見二人的關係想必不會太好。雍正帝一直都非常倚重鄂爾泰,在嶽鍾琪與鄂爾泰將相之間發生矛盾時,犧牲誰不言而喻……但這不是主要原因,僅僅是“催化劑”而已,說到底還是雍正帝想要拿下嶽鍾琪。

除了嶽鍾琪沒有實質性“罪責”之外,雍正帝或許也是想給兒子乾隆帝留下一些可用之臣吧,這就涉及到帝王馭下之術了。嶽鍾琪是雍正年間與年羹堯不相上下的良將、名將,其作戰指揮能力是相當出眾的。在那個開國元戎凋零、後起之秀又青黃不接的時期,雍正帝總得為後繼之君考慮考慮吧?把年羹堯、嶽鍾琪這些良將、名將都殺了,將來兒子用誰?判“死緩”就不同了,也展現出雍正帝的帝王之術。將來乾隆帝一紙赦書赦免了嶽鍾琪的死罪,嶽鍾琪還不感激涕零?乾隆帝想要重新啟用嶽鍾琪,他還不得拼了命效忠自己這位“救命恩人”?更重要的是,嶽鍾琪被關押多年,在軍中的舊班底早已不復存在,已然威脅不到乾隆帝分毫,他只能心甘情願當一條在戰場上咬人的“獵犬”,不是嗎?

事實也的確如此,乾隆十三年,大小金川之戰失利,乾隆帝重新啟用了賦閒多年的嶽鍾琪。嶽鍾琪二話不說,上馬就走,協助乾隆帝平定了大小金川的叛亂。順帶說一句,彼時大小金川前線的“一把手”正是當年坑過嶽鍾琪的張廣泗!嶽鍾琪也是個睚眥必報之人,很快便抓住了張廣泗的把柄,上書乾隆帝彈劾張廣泗。這時候,乾隆帝也只能是滿足嶽鍾琪的要求、犧牲張廣泗了……說到底,無論年羹堯、嶽鍾琪,還是後來的張廣泗、訥親,都只是雍正帝、乾隆帝手中的棋子罷了,該棄子時不會有絲毫猶豫!如果嶽鍾琪沒有因為肺結核和心臟病突發死於軍中,在軍中的影響力再次做大,誰又敢說乾隆帝不會再次拿下、甚至殺了嶽鍾琪呢?訥親、張廣泗,哪個不是乾隆帝重用之人?殺的時候,乾隆帝可眼睛都沒眨一下……


農民工歪說歷史


都別搶,我來答。

年羹堯之死全然取決於自己的放肆和輕蔑,既不冤枉,也不值得同情。哪怕這個人對雍正來說曾有不世之功,憑著這份功勞也應放他一馬,讓他去守皇陵什麼的。

但權力的魅力遠不是一個人的功勞可以抵消的,雍正要維護自己的統治,那麼寧可錯殺一千,也不能放過一個。好比如一群小雞仔啄了自家的菜地,那麼寧願趕走一群雞,也不會刻意去尋找那隻真正的兇雞。

年羹堯持寵而嬌,行為舉止都已經不再是當年那個讓雍正器重的人,撫遠大將軍位高權重,總督以下都要受他節制。年羹堯自認為了不起,對這些官員呼來喚去,輕則直呼其名,重則予以訓斥。

交惡於下,結果雍正準備辦年羹堯的時候,一大群仇家紛紛跳出來揭發年羹堯,不管他是冤枉還是真的有罪,落井下石永遠是報復敵人屢試不爽的手段。

在邊疆時,年羹堯作為最高長官,其架子頗如皇帝,蒙古王公竟然需要向他下跪議事。跪來拜往,可謂一時風頭無兩,這種作風年羹堯又把它帶到京城裡。

雍正讓他進京的時候,他要求直隸總督李維鈞、陝西巡撫範時捷跪送自己,雖說他是大權獨攬的撫遠大將軍,但到底只是一個臨時性的差遣。

戰爭一結束,他就什麼也不是。年羹堯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反而沉迷於享受權力帶來的快感,看到這些一二品大員跪倒在自己的腳下,想必年羹堯的內心是十分愉悅的。

到了北京城時,依然是這幅架子。一群王公大臣苦於他暫時在雍正面前是個紅人,不敢與其對抗,只能順從他的意志給他下跪,臉上無光,心中自然是怒火中燒。

年羹堯頗覺爽快,並不下馬還禮或扶起諸人,而是穩坐在馬匹上一路招搖過市,桀驁姿態可見一斑。驕縱是雍正決心處理年羹堯的重要原因。

說到底他有什麼罪,雍正開出的九十二款大罪,三分之二都不過是子虛烏有,剩下的無非是貪贓行賄,雖是雖有應得,但還不至於讓這位大功臣身敗名裂,自裁而死。

根本原因在於,他的驕縱讓雍正感受到了威脅,找不清自己位置在哪的年羹堯在雍正的面前也常常顯露出驕縱的姿態。這是一個糟糕透頂的信號,不得不讓雍正暗自狐疑。

他年羹堯如今這般傲人,難道已經是包藏禍心,決意謀反?

當雍正起了這樣的疑心時,年羹堯必死幾乎是一個註定的結局。一個子虛烏有的猜測可能會因為現實中很多符合猜測的舉動而變成真的現實,疑心不是憑空烏有的。

如果不是年羹堯在雍正面前大擺架子,目無尊上,雍正又怎麼會把他視為威脅自己皇權的一個巨大潛在敵人呢?

就算從前雍正對年羹堯說自己包括子孫後代都要記住他的功勳,年羹堯和他妻子生病了,雍正親自過問,贈送藥品。對年羹堯的父親以及其它家人,也是常常關心。

就算雍正曾做了這些又怎麼樣呢?

你年羹堯已經讓雍正感受到了威脅,不殺你才有假。話說回來,雍正對待年羹堯也算不薄,那麼年羹堯自然也就死的不冤了。

再說岳鍾琪,作為一個漢人,能夠在當時的政治環境下做到川陝總督的位置屬實不易。實際上雍正對他的處理實在是天大的冤枉,和年羹堯相比,嶽鍾琪算是老老實實。

儒生呂留良的學生曾靜因為一直想著要反清復明,而嶽鍾琪又是岳飛的後人,所以成為對方策反的對象。但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老祖宗是老祖宗的事情。

今非昔比,嶽鍾琪為什麼要像老祖宗一樣活著呢?

再說他雖是川陝總督,手握三省兵馬,但此時天下已定,清朝勢力已經穩定。那個平西王吳三桂都被康熙給扳倒了,他嶽鍾琪為什麼要去冒這個險?

他既沒有這個心思,也沒有這個力量。

所以立馬將曾靜事件向雍正說了說明,雍正這人對權力的把控十分謹慎,不容許對自己出現任何的威脅。從他對八爺黨的處理手段來看,就可以看出他是一個不折手段的人。

即便他已經坐穩皇帝的寶座,但依然不敢放鬆對八爺黨的監視,生怕他們捲土重來。曾靜編織的嶽鍾琪造反的謠言觸動了雍正,但當時由於正值用人之際。

雍正選擇忍了,沒有追究這件事。

但由於嶽鍾琪在對噶爾丹策零的作戰中接連失利,雍正開始生氣了,你嶽鍾琪不是說自己很厲害嗎?怎麼出現這麼多的失誤,難道是故意拖延戰爭,另有意圖?

雍正不敢細想,實際上他難道不害怕嶽鍾琪屁股一轉,勾結敵人一起回身來打自己?他怕死了,所以仗還沒有打完就把嶽鍾琪給調了回來。

經歷了年羹堯這事以後,雍正屬實有點杯弓蛇影了。

嶽鍾琪一失寵,彈劾的奏摺立馬送到雍正的面前,畢竟言官們向來懂得看主子的臉色形色。被彈劾的人可能並不是一定有罪,但主子不喜歡,所以必須彈劾你。

結果一回來的嶽鍾琪就被關進大牢裡,坐了兩年之後居然被兵部判了一個“斬立決”,你說冤不冤?實際上嶽鍾琪之所以會被判死刑,很大的原因就是他漢人的身份。

滿人貴族肯定不願意漢人方面做大做強,所以必須整死這個嶽鍾琪。因為嶽鍾琪既沒有謀反,就算在戰爭中表現不佳,但也不至於判死刑,不然要是這麼玩,以後誰還敢給你帶兵打仗了。

雍正接到這個奏摺以後,也覺得不妥,這要是把嶽鍾琪殺了,只會激化滿漢矛盾。所以免除了死刑,罰銀七十萬兩,不得不說雍正真是敢罰哈。

嶽鍾琪恐怕把自己賣了都沒有這麼多錢。

雍正大概率是知道嶽鍾琪是冤枉的,但為了平衡滿人貴族這方面,他最終還是懲罰了嶽鍾琪。雖說手心手背都是肉,但一塊是親生的,一塊是撿來的,雍正肯定會偏心。

總的來說,嶽鍾琪是忠心的,也沒有什麼過失,這是雍正不殺他的理由。但由於他漢人的身份,在當時還是比較敏感的,所以雍正才會整他,但是後來一看那幫滿人貴族整的有點過分了。

他畢竟是個皇帝,必須平衡雙方的勢力和矛盾,不能讓這群看熱鬧不嫌事大的人亂來,所以才不殺嶽鍾琪。但說來說去,嶽鍾琪都是冤枉的很,誰叫大明皇帝不爭氣呢。


圍爐談史


這個問題老梁來回答。

這事咋說呢?其實說道根子上,無論是年羹堯年大將軍,還是嶽鍾琪嶽老前輩,能耐再怎麼大,這都是雍正手裡邊的棋子。

為什麼殺年羹堯,而留下嶽鍾琪?簡單的說,那是因為年羹堯該死,嶽鍾琪還有用。

如果您要了解的更加詳細一點,不妨聽俺給大傢伙嘮叨嘮叨這事。

年羹堯該死

老話說的好,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啊!年羹堯的軍事才能您別說擱到雍正朝,您就算擱到整個清朝的歷史,那都屬於排的上號的存在,說他是軍事大家,這一點都不為過。

而縱觀整個清朝的歷史時段,就沒幾天消停的,幾本上天天的打。就雍正手上這日子還算好點,但西部尤其是青海這塊還是受到了來自蒙古的騷擾。

總之雍正為了一勞永逸的解決這地方的騷擾,就給予了年羹堯很大的權柄。

什麼川陝總督啦,什麼撫遠大將軍啦等等,雍正把這帽子一個接著一個的給年羹堯,這當中有實權的,有虛職都是可以嘚瑟的。

其中這川陝總督屬於地方實權派,這就是割地一方的大佬,那叫封疆大吏。

而這撫遠大將軍那更勝一籌,就這帽子才是年羹堯能夠蹲在西部好一頓嘚瑟的根源所在。

說道這裡估計,有小夥伴好奇:“這撫遠大將軍是幹嘛的?”

幹嘛的?整個清朝壓根就沒這設置,這就是一頂臨時的帽子。

說道這裡估計小夥伴們樂的後槽牙都禿嚕皮了:”整半天是一頂臨時的,有啥權利呢?”

這您可就錯了,正因為他的權利實在是太大,所以才是臨時的。

整個清朝掐頭去尾攏共就九個撫遠大將軍,就這職位一般人都撈不著,這都得有著皇室血統的人才能戴上,年羹堯這屬於特例。

說的再明白一點,這撫遠大將軍比所謂的欽差都高一級,殺一個地方大員這都不用通知皇帝,直接拿刀子捅,皇帝也不會秋後算賬。

那麼清朝為嘛會設置這樣的一個官呢?

說道根本原因,這就是清朝文武分制,文官你就算是吼破了喉嚨武官他都不帶鳥你的,武官就算是拿刀架在文官的脖子上,文官翻著大白眼一句:“你管的著嘛?滾!”

這兩位如果越界了,皇帝不管你誰對,先把你越界的拿下。

那麼這個結果要是遇到打仗,可就要了命嘍,武官要錢要糧,文官說:“等著!”

你等著吧!你的營盤都餓死人了,這文官搖搖晃晃也就來了。

這仗也就不用打了,大傢伙一起搖小白旗這不就完事了嗎?

所以撫遠大將軍這就橫空出世了,也就是說年羹堯憑藉這帽子可以挾制地方上的文武官員。

你說厲害不厲害,這要是有點啥土壤的話,尾大不掉整成一方諸侯這都未嘗不可啊!

這還不算,雍正還給予了年羹堯直接參與朝政的權利,什麼官員的優劣,吏治的革新,這種事都可以不經過別的部門直接捅到雍正的案頭。

所以造成的結果就是年羹堯所管理的轄區,您別說芝麻綠豆的小官,就算是品級高的任免這都是年羹堯一句話的事。

這不後來還蔓延到了朝堂對各地方的任免,這就已經超出了他的管轄範圍,美其名曰叫年選,比朝堂選下來的都有優先任用的待遇。

想當年康熙朝的時候,吳三桂不就有個西選嗎?最後被康熙碎成了渣渣。年羹堯走到這一步,基本上就離著該死不遠了。

這事整到最後,蒙古草原上的什麼王公,什麼額駙見到了年羹堯這都的行跪拜禮。

蒙古這塊能靠過來的,這都屬於雍正的政治盟友,跪拜這也得跪雍正啊,這倒好被年羹堯截胡了。

在有,年羹堯回京,這王公以下的官,這都跪地上來迎接年羹堯才成,不然啊不樂意。

王公大臣不跪就不跪,但他們向老年問聲好,老年就點個頭而已。

這裝的那叫個高大尚啊!沒誰了!

那麼雍正能夠一直忍著年羹堯,是因為西北這塊他真的找不出一個能擔當大任的將軍,不忍也得忍著。

但西北戰事差不多的時候,其實年羹堯也意識到了雍正要下手,所以就有了養寇自重的想法。

但雍正可不會給他坐大的機會了,所以就下手了,年羹堯必須死,他不死,就這麼繼續折騰下去,死的可就是雍正了。

西北軍費花不起嘍!

當年康熙拿吳三桂開刀,何嘗不是吳三桂啥都不幹,拿走了天下一半的收入。

這倆人的境況何其相似。

嶽鍾琪不能死

是啊,年羹堯留了後手來了個養寇自重,那麼也就意味著西北這事壓根就沒有從根子上解決。

也就是說,西北這塊還得有人守著。年羹堯沒了,作為替代品嶽鍾琪可就上線了。

嶽鍾琪的軍事才能似乎不顯,其實他的能力不比年羹堯差,只是他沒有年羹堯那麼大的權限而已。

舉例說明,嶽鍾琪後來被雪藏了,到了乾隆十三年的時候,大小金川叛亂。

乾隆手下大將平定大金川叛亂,那打了多少回,壓根就拿不下。沒法子這才把已經六十二歲的嶽鍾琪請來,就這時間點嶽鍾琪離開官場已經有十好幾年了。

結果嶽鍾琪穿著官服就帶著十三個人,進入叛軍的大營,和那叛亂的土司一頓老酒喝的天昏地暗,愣是在人家的大營裡睡了一夜。

得咧!第二天這大金川叛亂就圓滿結束。

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別人看不出大金川叛亂的根源,而嶽鍾琪就看出來了,這就是一個合格軍事家的才能。

所以嶽鍾琪足以替代年羹堯的地位。

而嶽鍾琪的能力是有的,所以不可不防,但嶽鍾琪足夠的謹小慎微,當年曾靜找嶽鍾琪鼓動他造反,嶽鍾琪第一個就把這事舉報了。

所以後來嶽鍾琪因為軍事失誤,被判處斬立決,被雍正改成了斬監侯,三年後釋放回家做了一個平凡的庶人。

直到乾隆朝再被啟用。

所以嶽鍾琪之所以沒有被殺,還是因為雍正還需要一個能打仗的將軍,一股腦全殺了,用的時候就瞎了。

而嶽鍾琪可沒有年羹堯的跋扈,而且足夠的忠心,這也是他能活下來的根本原因!

好了,今天就寫到這裡,喜歡的朋友加個關注,順手點個贊呦!


梁老師說歷史


年羹堯和嶽鍾琪之間是有本質區別的,年羹堯曾經是雍正皇帝最為信任的部下,雍正皇帝對年羹堯非常的包容,但是自作孽不可活,年羹堯的狂妄自大把自己給害死了。嶽鍾琪就不一樣了,他是名將岳飛的後裔,單是這個名號就不一樣了,他老爹在康熙時期位居要職,嶽鍾琪被貶官時並沒有不臣之心,主要是受人嫉妒,並且他為人謹慎,所以雍正皇帝猶豫再三後,還是沒把他殺了,而是被貶為了庶人。

雍正皇帝

年羹堯恃上眷遇,狂妄驕縱,導致了身敗名裂

年羹堯在康熙執政晚期,就已經幹到了川陝總督,很受康熙皇帝的器重,在雍正皇帝登基後,年羹堯是雍正皇帝的左膀右臂,在雍正皇帝立足未穩時,年羹堯被委以重任,讓其前往青海平叛,年羹堯平定了羅卜藏丹津叛亂,也穩定了雍正皇帝的統治,雍正皇帝更加器重年羹堯,他被封為一等公,他的父親,兒子也得到了朝廷的封賞。

最初雍正皇帝和年羹堯的關係非常的好,雍正皇帝還讓他跟著處理軍國要務,但是在雍正二年十月,年羹堯入京進諫雍正皇帝,雍正皇帝和年羹堯之間的關係急轉直下,因為此時年羹堯的權勢已經非常的鼎盛了,連蒙古王宮,直總督都要跪拜他,他甚至在雍正皇帝面前,也十分的驕橫無禮,一副你皇帝的位置都是我給你打下來的表情,這讓雍正皇帝十分生氣,也引起了他的警覺。

年羹堯

雍正皇帝開始讓人查年羹堯,年羹堯其實也沒有想造反的心思,但是他在大臣們面前作威作福,在雍正皇帝面前沒有人臣之禮,在朝廷之中結黨營私,雍正皇帝還要勒緊褲腰帶過日子,年羹堯卻貪贓枉法,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雍正皇帝已經容不下年羹堯了,短短几個月內就被削去了年羹堯所有官職,年羹堯在雍正四年被賜自盡。

嶽鍾琪屢受妒忌,功高蓋主,險遭殺身之禍

嶽鍾琪是在康熙四十八年,捐官入仕的,嶽鍾琪是文職,但是在康熙晚期由於準格爾部的騷擾,邊疆戰事頻繁,嶽鍾琪主動請纓轉武職,開始帶兵打仗,在四川建立了不少戰功,準格爾汗國和策妄阿喇布坦本來準備鼓動西藏喇嘛一起造反,嶽鍾琪又率領軍隊進入西藏平定了叛亂,嶽鍾琪也不斷受到朝廷封賞。

嶽鍾琪

雍正皇帝繼位後,青海羅卜藏丹津叛亂,年羹堯才到西寧時,被叛軍圍困,這個時候正是嶽鍾琪帶援軍來為年羹堯解圍,雍正二年,嶽鍾琪率部協助年羹堯圍殲了叛軍主力,叛亂被平定後,嶽鍾琪被雍正皇帝任命為甘肅巡撫,讓他管甘肅、青海兩地軍務。年羹堯被貶之後,嶽鍾琪被派去接替川陝總督一職,在這個時候川陝甘三省軍政要務,都由嶽鍾琪掌管。

雍正十年戰事再起,嶽鍾琪又被派去和準格爾部交戰,但是這次作戰嶽鍾琪卻吃了敗仗,被雍正皇帝降旨斥責,勝敗乃兵家常事,但是嶽鍾琪是封疆大吏,位高權重,對他羨慕嫉妒恨的人一大堆,加上曾靜還搞過了一出編造嶽鍾琪造反的戲,這時候後,以軍機大臣鄂爾泰為首的一群大臣,藉機上奏彈劾嶽鍾琪,雍正也早有意削減嶽鍾琪的實力。

鄂爾泰

所以在雍正十年,嶽鍾琪被降為了三等侯,不久雍正皇帝又下令將嶽鍾琪交兵部拘禁候議,這一關就關了兩年,嶽鍾琪看樣子在兵部得罪的人也很多,兵部提議是要殺了他,還好雍正皇帝知道嶽鍾琪也沒有什麼問題,判他"斬監侯"罰銀70萬兩。到了乾隆二年,雍正皇帝才把他放了出來,他貶為庶人。

轉眼又過去了十年,乾隆十三年,大金川叛亂,乾隆皇帝才重新啟用了嶽鍾琪。後來嶽鍾琪又為清朝平定了西藏珠爾墨特叛亂,乾隆十九年嶽鍾琪在平定了,重慶地區興起的邪教禍亂後,不久就病逝了,乾隆皇帝還把他列為了五功臣之一。乾隆皇帝

結語

年羹堯的權勢是遠高於嶽鍾琪的,年羹堯心高氣傲,貪贓枉法,在雍正皇帝面前居功自傲,因此引起雍正皇帝警惕,被貶官後仍然毫無收斂,因此雍正皇帝才對他痛下殺手;嶽鍾琪屢建戰功,備受雍正皇帝恩遇,但是也因此讓不少人記恨,嶽鍾琪被貶官後去見雍正皇帝時,戰戰兢兢可見他知道收斂,頂多也就貪汙點錢,但是罪不至死,所以雍正皇帝最後留了他一命,兩人是有本質區別的,年羹堯的權勢已經威脅到了雍正皇帝的統治,嶽鍾琪還沒達到這個程度。

影視劇中嶽鍾琪和年羹堯的形象

我是玄坤,一個熱愛並不斷學習歷史文化的求學者,每天一點分享,期待著朋友們的關注留言,能多和大家交流學習,感謝各位閱讀!


玄坤文史


嶽種琪和年羹堯的區別在於權臣和反臣的區別,雖然說後者也未有反臣之心,但在雍正眼裡看來年羹堯早已是亂臣賊子了,要說這年羹堯辦的大事不少,平定西藏亂事,率清軍平息青海羅卜藏丹津等等,可謂是功勳卓越,官至撫遠大將軍,再加上雍正對他的特殊照顧,年羹堯在仕途上可謂是春風得意。



這人啊,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年羹堯自此便“飄”了起來,得意忘形四個字用在他身上是在合適不過了,年羹堯失寵的開始要算到雍正二年了,那時候年羹堯還在邊疆,蒙古的王公見到年羹堯必須下跪,這時年羹堯要第二次進京,進京途中要求直隸總督、陝西巡撫等跪地迎接,堂堂的封疆大吏要給一個臣子下跪,兩人的心裡開始不舒服了起來,到達京城時,王公以下的官員都跪迎年羹堯帶來,誰知年羹堯高騎白馬、目中無人,直接就穿了過去,按理說這就是皇帝過去了也要讓大家起來的,這年羹堯是一句話都沒說,隨後閒話就傳了出來,說雍正要聽年羹堯的話,這次年羹堯的賞賜就是要求雍正給的,包括後面處理八爺一黨也是年羹堯的注意,雍正是言聽計從,這些話傳到了雍正耳朵裡分外的刺耳,極大的打擊來雍正的自尊心,自此兩人只見出現裂痕。



十一月,雍正給年羹堯下了一道朱喻,字裡行間是警告年羹堯要自重,保全來之不易的名節,誰知年羹堯依然是我行我素,甚至是更加驕縱奢靡,雍正生氣了,連降年羹堯九級,最後臣公列出了年羹堯的九十二條罪狀,雍正賜他獄中自盡,年大將軍正式玩完。


反觀嶽種琪這邊,因為一直是年羹堯的副手,對於年羹堯一步步走向巔峰最後逐漸滅亡是歷歷在目,雖然位高但處處注意,為官小心謹慎,但凡有勸其謀逆的都要上奏給雍正,俗話說人怕出名豬怕壯,嶽種琪這邊官混大了,自然招來了其它人的嫉妒,久而久之雍正也讓他罷官了,沒過多久雍正就駕崩了,他的兒子乾隆又用上了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