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醫生好嗎?

洛洛同


當醫生好嗎?

這個問題問的太籠統了,首先我們先看看如何才能成為一名醫生。

眾所周知,現今社會,想要成為一名醫生實在是太難了。首先醫學院校的分數一般都不低,想要考取排名靠前的醫學院校就更難了。拼盡全力考上理想的醫學院校後,迎接而來的是五年如高三一般的學習生涯,醫學類的課程非常多,並且沒有重點,所有內容都要掌握,很多醫學生,前三年都是在圖書館渡過的。

本科畢業後,一般都找不到理想的醫院,所以學生們有奮發圖強,開始考研,經過漫長三年研究生學習,發現很多大型三甲醫院都要求博士了,又開始讀博。博士又沒那麼容易畢業,有的學生讀了4、5年才畢業。這樣算一算,博士畢業都30左右了。

工作後呢,上不完的門診,值不完的夜班,醫生的工作強度遠高於大部分行業,收入卻並沒有那麼樂觀。再加上現在傷醫殺醫事件頻出,“勸人學醫,天打雷劈”已經被廣大民眾達成共識,大部分家庭都不願意自己的子女去學醫了。

那麼,學醫究竟好不好呢?其實還是要分人群討論的。

如果你家庭條件比較好,社會關係也比較廣的話,比如說父母是政界的,很多家庭都願意孩子學輕鬆、穩定的專業,畢業後在就業過程中也能多多少少給予幫助,比如事業單位、公務員之類的。

如果家裡從商的,家裡一般都希望孩子學習管理、金融之類的專業,好在畢業後能接掌家族企業。

還有的學習成績特別優秀的學生,能考上985、甚至top 10名校、甚至清北,那麼他們總的來說,還是更青睞 IT、金融、工程等前沿學科的,畢業後工作環境好,薪酬也可觀。

可以看出,很多家庭及考生是不願意學醫的,那麼學醫究竟對哪些群體有利呢?

以我個人的見解,對於家庭條件一般,無法對子女就業提供幫助的家庭,學醫不失為一個好選擇。雖然也有的人說進入三甲醫院要走後門什麼的,但是歸根結底,醫學是一門嚴謹的科學,一切以能力為主,對比公務員、事業單位等很多崗位,醫院就業相對來說公平許多,只要有文憑、有能力,一般都能找到合適的工作。

對於成績不是特別優秀,無法考取985、211學校的學生來說,學醫也是一種選擇。對於這類考生來說,如果隨大流,報考IT、金融等專業,畢業很難就業,所以很多考生一畢業就面臨失業,好工作找不到,送外賣、送快遞等工作又不願意幹,到後來只能做文員、前臺、話務員等工作,表面上看起來在環境優雅的寫字樓裡工作,上班穿的光鮮亮麗,實則月薪三千,並且毫無發展前途。但是,如果選擇學醫的話,上一所普通的醫學院校,畢業後進入社區或縣級醫院,工作穩定,收入不低,如果個人加把勁兒,研究生畢業的話,一般市級三甲也能考慮,平臺更高,發展也更好,工作十幾年後,經驗豐富,職稱也高,成為當地人尊敬的專家也是不錯的。

至於很多人所說的讀研、讀博學費高,沒有收入,這也並不矛盾。如果能力有限,本科畢業也是可以進入社區或縣級醫院的,如果能讀研,那麼進入市級三甲也是不錯的,如果博士畢業的話,那麼選擇就更廣了。

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學醫的話,各個階層都有需要的人才,根據個人經濟、學習能力,都能找到理想的工作。如果家裡條件實在不允許,也可以本科畢業一邊工作,一邊提升學歷,只要有能力,不怕找不到好工作。

還有很多人覺得學醫累、學醫苦,但試問,現如今哪行哪業不辛苦呢?如果家庭條件不好,學習成績也不是特別優秀,還不願意,不願意吃苦,那麼只能混吃等死了,而且下一代也只能延續你的路線了。


重症醫生王嬋


對家人朋友來說真好,小毛小病打個電話,告訴吃點什麼藥就行了。大病建議你到什麼醫院什麼科室,甚至聯繫好床位專家。對自己來說真不好。學得苦,受得氣,熬得夜,病自治。好不容易休息聚合,各種巴拉巴拉的諮詢。最誇張的是我告訴老媽我患了甲減。結果她老人家網上查,掛專家號看病,回來告訴我:“專家說我沒甲減”。我只是想求關心而已。我每天西藥加中藥,老公兒子視而不見,反正你自己是醫生嘛。


清風徐來713



身邊好多醫生,每天都能感受到他職業上的忙碌和小焦慮,但是也能同時感受到他們對這份職業的熱愛。

一位精神科醫生認識七八年了,當時有一次她接診遇到了一個未成年小女娃兒,過量服用止咳藥水,導致出現精神恍惚、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

孩子家長髮現異常之後,帶孩子去醫院看病,但是基本上是不好控制了。因為這個孩子在上學路上或者放學路上經常不回家,不去學校,直接去迪廳歌廳蹦迪。家長給的零花錢,孩子基本都花在藥店,買那個止咳藥水。


過量服用,這種東西有導致幻覺的作用,被稱作軟性毒品。

這個醫生姐姐說,這個事情值得社會關注,她有義務有責任去讓這個事情引起更多的人關注。後來我們推動了這個事情的進展,引起了當地公安機關的重視,搞了一次小徹查,多多少少對社會有一些推動作用。

所以我覺得,她當醫生還是有榮譽感和存在感的,她一定是喜歡這份工作的,因為可以幫助很多人和很多家庭。

還有一位手外科醫生,是醫院的青年骨幹,有一次他給一個女性患者做外科手術的時候,患者五六歲的小女兒在旁邊拽著媽媽的衣角,給媽媽把衣服和被子蓋上,這個場景觸動了醫生,他深情的發了朋友圈。


在一個深夜熬夜的外科醫生眼裡,這是堅持在手術檯上的一種動力,他表態一定要把這個手術做好。或許很多同行、外行覺得他在作秀,但是這就是醫生職業帶給他的榮光時刻。

所以,當醫生很累,但也很好。


遼瀋名醫


如果你滿足了下面的幾個條件,可以考慮學醫。

1,家庭條件還不錯,足夠滿足你35歲前的啃老要求。

2,學習成績不錯,本科能進211,985。而且有信心拿到博士學位。(現在省級醫院第一學歷要求是211,985,有博士學位的)

3,悟性,操作能力自認為還比較出色,因為決定了以後在臨床上能不能有所作為。

4,身體健康,耐的住寂寞,能抗的住前幾年沒日沒夜的夜班生活,一夜夜班後還有體力應付各種家庭作業。

5,情商要高,善於處理應付家庭和單位的矛盾,能合理處理上下級的關係。

6,溝通交流能力強,能應付病人各種刁鑽刻薄的問題,口齒伶俐,語言通順,善於各種表情思維表達。

7,其它不可預知事情。

如果你能基本滿足上面的條件,應該是可以選擇醫學這門專業的。


高峰45318156


國產醫療劇就不要看了,純粹扯淡,可以看看國外醫療劇,至於學醫,別傻了,除非你是個自律狂,一週幾個夜班,隨時會有生命危險,考研考博出來還要規培專培,30大幾才才畢業,神經病?


瑪索伊森


強烈建議不要當醫生。

實話實說,以前考醫學院,必須是好成績,考上了就不停學習,學醫這一行是幹到老學到老!學醫這一行,踏進醫院,從底層住院醫師幹起,沒有十多年的經驗,你只能不停寫病歷、跑腿,不停加班....不停考試,論文、職稱...醫生沒有節假日,因為你的病人發病不分節假日,沒有固定作息時間,因為你不知道手術治療中、術後有什麼突發情況,手機不能關機,因為你不知道你的病人什麼時候會諮詢你,找你。況且無德者不能行醫,無技者不能施術。加上現在社會環境中醫患關係,自己的健康與安全都成問題。醫患矛盾原因,大家想想都明白是什麼造成的。很多人說灰色收入,我只能告訴大家,那是主任與領導的事,你想多了。所以我堅決反對我和我親屬子女從醫。當然如果你想發財也可以從醫,就是不停通過手段,也需要努力爬上領導崗位,成為醫院的少部分實得利益者,但這是以前當醫生的初衷嗎?如果想守住自己的善良,只想當一個好醫生,想把治病救人當成本份天職,又不想同流合汙,只能轉行,要麼辭職!


仁心問世


作為醫生的我可以跟你聊聊這個話題,但聊之前先給你講個笑話吧!

說一個朋友問我,自己的孩子想學醫,問我有啥建議。我說:挺好啊,想學就學吧,但你要確定這孩子不是親生的,要是就不要學了!

目前中國的醫生面臨的困境:醫療環境惡劣,醫患矛盾激化。國家醫療投入少,醫療投入只佔5%左右,而美國在15%以上。人民群眾對醫療保障的要求越來越高,這些矛盾基本轉嫁到醫護人員身上,短期內還得不到解決,所以這樣的矛盾還會長期存在,現在學習一定會趕上的。

醫生的勞動強度遠遠大於常人和其它行業。醫生首先都要值夜班,每週都會有連續工作超乎24小時的時候,每週工作都會超過60小時,每天工作時事情繁瑣,如問病史,寫病歷,下醫囑,辦出院,還要和其它科室打交道等。

醫生精神壓力大。毛主席說:生命所繫,性命相托。責任重大,所以在治療患者過程中格外小心,加上目前的醫療環境緊張,很多醫生都是戰戰兢兢,如履深淵,如履薄冰。

醫生學習大。醫學是一個不斷髮展的學科,現在的疾病指南,專家共識,每年都會有新的發佈,醫學知識不斷更新,患者疾病和千差萬別,如果不是不斷的學習基本就不是一個合格的大夫。

醫生科研壓力大。醫生是一個技術工種,需要不斷的晉級,而現在晉級一般只看科研,所以每位醫生,特別是大醫院的醫生科學壓力大,每天都要閱讀相關文獻,寫文章,做課題。

如果你有一顆強大的內心,足夠的精力,終生學習的志向,不斷研究的理想,你可以學醫了。

對了,學醫你可能會收穫成就感,但這個是在努力的基礎上的。還有一份穩定的收入,但一般要熬成帶組或者主任後,收入可能會多些。

想好了,還要學,你就奮鬥吧,建議你加倍努力,能出國行醫,那樣就不需要面對國內的窘境,但努力程度要不只是翻一倍!


快樂的小大夫


作為一個過來人,可以告訴你,電視劇裡的醫生都是戲劇化了的,和現實差得太遠了,你知道5天和4天一個夜班是什麼感覺嗎?你知道凌晨3點在醫院大樓裡來回奔跑搶救病號是什麼感覺嗎?你知道一個醉漢指著你罵是什麼感覺嗎?你知道稍微引起患者不滿就是一個嘴巴子是什麼感覺嗎?你知道醫鬧是怎麼回事嗎?你見過將屍體停到辦公室,還燒紙同時聽著家屬謾罵還要給其他患者正常下醫囑是什麼感覺嗎?你知道搶救的時候,被人用刀和槍頂著是什麼感覺嗎?你知道醫生的猝死有多少嗎?如果這些你都不在乎,我覺得你學其他專業,能比當醫生更出色。


悠遠飄渺


好還是不好,冷暖自知;如果熱愛,學醫很好,如果為了找份工作,還是請繞行的好……

考醫學院校的大學生當年之所以選擇學醫我個人覺得無非是以下幾種可能。

第一,認為醫生收入多,人脈廣,工作穩定,無論任何時候醫生都不可能愁飯吃。第二,家長的要求。我就是這種情況,當年並沒有什麼高大上的理想,報考的時候家人父母定了學醫,覺得家裡有個搞醫的會很方便,也就順從了……第三,熱愛醫學,有崇高的理想,願意為醫學事業奉獻終身。第四,按照醫生寫病歷的打發兒,必須要加一句……其他情況兒。

當大學生畢業以後進入臨床工作以後一般會面對以下的情況……

一,沒完沒了的夜班。很多人說我們的職業也值夜班,值個夜班,沒什麼大不了的,不要發牢騷說夜班的事兒。我可以對這些人說,您來值個醫生的夜班試一試?很多醫院醫生的值班制度是24小時的,也就是說從早上7:30~8:00上班,幹到第2天早上7:30~8:00,這就完事兒了嗎?可不是這樣,經過了這24個小時的折磨,如果是外科醫生,第2天沒有手術,可能會早一些走,如果有手術可能還要連續作戰。如果是內科醫生,還要處理自己經管的病人,通常要熬到次日的中午結束才能休息,也就是說值這一個班要連續工作30多個小時。如果夜間病人病情平穩,還能小小的眯一會兒,如果有一個重患,可能這一宿就報廢了。


第二,較大的工作壓力。一般在三甲醫院每個醫生每天經管的病人可能要達到10~20個左右,如此大的工作量造成了巨大的工作壓力。醫生每天面對的都是病患,有的患者相對較輕,治療起來相對比較簡單,而有的患者又比較急重,治療起來是相當複雜的。每個患者面對的是一個醫生,而一個醫生要面對的是所有經管的病患,當患者的量比較大的時候,為了避免出錯,精力要求非常集中,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醫生到了下班的點兒仍然不下班,還在書寫病歷和查房的原因。

另外還有目前的醫療環境,稍有不慎就會面對各種投訴與醫療糾紛。面對一些患者還要忍受謾罵以及暴力相加……

第三,晉級的難度。雖然各行各業都有自己的職稱系統,但是相信醫生的晉級難度應該是比較的。醫生的職稱評定不僅要求年限要到達標準,而且還需要發表國家級論文,要有科研成果,有一些大型的醫院還要求非常高的SCI論文,要有援疆、援藏經歷。另外有一些醫院即使通過了職稱評定也因為編制的問題,不會聘用。


第四,一生都要堅持學習,不停進步。醫學的理念與技術變化是非常快的,很有可能兩年前還是比較正確的理論,但是兩年後就會被徹底推翻。而且醫學技術也在不停的前進,這要求學醫的人一生都不能停止對技術的追求,對知識的渴望。而且醫學是一門經驗積累非常重要的學科,學習成長的曲線是非常長的,必須要有時間的積累才能有質的飛躍。所以想要快速的達到某一項目的在醫學上恐怕很難。

那麼學醫好嗎?

說說我個人的感受吧,有一句話叫:“所有你遭過的罪,吃過的苦,經過以後都能笑著說出來”。

雖然學醫這個行業成長曲線慢、相對來講比較辛苦、壓力很大,需要不停更新自己的知識,但當隨著時間的累積,你的經驗越來越豐富,能慢慢的開始幫助患者解決問題,也會收穫非常大的自豪感,這也是一些其他職業不具備的感受吧。到現在我還記著完成自己的第一例半月板成型手術以後,患者第2天開心的走路的情景。還有獨立完成前交叉韌帶重建手術以後,經過康復,患者從返運動場的喜悅。那份喜悅可能是很多行業換不來的。

雖然在從醫的過程中要面對某些人的指責,患者的不理解,家屬的吵鬧以及各種坎坷的事情,但是其他行業也是一樣的,這世界上就沒有一個職業不累、不會苦惱,沒有糾紛,對嗎?



所以從我現在的感受來看,學醫很好!如果您覺得能接受苦、累、能堅持學習的腳步,能接受委屈和指責,對將來有很好的期待,相信苦中有甜,建議您加入到醫學隊伍中來。

如果您不能接受這些,請繞行!

我是堅持用簡單語言解釋複雜疾病知識的謝新輝,碼字不易,如果您贊同我的觀點,請幫忙點個關注我點個贊吧,謝謝了!


想好好做醫生的胖子


大學裡比別人辛苦,我那時候還可以本科畢業就業(二十年前),現在稍微好點的醫院都是要求碩士以上的,所以肯定要去考研。就算你本科畢業了去醫院工作了,還要規培三年,拿著基本生活保障的錢,幹著沒日沒夜的活,還沒有一個可以讓你放心安穩的歸屬感。反正工作後的收入絕對養活不了自己,還是要向父母伸手要錢的。規培結束定科工作了,低年資的醫生拿著最低的錢幹著最多的活。熬吧!熬到你高年資了,收入會成幾何級增長。尤其是大城市三甲醫院的主任級別,收入還是很可觀的。只是你起碼工作十五年以上才能得到比較值得安慰的收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