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愿意为你放弃一切,包括你

我愿意为你放弃一切,包括你

1、

很多人都读过欧·亨利的《麦琪的礼物》。主人公吉姆和德拉是一对贫穷的夫妇,但都各自有珍贵的东西。吉姆有一块祖传的金表,德拉有一头瀑布般的秀发。

为了能在圣诞节送给对方一件礼物,吉姆卖掉了他的金表,为德拉买了一套“纯玳瑁做的,边上镶着珠宝”的梳子;德拉卖掉了自己的长发,为吉姆买了一条白金表链。

如此,他们自己最珍贵的东西换来的礼物就毫无作用了。德拉没了长发,梳子有何用?吉姆没了金表,表带便连摆设都不是。

在爱情中,两个人都太过为对方考虑对方的话,便常常这样让人哭笑不得,付出产生不了任何实际的作用。就像男人想要开两个小时的车去接女人下班,女人怕男人太奔波,路上太堵,自己搭公车回家了。结果,女人自己挤了两个小时公交车回家,男人来回四个小时放了空车。

但是,这种无用却体现出了感情的无价。

女主人公名叫德拉,为什么小说被命名为“麦琪的礼物”呢?在《圣经》里,麦琪是耶稣出生时从东方前来送礼的三个贤人。他们送的是

黄金、乳香和殁药,象征尊贵、美好和圣洁。

所以,麦琪的礼物,象征意义不言自明。

作者在小说最后也写道:“他们太缺少智慧,为了对方竟白白牺牲了家中至宝。但最后让我对当今的聪明人说一句:在所有的送礼的人中,这两个人却又是最聪明的;在所有接受礼物的人中,像他们那样的人是最聪明的。无论天涯海角,他们都是最聪明的。他们就是麦琪。”

2、

1987年,张婉婷将这个桥段移植到她的代表作《秋天的童话》里,那是周润发和钟楚红主演的一部《电影》。

十三妹看中了一条很漂亮,很衬自己表的表带,但800美元的价格让她望而却步。

影片最后,船头带了一百美元,一辆破车,以及一些零零碎碎的玩意,换回了这条表带。这基本就是他的全部家当了。

我愿意为你放弃一切,包括你

两人在纽约告别,互赠礼物。船头打开盒子,才发现十三妹送的,竟是她最珍贵的表。

我愿意为你放弃一切,包括你我愿意为你放弃一切,包括你

读过《麦琪的礼物》的读者,看到这里都会惊呼,“抄”得太明显了啊!

但跟作为夫妇的吉姆和德拉不同,船头跟十三妹是要分开的。于是,表跟表带,同样体现了一片真情,却有着相反的内涵。

表带跟表并不是成套生产的,却天造地设。但是,它们最终还是无法结合到一起,这不正像十三妹跟船头必然分开的宿命吗?

十三妹觉得,船头不是个合适的结婚对象,又是三十多岁的初恋。万一分手的话,他可能承受不住。

船头更觉得自己完全配不上十三妹。十三妹年轻、漂亮、知书达理,而他却滥赌、抽烟、喝酒、讲粗口、爱打架、连稳定的职业都没。

但十三妹也承认,她跟船头相处起来一点拘束也没。并且,她一步步成长,从人格到生活的独立,都来自于船头的帮助。

两人坐马车的时候,甚至无拘束到喝上一瓶酒。

只是,船头却一直不敢表明心迹。他对十三妹只有付出,没有提出过一点要求。

船头不喜欢看歌剧,但还是排队买了两张票。听说十三妹要家教,就把票藏回口袋,又悄悄退了,还被警察误认为是黄牛。

提出要开party,却不说明是自己生日。仿佛这个party,完全是为十三妹开的。

所以,十三妹邀请他跳舞,他退缩了;玩了一天回到公寓后,他突然想吻她,也退缩了。

我愿意为你放弃一切,包括你

他的怯懦,不仅仅是因为自卑,也许也因为跑船生涯中体验到的颠沛流离和无常。

跑船的人就像候鸟一样,居无定所,关系也常常是短暂又不确定的。

所以,他才会憧憬着面对大西洋开一家餐厅,在澎湃的海浪拍打中稳如磐石地吹海风、喝啤酒。

但宿命感极深的他还是不由自主地想到:“那时候大概朋友都走光了……也许,连你也走了。”

我愿意为你放弃一切,包括你我愿意为你放弃一切,包括你

正是因为这种不时浮现的别离阴影,船头才不敢轻易承诺吧?

3、

但爱情的必要条件,真的是两个人像表跟表带一样完美匹配吗?

换句话说,一个在大西洋边上开一家叫sampan的餐厅,讲着一口优雅的英语的绅士,就比船头更配十三妹吗?

很多时候,感情是主观上创造出来了。只要在频繁的接触中擦出火花,两个人哪怕有很多客观上不合适,或者阻碍彼此在一起的外在因素,也会产生了相互依恋的感情。

对的时间遇上对的人。这里面,对的时间可能更为重要,毕竟,人是渺小的,很多时候被命运的绳索拉扯着,却浑然不觉。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单身的时候考虑一大堆条件,从外貌、性格、才华到家境等等,但真正喜欢上一个人的时候,才发现对方没有一条符合自己原先的设想,却还是笃定地知道,自己爱的就是这个人。

人毕竟不是表带跟表,可以按照表本身的美学原则任意打造。人有自由意志及经历,所以注定不可能跟表一样,完美地契合。大概,有百分之五十的契合度,就可以共度一生了吧?

但也许,“因为爱你所以放弃你”,是发自内心地爱对方就会产生的情愫,客观上的不配,只是让这种情愫更为顺理成章的因素而已。

就像《笑傲江湖》里的任盈盈,《独自等待》里的李静,都可以帮助爱的人去追别的女孩,却不愿意提一点要求。在他们看来,爱就是为对方付出,帮助他们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而追求是一种索取,这是跟他们的爱情观背道而驰的。

任盈盈觉得:两情相悦,贵乎自然,倘要自己有所示意之后,令狐冲再为自己打算,那可无味之极了。

船头也总是跟十三妹说:“我这个人啥都没有,但还是有自尊。”

所以,他会像当今的所谓钢铁直男一样,把十三妹煮的汤一口喷出来,然后教她正确的煮法;会在十三妹看到旧男友无法释怀时,说她整条街最丑,被她骂惯坏了……

他毕竟是为了帮助十三妹,而不是为了让十三妹喜欢他。那种用自我感动包装,以讨好之名行索取之实的追求,可就不是这样子了。

但太为对方考虑,结局就是像“麦琪的礼物”一样,彼此放手、转身,就像那表带跟表一样,明明很合适,却没法安装在一起。张爱玲说:“我爱你,为了你的幸福,我愿意放弃一切,包括你!”

我愿意为你放弃一切,包括你

这就是爱情令人感到讽刺的悖论。想要在一起,多少还是要那么一两分自私,需要表达想要在一起的想法,遇到挫折时,甚至要锲而不舍。连想要在一起的要求都不提,又怎么能在一起呢?

4、

更何况,很多两情相悦的人,其实就只差那么临门一脚而已。

十三妹真的不会接受船头吗?当十三妹的前男友Vincent问她,现在有男朋友吗?十三妹犹豫了一下,回答:“我也

不知道。”

她离开纽约去长岛的那天,船头要她留下的话,她是否会留下呢?不知道,但十三妹给了他地址,说找一天见个面。他附和着说“好,找一天”,但一直都没行动。

十三妹内心觉得跟船头是两个世界的人,但又下意识地留下了一点期冀。只是,船头做的任何事都是为了十三妹,从没表达过一丁点自己的欲望。所以,哪怕是十三妹提出了找一天,他也一天都没有找。

如果他知道,只要开口,十三妹就会留下来,他又会不会开口呢?

我们还是不知道

我们只知道,张婉婷像大多数商业片导演一样,给了观众一个happy ending。船头真的面对大西洋开了一家叫sampan的餐厅,西装革履,吐着流利的英文,风度翩翩地招呼客人。

有点戏剧的敏感度,就知道这样的结局肯定会出现。毕竟,墙上出现了一把猎枪,过后它就一定会打出子弹。当船头吹着大西洋的海风,和十三妹憧憬那家叫sampan的餐厅,我们就知道,结尾船头必然青蛙变王子,和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真爱的悖论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解开,虽然突兀,但可以原谅。毕竟,港片自来就带着商业的传统,是要考虑票房的。

我愿意为你放弃一切,包括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