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十大“贼王”(下)

俄罗斯十大“贼王”(下)

  • 题/俄罗斯十大“贼王”(下)
  • 文/雨笠烟蓑
  • 盗用警告/本号已与“维权骑士”签约,可实时监测全网盗用文章行为,请遵守道德底线,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5. 谢尔盖.季莫菲耶夫(希尔维斯特)

谢尔盖. 季莫菲耶夫1955年生于诺夫哥罗德,绰号西尔维斯特。季莫菲耶夫曾在集体农场当拖拉机手,1975年到莫斯科,在建筑公司做健身教练。

俄罗斯十大“贼王”(下)

(季莫菲耶夫)

80年代初,他结识了一名来自奥列霍沃的无赖,两人网罗一些地痞流氓,进行敲诈勒索活动。1988年季莫菲耶夫被判刑两年。1991年出狱后,利用俄罗斯经济崩溃的混乱时机,季莫菲耶夫整合了莫斯科南部的犯罪组织,组成奥列霍沃犯罪集团,成为莫斯科较大的黑社会组织之一。

奥列霍沃团伙主要是向商业和金融机构强收“保护费”。大型机构的“保护费”一般是利润的30%,中小企业则高达70%。90年代初季莫菲耶夫拥有两辆奔驰600,车内配有移动电话,在莫斯科招摇过市。

季莫菲耶夫团伙属于斯拉夫黑帮,为争夺地盘,季莫菲耶夫一直与莫斯科的车臣团伙明争暗斗。为争取支持,他专门到纽约找到伊万尼科夫,得到伊万尼科夫的承认,成了莫斯科一名“贼王”。

俄罗斯十大“贼王”(下)

(季莫菲耶夫团伙盘踞的奥列霍沃地区)

获封“贼王”的季莫菲耶夫更加张狂。1994年秋天的一个傍晚,季莫菲耶夫的奔驰600轿车在莫斯科市中心繁华的特维尔大街被炸毁。据警方通报,车中被放置了一个无线电遥控爆炸装置。一位来自美国的牙医根据残缺的遗体确认出被谋杀者的身份,正是大名鼎鼎的莫斯科奥列霍沃团伙首领,时年39岁的季莫菲耶夫。

季莫菲耶夫知道车臣犯罪团伙不会放过自己,所以很早就取得了以色列国籍,并移居美国,还进行了整容。关于这起谋杀案,当时社会上有很多传说:一种说法是车内炸死的并不是季莫菲耶夫。另一种说法是季莫菲耶夫的手下为了争夺团伙首领位子谋杀了自己的老板,后来接手奥列霍沃团伙的布托林也承认是自己制造了这起爆炸案,他当时就在现场,爆炸发生后还当场确认了老板已经死亡才离开。

布托林后来被判处终身监禁。

4. 根纳季.罗曼诺夫(罗马什卡)

罗曼诺夫1961年生于克麦罗沃,绰号罗马什卡。罗曼诺夫很小就因犯罪被劳教3年,成年后多次被关进监狱,直到1992年获释。

俄罗斯十大“贼王”(下)

(罗曼诺夫)

90年代初,罗曼诺夫认识了格鲁吉亚最著名的窃贼之一特利斯坦。特利斯坦因常年在第比利斯入室盗窃而闻名,他手下有一批专门溜门撬锁的惯偷。加入特利斯坦团伙后,罗曼诺夫更加肆无忌惮,1994年他获得了“贼王”称号,1998年罗曼诺夫在克麦罗沃被判刑3年。

罗曼诺夫在克麦罗沃组建了自己的帮派,主要活动是抢劫和敲诈勒索。罗曼诺夫嗜赌,吸毒,身体一直不好。2009年罗曼诺夫被当地警方逮捕,在等待判决期间,罗曼诺夫于2011年死在拘留所。

俄罗斯十大“贼王”(下)

(克麦罗沃)

罗曼诺夫死后,克麦罗沃地区拥有“贼王”称号的只剩下一个名叫萨沙的黑社会头目,目前正在监狱服刑。

3. 根纳季.卡尔科夫(蒙古人)

根纳季.卡尔科夫1930年生于下诺夫哥罗德,他有哈萨克血统,亚洲人长相,所以在狱中被另一个黑帮老大巴布什金起了个绰号叫蒙古人。二战后卡尔科夫来到莫斯科,成了一名街头扒手。

1966年卡尔科夫因扒窃被判刑3年,出狱后他加入犯罪团伙,继续从事扒窃活动。后来卡尔科夫组织起了自己的团伙,不再靠扒窃,而是把目光转向那些靠非法收入发财的富人:从事倒卖外汇和非法贸易的商人、毒贩和手脚不干净的警察。70年代,卡尔科夫团伙靠敲诈这些人起家,他也因擅长“黑吃黑”被称为“勒索教父”。

俄罗斯十大“贼王”(下)

(卡尔科夫)

卡尔科夫团伙的勒索手段非常残忍。70年代他们曾为500卢布往一名受害者身上泼汽油并点燃,向另一名受害者的脸上浇热沥青。

卡尔科夫团伙的另一种手段是将受害人装进棺材,然后慢慢往墓穴里填土,直到棺材里的受害人答应掏钱。

被敲诈的多数是非法商人,他们既惧怕卡尔科夫,也不愿向警方报案,只好乖乖拿钱赎命。

卡尔科夫非常崇拜伊万尼科夫,两人都是早期的“贼王”并交往密切。一次,伊万尼科夫通过关系为卡尔科夫搞到一份警官证和两套警服,两人设计了一场堪称好莱坞大片的绑票行动。

卡尔科夫找到莫斯科有名的古董商人米尔金,要他支付一笔“保护费”。米尔金觉得自己在莫斯科也算有头有脸的人物,从没见过这个长着亚洲面孔的陌生人,他断然拒绝了卡尔科夫的敲诈。

第二天早上,米尔金的伏尔加轿车在上班的路上突然被一辆卡车拦下,两个身材强壮的家伙把米尔金架上卡车,塞进一口棺材里并钉上盖子。汽车开到一个地方被拦下,透过棺材缝隙,米尔金看到一名交警爬上货车,要求打开棺材盖。这时一声枪响,交警头部中弹倒在棺材旁边。绑匪坐在棺材上开始讨论如何处理尸体。

米尔金听到他们说要把被打死的交警塞进棺材,连同自己一起扔到河里淹死。吓得半死的米尔金赶紧大喊饶命。绑匪打开棺材,米尔金慌忙掏出身上的保险柜钥匙。这时,躺在旁边的死人突然哈哈大笑着站了起来,原来这“交警”是伊万尼科夫装扮的。

卡尔科夫把米尔金关到一个隐秘地点,然后来到米尔金家,打开保险柜,发现里面都是古董,现金并不多,于是卡尔科夫再次回到米尔金身边,逼迫他给妹妹写了一封信,要她支付2万卢布。2万卢布在当时是一笔巨款,米尔金的妹妹东拼西凑只送来1万卢布。卡尔科夫命手下抢走了她身上的所有首饰,然后扬长而去。

70年代莫斯科的列宁格勒大街上有家烤肉店,女店主名叫罗马吉娜。1971年5月的一天,卡尔科夫带着一名手下在店里绑架了罗马吉娜并塞进他的伏尔加轿车。绑匪在车内用刀子威胁女店主掏5000卢布。罗马吉娜挣扎了几个小时,最后答应到公寓拿钱。

到了公寓,罗马吉娜突然挣脱绑匪并大声呼救,卡尔科夫仓皇逃跑。几天后,罗马吉娜再次遭到绑架,这次卡尔科夫直接把她带到郊外的树林中,用绳索套住脖子吊在树上,15秒之后罗马吉娜彻底屈服,交出了公寓的钥匙。卡尔科夫将公寓内的财物洗劫一空。

用几乎同样的方式,卡尔科夫还抢劫了莫斯科的女毒贩贝尔萨努卡耶娃。

卡尔科夫团伙疯狂作案引起了苏联警方的注意,警方派了一名卧底加入卡尔科夫团伙,最终查清了团伙的犯罪事实。1972年卡尔科夫犯罪团伙27名成员悉数落网。

卡尔科夫被判处15年监禁,他在监狱里获得了“贼王”称号。

1981年卡尔科夫获得假释,1994年死于肝硬化。

2. 阿斯兰.乌索扬(哈桑爷爷)

在十大“贼王”排名中, 亚邦奇克和哈桑爷爷毫无争议地排在前两位。

阿斯兰.乌索扬1937年生于第比利斯,很早就获得了“贼王”封号,在黑道上被称为“哈桑爷爷”。乌索扬是高加索黑帮头目,但与斯拉夫帮派关系密切,他本人也与斯拉夫黑帮老大伊万尼科夫是密友。

俄罗斯十大“贼王”(下)

(乌索扬)

乌索扬在苏联的很多地方都蹲过监狱,也在各地建立了自己的黑帮组织,向地下钱庄和商人收取“保护费”。他的“生意”做得很大,在警方的一次搜捕中,从他的住处曾查获了2公斤黄金和38万美元现金。

乌索扬自称是退休老人,从不直接参与犯罪活动,而实际上他的主要“业务”是操控帮派的“贼王”加冕,并参与帮派之间的火并。

乌索扬还参与高加索地区的军事冲突。乌索扬给阿布哈兹民兵提供资金,而另一个“贼王”吉维则支持格鲁吉亚政府军。1993年的一天,吉维开车离家去公司,过了一会儿两名穿警服的人来到吉维的家,将吉维的车钥匙交给他的妻子,吉维从此失踪。很多人怀疑吉维被乌索扬做掉了。

90年代中期,奥加诺夫团伙的两个“贼王”鲁迪克和瓦奇克斯兄弟与乌索扬发生冲突。冲突的起因是鲁迪克宣称乌索扬截留了亚美尼亚黑帮从乌兹别克斯坦送往莫斯科的85万美元。乌索扬对此坚决否认,但奥加诺夫团伙则不依不饶。

“哈桑爷爷”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俄罗斯十大“贼王”(下)

(影视剧中的俄罗斯黑手党)

1995年奥加诺夫团伙一名成员在莫斯科大环附近的一家烧烤店被打死,一年后奥加诺夫团伙的另一名成员、巴拿马籍石油商人阿瓦基扬在莫斯科的一家餐厅被枪杀。

随后不久,正在私下调查这两起谋杀案的奥加诺夫黑帮成员沙特瓦良也被枪杀。这几起谋杀都非常专业,黑道上普遍认为这是乌索扬策划的行动。

鲁迪克的报复也很迅速。1997年,参与谋杀行动的一名乌索扬团伙成员被鲁迪克团伙绑架,遭受酷刑后被浇筑到莫斯科郊外一幢别墅的混凝土墙内。这次行动由奥加诺夫团伙雇佣俄罗斯内务部一名特工实施,他为此得到2万美元和一台宝马轿车。接着,乌索扬团伙的一名“贼王”阿尔图尔和两名团伙成员在莫斯科圣达菲咖啡馆被杀。

同年,鲁迪克召集黑帮聚会,决定剥夺乌索扬“贼王”称号。半年后,乌索扬为了报复,暗杀了鲁迪克的一名同伙、拥有“贼王”称号的埃迪克。

1998年,乌索扬的“贼王”称号得以恢复。但没过几天,支持乌索扬恢复封号的一名帮派成员阿鲁特在前往莫斯科伏努科沃机场的路上被一伙车臣人绑架,从此下落不明。

一年后乌索扬以5万美元雇佣杀手,在莫斯科大环附近的一家咖啡馆将鲁迪克枪杀,随后不久鲁迪克的兄弟瓦奇克斯也被枪杀。在乌索扬与奥加诺夫团伙的争斗中,先后有超过150人被打死。

乌索扬本人也多次遭到刺杀。1998年夏天,两名蒙面男子闯进索契的鲁宾咖啡馆,用卡拉什尼科夫冲锋枪开火。枪击事件造成查查尼泽团伙的乌诺耶夫兄弟死亡,5名游客受重伤。据说这次袭击针对的正是乌索扬,起因是争夺乌兹别克斯坦酒精和毒品交易,但他在事发前5分钟离开,从而逃过一劫。

1999年乌索扬再次遭到袭击,造成他右前臂和眉骨多处骨折。一年后他在街上被人击中腹部,经抢救脱险。此后,他常年躲在莫斯科郊外的一幢别墅里,周围有10多个武装保镖日夜把守。他在多家建筑公司拥有股份,偶尔进城处理公司事务,主要是“裁决”帮派之间的纠纷。

2013年1月16日中午,乌索扬和往常一样带着几名随行人员从公司出来,到一家名为车马店的餐厅吃午饭。这家餐厅有好几个门,分别通往不同的方向,便于逃离,所以黑社会经常在此聚会。

下午2:30乌索扬从餐厅出来,走向停在门口的白色豪华卡迪拉克轿车。这时,早已埋伏在马路对面剧院二层的枪手向他的头部连开两枪。

俄罗斯十大“贼王”(下)

(乌索扬遇刺的车马店餐厅)

乌索扬马上被送到附近的医院,但为时已晚,一代“贼王”、俄罗斯著名的黑社会头目“哈桑爷爷”终于命丧枪口。

1. 维雅切斯拉夫.伊万尼科夫(亚邦奇克)

历史上曾有过两个亚邦奇克,一个是1891年生于乌克兰敖德萨的“侠盗”文尼茨基,被称作“乌克兰的罗宾汉”,绰号米什卡.亚邦奇克,前几年乌克兰曾以他的生平为原型拍了一部电视剧《米什卡.亚波奇克的生存和冒险》。

这里要说的是俄罗斯黑帮头子维亚切斯拉夫.伊万尼科夫,绰号也是亚邦奇克(亚邦奇克在俄语中是“日本人”或“小日本”的意思)。

俄罗斯十大“贼王”(下)

(伊万尼科夫)

伊万尼科夫1940年生于莫斯科,曾在马戏团工作过一段时间,25岁时犯盗窃罪,他设法搞到了一份精神分裂症的诊断证明,从而逃过刑罚,但被送入了精神病院。

伊万尼科夫在黑道上出名是在苏联时期的1974年。一天夜里,伊万尼科夫和几个朋友到罗斯餐厅喝酒,这是当时莫斯科唯一一家通宵营业的餐厅,过程中和邻桌的一伙格鲁吉亚黑帮成员因为争抢舞伴发生口角,一名格鲁吉亚黑帮成员用酒瓶子砸了伊万尼科夫的脑袋,伊万尼科夫的朋友掏枪射击,子弹击中了扶手椅。枪声惊动了警方,赶来的警察将参与斗殴的双方全部抓进监狱。

调查过程中,警方发现伊万尼科夫还持有伪造的身份证和驾照,于是判处他7个半月监禁。这次事件被美国之音渲染成“莫斯科市中心发生枪战”,伊万尼科夫因此名声大噪。

1975年,刚刚出狱的伊万尼科夫又在莫斯科制造了另一起震惊苏联的枪击案。

俄罗斯十大“贼王”(下)

(伏尔加轿车)

这件事的起因是一个名叫格里奥兹的公子哥,他是苏联外贸部副部长的女婿。苏联时期,小汽车属于凭票供应的紧俏商品。1973年的一天,莫斯科黑手党女头目加丽娜找到格里奥兹,交给他2.5万卢布,请他帮忙买一台伏尔加轿车,并且告诉他这是给伊万尼科夫代买的。格里奥兹并不知道伊万尼科夫是谁,但满口应承下来。可他一直拖了两年,既不交车也没打算还钱。

一天,伊万尼科夫找到格里奥兹,强行开走了他的伏尔加轿车,要他第二天晚上10点在红军剧院门口用5万卢布换回自己的车。

格里奥兹的车挂的是内务部牌照,车里还有内务部特别通行证,格里奥兹于是向内务部报了警。内务部查看了伊万尼科夫的资料,发现这是有犯罪前科的黑社会头目,于是派克格勃警察在红军剧院门口设伏,准备当场抓捕伊万尼科夫。

俄罗斯十大“贼王”(下)

(红军剧院)

伊万尼科夫来到红军剧院,发现有埋伏,于是立即驾车逃跑,逃跑过程中他连开11枪。伊万尼科夫的疯狂举动让在场的克格勃警察不知所措,眼睁睁看着伏尔加轿车逃离了现场。

事发当天,正好有一个罗马尼亚军事代表团在苏联国防部长格列奇科的陪同下在红军剧院观看演出,演出结束后他们又现场观看了“加演”的枪战,这令格列奇科元帅大为光火。

伊万尼科夫逃跑后,让手下分别给苏共中央总书记勃列日涅夫、总理柯西金和克格勃首脑安德罗波夫写信,揭发格里奥兹违法倒卖紧俏商品的行为,把格里奥兹送进了监狱。抓不到伊万尼科夫,克格勃颜面扫地,只好编了个美国中央情报局幕后操控的谎话应付上面,把一口大锅硬生生扣在了美国人头上。

1981年苏联警方终于抓获了伊万尼科夫,判处他14年监禁,关在西伯利亚的监狱。

1991年伊万尼科夫被提前释放,原因是当时高加索犯罪集团势力迅速膨胀,警方试图利用伊万尼科夫的斯拉夫帮派打击高加索帮。

俄罗斯十大“贼王”(下)

(出狱后的伊万尼科夫)

出狱后的伊万尼科夫通过假结婚移民美国,继续在境外操控俄罗斯黑社会活动。1995年美国一家法院以欺诈和勒索罪判处伊万尼科夫9年7个月监禁。2000年俄罗斯法院以伊万尼科夫涉嫌参与谋杀2名土耳其人,要求引渡伊万尼科夫,美国据此将其送回俄罗斯,但2005年俄罗斯法院因证据不足宣判其无罪。

伊万尼科夫在莫斯科继续操控黑社会,直接指挥了多起黑帮火并,利益争斗导致其与塔利埃尔犯罪集团矛盾激化。2009年夏天,在莫斯科泰象餐厅门口,伊万尼科夫被塔利埃尔团伙开枪击中,3个月后死在医院。

俄罗斯十大“贼王”(下)

(泰象餐厅)

与伊万尼科夫关系密切的“贼王”乌索扬为他组织了一场豪华葬礼,全国各地黑帮头目出席,这场葬礼被媒体广泛报道。3年后,乌索扬在莫斯科被暗杀。

普京就任俄罗斯总统后,强力打击有组织犯罪活动,俄罗斯各地黑帮有所收敛,一些老“贼王”先后在内讧中被打死或被关进监狱,幸存的“贼王”也大多明智地选择淡出江湖。

据统计,1993年俄罗斯拥有“贼王”称号的黑社会头目有大约1200人,1998年最多时达到1560人,此后逐年下降,到2018年仅剩下227人,但黑社会现象作为俄罗斯社会的一个痼疾依然存在。



更多【不易君子】精彩内容请参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