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十大“賊王”(下)

俄羅斯十大“賊王”(下)

  • 題/俄羅斯十大“賊王”(下)
  • 文/雨笠煙蓑
  • 盜用警告/本號已與“維權騎士”簽約,可實時監測全網盜用文章行為,請遵守道德底線,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5. 謝爾蓋.季莫菲耶夫(希爾維斯特)

謝爾蓋. 季莫菲耶夫1955年生於諾夫哥羅德,綽號西爾維斯特。季莫菲耶夫曾在集體農場當拖拉機手,1975年到莫斯科,在建築公司做健身教練。

俄羅斯十大“賊王”(下)

(季莫菲耶夫)

80年代初,他結識了一名來自奧列霍沃的無賴,兩人網羅一些地痞流氓,進行敲詐勒索活動。1988年季莫菲耶夫被判刑兩年。1991年出獄後,利用俄羅斯經濟崩潰的混亂時機,季莫菲耶夫整合了莫斯科南部的犯罪組織,組成奧列霍沃犯罪集團,成為莫斯科較大的黑社會組織之一。

奧列霍沃團伙主要是向商業和金融機構強收“保護費”。大型機構的“保護費”一般是利潤的30%,中小企業則高達70%。90年代初季莫菲耶夫擁有兩輛奔馳600,車內配有移動電話,在莫斯科招搖過市。

季莫菲耶夫團伙屬於斯拉夫黑幫,為爭奪地盤,季莫菲耶夫一直與莫斯科的車臣團伙明爭暗鬥。為爭取支持,他專門到紐約找到伊萬尼科夫,得到伊萬尼科夫的承認,成了莫斯科一名“賊王”。

俄羅斯十大“賊王”(下)

(季莫菲耶夫團伙盤踞的奧列霍沃地區)

獲封“賊王”的季莫菲耶夫更加張狂。1994年秋天的一個傍晚,季莫菲耶夫的奔馳600轎車在莫斯科市中心繁華的特維爾大街被炸燬。據警方通報,車中被放置了一個無線電遙控爆炸裝置。一位來自美國的牙醫根據殘缺的遺體確認出被謀殺者的身份,正是大名鼎鼎的莫斯科奧列霍沃團伙首領,時年39歲的季莫菲耶夫。

季莫菲耶夫知道車臣犯罪團伙不會放過自己,所以很早就取得了以色列國籍,並移居美國,還進行了整容。關於這起謀殺案,當時社會上有很多傳說:一種說法是車內炸死的並不是季莫菲耶夫。另一種說法是季莫菲耶夫的手下為了爭奪團伙首領位子謀殺了自己的老闆,後來接手奧列霍沃團伙的布托林也承認是自己製造了這起爆炸案,他當時就在現場,爆炸發生後還當場確認了老闆已經死亡才離開。

布托林後來被判處終身監禁。

4. 根納季.羅曼諾夫(羅馬什卡)

羅曼諾夫1961年生於克麥羅沃,綽號羅馬什卡。羅曼諾夫很小就因犯罪被勞教3年,成年後多次被關進監獄,直到1992年獲釋。

俄羅斯十大“賊王”(下)

(羅曼諾夫)

90年代初,羅曼諾夫認識了格魯吉亞最著名的竊賊之一特利斯坦。特利斯坦因常年在第比利斯入室盜竊而聞名,他手下有一批專門溜門撬鎖的慣偷。加入特利斯坦團伙後,羅曼諾夫更加肆無忌憚,1994年他獲得了“賊王”稱號,1998年羅曼諾夫在克麥羅沃被判刑3年。

羅曼諾夫在克麥羅沃組建了自己的幫派,主要活動是搶劫和敲詐勒索。羅曼諾夫嗜賭,吸毒,身體一直不好。2009年羅曼諾夫被當地警方逮捕,在等待判決期間,羅曼諾夫於2011年死在拘留所。

俄羅斯十大“賊王”(下)

(克麥羅沃)

羅曼諾夫死後,克麥羅沃地區擁有“賊王”稱號的只剩下一個名叫薩沙的黑社會頭目,目前正在監獄服刑。

3. 根納季.卡爾科夫(蒙古人)

根納季.卡爾科夫1930年生於下諾夫哥羅德,他有哈薩克血統,亞洲人長相,所以在獄中被另一個黑幫老大巴布什金起了個綽號叫蒙古人。二戰後卡爾科夫來到莫斯科,成了一名街頭扒手。

1966年卡爾科夫因扒竊被判刑3年,出獄後他加入犯罪團伙,繼續從事扒竊活動。後來卡爾科夫組織起了自己的團伙,不再靠扒竊,而是把目光轉向那些靠非法收入發財的富人:從事倒賣外匯和非法貿易的商人、毒販和手腳不乾淨的警察。70年代,卡爾科夫團伙靠敲詐這些人起家,他也因擅長“黑吃黑”被稱為“勒索教父”。

俄羅斯十大“賊王”(下)

(卡爾科夫)

卡爾科夫團伙的勒索手段非常殘忍。70年代他們曾為500盧布往一名受害者身上潑汽油並點燃,向另一名受害者的臉上澆熱瀝青。

卡爾科夫團伙的另一種手段是將受害人裝進棺材,然後慢慢往墓穴裡填土,直到棺材裡的受害人答應掏錢。

被敲詐的多數是非法商人,他們既懼怕卡爾科夫,也不願向警方報案,只好乖乖拿錢贖命。

卡爾科夫非常崇拜伊萬尼科夫,兩人都是早期的“賊王”並交往密切。一次,伊萬尼科夫通過關係為卡爾科夫搞到一份警官證和兩套警服,兩人設計了一場堪稱好萊塢大片的綁票行動。

卡爾科夫找到莫斯科有名的古董商人米爾金,要他支付一筆“保護費”。米爾金覺得自己在莫斯科也算有頭有臉的人物,從沒見過這個長著亞洲面孔的陌生人,他斷然拒絕了卡爾科夫的敲詐。

第二天早上,米爾金的伏爾加轎車在上班的路上突然被一輛卡車攔下,兩個身材強壯的傢伙把米爾金架上卡車,塞進一口棺材裡並釘上蓋子。汽車開到一個地方被攔下,透過棺材縫隙,米爾金看到一名交警爬上貨車,要求打開棺材蓋。這時一聲槍響,交警頭部中彈倒在棺材旁邊。綁匪坐在棺材上開始討論如何處理屍體。

米爾金聽到他們說要把被打死的交警塞進棺材,連同自己一起扔到河裡淹死。嚇得半死的米爾金趕緊大喊饒命。綁匪打開棺材,米爾金慌忙掏出身上的保險櫃鑰匙。這時,躺在旁邊的死人突然哈哈大笑著站了起來,原來這“交警”是伊萬尼科夫裝扮的。

卡爾科夫把米爾金關到一個隱秘地點,然後來到米爾金家,打開保險櫃,發現裡面都是古董,現金並不多,於是卡爾科夫再次回到米爾金身邊,逼迫他給妹妹寫了一封信,要她支付2萬盧布。2萬盧布在當時是一筆鉅款,米爾金的妹妹東拼西湊只送來1萬盧布。卡爾科夫命手下搶走了她身上的所有首飾,然後揚長而去。

70年代莫斯科的列寧格勒大街上有家烤肉店,女店主名叫羅馬吉娜。1971年5月的一天,卡爾科夫帶著一名手下在店裡綁架了羅馬吉娜並塞進他的伏爾加轎車。綁匪在車內用刀子威脅女店主掏5000盧布。羅馬吉娜掙扎了幾個小時,最後答應到公寓拿錢。

到了公寓,羅馬吉娜突然掙脫綁匪並大聲呼救,卡爾科夫倉皇逃跑。幾天後,羅馬吉娜再次遭到綁架,這次卡爾科夫直接把她帶到郊外的樹林中,用繩索套住脖子吊在樹上,15秒之後羅馬吉娜徹底屈服,交出了公寓的鑰匙。卡爾科夫將公寓內的財物洗劫一空。

用幾乎同樣的方式,卡爾科夫還搶劫了莫斯科的女毒販貝爾薩努卡耶娃。

卡爾科夫團伙瘋狂作案引起了蘇聯警方的注意,警方派了一名臥底加入卡爾科夫團伙,最終查清了團伙的犯罪事實。1972年卡爾科夫犯罪團伙27名成員悉數落網。

卡爾科夫被判處15年監禁,他在監獄裡獲得了“賊王”稱號。

1981年卡爾科夫獲得假釋,1994年死於肝硬化。

2. 阿斯蘭.烏索揚(哈桑爺爺)

在十大“賊王”排名中, 亞邦奇克和哈桑爺爺毫無爭議地排在前兩位。

阿斯蘭.烏索揚1937年生於第比利斯,很早就獲得了“賊王”封號,在黑道上被稱為“哈桑爺爺”。烏索揚是高加索黑幫頭目,但與斯拉夫幫派關係密切,他本人也與斯拉夫黑幫老大伊萬尼科夫是密友。

俄羅斯十大“賊王”(下)

(烏索揚)

烏索揚在蘇聯的很多地方都蹲過監獄,也在各地建立了自己的黑幫組織,向地下錢莊和商人收取“保護費”。他的“生意”做得很大,在警方的一次搜捕中,從他的住處曾查獲了2公斤黃金和38萬美元現金。

烏索揚自稱是退休老人,從不直接參與犯罪活動,而實際上他的主要“業務”是操控幫派的“賊王”加冕,並參與幫派之間的火併。

烏索揚還參與高加索地區的軍事衝突。烏索揚給阿布哈茲民兵提供資金,而另一個“賊王”吉維則支持格魯吉亞政府軍。1993年的一天,吉維開車離家去公司,過了一會兒兩名穿警服的人來到吉維的家,將吉維的車鑰匙交給他的妻子,吉維從此失蹤。很多人懷疑吉維被烏索揚做掉了。

90年代中期,奧加諾夫團伙的兩個“賊王”魯迪克和瓦奇克斯兄弟與烏索揚發生衝突。衝突的起因是魯迪克宣稱烏索揚截留了亞美尼亞黑幫從烏茲別克斯坦送往莫斯科的85萬美元。烏索揚對此堅決否認,但奧加諾夫團伙則不依不饒。

“哈桑爺爺”很生氣,後果很嚴重。

俄羅斯十大“賊王”(下)

(影視劇中的俄羅斯黑手黨)

1995年奧加諾夫團伙一名成員在莫斯科大環附近的一家燒烤店被打死,一年後奧加諾夫團伙的另一名成員、巴拿馬籍石油商人阿瓦基揚在莫斯科的一家餐廳被槍殺。

隨後不久,正在私下調查這兩起謀殺案的奧加諾夫黑幫成員沙特瓦良也被槍殺。這幾起謀殺都非常專業,黑道上普遍認為這是烏索揚策劃的行動。

魯迪克的報復也很迅速。1997年,參與謀殺行動的一名烏索揚團伙成員被魯迪克團伙綁架,遭受酷刑後被澆築到莫斯科郊外一幢別墅的混凝土牆內。這次行動由奧加諾夫團伙僱傭俄羅斯內務部一名特工實施,他為此得到2萬美元和一臺寶馬轎車。接著,烏索揚團伙的一名“賊王”阿爾圖爾和兩名團伙成員在莫斯科聖達菲咖啡館被殺。

同年,魯迪克召集黑幫聚會,決定剝奪烏索揚“賊王”稱號。半年後,烏索揚為了報復,暗殺了魯迪克的一名同夥、擁有“賊王”稱號的埃迪克。

1998年,烏索揚的“賊王”稱號得以恢復。但沒過幾天,支持烏索揚恢復封號的一名幫派成員阿魯特在前往莫斯科伏努科沃機場的路上被一夥車臣人綁架,從此下落不明。

一年後烏索揚以5萬美元僱傭殺手,在莫斯科大環附近的一家咖啡館將魯迪克槍殺,隨後不久魯迪克的兄弟瓦奇克斯也被槍殺。在烏索揚與奧加諾夫團伙的爭鬥中,先後有超過150人被打死。

烏索揚本人也多次遭到刺殺。1998年夏天,兩名蒙面男子闖進索契的魯賓咖啡館,用卡拉什尼科夫衝鋒槍開火。槍擊事件造成查查尼澤團伙的烏諾耶夫兄弟死亡,5名遊客受重傷。據說這次襲擊針對的正是烏索揚,起因是爭奪烏茲別克斯坦酒精和毒品交易,但他在事發前5分鐘離開,從而逃過一劫。

1999年烏索揚再次遭到襲擊,造成他右前臂和眉骨多處骨折。一年後他在街上被人擊中腹部,經搶救脫險。此後,他常年躲在莫斯科郊外的一幢別墅裡,周圍有10多個武裝保鏢日夜把守。他在多家建築公司擁有股份,偶爾進城處理公司事務,主要是“裁決”幫派之間的糾紛。

2013年1月16日中午,烏索揚和往常一樣帶著幾名隨行人員從公司出來,到一家名為車馬店的餐廳吃午飯。這家餐廳有好幾個門,分別通往不同的方向,便於逃離,所以黑社會經常在此聚會。

下午2:30烏索揚從餐廳出來,走向停在門口的白色豪華卡迪拉克轎車。這時,早已埋伏在馬路對面劇院二層的槍手向他的頭部連開兩槍。

俄羅斯十大“賊王”(下)

(烏索揚遇刺的車馬店餐廳)

烏索揚馬上被送到附近的醫院,但為時已晚,一代“賊王”、俄羅斯著名的黑社會頭目“哈桑爺爺”終於命喪槍口。

1. 維雅切斯拉夫.伊萬尼科夫(亞邦奇克)

歷史上曾有過兩個亞邦奇克,一個是1891年生於烏克蘭敖德薩的“俠盜”文尼茨基,被稱作“烏克蘭的羅賓漢”,綽號米什卡.亞邦奇克,前幾年烏克蘭曾以他的生平為原型拍了一部電視劇《米什卡.亞波奇克的生存和冒險》。

這裡要說的是俄羅斯黑幫頭子維亞切斯拉夫.伊萬尼科夫,綽號也是亞邦奇克(亞邦奇克在俄語中是“日本人”或“小日本”的意思)。

俄羅斯十大“賊王”(下)

(伊萬尼科夫)

伊萬尼科夫1940年生於莫斯科,曾在馬戲團工作過一段時間,25歲時犯盜竊罪,他設法搞到了一份精神分裂症的診斷證明,從而逃過刑罰,但被送入了精神病院。

伊萬尼科夫在黑道上出名是在蘇聯時期的1974年。一天夜裡,伊萬尼科夫和幾個朋友到羅斯餐廳喝酒,這是當時莫斯科唯一一家通宵營業的餐廳,過程中和鄰桌的一夥格魯吉亞黑幫成員因為爭搶舞伴發生口角,一名格魯吉亞黑幫成員用酒瓶子砸了伊萬尼科夫的腦袋,伊萬尼科夫的朋友掏槍射擊,子彈擊中了扶手椅。槍聲驚動了警方,趕來的警察將參與鬥毆的雙方全部抓進監獄。

調查過程中,警方發現伊萬尼科夫還持有偽造的身份證和駕照,於是判處他7個半月監禁。這次事件被美國之音渲染成“莫斯科市中心發生槍戰”,伊萬尼科夫因此名聲大噪。

1975年,剛剛出獄的伊萬尼科夫又在莫斯科製造了另一起震驚蘇聯的槍擊案。

俄羅斯十大“賊王”(下)

(伏爾加轎車)

這件事的起因是一個名叫格里奧茲的公子哥,他是蘇聯外貿部副部長的女婿。蘇聯時期,小汽車屬於憑票供應的緊俏商品。1973年的一天,莫斯科黑手黨女頭目加麗娜找到格里奧茲,交給他2.5萬盧布,請他幫忙買一臺伏爾加轎車,並且告訴他這是給伊萬尼科夫代買的。格里奧茲並不知道伊萬尼科夫是誰,但滿口應承下來。可他一直拖了兩年,既不交車也沒打算還錢。

一天,伊萬尼科夫找到格里奧茲,強行開走了他的伏爾加轎車,要他第二天晚上10點在紅軍劇院門口用5萬盧布換回自己的車。

格里奧茲的車掛的是內務部牌照,車裡還有內務部特別通行證,格里奧茲於是向內務部報了警。內務部查看了伊萬尼科夫的資料,發現這是有犯罪前科的黑社會頭目,於是派克格勃警察在紅軍劇院門口設伏,準備當場抓捕伊萬尼科夫。

俄羅斯十大“賊王”(下)

(紅軍劇院)

伊萬尼科夫來到紅軍劇院,發現有埋伏,於是立即駕車逃跑,逃跑過程中他連開11槍。伊萬尼科夫的瘋狂舉動讓在場的克格勃警察不知所措,眼睜睜看著伏爾加轎車逃離了現場。

事發當天,正好有一個羅馬尼亞軍事代表團在蘇聯國防部長格列奇科的陪同下在紅軍劇院觀看演出,演出結束後他們又現場觀看了“加演”的槍戰,這令格列奇科元帥大為光火。

伊萬尼科夫逃跑後,讓手下分別給蘇共中央總書記勃列日涅夫、總理柯西金和克格勃首腦安德羅波夫寫信,揭發格里奧茲違法倒賣緊俏商品的行為,把格里奧茲送進了監獄。抓不到伊萬尼科夫,克格勃顏面掃地,只好編了個美國中央情報局幕後操控的謊話應付上面,把一口大鍋硬生生扣在了美國人頭上。

1981年蘇聯警方終於抓獲了伊萬尼科夫,判處他14年監禁,關在西伯利亞的監獄。

1991年伊萬尼科夫被提前釋放,原因是當時高加索犯罪集團勢力迅速膨脹,警方試圖利用伊萬尼科夫的斯拉夫幫派打擊高加索幫。

俄羅斯十大“賊王”(下)

(出獄後的伊萬尼科夫)

出獄後的伊萬尼科夫通過假結婚移民美國,繼續在境外操控俄羅斯黑社會活動。1995年美國一家法院以欺詐和勒索罪判處伊萬尼科夫9年7個月監禁。2000年俄羅斯法院以伊萬尼科夫涉嫌參與謀殺2名土耳其人,要求引渡伊萬尼科夫,美國據此將其送回俄羅斯,但2005年俄羅斯法院因證據不足宣判其無罪。

伊萬尼科夫在莫斯科繼續操控黑社會,直接指揮了多起黑幫火併,利益爭鬥導致其與塔利埃爾犯罪集團矛盾激化。2009年夏天,在莫斯科泰象餐廳門口,伊萬尼科夫被塔利埃爾團伙開槍擊中,3個月後死在醫院。

俄羅斯十大“賊王”(下)

(泰象餐廳)

與伊萬尼科夫關係密切的“賊王”烏索揚為他組織了一場豪華葬禮,全國各地黑幫頭目出席,這場葬禮被媒體廣泛報道。3年後,烏索揚在莫斯科被暗殺。

普京就任俄羅斯總統後,強力打擊有組織犯罪活動,俄羅斯各地黑幫有所收斂,一些老“賊王”先後在內訌中被打死或被關進監獄,倖存的“賊王”也大多明智地選擇淡出江湖。

據統計,1993年俄羅斯擁有“賊王”稱號的黑社會頭目有大約1200人,1998年最多時達到1560人,此後逐年下降,到2018年僅剩下227人,但黑社會現象作為俄羅斯社會的一個痼疾依然存在。



更多【不易君子】精彩內容請參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