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孩子无休止的到课外参加辅导班,这种教育方法正常吗?

yaya


当然不正常。

针对孩子上辅导班已经谈过多次,也有很多人谈及。借这个话题,通过几个小案例谈一下“无休止”地参加辅导班的学生和家长的情况。

做任何事情都有一个惯性,上辅导班也有如此的一种心理。

有部分成绩好的学生上辅导班是为了保持优秀或者是在学校学有余力,在某个方面有更大的兴趣。

1,我了解的几个绩优生,其中一个是年级排名前五的男生,原本是在大班上课,初二开始妈妈给换成了一对一的学习,妈妈的说法是:要不周末总是看手机看电脑,还不如学习呢!

这位妈妈对成绩是非常重视的,每次见面都不忘问一句“你家孩子成绩怎么样?”弄得我见她面都想着快点儿躲开,因为我实在觉得这么问很不舒服。

2,还有一位年纪前几的女生,的确是非常好学,除了功课,阅读的范围也是极广,这个孩子很有志向,和她的妈妈交流,学习是不用操心的,她知道自己要什么,她把自己原来的一个兴趣班给停了,转而报了一个功课提高学习班。

3,也有 一位年级排名在前几十名的学生,初三了学校增加了一个辅导时间,周日又自己在外面报了一天的辅导班,其妈妈还计划给孩子报名周五晚上的一个班,我不知这个孩子的心理怎么想的。这个孩子自小学一直在外面报着课外学习班。

4,对于我自己的孩子,我在去以前征询孩子意见是否想继续在外面学习英语的时候,她表示:“接着学吧,我怕不学跟不上!”这种心理是很多在课外上辅导班的孩子容易有的想法。也是不少家长的想法。在我感觉孩子上课外班,很多时候给我的感觉是糊弄作业时,我和先生就想与其这样糊弄,还不如停掉算了。征询她本人意见,她表示愿意坚持上,可事实并没有很珍惜这样的机会,这个时候我征求了一下另外一个家长的意见,她表示:“接着上吧,他不学多不学少吗?学总比不学强!省的以后后悔!”后来 我趁机了解了更多家长的想法,这种想法占 比不少。

当然,在思虑再三之后,又和孩子做了沟通,在她认真考虑之后,同意停掉她唯一的课外功课学习班。在停掉之后,我自己心理也一直在辩论合适与否,不过从事实看停掉了她的课外学习班,她的学习劲儿头没有减,她自己主动学习似乎更努力了,所以成绩并没有掉下来。


快乐庭院


我在县城,女儿上学的时候参加辅导班的孩子不是普遍现象;2004上海参加辅导班现象已经挺严重了。

去年听到几个孩子崩溃的声音,吐槽自己周末的赶场生活,我才知道我们县城的孩子周末也已经被各种辅导班占满。

上周一省城来的小朋友到我班做客,待了几天竟然不愿意回去了。我挺奇怪:她的幼儿园三个老师带十五个小朋友,我们俩个老师带了近六十个孩子,怎么会喜欢我们这里?第一天进教室她感觉吵,有点不适应,为何待了几天不愿走了呢?

后来通过了解才知道:在这里她感觉有趣、好玩、自由,回去就完全没有闲暇时间了!回去她除了上幼儿园,还参加了钢琴、英语、跆拳道、珠心算、舞蹈等,好像一共七个辅导班!

我实在难以想象!这个孩子确实发展的不错,但是孩子小啊,抗争不过父母,万一长大以后老把这段生活当做惨不忍睹的回忆怎么办?

我建议她的母亲回去赶紧征求孩子的意见,去掉一些辅导班,根据她的兴趣保留几个,一定保证有她自由安排的时间。

现在的孩子业余时间几乎都被辅导班占满,孩子越学越厌倦,家长越学越焦虑。可是盲目的家长不依然想舍弃任何一项提升孩子能力的机会,花费了大量的精力财力,孩子却不理解,也不努力。家长们被周围急切的脚步催赶着,却没有时间想一下,辅导课程那么多,孩子们即使有精力,又怎有那么多的时间学好所有?

家长们焦虑的理由几乎都是大家都在学,担心不学就赶不上别人,却极少家长停下来想一想:如果我是孩子,我喜欢这样被安排吗?如果我是孩子,我最想要怎样的童年?

不要说什么快乐的童年=不幸的成年,我倒认为不快乐的童年和不快乐的成年划上等号的可能性大——快乐也是需要能力的。

没有人喜欢一直紧绷着的生活,过于紧绷的弦是危险的,有张有弛的生活才健康。

据说几十年前的美国家长也如同我们今天的家长一般焦虑、迷茫,现在的他们更注意孩子心灵成长。希望有更多的家长早日改变思想,由追逐别人的脚步改为尊重孩子的内心……


妈咪老师


不正常

拿我们这边孩子来说吧,每天早上7点20到校,开始一早上的学习,中午12点放学,下午2点半到校一直到晚上7点放学,在校时间9个小时,回家后吃完饭还有很多作业要做,速度快点的11点完成,慢点的基本都是夜里1点多,可以想象一下孩子们是有多累。

好的要培优,差的要提高,所以周末等待孩子们的永远是补习班,而不是懒觉,逛街或者玩耍,孩子烦,大人还得劝着,陪着。

有什么办法呢,不补课就进不了重点高中,进不了重点高中,意味着考不上好大学,现有的体制就是这样,你不努力,你就会被别的同学超越。

虽然不正常,可我们依然风雨无阻。


h荷荷


不正常。其实孩子一天下来也挺累的,回家还有作业,再无休止的参加各种辅导班,时间和精力拼到极限是会出问题的。

朋友家的孩子就是这样,因为父母优秀所以对孩子要求也很高,从小就是琴棋书画作文英语奥数一路补下来,平时的周六周日加上寒暑假排的满满的,中午吃饭都是在去另一个辅导班的公交车上吃。高考高到一个名牌大学,没想到一个学期没念完因为抑郁症休学回家了。

一些问题的隐患早就埋下了,到大学才爆发,父母说就想要一个健健康康的孩子,其它的什么都不重要。


鹤岗华姐


在一些乡镇小学,很多家长出于各种原因送孩子去各种名目的辅导班。有的是家长在外地打工,辅导班老师负责指导作业。有的是家长在本地工作,由于接送孩子时间和上下班时间有冲突,就送去辅导班。也有的家长盼子女成龙成凤,从小发展孩子一技之长送到辅导班。无论何种原因大都出自家长对孩子的关注与期望,是家长负责任的表现。

这里对辅导文化课指导作业谈一点自己的感受。近十年以来课外辅导班越来越火,家长争相送孩子参加,尤其是忙于工作或其他营生的家长,不送孩子去辅导班就觉得对不起孩子一样,形成了一股流行之风。本人经过观察发现一种现象,百分之七八十的孩子,经过辅导班的预习或补习,觉得已经学过了,正式课堂就不专注于老师的教学过程了,毕竟第二遍就不再有吸引力了,结果成绩平平甚至沦为后进生。周围好多同事也发现了这种现象。探究原因,可能是一些辅导班以盈利为目的,忽视孩子发展规律,不遵循孩子生理心理特点,急功近利缺乏科学指导。

个人认为,小学低中年级段主要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该打基础的时候不要好高骛远。拔苗助长示教育是毁灭教育 ,实不可取。

陪伴孩子成长是最人性化最科学的育人之道,而不是打着为了孩子的旗号,外出打工忽视陪伴 ,那样的经历会使孩子孤僻、怯懦、自私、充满戾气 。


中华老宪


这么看:

一是这是家长教育孩子的焦虑所致,所以,主要原因还在与家长。我们大家都笑话老年人买保健品上当受骗,实际家长还是经不住培训机构的宣传……认为自家孩子进了辅导班立马成龙成凤……我一个同事,其孩子就是这个培训班的牺牲品……有班必报……最后竟然什么也没学会,初三没上完就辍学回家了……

二是对孩子学习家长应当沉下心来,对照孩子实际情况,冷静思考,再做出决定……绝不可被培训班搞晕了头脑……就像一个家长,交30万,保证孩子进入重点高中……结果孩子不进而退,普通高中也没考上,退款还要打官司……首先找准孩子的短板,在孩子同意的的前提下,精选培训班,也就培训两科左右,多了是夹生饭,培训过程中,还要跟上盯紧,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培训效果……

三是要与任课教师随时沟通,听听孩子在学校的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课外培训,不能一锅炖,大水漫灌,眉毛胡子一把抓!精准突破……

总之,孩子上培训班可以,但要冷静报班,教育孩子的焦虑症不能带到补课中……不可盲目攀比,对标自己就行,补差提强,花最少的代价,提高最优的成绩……

追求有趣,趣答教育疑难困惑,随时交流,祝你成功。


追求有趣


不正常。

为什么这样说呢?首先家长要分清教育内容的先后顺序。首先是情感、态度、价值观;其次是学习力;再次是知识技能。

孩子平时在学校就是学知识,回到家又要参加辅导班学知识。更重要的前两项却得不到培养。另外久坐对身体也不好。这样频繁的补课会让孩子陷入身心不平衡的状态。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现在的幼儿园小学化,小学的中学化。都是不利于孩子成长的。

好的脑力和学习力才是孩子学业有成的保证。0-12岁是孩子大脑发育的关键期。一个优秀的大脑需要多方位的感官刺激,而单调的学习形式对孩子大脑产生的负面后果是不可逆的。多方位感官刺激主要是眼、耳、鼻、舌、身。这都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在外界获得,而不是坐在教室里听课看书。到大自然中去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为什么很多孩子小学段学习成绩还不错,但是进入中学,随着课业变得复杂、难度加大,他们就跟不上了。这与大脑的发育有关,小学被过度压榨了。

还有些读书成绩很好的大学毕业生,进入社会后工作能力却没有学历低的人强,也是这个原因。

所以,从科学的角度看教育,而不是靠蛮干,这对孩子才是公平的。


乐芝全脑教养


无休止的辅导班,不是什么教育方法,只是“教育”的荒唐。

孩子,后代,从人类开始组建社会共同生存开始,就成为“教育”孩子的处所。最早当然是训练孩子的体能,以便成长强壮。集中照顾,也安全一点,不会被食肉动物吃掉。后来,渐渐往战士角度培养,保护族群,对外征战。再后来,使用文字后,学习书写又成为学校的主要职能。二战后的学校有出现了再次改变,老师和学校回归到最早的保姆式场所,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集中地。把孩子教育成打手、或者工具已经不再成为学校的目的。不过,这种回归并非全部,大多数社会还停留在100年前的时期,中国就是之一。

中国的教育还更加特别,沿袭了几千年的科举,成为一个社会职业的标准训练地,为了让孩子达到这个标准,学校不成,再加辅导,不把高考标准掌握决不罢休。而高考,一次性,考过考不过,孩子依旧生存。其实,不考,是这些孩子,考试,还是这些孩子。不学,是这些大学,学,也只是这些大学。结果,不是孩子学成什么样,只是孩子之间的你死我活的竞争。说荒唐还是客气的,其实是无良、无耻,迫害自己的后代无所不用其极。


通用汉语研推


在大中城市里,让孩子无休止地去上辅导班,已经成为普遍现象。

教育部官宣,要下大力气整治课外辅导班。现在,有了一点效果。

存在就合理吗?要看存在的方式而已。

目前,有些学校强特长,弱主科。开设名目繁多的特色课程,而且还要搞晋级比赛。更有甚者,有些学校在招生时,还要审核孩子的各种证件,所有这些都是能够导致孩子必须要上辅导班的因素。

再一,即使学校没有这些安排,有些家长也要让孩子上辅导班。学校到放学的时候,都有辅导班的老师来接孩子。

家长让孩子上辅导班也是有原因的,有的家长自己文化程度低,对于孩子的学习不能有效过问,干脆把孩子送辅导班得了。

还有的家长,事情太忙,没有时间过问孩子学习情况,也是干脆把孩子送辅导班得了。

再有些家长,是随大流的,人家孩子上辅导班,我的孩子也得去上。

存在就合理吗?辅导班到底辅导什么内容?大家要慎重对待。有的是辅导孩子做作业的,有的是辅导孩子学书法的,有的是辅导孩子学美术的,有的是辅导孩子学音乐的等等。家长要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择班,不是多多益善。

必须上辅导班,也要咨询辅导班的资质,选择优质的辅导班,优秀的辅导老师,优良的学习环境,优质的教育资源是孩子成长的关键,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孩子无休止去上辅导班,未必就好!


要闻阅读


不管正常不正常等你有了孩子都要加入这被别人人认为正常你认为不正常或者你认为不正常别人认为正常的队伍,很多事情你认为正常就正常,你认为不正常就不正常,关键是你认为正常就按正常心待之,你认为不正常,可以置之不理。我们是普通百姓,就是鱼肉,生活中有很多你认为的不正常他正常发生着,也有你认为的正常不正常发生着。既然他此时存在,就是正常,接受它,如果它不正常,时间会把它变正常。哎,不说了,带孩子追赶队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