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最信任的紅軍高級將領關鍵時刻卻緊跟張國燾,他叫何長工

有一個人,在紅軍時期地位很高,先後擔任過紅8軍軍長、紅一方面軍總前委委員、紅軍大學校長兼政委、紅9軍團政委。

他就是何長工。

1918年,何長工與毛主席在北京的留法預備班上結識。何長工的足智多謀、比較健談,給毛主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何長工原名何坤,毛主席依據他在長辛店做過工的經歷,為他改名為何長工。希望他人如其名,為中國革命、中國人民“扛一輩子長工”。

何長工是湖南華容人,1900年生,與張聞天、李富春、蔡暢、曾中生、開國大將徐海東、開國上將周士第、朱良才、傅鍾等同齡。

毛主席最信任的紅軍高級將領關鍵時刻卻緊跟張國燾,他叫何長工

何長工

1919年,何長工在北京參加了五四愛國運動,同年底赴法國勤工儉學。1923年底回國,從事黨的秘密工作。

毛主席最信任的紅軍高級將領關鍵時刻卻緊跟張國燾,他叫何長工

1921年,何長工(前排左3)等旅法學生在聖·日爾旺公學合影

1927年“馬日事變”後,何長工經組織安排,到武漢國民政府警衛團工作。不久,他參加了秋收起義,並設計出中國工農革命軍的第一面軍旗。在秋收起義部隊向井岡山轉戰過程中,他奉命到長沙聯繫上湖南省委,又到廣東韶關犁鋪頭找到朱德、陳毅,使朱德、毛主席兩支部隊取得了聯繫。

1928年,何長工被毛主席派到王佐部隊做政治工作,將王佐所部改造成了人民軍隊。

這一時期,何長工最受毛主席的賞識和信任。

1929年6月,何長工任紅5軍第5縱隊黨代表,率部開赴鄂東南,建立湘鄂贛邊根據地,紅5縱隊由近千人很快發展到6000餘人,一度比紅5軍其他四個縱隊紅軍指戰員的總和還多。

1930年6月,紅三軍團組建時,紅5縱隊編為紅8軍,何長工任軍長。

8月,紅一、紅三軍團組成紅一方面軍,成立總前委,何長工任總前委委員。

1931年秋,何長工在瑞金參與創辦中央軍事政治學校。1933年秋,任紅軍大學校長兼政委,為黨和軍隊培養了大批傑出人才。

遵義會議後,何長工任紅9軍團政委,和軍團長羅炳輝率部擔負掩護和配合中央紅軍主力行動的重任。中央紅軍和紅四方面軍會師後,在“北上南下”之爭中,何長工支持了張國燾。

支持張國燾本來不算啥,但何長工是中央紅軍的人,這就有些說不過去了。據與蔡威、王子綱並稱紅四方面軍"情報三傑"的宋侃夫回憶,在兩河口會議上何長工勁頭很大,明確反對中央的路線,對毛主席很不敬,大喊打倒之。

時任紅32軍政治部主任、建國後任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的黃火青回憶:“……散會後,政治部的幹部擁到我屋子裡,講述會議情況,非常氣憤。羅炳輝和何長工已經倒向張國燾一邊去了,如果由我出面帶起隊伍來反對張國燾,我們只有2000多人,帶走還是有把握的。但考慮到我軍所處地勢十分不利,向東走有胡宗南30萬大軍阻擊;向西過大渡河是藏族地區,天寒地凍,孤軍深入,死掉一個就少一個;向北進,張國燾的部隊堵住了去路。此外,最大的困難是周純全把電臺給帶走了,我們沒有辦法和中央取得聯繫。考慮來考慮去,只有暫時違心地表示贊成南下。心想到了天全、蘆山等漢族聚居地區後,如果張國燾投降蔣介石,我們就帶隊伍打游擊去……”

對於這段歷史,何長工自己在《回憶錄》中是這樣表述的:毛兒蓋會議後,我紅9軍團改為32軍,劃歸左路軍,“張國燾陰謀南下,違抗黨中央北上抗日的既定方針,我們被分到左路軍的同志跟隨張國燾鑽進了死衚衕,這裡不管經過多少曲折和政治上的壓力,但最主要的是我要從主觀上認識這些問題,跟隨張國燾南下,犯了執行張國燾路線的錯誤。”

當時對張國燾跟得緊的紅一方面軍將領除了何長工與羅炳輝,還有蕭克。

毛主席最信任的紅軍高級將領關鍵時刻卻緊跟張國燾,他叫何長工

1960年10月,美國作家埃德加·斯諾在北京向毛主席提了一個問題:“你一生中最黑暗的時刻是什麼時候?”毛主席的回答出人意料:“那是在1935年的長征途中,在草地與張國燾之間的鬥爭。當時黨內面臨著分裂,甚至有可能發生前途未卜的內戰。”

我黨的領導人中,只有毛主席和張國燾兩人既參與了建黨,又參與了建軍,都是有威望的強勢人物。當時的鬥爭之激烈,可想而知。

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擬定了中央委員名單的時候,何長工的名字在第二次預選中被劃去。後來何長工對之的解釋是:“有人問我,何長工同志,你是井岡山會師的有功之臣,資格那麼老,怎麼連個中央委員都不是呢?我對這些人說,毛主席曾經對我說過:長工同志,中央委員會不是同鄉會,中央委員會里湖南人很多。”

建國後,何長工曾任重工業部副部長、代部長,1952年任地質部副部長、地質部黨組書記(部長是李四光)。後擔任第五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官至副國級。

1987年12月29日,何長工在北京病逝。隨後在新華社發佈的何長工生平簡介中,有“卓越的軍事家”之譽。(劉繼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