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裡論生死存亡戰,能和武松比較的也就是盧俊義了,你認同嗎?

一定穎


如果比武松與盧俊義戰鬥力的話,盧俊義肯定是要高於武松的。但是要論“論生死存亡戰”的話本人認為武松是要強過盧俊義的。下面咱們就書中描寫各自分析一下兩人。

首先說盧俊義,作者在塑造盧俊義這個形象時就已經把他出身及武功設定的幾乎完美了。咱們看書中兩段對盧俊義的描述:目炯雙瞳、眉分八字,身軀九尺如銀。威風凜凜,儀表似天神。京城內家傳清白,積祖富豪門。殺場臨敵處,衝開萬馬掃退千軍更忠肝貫日,壯氣凌雲。慷慨疏財仗義,論英名播滿乾坤。盧員外雙名俊義,綽號玉麒麟。

馬步軍中推第一,天罡數內為尊,上天降下惡星辰。眼珠如點漆,面部似鐫銀。丈二鋼槍無敵手,身騎快馬騰雲,人材武藝兩超群。梁山盧俊義,河北玉麒麟。這兩段描述已經明確說明盧俊義武功馬上步下都是第一了,身家也是幾乎無人可及了。

再看盧俊義各次征戰的描述出手一招活捉史文恭、兩破童貫活捉童貫手下大將酆美接著四大征討活捉卞祥、斬殺杜壆、秒殺方翰、殺厲天閏、破司行方、秒殺方垕、捉賀從龍。

最輝煌一戰獨自躍馬挺槍與大遼四員猛將酣戰一個時辰,最後戰勝耶律宗霖,嚇跑耶律宗雷、耶律宗電和耶律宗雲。緊接著又將一夥一千多人的遼兵殺得四散奔逃。此戰是盧俊義武力發揮的巔峰,也是盧俊義最輝煌的戰績。

看書中描述除了斬殺、秒殺就是活捉,就是在群毆之時也是無人能敵,基本沒見盧俊義有生死存亡之戰甚至連傷都沒受過。

接下來說說原文中對武松的兩段描述:身軀凜凜,相貌堂堂。一雙眼光射寒星,兩彎眉渾如刷漆。胸脯橫闊,有萬夫難敵之威風。語話軒昂,吐千丈凌雲之志氣。心雄膽大,似撼天獅子下雲端;骨健筋強,如搖地貔貅臨座上。如同天上降魔主,真是人間太歲神。

前面發掩映齊眉,後面發參差際頸。皂直裰好似烏雲遮體,雜色絛如同花蟒纏身。額上界箍兒燦爛,依稀火眼金睛;身間布衲襖斑斕,彷彿銅筋鐵骨。戒刀兩口,擎來殺氣橫秋;頂骨百顆,念處悲風滿路。啖人羅剎須拱手,護法金剛也皺眉。

這兩段描述先是說武松胸脯橫闊、骨健筋強,有萬夫難敵之威。在經歷九死一生化身“行者”後已是銅筋鐵骨、殺氣橫秋了。

下面看書中如何描述武松的,醉臥景陽岡空手打死吊睛白額虎、鬥殺西門慶、醉打蔣門神、大鬧飛雲浦、血濺鴛鴦樓、夜走蜈蚣嶺可謂是次次九死一生啊!同時也積攢了強大的實戰經驗,身上殺伐之氣也越來越重。

再看四大征討:徵遼與兀顏光的決戰中,武松攻破太陽陣,一刀砍斷耶律得重的馬頭將其擊殺。徵田虎中一刀砍死四威將之一的沈安。攻打方臘的蘇州時,砍死三大王方貌。攻打杭州時,又一刀砍死杭州二十四將之一的貝應夔。最後在征討方臘的戰鬥時,武松為包道乙暗算失去一臂。

按書中描述武松戰績肯定是不如盧俊義了。可是若論“生死存亡之戰”盧俊義就決沒有武松經歷的多了。所以本人認為若論生死存亡之際盧俊義有兩點是決比不過武松的。

第一點經驗:盧俊義因為自小錦衣玉食、從無敗績,若到生死存亡之際他心裡肯定是有變化的,真到拼命時候人表現出的那種氣勢絕對是成敗關鍵。以盧俊義的心理承受能力是絕對比不上武松這種自小漂泊、幾次三番出生入死的人的心理承受能力的。

第二點實戰:俗話說“橫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所以綜合上面所說的一點,真到生死存亡之際武松身上所迸發出來的以命相搏的殺伐之氣以及快速反殺能力也是要強過盧俊義的。

綜上所述我認為真到“生死存亡戰”的時候武松是要強於盧俊義的。各位朋友認為呢?歡迎各位留言討論。


木子陪您聊古今


我認為,他們兩個不好作比較。



水滸裡一百零八名好漢,各自擅長的領域差別很大,其中有一回黑旋風對浪裡白條,在地上打和在船上打,結果完全不同。

武松和盧俊義也是這種情況,雖然說一般的好漢都聲稱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但這所謂的精通,只是針對一般人而言的,對於某方面特別擅長的專精的人那就看出差別了。



比如你精通十八般武藝,必然也精通射箭,論射箭,誰能和花榮比一下?

武松是步軍將領,他擅長的拳腳功夫,他的幾個著名戰績,井陽崗打虎,醉打打蔣門神,那都是用的拳腳;

但盧俊義則更接近武將,他擅長的是使用槍一類的長兵器,馬上作戰;

雖然不是說武松騎馬用長兵器或者盧俊義就不會拳腳,但一般的精通和這樣的專精是有區別的。

那麼武松對盧俊義誰更厲害,其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比賽的方式,是不用武器在地上打,還是騎馬用長兵器放對,結果可能完全不同。


在樹


不認同。盧俊義號稱“槍棒天下無雙”足以證明他的武功之高。但是武功高不代表在生死存亡戰中就能取勝。尤其在雙方實力相當差距不大的情況下,取勝的主因已經不是武術層面上了而是轉移到精神、意志力、專注度、信念感等方面了。從盧俊義的經歷來看,他跟另一位高手林沖都存在一個相同的弱點,那就是硬度不夠。氣勢上不夠強硬,缺乏必勝的信心是生死存亡戰的大忌。想想看,一個武功絕頂的高手竟然在被押解充軍的途中聽天由命差點被平庸無能的解差幹掉,竟然需要讓別人解救才能活命,這樣的所謂高手怎麼指望他在生死存亡戰中勝出?盧俊義這種類型的人只適合武術切磋或者比武,在相對放鬆的狀態下能將自己的水平發揮到極致,鮮有人能是他的對手。但是在嚴峻的環境下去與敵人進行生死較量,盧俊義心理上的弱點就暴露無遺了。雖然盧俊義也有一些很輝煌的戰績,但是終究還是欠缺一些血性!

我想盧俊義的能耐絕對不比武松差,但在生死存亡戰中他確實比武松差的太遠,武松沒有明顯的弱點,屬於遇強則強,越是險境越能激發其戰鬥潛能的類型,大鬧飛雲浦、血濺鴛鴦樓就是典型的例子。綜上所述在生死存亡戰中戰力能充分發揮出來最接近武松的不是盧俊義而是花和尚魯智深!魯智深與武松風格相似,氣質相近,能耐不分伯仲,都善打硬仗。因此用魯智深與武松作比較是更合適的人。


鄭非夢妙文


不得不說的是盧俊義在《水滸傳》裡武力值應該是第一的,槍棒雙絕絕對不吹出來的,上梁山就是第二把交椅,多因其武力值,當然有的說是林沖第一,這個不去爭論,但是說到武松和盧俊義他們兩個其實不在一個層次的,很明顯盧俊義高出很多。

《水滸傳》大篇幅的寫了武松的情節,足以證明作者對其喜愛,很多人也喜歡,喜歡他的敢愛敢恨,對待壞人的不手軟,很鮮明的一個角色,所以大家都喜歡。沒辦法,在原著裡,盧俊義定義的就是棍棒雙絕,即使他出場靠後,但是從他拿下史文恭和後期征戰遼國,不難看出其高超的武力值。

因此恐怕還是盧俊義強上一點。因為武松沒有馬上能力,盧俊義有步下能力且可能不遜武松多少。盧俊義的勝仗中,對手級別也要高於武松的對手。


傳播快樂的小精靈


差不多吧,聽說還有點師兄弟關係,不過歷史的東西不要去猜測,事實就是事實


凡辰之光


不認同!魯智深也很強!

魯智深,本名魯達,綽號“花和尚”,法名智深,當過提轄,又稱魯提轄,渭州人。

魯智深身長八尺,長得面闊耳大、鼻直口方。為人慷慨大方,嫉惡如仇,豪爽直率,但粗中有細,與史進、林沖、武松、楊志等交好。

魯智深倒拔垂楊柳

東京,大相國寺,魯智深看守菜園,正與張三、李四他們吃著唱著,忽然聽見樹上烏鴉哇哇亂叫。張三說烏鴉叫不吉利,李四就要拿個梯子去拆烏鴉窩。魯智深看看這棵楊柳樹,說不需要梯子,就脫了衣服,露出背上的錦繡紋身,走到樹下,弓下身去,右手在下,左手在上,腰部一使勁,將柳樹連根拔起!

武松打虎

武松在回清河縣的路上,見酒家"三碗不過岡",連喝十八碗酒,在景陽岡遇到老虎,乘醉按住老虎頭,暴打一頓,打死了老虎。

老虎很多好漢都能打,倒拔垂楊柳就魯智深一家!


說槽點


能和武松對決比較的應該是魯智深。魯智深與武松都是梁山步軍頭領,兩人前後排名差不多,而且都是擅長與短打。水滸傳裡,一直都是兩人一起出現在戰場上的。

盧俊義或許就不一定了。據說盧俊義,林沖,武松都是武術大師周侗的弟子。但是,盧俊義,林沖明顯是馬上戰將,他們應該學的兵馬行軍戰術多些。這在當時對外大兵團作戰是非常有用的。

而武松則不然,他學習的是最直接技擊方法,近身對打是他的強項。所以,要是真的生死存亡,那就不是大軍作戰了,可能就是一對一的面對面了。以武松的武藝,能與他對決的只有魯智深了。


路遙lgy


武松和盧俊義分別是梁山步軍和馬軍的翹楚,誰更強呢?從民間傳說看可能是武松。首先雖然盧俊義是周侗的大弟子,但武松所學更多,而且按照武松的性格和體質,天生就是格鬥家。如果要找個參照系,那麼在京劇《一箭仇》裡,同樣對戰史文恭,盧俊義是馬上平手,互相無奈何。武松是步下平手,但最終史文恭心慌意亂之際被武松砍掉了頭巾。但在原著裡,恐怕還是盧俊義強上一點。因為武松沒有馬上能力,盧俊義有步下能力且可能不遜武松多少。盧俊義的勝仗中,對手級別也要高於武松的對手。


小貝愛跳舞


個人認為盧俊義綜合實力強於武松。1,作者明確就說盧俊義棍棒天下無雙。而武松更多的是被作者形容剛猛,膽大心細,喜歡剛正面。2,盧俊義是騎兵,武松步兵,如果武松比盧俊義強,那要你盧俊義幹嘛?更何況還有一樣可以做騎兵的林沖。宋江之所以要吳用用毒計把盧俊義搞得家破人亡逼上梁山,就是覺得手下雖然有武松之類的猛將,但是還是不夠猛,有的必須要盧俊義才能搞定。3,假如關公打張飛模式,盧俊義和武松拼命,還是盧俊義勝率高,看水滸裡戰績,尤其徵方臘那裡,方臘手下的猛將,梁山其他好漢搞不定,扛不住的,盧俊義可以。但是沒說武松可以。戰場上是你死我活的,都可以認為在拼命。你武松拼命拼不過的,盧俊義可以拼過。那麼可以推斷,盧俊義強於武松。


老實人188000828


不知大家讀水滸時,有沒有這樣的感覺:水滸傳中的好漢戰鬥風格很不相同。盧俊義總是氣定神閒,勝券在握,有泰山壓頂之勢。而林沖、關勝等則是攻守平衡,進退自如,遊刃有餘。而武松的戰鬥風格非常獨特,在水滸傳全書中僅此一人,那就是以命相搏,兇狠剽悍,永不服輸。

武松不僅神力驚人,而且技術水平很高,出手狠辣,乾淨利落,越是處於劣勢越是鬥志昂揚。光鬥志和血性這兩點水滸傳中很多的一流戰將都比不了武松。比如林沖,也許林沖的武藝不比武松差,但是林沖的血性遠不及武松。

景陽岡打虎、醉打蔣門神、大鬧飛雲浦、血濺鴛鴦樓、夜走蜈蚣嶺,上梁山之前武松的戰績充滿了江湖色彩。上梁山之後,武松斬殺遼將耶律得重,一把從馬上拽下來,一刀砍死,出手非常狠辣。

2、盧俊義

盧俊義,水滸傳中的武藝巔峰,就好比是三國中的呂布。宋江攻打曾頭市,可以說是碰上了硬釘子。曾頭市裡面的一流高手可不少,尤以史文恭、欒廷玉為首。史文恭僅僅用了二十回合就輕鬆打傷秦明,這份戰績放眼整部水滸,也十分耀眼。

盧俊義卻能活捉史文恭,這比秒殺史文恭可更有難度。這說明盧俊義的技巧、力量等武藝修為已經高出了五虎將一個水平。那麼武松能與盧俊義一戰嗎?其實這兩人交過手。

魯智深輪起鐵禪杖來迎。兩個鬥不到三合,魯智深撥開朴刀,回身便走。盧俊義趕將去。正趕之間,走出行者武松,掄兩口戒刀,直奔將來叫道:「員外!只隨我去,不到得有血光之分!」盧俊義不趕智深,逕取武松。又不到三合,武松拔步便走。

此時的魯智深和武松都是為了把盧俊義引入梁山的包圍圈,所以沒有戀戰,只是應付了三回合抽身就走。但是要是真的動手,恐怕武松放不倒盧俊義。

3、魯智深

梁山步軍頭領的兩位一流高手:魯智深、武松。魯智深比起武松來,更受大眾喜愛。因為魯智深身上基本上沒有什麼缺點,有一副俠義心腸,對朋友講義氣,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是梁山上一等一的好漢。從人格和品德上來說,魯智深是高於武松的。

但是要說武藝,個人覺得魯智深還是不如武松。魯智深步戰馬戰都堪稱一流,但戰場上最需要的就是鬥志和血性。論好勇鬥狠魯智深根本比不了武松。而且魯智深似乎有輕微的低血糖,肚子一餓,戰鬥力大打折扣,在瓦罐寺被幾個僧人收拾的夠嗆。

4、鄧元覺

也許很多人對鄧元覺不是很熟悉,他是方臘的江南四帥之首,也是一個胖大和尚,武藝非常強悍。

鄧元覺與魯智深大戰,開始時武松站在旁邊看,沒有出手。但是鄧元覺跟魯智深打了五十回合,不分勝負。此時武松抽刀上陣,與魯智深一起聯手打鄧元覺。鄧元覺見武松上來了,就沒有戀戰,抽身跑了。

鄧元覺能逼到武松出手幫忙,說明他的武藝絕不在魯智深之下,但也不會強過魯智太多。鄧元覺後來就沒什麼過硬的戰績了,最後被花榮用箭射死。

綜上來看,如果說水滸傳全書中步戰中誰是武松的對手,估計就是盧俊義了。也就是說,赤手空拳,以命相搏,武松沒有把握放倒的,只有一個盧俊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