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这么努力,还是考不上公务员?

公考是一次远行,更是一次修行,没有捷径,只有干劲;没有鲜花与掌声,只有辛苦与泪水。在公考的路上,我见过很多学生停薪留职,只为那奋死一搏;我也见过许多随大流,想闯闯的学生,但是最终名落孙山,让人感叹!公考路上即使能披荆斩棘冲进面试,还是有很多人在前进的道路上输在面试场上!为什么很多人整天好像很努力,但最终你没成功!主要不是你命苦,而是你点背;有时不是你顽强,而是你不够认真;有时不是你奋斗,而是你方向错了!

1、再努力,方向错了!许多人不是没干劲,不是没报班,不是没苦学,而是报了个自己都搞不清楚为什么的机构或老师,整天云里雾里,故作高深,而实质害人。选对老师是重点,走对路子是关键。一个好老师抵得上阅人无数,一个好理念、一个好思维抵得上苦学十年。别不信,让你失败三年你会承认这个道理!

2、再立志,精神没了!我常讲:没有精神,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也是毫无凝聚力,人资源再多也不能称霸一方!中国的腾飞需要中国精神!公考也是如此,没有强有力的公考精神,如:坚韧不拔、细心耐心、平静如水等等等!很多人青春不再,即使搂起袖、咬着牙、立着志,也是心猿意马、左顾右盼、心不在焉、思想起毛、应付了事。每个人都要学习小学生踏实的学习态度,中学生踏实肯干的精神,中国匠人精益求精的品质,公考将无往不胜,公考将无难事。别忘了,公考需要“工匠精神”!

3、再下劲,虚心完了!任何人只有在空杯心态下才能装进别人的苦口良言,才能容纳别人的经验教训,才能输出自己的错误弊病!公考路上谁说不寂寞?公考路上谁说不坚强?唯有虚心接受别人的建议,自己降低高傲的头颅,自己虚心接纳别人的经验,这样你才能成功,你才能展开双臂迎接缺陷,你才能认同世间万物!

其实,一旦踏入公考的殿堂,这就是一份事业,需要你用心浇灌,需要你用心呵护,需要你用心聆听,需要你真枪实干,来不得半点虚假和任意。我们都是凡夫俗子,不是世间高人,更不是神灵魔鬼,想怎样就怎样,想蛮干就蛮干,这是一个神圣的事业,这是一次远行与修行,不管结果怎样,只求心安,只望无愧,只指诗和远方!

为什么你这么努力,还是考不上公务员?

避免炮灰必跨三道槛

第一道槛:由“公考小白”向“政策达人”转变

“公考小白”顾名思义,也就是指对公务员考试一无所知的考生。公务员考试大军中都会有很多考生是第一次接触公考,不少考生甚至不知道如何报考,何时笔试,笔试要考什么等等。 俗话说“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这类考生想要成功上岸需要跨过的第一道槛是由“公考小白”成长为“政策达人”。大家要充分掌握2018年各省公务员考试考情政策,要熟悉各省公务员考试招录范围与对象,确认自己具有报考资格。

一要看招考公告。招考公告中一般会明确要求招录范围与对象,哪些考生不能报考,也会说明考试年龄、户籍要求等,2017年的招考公告具有很好的参考性。

二要看招录职位表。招考职位表中的要求就会比较详细,一般会有专业要求、学历要求、政治面貌、是否为应届毕业、是否具有工作经历等等,由于每年的职位信息都会有变动,不能根据以前的职位表判断自己是否能报考职位。不过大家也不必担心,公务员考试招录职位众多,如果满足招考公告中的基本招录条件,在职位表中应该会找到自己可以报考的职位。

第二道槛:由“政策达人”向“学习狂魔”转变

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了解与掌握了考试政策后,想要成功上岸还必须要向“学习狂魔”转变,通过自身努力,学习笔试知识考点。跨过这道槛,要做到:

1、坚持看完一套教材,系统全面复习考点。公务员考试考查的知识点繁多,要坚持看完一套教材,系统全面的复习到所有考点。

2、坚持练题、刷题,保持每天都有好的答题状态。公务员考试复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定要持之以恒,不能随意中断。

第三道槛:由“学习狂魔”向“实力考霸”转变

很多人每天花了很多时间去拼命学习,但效果总是平平,甚至不理想。其实细细想来,可能恰恰是因为其太拼时间的缘故,而忘记了拼时间的目的是提高答题能力,而非单纯的花够多的时间在复习上。真正的考霸会主动复习,喜欢学习,能从复习中找到乐趣,同时又有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这也就是说,考生除了要坚持复习外,还要注重学习的方法与效率。

1、结合自身情况厘清复习的重点,制定复习目标。不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再好也是空架子,大家在学习了一段时间以后,对笔试考情与自身学习效果应该都有了解。此时,不能只埋头苦学,而要分清主次,重点复习那些高频考点,对自己薄弱的环节要加强练习,制定中短期的复习目标,达到一个复习目标后再开始下一个。

2、借鉴别人的复习技巧。方法比努力更重要。

3、每天的复习任务要保量保质执行。大部分人复习是随机性的,今天没时间复习就计划明天多复习一点,结果第二天又没时间复习,等到有空的时候就狠狠的复习一天,而实力考霸的养成则需要考生每天保量保质地完成复习任务。这种随机与计划之间的日积月累就使考生与考生间有了差距,虽然中间差距的可能不大,但笔试中的一分之差往往就是致胜的关键,因为零点几分的差距就与公务员失之交臂的也大有人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