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流明星扑街,这个锅该甩给谁?

顶流明星扑街,这个锅该甩给谁?

肖战的热搜在持续一周后仍不见消减,社畜们即使啥也不干,只是乖巧地“排排坐吃果果”殊不知也成为套路中的一部分。是谁在用那只看不见的手操控舆论和你我?其实在娱乐圈里,有这么一个群体被称为经纪人,他们总是少言寡语,神情机敏,一次次拯救自己的“老板”于危难水火。那么这些明星经纪具体要做些什么,他们工作的原始动力来自何处,现如今生存现状到底如何?不八卦,今天我们认真地了解一下。

鄙视链还是生存链?

艺人贴身工作人员的流动规则

任何圈子都有自己的鄙视链,但与其说是鄙视链,不如说是生存链更为合理。底层向顶层,下级向上级不断付出劳动,才能维持住金字塔的稳固。服务在艺人周围的工作人员,除了大家比较熟悉的经纪人外还有许多工种,他们又都是做什么的呢?

经纪人

顶流明星扑街,这个锅该甩给谁?

全面掌握艺人经纪事务的人。资源极大丰富,人脉广到让人瞠目,可能再进一步也不是没有呼风唤雨的可能。

点评:“天下之大,舍我其谁。”

汇报对象:经济公司CEO、艺人

晋升道路:成立自己的经纪公司或接任原公司高管

执行经纪人

顶流明星扑街,这个锅该甩给谁?

意如其名,执行经纪人的命令的经纪人。跑组推戏、跟组执行、商务综艺等日常商务的对接,这些都是由执行经纪人来完成。其实经纪人做的工作,如果执行经纪感觉自己能做也可以做,但通常执行经纪人的经验较少,人脉资源不如经纪人。

点评:熬到经纪人退休,执行经纪人就可以上位了。

汇报对象:经纪人、艺人

晋升道路:经纪人

艺人助手

顶流明星扑街,这个锅该甩给谁?

经纪公司安排给艺人相当于“助理”的工种,除了配合执行经纪人完成一些商务往来、影视剧接洽的工作外,还会负责一部分艺人私人事务的打理。通常是由工作1-3年的新人出任这个职位,算是开始接触核心业务的开端。但如果没有在几年内积累足够的知识和能力,那最后多半会成为艺人的私人助理。

点评:乐不思蜀也没有不好,少挣点钱但活得开心。

汇报对象:执行经纪人、经纪人

晋升道路:执行经纪人、艺人私人助理

艺人宣传

顶流明星扑街,这个锅该甩给谁?

因为大部分艺人的对外宣传工作都做了外包,所以从此档开始,之后的工种便不在隶属于艺人的经纪公司直接管辖。到了负责艺人的宣传期,宣传就会面临很大的压力,比如媒体的拍摄、微博的热搜等,都是KPI的重要指标。况且不属于“自己家的人”,即便遇到了自己喜欢的idol,也没有太多近距离接触的机会。

点评:存在感不是很强。

汇报对象:执行经纪人

晋升道路:可能有,但无法得知。

艺人助理

顶流明星扑街,这个锅该甩给谁?

不同于私人助理,艺人助理通常是艺人进组时片方给配备的工作人员,需要照顾艺人的生活起居,比如叫艺人起床、给艺人送饭、帮艺人拎包等。艺人进组拍戏后,经纪人和执行经纪人可能不会一直在剧组陪艺人,那么剧组的一些与工作相关的事情,就需要艺人助理对接。

点评:如果你不是真的很年轻希望可以慎重考虑。

汇报对象:执行经纪人

晋升道路:道路无限,毕竟年轻。

真实的吐槽最致命

他们的故事还有很多

这次采访还和许多工作了没那么久或者已经转行多年的经纪人畅聊过,因为篇幅的原因就不全文奉上。我们整理了一些来自一线岗位的“吐槽”,希望这些短篇的评论可以让你更清晰地认识经纪人这个群体。

顶流明星扑街,这个锅该甩给谁?

匿名者1号

经纪人永远没有不清醒这么一回事,就算酒喝大了也得打起十二万分精神,要永远保持冷静的头脑和极高的情商,否则你永远不是一个好的经纪人。

匿名者2号

忠告,如果是为了某个喜欢的明星才进了娱乐圈朝着经纪人奋进,那样的话还是趁早离开吧,因为你会看到自己所热爱的人变得不再那么可爱。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人生,不要为了别人而活。

顶流明星扑街,这个锅该甩给谁?顶流明星扑街,这个锅该甩给谁?

匿名者3号

推荐你看一部法国电视剧《百分之十》,它讲述了经纪人和演员之间如何专业又敬业地相爱相杀的故事,展现了经纪人的天职——贩卖欲望。

匿名者4号

很多经纪人只把演员当成产品,自己背着销售任务,必然和演员的以艺术为导向有冲突。但也不是所有的经纪人都这样,比如有的经纪人商业优先,有的经纪人权衡两边,而有的经纪人只懂得迁就演员……能说谁错吗?好像也不能。评价标准不同,开心就好了。

顶流明星扑街,这个锅该甩给谁?
顶流明星扑街,这个锅该甩给谁?

匿名者5号

影视市场还在不断地萎缩,不只是经纪人,今年副导演转行的就不知道有多少了。现在还有人想进来吗?那我也只能用《围城》来解释了。

匿名者6号

你知道我有多渴望每天11点入睡,周末双休的日子吗?凌晨三四点回家算常事儿,时间久了身体真的吃不消。另外明星走下舞台也是普通人,这些小朋友都是被宠坏了,都很有脾气和态度,吃瘪的只能是你。

顶流明星扑街,这个锅该甩给谁?
顶流明星扑街,这个锅该甩给谁?

匿名者7号

虽然飘HOME的“盛世”已落幕,太阳宫宾馆也会淹没在记忆之中,可我们曾经奔波的身影和流过的汗水是不会消失。一旦踏入演艺圈,无论当初是为了什么,热情终将会唤醒我们。

匿名者8号

演艺圈是马太效应最为明显的地方之一,演员之间的收入差距是天壤之别,经纪人之间的收入差距同样是天壤之别。所以并不是一个会一夜暴富的行业,小伙子们还是踏踏实实搬砖吧。

顶流明星扑街,这个锅该甩给谁?

行业中坚力量的观察报告

每个人眼中的娱乐圈都不一样

如果说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娱乐圈和经纪人的定位肯定也没有唯一的标准。本期我们还找到了两位有着十年以上行业经验的艺人经纪人描述他们眼中自己的工作和娱乐圈。可能两位对类似问题有着不同的回答,但我们均保留了下来,相信你能做出自己的判断。

缪先生 35岁

行业经历 13年

缪先生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媒体行业,也是对接艺人的职务。3年后离开了媒体圈,奔向了娱乐圈。之后10年的时间里,做过艺人的宣传、商务、策划、经纪的工作,履历精彩绝伦。

顶流明星扑街,这个锅该甩给谁?

LEON:为什么转行去了娱乐圈?

缪先生:当年做媒体门槛要比现在高很多,记者和编辑也比现在少,日常接触的人有限,感觉限制了自身的发展。后来有艺人邀请我转行,我也就同意了。做记者肯定没有做娱乐赚的钱多,这是非常直接的原因。

LEON:娱乐圈男女比例是什么样的?

缪先生:娱乐圈是两性比较平权的行业,男性和女性数量、地位都差不多,当然剧组里从事体力活儿的的确是男性更多。想做好这一行,混好日子、会做人就够了,出业绩归根到底还是得看文化水平。为什么有些艺人最后一直没有突破,经纪人要负主要责任,加上整个团队都看不懂剧本,不知道如何评价一部作品的好坏,以及影视剧未来的发展趋势。

LEON:底层经纪人收入如何?

缪先生:温饱线之下,不够房租。很难讲清楚身在底层的原因,可能还是之前说的人情世故的原因。只想赚死工资,做事也是死脑筋,不能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那自身的发展自然就很慢。很明显的,在互联网的推动下,现在“核心资源”的壁垒其实很容易被冲破。娱乐行业已经不是一个拼资源的行业了,资源都是共享的,主要还是看沟通方式。

LEON:社会中的经纪人培训机构有助于人才的培养吗?

缪先生:完全没用。就像“写作速成法”是培养不出好作家的,天赋才最重要。做明星经纪人其实毫无难度,这个行业门槛非常低,能做到听得懂话、说得清晰、不拖泥带水,就足够立足了。

LEON:行业内通常的架构是什么样的?怎么评价这份工作?

缪先生:以现在主流的运营模式来说,很多艺人都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老板就是艺人自己。在这种工作室内,一般的架构是大经纪人、执行经纪人、艺人助手、贴身助理、商务、宣传等。然后都会有合作的几个外包宣传公司,大部分活儿还是要找外面的人做,没有哪个明星养几十个人专门为他做事。整个娱乐行业,相对于社会其他行业,都是更辛苦的,上层辛苦,底层也辛苦。因为这个行业针对的产品是人本身,人是有喜怒哀乐的,艺人的喜怒哀乐要加好几倍,他们都很情绪化,很敏感,相处的过程远比结果重要。这个行业没有昼夜之分,没有假日,确实辛苦。

LEON:通常你会给艺人怎样做发展规划?

缪先生:这个真的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的人没办法用统一标准。有些艺人,我们都知道他红不了,他自己也知道,那我们还要努力吗?要。因为不太红的艺人赚的钱也比很多小企业多。所以,有时候我建议条件非常好的艺人向更高的方向看,也建议那些注定红不了的艺人走得踏实一些,抓好眼前的本职角色先赚钱,两个方向都没错。举两个我看到的例子,有个艺人两年都没有接到戏拍,他自己也有情绪。他的经纪人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整个团队也都死扛着,坚守底线就是不让他什么角色都接。最后真的就等到了一个够分量的男一号,这个艺人一下就熬出来了;还有的艺人烂片不断,女四号演了一大堆,我觉得她的经纪人的策略也是正确的。因为她真的没有能力接到女一号,为什么不退而求其次,先赚钱呢?所以你看,经纪人真的不好做,看人的眼光和魄力都要足够强大才行。

LEON:对艺人来说上负面热搜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缪先生:实际上上热搜确实会困扰到很多人,尤其是心理建设不够强大的艺人,会失眠,会痛苦。虽然从我们经纪人的角度看,多坏的新闻都是好事,但凡能发出被大家看到的声音,都值得抓住。这就是娱乐行业和其他行业的不同之处了,做产品的人看到利益点一定不会放过的,但艺人作为产品,你并不能完全掌控他。我们的工作是服务于人的,通常不是我们觉得对艺人好就是好,让艺人自己满意才最重要。

LEON:你看到的黑暗面会有多黑?通常会建议艺人怎样应对?

缪先生:这么说吧,所有你在热搜上看到的突发事件,背后都是有利益关系的,一定都有。比如像狗仔队与艺人没谈拢“放料”、合作品牌矛盾突发找水军黑、双男主的戏两个主角互相下黑手、恋爱或者友情破裂找媒体曝光,比比皆是。最好的方式是不回应,但艺人往往做不到,月亮都有阴暗的一面,接受自己的不美好,这很重要。当然我习惯把事情往坏处想,然后你就会发现事情没那么糟。比如再恶性的事件,只要没到触犯法律的地步,是不会令艺人完全失去商业价值的。因为甲方比艺人想得开,只要你有热度,红的黑的都要,浑水才能摸鱼。至于大众的态度,根本不重要,人与人之间充满了误会,两个好朋友都不能理解彼此,大众凭什么要理解一颗“天上星”?不过想完全消除影响彻底洗白最好的方式就是——过气。

LEON:会不会想转行?

缪先生:已经在转型了,娱乐行业越来越难做,用道德绑架娱乐行业也使我们寸步难行。从前我每年的项目都很多,去年开始减少到一半了。希望这个行业更好,因为这个行业是国家经济的写照,国家越开放发达,娱乐行业才会越好。

何先生 32岁

行业经历 10年

在娱乐圈混迹了10年,大学时期学习影视表演专业。干过群众演员,做过艺人的助手,最后慢慢转型成为艺人经纪人。前后共合作过3个艺人,最长为单一艺人服务时间超过5年。

顶流明星扑街,这个锅该甩给谁?

LEON:从艺人助手转型到经纪人,你是怎么熬过来的?

何先生:难度是有一些,很多艺人还是比较在意工种区分这件事的。他们会觉得一些人因为性格原因只适合做助手,或者只适合某个岗位。但是大多数人只要有机会,肯定还是希望转岗的。我在做艺人助手的时候,不仅仅只是做大家想象中端茶送水的工作,我也会接触一些业务往来,做个有心人逐步积累经验,机会一来我就顺利抓住了。

LEON:艺人助手和艺人助理,差别很大吗?

何先生:非常大,就和广告行业助理客户主任、客户主任助理的差别一样大。艺人助理通常是指生活助理,在影视剧开拍的时候由剧组安排,而艺人助手是艺人所属经纪公司安排的,两者接触的核心业务不同。

LEON:在经纪人的圈子里你觉得男人多还是女人多?

何先生:准确地说,应该是男士比较多。女人也会有一些,但大多都属于“大姐”的范畴,拥有很高的声望和地位。在这个行业的早期,确实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女性力量是主流。比如现在众所周知的一些行业头部大佬,都是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但现在这些大佬已经不在一线工作了,圈层的中坚力量还是集中在28-35岁的男性身上。

LEON:男性经纪人会有优势吗?

何先生:其实我感觉比较弱势。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在甲方市场,时尚行业和娱乐圈掌握核心资源的大多是男士,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男性经纪人会有一些优势,有时候甚至比女性更加容易和行业内的人沟通,从而工作推进得比较快。毕竟个体需求不同。相反如果艺人的工作重心完全在影视圈,反而女性经纪人更占优势,毕竟大部分制片人、选角导演都是老大哥、老大姐,女性的性格优势更容易获得这些人的信任。当然这只是我自己工作中的一些体验,不代表这种解释是唯一的。

LEON:什么样的人可以做好经纪人这份工作?

何先生:把所有贬义的四字成语做到极致的人,就能做好这份工作,而且能成为行业领袖。往黑暗面上说,这份工作确实需要这样的人。人品是另外一回事,我们对事不对人。

LEON:在底层为艺人服务的工作人员收入如何?

何先生:我刚入行的时候每个月只有1500元,现在6000元,都是卖方市场选买方市场。底层是多底?比如应届毕业生吧,但其实我们不愿意找毕业生进入公司,多少都需要一些剧组经验和市场经验。但我不同意之前那位同行的说法,毕竟北京市有最低工资标准和行业标准做规范,这两个底线不那么容易突破。

LEON:经纪人的收入来源是什么?

何先生:和大家一样,主要是工资,还有一些根据个人能力获得的绩效奖励。经纪人在进入公司之前,也都会签署一下用工合同,但在合同中还有一项条目,就是经纪人从为艺人履行的商务合约收入中的分成比例,这也是一项收入来源。也有一些特殊的情况,就是艺人和经纪人是长期合作的关系,比如亲戚、多年老友这样,这类经纪人的收益就是以绩效、红包的方式获得,没有统一的标准。

LEON:演出经纪人资格证获取有难度吗?

何先生:差不多相当于考驾照的难度。这个证对于影视明星来说,只是经纪人和艺人之间法律效力基础,有这个证你和艺人之间的合同才会受到保护。但歌手的经纪人对这个证的需求度就比较大,用到的地方很多。

LEON:想成为头部经纪人的难度大吗?

何先生:对于一些大流量的艺人,经纪人的业务水平确实要求很高。粉丝是一面照妖镜,他们会考察自己偶像的经纪人合不合格。比如就有粉丝群体把偶像的经纪人成功拉下马的,还不止一次。这主要是因为大流量的艺人市场关注度也很高,不只是粉丝,同行、甲方市场、媒体都在看,每件事情处理的手腕,也都是我们这个圈子私下乐于交流的重点,这些都是经纪人日后晋升道路的“作品”。

LEON:针对热搜事件经纪人通常做哪些事?

何先生:每个艺人对待热搜的看法不太一样,流量艺人的宣传团队,每个月是有硬性热搜业务要求的。非流量艺人对待热搜,正面的当然没问题,多多益善,但是出现负面热搜的时候,要做相对应的公关。除了维护艺人的个人形象、在大众心中的人物设定,以及消除对代言品牌的影响外,还有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去调查事件背后的推手。热搜的本质就是有一个幕后推手和几个大的营销号一起联手造成舆论,然后路人参与讨论。词汇量变大以后,系统就把艺人推上热搜。经纪人需要找到那个源头,把他揪出来。

LEON:有给那些有“明星梦”的年轻人什么建议吗?

何先生:如果你有明星梦,得自己先掂量掂量自己是什么段位。我通常的说服说辞就是,如果觉得自己特别适合做这一行,你就去三里屯逛一圈。你评估一下自己的回头率,如果真的是帅出天际或者美如天仙,作为路人都坐不住,所有人都夸你好看,你自己也喜欢这行,那你可以试试。但如果回头率很一般,那我劝你们放弃,这个行业不欢迎普通人。

LEON:经纪人和粉丝之间会有互动、利益输送吗?

何先生:在经纪人的工作当中,还有一项工作叫粉丝管理。经纪人会直接对接到艺人的“站姐”、“粉头”。“站姐”、“粉头”就是在粉丝群体中有一定担当、一定话语权的人,维护好和这个人的关系,当爆出负面新闻时需要和他们做出解释,分析前因后果,这些粉丝出于对自己偶像的爱也会帮经纪人处理一些热搜问题。利益输送完全没有,尤其是流量艺人,粉丝每个月会自筹一笔集会、造势的费用,据我了解这笔费用还挺可观的,足够维持一个机构的运转,我们也没有必要为粉丝群付出薪酬。

LEON:考虑过转行吗?

何先生:转不了行,我做那么久了,已经把所有四个字成语的坏事都做了,还有哪个行业、哪些人能容得下我啊。

无论明星还是经纪人

终究都还是资本的奴隶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用钱可以解释娱乐圈中的所有匪夷所思的事,而经纪人要做的事也几乎全部围绕着这个字展开。

做到行业头部都不是件容易的事

艺人经纪人这个职业,说起来可能真的没有什么入行门槛,但和任何行业一样,想要做到行业内的顶层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能力、资本、人脉,这些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东西,需要花很长时间积累。而这些积累,才是“贩卖劳动”获得不错薪水的基础。比如经纪人这个行业,往大了说,需要你有很好的艺术鉴赏能力,因为演艺行业的基础还是艺术创作;在工作过程中,免不了还要处理危机公关,对大众传播、市场营销、消费心理、市场调研都要有所涉猎;作为经纪人,艺人的职业发展规划也需要你一手制定,这个时候经济学、基础会计学就能派上用场;同时还必须具有很好的法律素养,艺人在演出或表演的过程中都会遇到版权问题和法律纠纷,处理不好丢了饭碗还是轻的,也不是没有锒铛入狱的可能。艺人经纪这份工作的复杂性,在于你的工作是“人”,你的商品也是“人”。你要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完全没有规律可循。想要在这个行业中成名及有所建树,就必须拥有更多更专业的技能,要求你工作过程中需要不断创新,还要求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就像之前所说,艺人经纪入门门槛低但脱颖而出难,有太多人在这个金字塔底部苦苦生存,并且其中很大一部分人看不到希望。

艺人也是商品,商业的本质是盈利

艺人的本质终究还是商品,和我们日常消费购买的商品或服务没有区别。是商品,自然也有他的商品属性和商品价值。经纪人所做的推广工作,归根结底就是提高“商品”的价值。艺人的推广伴随着的是“炒作”和“立人设”,所以大家看到的明星绝大部分不会是真实的明星,都是经过商业化包装的,为的是最大化地迎合当下市场,博得关注度和眼球从而盈利。不过即使知道这一点,也不用觉得受到了“欺骗”,还是可以抱着娱乐精神看待这一问题,毕竟冲动消费也是我们共同的生活体验。比如我们一直乐此不疲地掏腰包买下一件价格远超价值的奢侈品,或者用了一次就摆在洗漱台上的护肤品。炒作的方式有很多种,这里只以“恶性炒作”为例。按照正常逻辑,你肯定不明白为什么经纪人会让艺人的负面新闻登上热搜,毕竟负面新闻看似对艺人的发展是不利的。但存在即合理,“恶性炒作”的底层逻辑就是明星的存活期其实远没有你想象的那么久。再举个例子,当你看到这篇文章发布出来的时候,你还记得今年1月在各大平台“爆火”的电视剧男主角的名字吗?可以说还没有任何一个艺人能做到永远站在顶流的巅峰,市场上新人层出不穷,新的经纪公司也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头来,这就导致了行业内部竞争的白热化,一旦明星失去关注度就会立刻陷入衰退期。即便只是在大众视野中消失了几个月,艺人的名字就会被大家逐渐淡忘。没有话题度,没有人关注,没有热点,艺人也就失去了其商业价值,等待他们的命运可能比你丢失一份工作后更惨。经纪人们清楚地知道这点,“恶性炒作”带来的数据也是数据,网友骂出来的关注度也是关注度,年轻人还是可以多读读鲁迅,不吝以最大的恶意揣测每一次互联网上的闹剧。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在搞清楚了“艺人等于商品”这个事实后,不妨可以从更高的视角来观察这个行业。举个例子,比如某个艺人通过选秀或爆款影视剧制霸了几乎所有的话题,继而跟进的就是无休止的见面会、综艺、代言等一系列商业活动,你也会不时地看到有粉丝在微博为偶像呼喊“经纪人好坏”、“经纪人在吃血馒头”、“经纪人在压榨爱豆”,但事情的真相呢?真相就是与其不切实际地幻想,不如脚踏实地地赚钱。站在资本的角度,初期艺人和他的经纪人必须要对所属公司背后的股东负责,中期以后如果艺人不想“过气被抛弃”,也要利用现有的资本完成原始的积累,抓住自己的时代并晋升为资本本身。娱乐圈明星变老板并且大获成功的例子比比皆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资本这个“看不见的手”让我们看到了艺人在镜头前的大放异彩,而艺人出现在你我面前应该是什么样子也不是他自己能决定的。当然我们并不是要否定资本,给它扣上一顶黑帽子,资本虽然冷血但是却高效,正是因为资本的涌入才能让大家的日常生活不至于那么无聊。讲了这么多,最后无非想告诉大家(尤其是年轻人),不要对娱乐圈或者经纪人的工作有过多执念,他们和社会中的绝大部分人们的工作性质一样,无非就是打工仔或资本家的区别。看清了这个现实,你会不会感受好一点呢?

顶流明星扑街,这个锅该甩给谁?

部分插画/张睿

版式设计 / 孙艳华

顶流明星扑街,这个锅该甩给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