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流明星撲街,這個鍋該甩給誰?

頂流明星撲街,這個鍋該甩給誰?

肖戰的熱搜在持續一週後仍不見消減,社畜們即使啥也不幹,只是乖巧地“排排坐吃果果”殊不知也成為套路中的一部分。是誰在用那隻看不見的手操控輿論和你我?其實在娛樂圈裡,有這麼一個群體被稱為經紀人,他們總是少言寡語,神情機敏,一次次拯救自己的“老闆”於危難水火。那麼這些明星經紀具體要做些什麼,他們工作的原始動力來自何處,現如今生存現狀到底如何?不八卦,今天我們認真地瞭解一下。

鄙視鏈還是生存鏈?

藝人貼身工作人員的流動規則

任何圈子都有自己的鄙視鏈,但與其說是鄙視鏈,不如說是生存鏈更為合理。底層向頂層,下級向上級不斷付出勞動,才能維持住金字塔的穩固。服務在藝人周圍的工作人員,除了大家比較熟悉的經紀人外還有許多工種,他們又都是做什麼的呢?

經紀人

顶流明星扑街,这个锅该甩给谁?

全面掌握藝人經紀事務的人。資源極大豐富,人脈廣到讓人瞠目,可能再進一步也不是沒有呼風喚雨的可能。

點評:“天下之大,捨我其誰。”

彙報對象:經濟公司CEO、藝人

晉升道路:成立自己的經紀公司或接任原公司高管

執行經紀人

顶流明星扑街,这个锅该甩给谁?

意如其名,執行經紀人的命令的經紀人。跑組推戲、跟組執行、商務綜藝等日常商務的對接,這些都是由執行經紀人來完成。其實經紀人做的工作,如果執行經紀感覺自己能做也可以做,但通常執行經紀人的經驗較少,人脈資源不如經紀人。

點評:熬到經紀人退休,執行經紀人就可以上位了。

彙報對象:經紀人、藝人

晉升道路:經紀人

藝人助手

顶流明星扑街,这个锅该甩给谁?

經紀公司安排給藝人相當於“助理”的工種,除了配合執行經紀人完成一些商務往來、影視劇接洽的工作外,還會負責一部分藝人私人事務的打理。通常是由工作1-3年的新人出任這個職位,算是開始接觸核心業務的開端。但如果沒有在幾年內積累足夠的知識和能力,那最後多半會成為藝人的私人助理。

點評:樂不思蜀也沒有不好,少掙點錢但活得開心。

彙報對象:執行經紀人、經紀人

晉升道路:執行經紀人、藝人私人助理

藝人宣傳

顶流明星扑街,这个锅该甩给谁?

因為大部分藝人的對外宣傳工作都做了外包,所以從此檔開始,之後的工種便不在隸屬於藝人的經紀公司直接管轄。到了負責藝人的宣傳期,宣傳就會面臨很大的壓力,比如媒體的拍攝、微博的熱搜等,都是KPI的重要指標。況且不屬於“自己家的人”,即便遇到了自己喜歡的idol,也沒有太多近距離接觸的機會。

點評:存在感不是很強。

彙報對象:執行經紀人

晉升道路:可能有,但無法得知。

藝人助理

顶流明星扑街,这个锅该甩给谁?

不同於私人助理,藝人助理通常是藝人進組時片方給配備的工作人員,需要照顧藝人的生活起居,比如叫藝人起床、給藝人送飯、幫藝人拎包等。藝人進組拍戲後,經紀人和執行經紀人可能不會一直在劇組陪藝人,那麼劇組的一些與工作相關的事情,就需要藝人助理對接。

點評:如果你不是真的很年輕希望可以慎重考慮。

彙報對象:執行經紀人

晉升道路:道路無限,畢竟年輕。

真實的吐槽最致命

他們的故事還有很多

這次採訪還和許多工作了沒那麼久或者已經轉行多年的經紀人暢聊過,因為篇幅的原因就不全文奉上。我們整理了一些來自一線崗位的“吐槽”,希望這些短篇的評論可以讓你更清晰地認識經紀人這個群體。

顶流明星扑街,这个锅该甩给谁?

匿名者1號

經紀人永遠沒有不清醒這麼一回事,就算酒喝大了也得打起十二萬分精神,要永遠保持冷靜的頭腦和極高的情商,否則你永遠不是一個好的經紀人。

匿名者2號

忠告,如果是為了某個喜歡的明星才進了娛樂圈朝著經紀人奮進,那樣的話還是趁早離開吧,因為你會看到自己所熱愛的人變得不再那麼可愛。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人生,不要為了別人而活。

顶流明星扑街,这个锅该甩给谁?顶流明星扑街,这个锅该甩给谁?

匿名者3號

推薦你看一部法國電視劇《百分之十》,它講述了經紀人和演員之間如何專業又敬業地相愛相殺的故事,展現了經紀人的天職——販賣慾望。

匿名者4號

很多經紀人只把演員當成產品,自己揹著銷售任務,必然和演員的以藝術為導向有衝突。但也不是所有的經紀人都這樣,比如有的經紀人商業優先,有的經紀人權衡兩邊,而有的經紀人只懂得遷就演員……能說誰錯嗎?好像也不能。評價標準不同,開心就好了。

顶流明星扑街,这个锅该甩给谁?
顶流明星扑街,这个锅该甩给谁?

匿名者5號

影視市場還在不斷地萎縮,不只是經紀人,今年副導演轉行的就不知道有多少了。現在還有人想進來嗎?那我也只能用《圍城》來解釋了。

匿名者6號

你知道我有多渴望每天11點入睡,週末雙休的日子嗎?凌晨三四點回家算常事兒,時間久了身體真的吃不消。另外明星走下舞臺也是普通人,這些小朋友都是被寵壞了,都很有脾氣和態度,吃癟的只能是你。

顶流明星扑街,这个锅该甩给谁?
顶流明星扑街,这个锅该甩给谁?

匿名者7號

雖然飄HOME的“盛世”已落幕,太陽宮賓館也會淹沒在記憶之中,可我們曾經奔波的身影和流過的汗水是不會消失。一旦踏入演藝圈,無論當初是為了什麼,熱情終將會喚醒我們。

匿名者8號

演藝圈是馬太效應最為明顯的地方之一,演員之間的收入差距是天壤之別,經紀人之間的收入差距同樣是天壤之別。所以並不是一個會一夜暴富的行業,小夥子們還是踏踏實實搬磚吧。

顶流明星扑街,这个锅该甩给谁?

行業中堅力量的觀察報告

每個人眼中的娛樂圈都不一樣

如果說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那麼娛樂圈和經紀人的定位肯定也沒有唯一的標準。本期我們還找到了兩位有著十年以上行業經驗的藝人經紀人描述他們眼中自己的工作和娛樂圈。可能兩位對類似問題有著不同的回答,但我們均保留了下來,相信你能做出自己的判斷。

繆先生 35歲

行業經歷 13年

繆先生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媒體行業,也是對接藝人的職務。3年後離開了媒體圈,奔向了娛樂圈。之後10年的時間裡,做過藝人的宣傳、商務、策劃、經紀的工作,履歷精彩絕倫。

顶流明星扑街,这个锅该甩给谁?

LEON:為什麼轉行去了娛樂圈?

繆先生:當年做媒體門檻要比現在高很多,記者和編輯也比現在少,日常接觸的人有限,感覺限制了自身的發展。後來有藝人邀請我轉行,我也就同意了。做記者肯定沒有做娛樂賺的錢多,這是非常直接的原因。

LEON:娛樂圈男女比例是什麼樣的?

繆先生:娛樂圈是兩性比較平權的行業,男性和女性數量、地位都差不多,當然劇組裡從事體力活兒的的確是男性更多。想做好這一行,混好日子、會做人就夠了,出業績歸根到底還是得看文化水平。為什麼有些藝人最後一直沒有突破,經紀人要負主要責任,加上整個團隊都看不懂劇本,不知道如何評價一部作品的好壞,以及影視劇未來的發展趨勢。

LEON:底層經紀人收入如何?

繆先生:溫飽線之下,不夠房租。很難講清楚身在底層的原因,可能還是之前說的人情世故的原因。只想賺死工資,做事也是死腦筋,不能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那自身的發展自然就很慢。很明顯的,在互聯網的推動下,現在“核心資源”的壁壘其實很容易被衝破。娛樂行業已經不是一個拼資源的行業了,資源都是共享的,主要還是看溝通方式。

LEON:社會中的經紀人培訓機構有助於人才的培養嗎?

繆先生:完全沒用。就像“寫作速成法”是培養不出好作家的,天賦才最重要。做明星經紀人其實毫無難度,這個行業門檻非常低,能做到聽得懂話、說得清晰、不拖泥帶水,就足夠立足了。

LEON:行業內通常的架構是什麼樣的?怎麼評價這份工作?

繆先生:以現在主流的運營模式來說,很多藝人都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老闆就是藝人自己。在這種工作室內,一般的架構是大經紀人、執行經紀人、藝人助手、貼身助理、商務、宣傳等。然後都會有合作的幾個外包宣傳公司,大部分活兒還是要找外面的人做,沒有哪個明星養幾十個人專門為他做事。整個娛樂行業,相對於社會其他行業,都是更辛苦的,上層辛苦,底層也辛苦。因為這個行業針對的產品是人本身,人是有喜怒哀樂的,藝人的喜怒哀樂要加好幾倍,他們都很情緒化,很敏感,相處的過程遠比結果重要。這個行業沒有晝夜之分,沒有假日,確實辛苦。

LEON:通常你會給藝人怎樣做發展規劃?

繆先生:這個真的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同的人沒辦法用統一標準。有些藝人,我們都知道他紅不了,他自己也知道,那我們還要努力嗎?要。因為不太紅的藝人賺的錢也比很多小企業多。所以,有時候我建議條件非常好的藝人向更高的方向看,也建議那些註定紅不了的藝人走得踏實一些,抓好眼前的本職角色先賺錢,兩個方向都沒錯。舉兩個我看到的例子,有個藝人兩年都沒有接到戲拍,他自己也有情緒。他的經紀人承受著巨大的壓力,整個團隊也都死扛著,堅守底線就是不讓他什麼角色都接。最後真的就等到了一個夠分量的男一號,這個藝人一下就熬出來了;還有的藝人爛片不斷,女四號演了一大堆,我覺得她的經紀人的策略也是正確的。因為她真的沒有能力接到女一號,為什麼不退而求其次,先賺錢呢?所以你看,經紀人真的不好做,看人的眼光和魄力都要足夠強大才行。

LEON:對藝人來說上負面熱搜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繆先生:實際上上熱搜確實會困擾到很多人,尤其是心理建設不夠強大的藝人,會失眠,會痛苦。雖然從我們經紀人的角度看,多壞的新聞都是好事,但凡能發出被大家看到的聲音,都值得抓住。這就是娛樂行業和其他行業的不同之處了,做產品的人看到利益點一定不會放過的,但藝人作為產品,你並不能完全掌控他。我們的工作是服務於人的,通常不是我們覺得對藝人好就是好,讓藝人自己滿意才最重要。

LEON:你看到的黑暗面會有多黑?通常會建議藝人怎樣應對?

繆先生:這麼說吧,所有你在熱搜上看到的突發事件,背後都是有利益關係的,一定都有。比如像狗仔隊與藝人沒談攏“放料”、合作品牌矛盾突發找水軍黑、雙男主的戲兩個主角互相下黑手、戀愛或者友情破裂找媒體曝光,比比皆是。最好的方式是不回應,但藝人往往做不到,月亮都有陰暗的一面,接受自己的不美好,這很重要。當然我習慣把事情往壞處想,然後你就會發現事情沒那麼糟。比如再惡性的事件,只要沒到觸犯法律的地步,是不會令藝人完全失去商業價值的。因為甲方比藝人想得開,只要你有熱度,紅的黑的都要,渾水才能摸魚。至於大眾的態度,根本不重要,人與人之間充滿了誤會,兩個好朋友都不能理解彼此,大眾憑什麼要理解一顆“天上星”?不過想完全消除影響徹底洗白最好的方式就是——過氣。

LEON:會不會想轉行?

繆先生:已經在轉型了,娛樂行業越來越難做,用道德綁架娛樂行業也使我們寸步難行。從前我每年的項目都很多,去年開始減少到一半了。希望這個行業更好,因為這個行業是國家經濟的寫照,國家越開放發達,娛樂行業才會越好。

何先生 32歲

行業經歷 10年

在娛樂圈混跡了10年,大學時期學習影視表演專業。幹過群眾演員,做過藝人的助手,最後慢慢轉型成為藝人經紀人。前後共合作過3個藝人,最長為單一藝人服務時間超過5年。

顶流明星扑街,这个锅该甩给谁?

LEON:從藝人助手轉型到經紀人,你是怎麼熬過來的?

何先生:難度是有一些,很多藝人還是比較在意工種區分這件事的。他們會覺得一些人因為性格原因只適合做助手,或者只適合某個崗位。但是大多數人只要有機會,肯定還是希望轉崗的。我在做藝人助手的時候,不僅僅只是做大家想象中端茶送水的工作,我也會接觸一些業務往來,做個有心人逐步積累經驗,機會一來我就順利抓住了。

LEON:藝人助手和藝人助理,差別很大嗎?

何先生:非常大,就和廣告行業助理客戶主任、客戶主任助理的差別一樣大。藝人助理通常是指生活助理,在影視劇開拍的時候由劇組安排,而藝人助手是藝人所屬經紀公司安排的,兩者接觸的核心業務不同。

LEON:在經紀人的圈子裡你覺得男人多還是女人多?

何先生:準確地說,應該是男士比較多。女人也會有一些,但大多都屬於“大姐”的範疇,擁有很高的聲望和地位。在這個行業的早期,確實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女性力量是主流。比如現在眾所周知的一些行業頭部大佬,都是從那個時代走過來的。但現在這些大佬已經不在一線工作了,圈層的中堅力量還是集中在28-35歲的男性身上。

LEON:男性經紀人會有優勢嗎?

何先生:其實我感覺比較弱勢。但是從現實情況來看,在甲方市場,時尚行業和娛樂圈掌握核心資源的大多是男士,在某些特定的情況下,男性經紀人會有一些優勢,有時候甚至比女性更加容易和行業內的人溝通,從而工作推進得比較快。畢竟個體需求不同。相反如果藝人的工作重心完全在影視圈,反而女性經紀人更佔優勢,畢竟大部分製片人、選角導演都是老大哥、老大姐,女性的性格優勢更容易獲得這些人的信任。當然這只是我自己工作中的一些體驗,不代表這種解釋是唯一的。

LEON:什麼樣的人可以做好經紀人這份工作?

何先生:把所有貶義的四字成語做到極致的人,就能做好這份工作,而且能成為行業領袖。往黑暗面上說,這份工作確實需要這樣的人。人品是另外一回事,我們對事不對人。

LEON:在底層為藝人服務的工作人員收入如何?

何先生:我剛入行的時候每個月只有1500元,現在6000元,都是賣方市場選買方市場。底層是多底?比如應屆畢業生吧,但其實我們不願意找畢業生進入公司,多少都需要一些劇組經驗和市場經驗。但我不同意之前那位同行的說法,畢竟北京市有最低工資標準和行業標準做規範,這兩個底線不那麼容易突破。

LEON:經紀人的收入來源是什麼?

何先生:和大家一樣,主要是工資,還有一些根據個人能力獲得的績效獎勵。經紀人在進入公司之前,也都會簽署一下用工合同,但在合同中還有一項條目,就是經紀人從為藝人履行的商務合約收入中的分成比例,這也是一項收入來源。也有一些特殊的情況,就是藝人和經紀人是長期合作的關係,比如親戚、多年老友這樣,這類經紀人的收益就是以績效、紅包的方式獲得,沒有統一的標準。

LEON:演出經紀人資格證獲取有難度嗎?

何先生:差不多相當於考駕照的難度。這個證對於影視明星來說,只是經紀人和藝人之間法律效力基礎,有這個證你和藝人之間的合同才會受到保護。但歌手的經紀人對這個證的需求度就比較大,用到的地方很多。

LEON:想成為頭部經紀人的難度大嗎?

何先生:對於一些大流量的藝人,經紀人的業務水平確實要求很高。粉絲是一面照妖鏡,他們會考察自己偶像的經紀人合不合格。比如就有粉絲群體把偶像的經紀人成功拉下馬的,還不止一次。這主要是因為大流量的藝人市場關注度也很高,不只是粉絲,同行、甲方市場、媒體都在看,每件事情處理的手腕,也都是我們這個圈子私下樂於交流的重點,這些都是經紀人日後晉升道路的“作品”。

LEON:針對熱搜事件經紀人通常做哪些事?

何先生:每個藝人對待熱搜的看法不太一樣,流量藝人的宣傳團隊,每個月是有硬性熱搜業務要求的。非流量藝人對待熱搜,正面的當然沒問題,多多益善,但是出現負面熱搜的時候,要做相對應的公關。除了維護藝人的個人形象、在大眾心中的人物設定,以及消除對代言品牌的影響外,還有一項重要工作就是去調查事件背後的推手。熱搜的本質就是有一個幕後推手和幾個大的營銷號一起聯手造成輿論,然後路人參與討論。詞彙量變大以後,系統就把藝人推上熱搜。經紀人需要找到那個源頭,把他揪出來。

LEON:有給那些有“明星夢”的年輕人什麼建議嗎?

何先生:如果你有明星夢,得自己先掂量掂量自己是什麼段位。我通常的說服說辭就是,如果覺得自己特別適合做這一行,你就去三里屯逛一圈。你評估一下自己的回頭率,如果真的是帥出天際或者美如天仙,作為路人都坐不住,所有人都誇你好看,你自己也喜歡這行,那你可以試試。但如果回頭率很一般,那我勸你們放棄,這個行業不歡迎普通人。

LEON:經紀人和粉絲之間會有互動、利益輸送嗎?

何先生:在經紀人的工作當中,還有一項工作叫粉絲管理。經紀人會直接對接到藝人的“站姐”、“粉頭”。“站姐”、“粉頭”就是在粉絲群體中有一定擔當、一定話語權的人,維護好和這個人的關係,當爆出負面新聞時需要和他們做出解釋,分析前因後果,這些粉絲出於對自己偶像的愛也會幫經紀人處理一些熱搜問題。利益輸送完全沒有,尤其是流量藝人,粉絲每個月會自籌一筆集會、造勢的費用,據我瞭解這筆費用還挺可觀的,足夠維持一個機構的運轉,我們也沒有必要為粉絲群付出薪酬。

LEON:考慮過轉行嗎?

何先生:轉不了行,我做那麼久了,已經把所有四個字成語的壞事都做了,還有哪個行業、哪些人能容得下我啊。

無論明星還是經紀人

終究都還是資本的奴隸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用錢可以解釋娛樂圈中的所有匪夷所思的事,而經紀人要做的事也幾乎全部圍繞著這個字展開。

做到行業頭部都不是件容易的事

藝人經紀人這個職業,說起來可能真的沒有什麼入行門檻,但和任何行業一樣,想要做到行業內的頂層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能力、資本、人脈,這些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東西,需要花很長時間積累。而這些積累,才是“販賣勞動”獲得不錯薪水的基礎。比如經紀人這個行業,往大了說,需要你有很好的藝術鑑賞能力,因為演藝行業的基礎還是藝術創作;在工作過程中,免不了還要處理危機公關,對大眾傳播、市場營銷、消費心理、市場調研都要有所涉獵;作為經紀人,藝人的職業發展規劃也需要你一手製定,這個時候經濟學、基礎會計學就能派上用場;同時還必須具有很好的法律素養,藝人在演出或表演的過程中都會遇到版權問題和法律糾紛,處理不好丟了飯碗還是輕的,也不是沒有鋃鐺入獄的可能。藝人經紀這份工作的複雜性,在於你的工作是“人”,你的商品也是“人”。你要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完全沒有規律可循。想要在這個行業中成名及有所建樹,就必須擁有更多更專業的技能,要求你工作過程中需要不斷創新,還要求處理複雜的人際關係。就像之前所說,藝人經紀入門門檻低但脫穎而出難,有太多人在這個金字塔底部苦苦生存,並且其中很大一部分人看不到希望。

藝人也是商品,商業的本質是盈利

藝人的本質終究還是商品,和我們日常消費購買的商品或服務沒有區別。是商品,自然也有他的商品屬性和商品價值。經紀人所做的推廣工作,歸根結底就是提高“商品”的價值。藝人的推廣伴隨著的是“炒作”和“立人設”,所以大家看到的明星絕大部分不會是真實的明星,都是經過商業化包裝的,為的是最大化地迎合當下市場,博得關注度和眼球從而盈利。不過即使知道這一點,也不用覺得受到了“欺騙”,還是可以抱著娛樂精神看待這一問題,畢竟衝動消費也是我們共同的生活體驗。比如我們一直樂此不疲地掏腰包買下一件價格遠超價值的奢侈品,或者用了一次就擺在洗漱臺上的護膚品。炒作的方式有很多種,這裡只以“惡性炒作”為例。按照正常邏輯,你肯定不明白為什麼經紀人會讓藝人的負面新聞登上熱搜,畢竟負面新聞看似對藝人的發展是不利的。但存在即合理,“惡性炒作”的底層邏輯就是明星的存活期其實遠沒有你想象的那麼久。再舉個例子,當你看到這篇文章發佈出來的時候,你還記得今年1月在各大平臺“爆火”的電視劇男主角的名字嗎?可以說還沒有任何一個藝人能做到永遠站在頂流的巔峰,市場上新人層出不窮,新的經紀公司也如雨後春筍般冒出頭來,這就導致了行業內部競爭的白熱化,一旦明星失去關注度就會立刻陷入衰退期。即便只是在大眾視野中消失了幾個月,藝人的名字就會被大家逐漸淡忘。沒有話題度,沒有人關注,沒有熱點,藝人也就失去了其商業價值,等待他們的命運可能比你丟失一份工作後更慘。經紀人們清楚地知道這點,“惡性炒作”帶來的數據也是數據,網友罵出來的關注度也是關注度,年輕人還是可以多讀讀魯迅,不吝以最大的惡意揣測每一次互聯網上的鬧劇。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

在搞清楚了“藝人等於商品”這個事實後,不妨可以從更高的視角來觀察這個行業。舉個例子,比如某個藝人通過選秀或爆款影視劇制霸了幾乎所有的話題,繼而跟進的就是無休止的見面會、綜藝、代言等一系列商業活動,你也會不時地看到有粉絲在微博為偶像呼喊“經紀人好壞”、“經紀人在吃血饅頭”、“經紀人在壓榨愛豆”,但事情的真相呢?真相就是與其不切實際地幻想,不如腳踏實地地賺錢。站在資本的角度,初期藝人和他的經紀人必須要對所屬公司背後的股東負責,中期以後如果藝人不想“過氣被拋棄”,也要利用現有的資本完成原始的積累,抓住自己的時代並晉升為資本本身。娛樂圈明星變老闆並且大獲成功的例子比比皆是。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資本這個“看不見的手”讓我們看到了藝人在鏡頭前的大放異彩,而藝人出現在你我面前應該是什麼樣子也不是他自己能決定的。當然我們並不是要否定資本,給它扣上一頂黑帽子,資本雖然冷血但是卻高效,正是因為資本的湧入才能讓大家的日常生活不至於那麼無聊。講了這麼多,最後無非想告訴大家(尤其是年輕人),不要對娛樂圈或者經紀人的工作有過多執念,他們和社會中的絕大部分人們的工作性質一樣,無非就是打工仔或資本家的區別。看清了這個現實,你會不會感受好一點呢?

顶流明星扑街,这个锅该甩给谁?

部分插畫/張睿

版式設計 / 孫豔華

顶流明星扑街,这个锅该甩给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