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流,你討好的樣子真可憐

國產劇頂流,莫過於《安家》。


五天內上了14次熱搜,比肖戰易烊千璽楊超越還頻繁。

頂流,你討好的樣子真可憐

頂流,你討好的樣子真可憐

頂流,你討好的樣子真可憐


火是火,輿論卻兩極分化。


有人挺它,說它足夠真實。


有人罵它,說它浮誇虛假。


編劇六六跳出來回應:


主角為什麼一定要討喜?


頂流,你討好的樣子真可憐


呵呵。


好討喜的回應。


六六這番話,堪比劇界郭敬明。


為什麼這麼說——


《安家》


頂流,你討好的樣子真可憐

頂流,你討好的樣子真可憐


雖然飄飄要開罵,但平心而論,《安家》的配置是不錯的。


主題,是房產中介的故事。


頂流,你討好的樣子真可憐


對多數人來說,這個群體平時是隱形的角色。


只有在買賣、租售房產的時候,才會和他們搭上關係。


但對社會來說,他們卻是無時不在的見證者。


上到國家政策,下至民生哀樂,中介都是最先體會其中冷暖的那群人。


宏觀的時代背景和微觀的生活日常,在這裡形成了交匯。


用他們的視角,圍觀人間百態。這種主線設定,大有看頭。


主角羅晉、孫儷也都靠譜。


還提前跟著編劇觀察自己的人物原型,體驗生活,圍讀劇本。


頂流,你討好的樣子真可憐

左一為孫儷角色原型


編劇六六,也曾經以一己之力,撬動了家庭劇和行業劇的市場。


《雙面膠》《蝸居》《心術》,都是同類題材的佼佼者。


頂流,你討好的樣子真可憐


房奴、婚外情、貪汙的表象,背後是市場體制的冰冷運作和不同階層的慾望掙扎。


放到今天,仍具有影射意義。


也正是因為《蝸居》的成功,才促成了這次的《安家》。


頂流,你討好的樣子真可憐


雖然購買了日劇《買房子的女人》版權,但她在原作基礎上,實地走訪十個多月,重新創作了一版劇本。


定調,就是中國房產中介的行業劇。


導演安建說得斬釘截鐵:


靠近生活

真實,再真實,就這麼簡單


頂流,你討好的樣子真可憐

頂流,你討好的樣子真可憐

頂流,你討好的樣子真可憐


結果呢。


假離婚、出軌、學區房這些社會痛點,在《安家》輕而易舉地皆大歡喜了。


房似錦賣出的第二套房子,買主是老嚴夫妻。


老人用半輩子積蓄為兒子買房,兒媳自曝懷孕了,房產證要加自己名字。


頂流,你討好的樣子真可憐

頂流,你討好的樣子真可憐


於是一家四口高高興興地簽了字、交了錢、拿了房。


結果老嚴夫婦被擺了一道,他們興沖沖地搬新家時,發現親家母早和兒子兒媳住進來了。


當初一口一個“爸媽”叫得歡實的兒媳,一見公公婆婆站在門口,扭頭就走。


頂流,你討好的樣子真可憐


老兩口走投無路,後來在徐店長的建議下,決定搬到郊區。


搬家那天,兒子兒媳,一個來送的都沒有。


全靠房產中介的員工,幫著裡外忙活。


然而,老嚴夫婦正能量地諒解了兒媳:


咱們做父母的,不就是為兒女做貢獻嗎?


頂流,你討好的樣子真可憐

頂流,你討好的樣子真可憐

頂流,你討好的樣子真可憐

頂流,你討好的樣子真可憐


劇情虎頭蛇尾,也就罷了。


至少不是一無是處。


為什麼說六六那番回應是郭敬明式詭辯?


房似錦壓根兒不在意別人的眼光

她只對給她發錢的人笑


頂流,你討好的樣子真可憐

句句直戳女性觀眾爽點。


房似錦不討好大眾,有錯嗎?


房似錦毫不掩飾自己愛錢,有錯嗎?


好一個敢愛敢恨的大女主。


頂流,你討好的樣子真可憐

但這劇的缺點,本來就不是出在“房似錦不討喜”上。


六六這回答,和郭敬明的詭辯一樣——


你說我劇本寫得爛?


你三觀不正。


頂流,你討好的樣子真可憐

房似錦不是不討喜,而是不真實。


儘管底層房屋中介的辛酸卑微,她有:


首先,能吃苦。


房似錦初入職場時,碰上小區停電。


她無意間得知,28樓房主打算賣房,因為停電的緣故,原本約好的看房計劃臨時取消。


房似錦看到了機會,為了把這單“搶過來”,她來回跑了三次28層樓梯。


給房主又送西瓜,又送晚飯。


頂流,你討好的樣子真可憐

頂流,你討好的樣子真可憐


對方感動不已,最後把房子交給了她賣。


頂流,你討好的樣子真可憐

頂流,你討好的樣子真可憐


其次,有耐心。


中介每天閱人無數,遇到刁蠻無理的客人,太正常了。


有次房似錦帶一對老年夫婦簽約,那人下車時,將車門重重一關,把房似錦的手夾得通紅。


頂流,你討好的樣子真可憐


但他一句道歉沒有,也沒詢問傷勢如何,反倒怪罪房似錦“動作太慢”。


你那麼年輕

動作那麼慢

還要我們老年人等你


頂流,你討好的樣子真可憐

頂流,你討好的樣子真可憐

頂流,你討好的樣子真可憐

頂流,你討好的樣子真可憐


房似錦毫無怨言,繼續好皮好臉地帶他們簽約。


中介,就是能忍常人之所不能。


即使這房屋成交的代價,是尊重。


最後,夠聰明。


中介的入行門檻並不高,從業人員的學歷、素質都參差不齊。


身處僧多粥少的市場,腦子靈光的,總會先人一步。


房似錦賣出的第一套房子,是市面罕見的跑道戶型。


頂流,你討好的樣子真可憐


這套房子十幾年來一直砸在開發商手裡,無人問津。


同事本想把這套房甩手給她,做個下馬威。沒想到房似錦接盤之後,主動安排裝修,並且充分考慮目標客戶的生活需求——


狹長的走廊,設計成孩子的畫廊。


天窗、自動樓梯,統統安排上。


死單,就這麼活了。


頂流,你討好的樣子真可憐

頂流,你討好的樣子真可憐


除了具體的業務能力,一些日常的細節,也讓房似錦的角色更具“社畜”屬性。


比如,三兩口包子就解決早飯。


一邊吃,一邊還盯著電腦的工作信息。


頂流,你討好的樣子真可憐


這些細小、零碎的場面,讓不少中介回憶起自己的從業經歷時,都很有共鳴。


但編劇顯然不想把這個角色停留在五講四美的上進青年,為了讓她更加飽滿、真實,又加入了更復雜的人設。


結果,無卵用不說,反倒落入俗套。


就說這“人性真實的灰面”——


前期的房似錦,冷麵嚴苛、唯利是圖。


作為調任過來的新店長,她公佈自己的身份後,新人同事主動起身握手問候。


房似錦雙手插兜,徑直路過,完全不給人面子。


頂流,你討好的樣子真可憐


老同事因為帶客戶看房,沒有按規定時間上班。


房似錦見了,昂首闊步拽拽地走過來,質問“你怎麼才來上班”。


頂流,你討好的樣子真可憐


不過是一個初來乍到的店長,怎麼還按時尚雜誌女魔頭的人設來硬凹了呢。


更別提,她還撬了同事的單子,並且振振有詞地死不認賬。


成功地憑藉一己之力,把自己作成了全店的公敵。


我不認為我在和他們搶單子

我是在替他們擦屁股


頂流,你討好的樣子真可憐

頂流,你討好的樣子真可憐


什麼路數?


《黑色皮革手冊》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原口元子。


——看著你工作了十年

從沒發現你是這麼勢利的女人

——今天明明是您第一次正眼瞧我


頂流,你討好的樣子真可憐


《延禧攻略》裡“脾氣暴不好惹”的魏瓔珞。


頂流,你討好的樣子真可憐


噢,房似錦還和近年大火的樊勝美、蘇明玉一樣,有個吸血鬼一樣的原生家庭。


黑蓮花+父母皆禍害,這哪是人設不討喜?


明明哪裡爽點舔哪裡。

頂流,你討好的樣子真可憐


頂著爽劇黑蓮花人設的房似錦,安的卻是顆玲瓏剔透白蓮聖母心。


前面剛說完,房似錦完全不在意別人的眼光,只想做賺錢機器。


可當她母親到公司撒潑、向她要錢的時候,她就立刻慌亂無措,讓同事出面解決,自己躲在辦公室裡垂淚。


這哪是“不在意”,明明是“很害怕”。


頂流,你討好的樣子真可憐


真正的“不在意”,起碼是蘇明玉這樣的。


有理不懼,在外人面前,面對無理取鬧的父親,該撕照撕。


頂流,你討好的樣子真可憐


再說房似錦的“工作狂”人設。


賣房時,她為了錢可以不擇手段。


頂流,你討好的樣子真可憐

頂流,你討好的樣子真可憐


入行原因,卻高尚得如同聖母下凡——


多年前房似錦流落街頭,全靠徐姑姑的幫助才捱過一時。


於是她萌生了做中介的念頭,想幫助更多的人。


我想像你一樣

有能力去幫助別人

幫助每一個走向我的人


頂流,你討好的樣子真可憐

頂流,你討好的樣子真可憐

頂流,你討好的樣子真可憐

頂流,你討好的樣子真可憐

頂流,你討好的樣子真可憐

頂流,你討好的樣子真可憐


要她自私,又要她博愛無邊。


要她黑化,還要她做朵白蓮。


這人設不是豐滿,是分裂啊。


真正不討喜的女主角長啥樣?


《萬箭穿心》的李寶莉。

她是一個性格帶刺、強勢潑辣的市井俗婦。

當著外人面,對著丈夫一頓臭罵,毫不顧忌夫妻顏面。

頂流,你討好的樣子真可憐

丈夫對她日益生厭,但不敢當面衝撞,於是背地裡和別人偷情。

李寶莉發現後,偷偷向派出所舉報,希望丈夫能迷途知返。


頂流,你討好的樣子真可憐


沒想到警察介入後,出軌鬧得人盡皆知。丈夫仕途就此中斷,他在絕望中自殺,把照顧兒子和婆婆的責任,全部丟給李寶莉。

為了多掙錢,李寶莉開始當挑夫,一干就是十幾年,可算是把這個家撐了起來。


頂流,你討好的樣子真可憐


結果,兒子考上大學之後,轉頭便要和她斷絕母子關係。

他把父親自殺的原因,歸咎於李寶莉當年的嫉妒和衝動。

最後,李寶莉在震驚、憤怒和委屈中,選擇了離開。


頂流,你討好的樣子真可憐

頂流,你討好的樣子真可憐

這個角色,是帶有灰度的。


觀眾不會喜歡上她。


但觀眾會理解她的“惡”,那是一個妻子為了挽救家庭,流著眼淚做出的抉擇。

觀眾也共情她的“善”,那是看到兒子對自己徹骨的怨恨後,無奈地放手。


而房似錦?


處處要討喜,就成了討好。


兩頭都想討好,就別怪兩頭好處撈不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