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詩詞裡邊提到碧水和碧空兩個碧有什麼區別?

Iceblue


碧空,應該是碧水和藍天交界處。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在整句詩中,除了烘托意境外,“碧空”表示作者的心境,更寄託對友人(孟浩然)的。

碧水,形容水特別碧綠,碧只是形容詞,不含廣大。

碧空,形容天的純淨。碧是相互交接,廣大的意思。





周易指南針


就此問題本人的理解是:“碧水”:是指綠色的水,一般是指靜至不動,而且很深的水,如湖泊,魚塘等。“碧空:”是指一塵不染,千里無雲的藍天。就這麼簡單,沒有過深的含義。也就沒必要有過深的談論!謝謝閱讀。


張秉榮


碧水和“碧空”這兩個詞之所以沒有出現在同一首詩裡,是因為這兩首詩寫的意境和情景不同。所表達出的心理活動和感情也是不盡相同的。

其一 《望天門山》中的“碧水東流至此回”是描寫作者本人專注於風景的感受,碧綠的江水向東流去蜿蜒曲折,沒有迴旋的餘地。說明江水很是急湍猶如巨斧般的劈開大山,作者看著此時此景不由得發自內心的感嘆大自然的神奇之處。

其二 《送孟浩然之廣陵》中的“孤帆遠景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是描寫作者在送別好友孟浩然時的戀戀不捨,和依依惜別之情,是在景物中摻雜了豐富的感情色彩。以景來烘托作者和孟浩然真摯的友情。

其三 第一首詩中“碧水”是可以理解成碧綠的江水,而第二首詩不應該讀“碧空”應該是讀“碧空盡”。是形容船在江面上已經行駛的很遠了,直到最後只看到藍天和碧綠的江水的交界處。是碧水和藍天的分界線,所以讀作“碧空盡”。


追尋那陽光


碧字是形容清澈藍綠色的意思。我們通常形容大海是碧海,也有時形容大海,是藍色的海洋,藍色的海洋水是近海,綠色的海洋水是深海。

同樣我們有時候,形容天空無雲,是碧綠色的天空,也有時形容天空無雲是藍天,綠色的碧空一般出現在立秋之前,藍天白雲一般出現在立秋之後。

由此可見,古人詩詞裡面,提到的碧水和碧空的碧字,相同之處都是用來形容水和天空顏色的,即:藍綠色。不同之處就是用碧字,一個形容的是天空顏色,一個是形容大地中的水顏色。我是這樣理解的,不知你有何高見?


老頭156934080


這裡,先從碧字說起。碧在色彩上泛指青綠色,有青山綠水之說,亦有青天一詞。


題主所言“碧水,碧空”兩詞,兩者的含義都很明晰,碧水:乃泛綠光之水;碧空:乃泛青光之天。

一,碧水。

碧水一詞最早見於南朝梁簡文帝的《採蓮曲》:

桂楫蘭橈浮碧水。

江花玉面兩相似。

蓮疏藕折香風起。

香風起,白日低。

採蓮曲,使君迷。

這裡的碧水,是輕泛綠光之水,綠水玉面,荷花相映,美不勝收,堪使君迷矣!

李白的《望天門山》:

天門中斷楚江開,

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

孤帆一片日邊來。

李白以豪邁觀樂的情懷,描繪出天門山神奇壯麗的景象,此處的碧水乃綠水之意。

二,碧空。

碧空乃藍或青的天空,以雲影,霧氣,水份不同而顏色略異。如南朝梁簡文帝的《京洛篇》:

夜輪懸素魄,朝光蕩碧空。

秋霜曉驅雁,春雨暮成虹。

朝曦微曛,晴空泛著淡淡的青色,極目遠望,漸遠漸深而顯藍色。這裡的碧空,乃清晨之淡青色的天空。

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

惟見長江天際流。

這是一首滿含詩意的離別之作,在富饒繁華的錦繡之地,綠樹初蔭花開錦上之日,碧空如洗,江水泛綠,兩岸繁花綠柳,相映成趣。然一葉孤帆消失在藍天之際,惟有藍天依舊,江流不息。這裡的碧空乃為藍天之意。


黃土情愫


古詩裡“碧水”和“碧空”的“碧”,是一個意思——像青玉一樣晶瑩剔透的顏色。到底是綠是藍,其實不必較真的。這就像“怒髮衝冠”的詩句一樣,發再大的火兒,大約也不可能頭髮直立,把帽子頂起來。藝術允許誇張。平淡無奇一定不會是好作品了。

魯迅講過文學的誇張問題。他說,“燕山雪花大如席”,這是好詩。如果說“廣州雪花大如席”,那就是瞎說了。

“碧”,不涉及誇張,但屬於“賦比興”的藝術意境。

對李白詩裡的“碧水”和“碧空”,大約也要融入他的全詩去感受。

《望天門山》雲——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這是一幅極美的畫卷,平緩中卻十分氣魄。試想一下,如果說“綠水”或“黃水”,感覺會怎樣?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曰——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此詩中的“碧”字,也極恰當。不說“藍天”韻律上未必合適,意味可能也差了很多。

這兩個“碧”,其實都來自青玉。怎麼知道呢?

唐代賀知章的《詠柳》詩云——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碧玉”,就是青玉。

(盛產青玉之崑崙)

《說文解字》說:“碧,石之青美者。從王石白聲。”

從“王”就是從“玉”,玉為石,所以亦從石。“碧”和“白”,古音均在五部,因此“碧”為“白”聲。

段玉裁說,“碧”字是形聲包會意。從玉石,是以形說義——玉石;碧色,青白金克木之色。

甲骨文中未見“碧”字。這個字,當造於周代,和當時的玉文化迅速發展有關。

《山海經.西山經》雲:“高山其下多青碧”,說崑崙山盛產青玉。《北山經》雲:“又北三百里曰維龍之山,其上有碧玉”。

《淮南子》說:“崑崙有碧樹”。《注》曰:“碧,青石也。”

所以,“碧”,後來即指青玉,或者是青玉一般的顏色。

比如,“碧瓦”。杜甫詩云:“孤城西北起高樓,碧瓦朱甍照城郭”。碧瓦是青玉色的瓦。

比如,“碧霄”。李白詩曰:“中逢元丹丘,登嶺宴碧霄”。還是指天色,不過是晚上。還有“碧漢”,亦指天空,是陽光普照,萬里無雲的景色。“碧雲”,則一般指傍晚。

可是,“碧血”一詞,難道是說血色如青玉?不是。

元代鄭元祐詩曰:“孤忠既足明丹心,三年猶須化碧血”。

這是用了《莊子》的典故。《莊子.外物》雲:“故伍員流於江,萇弘死於蜀,藏其血,三年化而為碧。”這是說,周朝大夫萇弘一生正直敢說話,遭忌被殺,他的血被擁戴者所收藏,三年化為碧玉。

於是,有了“化血為碧”和“碧血丹心”的說法。

這也是人們以青玉之晶瑩剔透,來讚美敬仰之人的崇高品格。

藝術,比如唐詩,是形象思維,就不能用研究科學的邏輯思維去剪裁。


一老沈一





最美是詩詞


碧水:綠水。 例如,李白 《早春寄王漢陽》詩:“碧水浩浩雲茫茫,美人不來空斷腸。”

碧空:青天。例如,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詩: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碧水與碧空兩個“碧”意思相近,含義都為綠色,青色。我們常說的“水天一色”,即是說二者顏色一致。



可仔細想想,二者在顏色上有細微的區別:“碧水”,更接近深綠色,碧水清澈,山上的綠樹倒映在水中,把水給染綠了。
而“碧空”,更接近蔚藍色。碧空純淨,晴天反射太陽光,天空呈蔚藍色。



總之,“碧水”“碧空”這兩個意象,都有澄澈,乾淨,美麗,廣闊等特徵,調動你的生活經驗與積累,發揮你的聯想與想象,就可以體會意象之美,品味意境之美。


融融118


“碧”的意思:1.指綠色、青色(深藍色)的總稱。 2.本意指青白色玉石。3.指姓。

顯然“碧空、碧水”都只能是是指顏色了。

但個人認為:碧水的“碧”的意思是:顏色是綠色的同時,還指水純(指水純比例偏大些)。而碧空的“碧”單指顏色是深綠色。

也即是:碧水的“碧”既指顏色又指水純;碧空的“碧”只指顏色。





圓夢186752883


碧水碧空是相連的,在九寨溝,水清到飛起,見到淺湖底水草魚,陽光明亮一閃一閃,映著滿天的碧空,好似仙境地一樣!多美妙啊!我的初戀小女孩!你在哪裡!跑出來見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