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路遥《平凡的世界》是悲剧吗?为什么?

维夏读书


【观点】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是现实的人生写实,虽带有悲情色彩,但并不是悲剧。

第一次读《平凡的世界》确实感觉太过悲伤,但仔细读来,发现并非仅仅如此。

路遥从小生活在食不果腹的社会底层,在那一望无际的黄土高原上,填饱肚子就是一种奢望,那个年代的现实生活就是如此。

《平凡的世界》以孙少安、孙少平兄弟二人作为主线,讲述了那个特定时代背景下人们不断与命运抗争,走向不平凡的人生。以下对二位主人公做简单的分析。

01 孙少安:好不容易熬到政策,刚要过上“有粮有钱”的幸福生活,妻子却因疲劳过度罹患肺癌,离他而去

孙少安从小家里穷到叮当响,他和秀莲的结合完全是在无奈之下做出的选择,在跟秀莲相亲之前,他和从小青梅竹马的润叶彼此相爱,可是根深蒂固的“门当户对”阻止了少安跨入幸福的大门。

好在老天并没有继续折磨他,他与秀莲的相亲,两人也算一见钟情。

秀莲虽然是农村娃娃,但父亲会手艺,酿得一手好醋,想来从小也没有吃过多少苦。她选对象的标准是,只要人好就行,彩礼不重要。

秀莲嫁过来后,面对家里的烂光景丝毫没有抱怨过,反而决心帮助少安把家里的光景过好。秀莲是过日子的一把好手,里里外外打理的井井有条,为了帮少安度过砖厂的难关,甚至几次跑到父亲那里借钱还债。

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没有贺秀莲就没有后来顺利成为“农民企业家”的孙少安。

可现实是:人毕竟不是铁打的,人能承受的负重是有限的,在那时西北的农村没日没夜的操劳足以吞噬一个人,而秀莲就是那个被苦难生活吞噬的人……

我们想想,知青上山下乡的年代,有的知青根本吃不了农村那种常人难以忍受的苦头,拼命想尽办法往城里跑。那么农民呢?他们不只像知青那样忍受几年,而是需要在土地里刨食一辈子……

所以,秀莲的离开虽让人于心不忍,但这就是当时黄土高原真实生活的反映。

02 孙少平:美好的爱情从来都是转瞬即逝,留下的都是生活味十足的“烟火气息”

孙少平和田晓霞的爱情属于精神爱恋的高度契合,也是每个人向往和追求的理想爱情。

作者路遥的感情之路,可谓一波三折,一路坎坷。书中关于田晓霞的人物塑造,多半也是作者本人对于爱情的美好寄托。

可毕竟“理想是丰满的,现实事骨感的”。人不可能只活在想象中,而终归要落地面对真实的烟火生活。

《平凡的世界》中田晓霞因为舍己救人在一场洪水中壮烈牺牲,孙少平悲痛欲绝。但时间的年轮从来不会因为人们的苦难而停止前行,在故事的结尾,作者是这么写的:

少平上了二级平台,沿着铁路线急速地向东走去。

他远远地看见,头上包着红纱巾的惠英,胸前飘着红领巾的明明,以及脖项里响着铜铃铛的小狗,正向他飞奔而来…

尽管孙少平没有和田晓霞走在一起,故事的结尾,暗示着少平会和惠英、明明走在一起,组成传统的家庭,回归生活的烟火气息。

或许,这才是作者的真实所见也是普通人的落地生活。

《平凡的世界》初次读来,催人泪下,但细细读来,会被书中每一位平凡却又不甘平庸的主人公的奋斗精神所打动。

没读过初中的孙少安如果安于现状,那他可能永远不会成为双水村的“领头羊”,一家人永远挤在一孔破窑洞,永无出头之日……

高中毕业的孙少平如果不思进取,那他一辈子可能永远走不出双水村的一亩三分地,也就不可能有后来的黄原城户口,乃至成为优秀的煤矿工人……

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说:

青年无论受怎样的挫折和打击,都要咬着牙关挺住,因为你们完全有机会重建生活。

只要不灰心丧气,每一次挫折就只能是通往新境界的一块普通的绊脚石,而不会致人于死命。

《平凡的世界》激励了亿万读者从茫然的生活中走出,虽然故事悲情,但并非悲剧,人生本就是与现实永无休止做斗争的过程!

-END-


阿白读书


这本书看名字就知道是写平凡人的世界,而我们哪一位不是平凡的人呢。《平凡的世界》是路遥的呕心沥血之作,描写的是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之间的陕北人民的生活。以孙少平、孙少安一家的生活为背景,向我们展示了那个年代陕北人民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情、梦想与挫折、痛苦与欢乐,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与巨大的社会变革的冲突纷繁的交织在一起,非常深刻的展示了劳动人民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顽强的面对生命的各种挑战。也深刻的剖析出劳动人民面对困苦生活时各种心理。书中详细的为我们展现了那个年代的爱情故事,以及人们面对爱情时的各种纠结与抉择的心理活动。

《平凡的世界》是一部伟大的著作,是一本百科全书式的现实主义巨作,非常客观的为我们讲述了那个年代人民的生活,没有刻意的安排故事情节,更没有刻意的扭曲人们对爱情的想象。完全符合中国人的传统思想。所以我不会认为这是一本悲剧小说。


大墨孤烟


个人认为《平凡的世界》不是悲剧,在读完整本书之后,我们固然会为书中人物的命运去伤感,但又激起了我们对于生活奋斗的信念,这是悲剧作品所不具备的。(全文图片来自网络)


为何有人认为《平凡的世界》是悲剧

1.悲剧的时代

在小说刚开始时,就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特殊的时代下人民的生活的背景。

一九七五年二、三月间,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细蒙蒙的雨丝夹着一星半点的雪花......黄土高原严寒而漫长的冬天看来就要过去,但那真正温暖的春天还远远没有到来。

作者点明一九七五年,让读者一开始便进入时代的寒冬中,去感受时代背景下黄土高原上人们的生活艰辛。这也暗示了文章中人们的悲剧人生。


在那个年代,学校不教书,参加劳动,经常吃不饱饭,还要忍受批斗,那是一个悲剧的年代。

2.悲剧的爱情

书中孙少安与田润叶青梅竹马,二人感情十分要好,田润叶甚至数次向孙少安表明心意,但由于阶级的差异二人最终不能走到一起;

孙少安与田润叶虽然没有走到一起,但是娶到了一个勤劳朴实的女子秀莲,二人努力经营这自己的日子,生活一天天好起来,最后好日子就要到来了,秀莲却得了绝症;


孙少平与田晓霞不顾世俗的目光,终于在一起了。他们有着共同的爱好,对人生都有自己的理想,一个是普通的煤矿工人,一个是漂亮的干部子弟,他们的爱情才应该是最纯粹的爱情,但田晓霞为了救人死于洪水。


个人观点

我个人认为《平凡的世界》这个书名就已经透漏出了路遥先生的用意:书写平凡人的生活。

时代的悲剧,固然不假,在那个年代,人民吃不饱穿不暖,生活不安定,但也更加真实。正是因为有了那样艰苦的岁月,才会有那些不懈努力的人。一九七五年很快就会过去,改革开放也即将到来,这暗示着万千平凡人的努力为自己明天奋斗的日子就要来临。

生活不是琼瑶剧,爱情总是朝着理想的方向发展。田润叶与孙少安青梅竹马,但没有在一起并不假,但是最后他们也都找到了自己的幸福,这是路遥先生对读者的籍慰。


秀莲、晓霞,两个女人都被写死,看似作者很残忍,实际上把作品的主旨“平凡”二字体现的淋漓尽致。谁规定善良的人就不会死?谁又规定好人一定会有好报?真实的世界不是传说中的伊甸园。

秀莲、晓霞二人皆有死去的结局才是平凡的世界最真实,最该带有血泪的一笔。试想一下,如果田晓霞不死,与孙少安过着幸福的生活,而秀莲与少安白头偕老,故事固然美满,但会使故事像偶像剧一样发展,文章的水准大打折扣。


路遥先生写《平凡的世界》就熟想要通过写平凡人的平凡生活来给人一种鼓励和安慰,而不是读罢后的颓废。正因如此,《平凡的世界》绝不是悲剧。


潮打的空城


平凡的世界是当时社会的写照,描写的是大饥荒年代的社会的劳动人民的生活与发展历程,路遥是描绘者、讲述者,对于书里的人来说,有些人是喜剧,有些人是悲剧,看见晓霞给少平送被子,是多么温暖、美好,看见晓霞对少平说:不要见怪、不要见外时,我的心都在微笑的,谁的一生不想遇到这样甜蜜的爱情呢!少平的生活是苦的,以苦为荣不正是那个年代所提倡的价值观么?即使在后来少平可以过的更好一点的时间,少平还是选择了自己奋斗,这么高贵的品格不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几千年来所提倡的么。这是一个个小人物的奋斗史,讲述着社会的变革对一个个家庭、一个个人物的影响是多么巨大,一个勤劳的家庭居然吃不饱、穿不暖,多么讽刺,为什么呢?路遥说这是社会问题、制度问题,后来的社会改革、没有几年时间便家家户户不在为吃穿发愁了!可见,制度问题对社会对人民的影响是多么巨大!

我是一个文学爱好者、没有受过系统学习教育,我不知道如何评价书的好坏与艺术价值,但是当我读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是多么愉快,有时又悲愤痛苦,文字平和、人物生平又与我们自己、身边的人何其相似,我时常像少平一样思想、去对待生活,用劳动去锻炼自己,用痛苦去磨练自己,恰像古人说欲成大事者、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我并以此要求自己,我想一本好书的前提应该是可以激励人们的,当晓霞死去,我的眼泪哗哗的就下来了,我觉得这是路遥对现实的妥协,地委书记的女儿与一个煤炭工人几乎是不可能有未来的,为了不去破坏这段甜蜜的爱情,于是、只能让其中一个人离开!少安、润叶、向前、金波、红梅、这些个可爱的人,都是那么好的人、可是生活不是理想国,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痛苦,这想必就是生活吧!

生活当然是值得庆幸的,因为还活着么,我们都希望把自己的人生变成喜剧,因此、大家都在努力着、奋斗着!


forever20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理解什么是悲剧?悲剧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①是“戏剧类别,以主人公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及其悲惨结局为基本特点”②比喻不幸的遭遇。鲁迅先生也说过“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给人看”

其实整部著作主要是围绕着孙少平和孙少安这两个主人公写的。他们有什么与现实间不可调和的冲突吗?应该说没有,他们唯一与现实的冲突就是他们贫穷,无权无势。但是却不是不可调和的,因为他们有着先进的思想,长远的目光,他们最后通过了自己的努力改变了自己贫困的处境,结局并没有悲惨。

若按鲁迅先生所说悲剧的定义,把有价值的东西毁掉,应该写的是他们在平凡的生活中自甘平庸,像无数人一样,贫穷就贫穷,就这样过一生也无所谓。但不是,他们不甘平庸,反而是把他们的价值展现出来了。所以并不算悲剧。

至于不幸的遭遇的定义,所谓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不幸的遭遇,比如说失恋,高考落榜等等。但是我们不会说自己的这一生是个悲剧。所以尽管孙少安最后丧妻,孙少平也失去了自己最爱的女友,但是这也不算是悲剧吧,只能算是人生必经的一个不幸,只是时间早晚。

所以综上,我觉得不算是一部悲剧。悲剧应该像《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和《麦克白》这样表现悲剧性冲突和理想破灭的,而《平凡的世界》不是理想的破灭,恰恰是理想的实现。


柚子姑娘vw


读平凡的世界一开始觉的是悲情剧,但是多读两遍你就不会觉的是悲剧了,你会感到那是一部励志剧,因为有以下几点可以看出:

1、孙小平从小就穷读书的时候连份″丙菜″都吃不起,出来后做小工,你会觉的很悲情,但后来去煤矿他慢慢找到了自已的定位,也找到了自已的人生伴侣,生活回归了平凡,这不就是我们想要的生活。

2、孙小安从小就催学负担家里的生活,后来没有和自已相爱的润叶走在一起,但是后来和玉莲结婚生小孩,还办了砖厂生活慢慢好起来回归了正常。

3、满银从一开始就不好好做事四处流浪但自从在那旅馆里醒误之后回到家乡好好做事生活也好起来了。

总归路遥先生写<

果小云


不是悲剧是人生,人生没有完美的。

所以《平凡的世界》里的人物也没有一个完美的人生,不管是少平、少安还是晓霞、润叶、秀莲等。

有人说,这书艺术性不高,但我说作者用近似于直描的手法写出了真实的人生,让你分辨不出真假,这就是最大的成功,也是最大的艺术性。

至于是不是悲剧,看各人的理解了,有人觉的就是悲剧,有人觉的是正剧,恩,不应该有人觉的是喜剧吧?

乐观的人看到的是那里面的希望和坚强,少平当挖煤工作照样骄傲的生活着。有人看到的是悲剧,都是小人物,没有一个大富大贵的,少安好不容易生意赚了钱,秀莲没了。


口水丁羊羽


平凡的世界,展示的就是平凡。他是一篇中国西北的农村发展史,既然已经是历史画卷就无所谓悲剧还是喜剧,因为他是不可变更的世界,而这个世界又如此平凡。文艺青年,是那个时代的标志,煤矿工人也是那个时代的标志,将二者溶于一体,这是路遥内心里最本源的追求,这里面有作者自己的梦,用了一个最好的方式把梦想展示出来。如果你看过路遥的其他书籍,你就会觉得,路遥的书,只需要看一部平凡的世界即可。


赵三走5


人生就像一张茶几,上面摆满了杯具和洗具。平凡的世界讲的是人生,既然是人生评论它是悲剧还是喜剧都是不客观的,孙少安失去了从小到大的润叶是悲的,后来砖厂的成功又是喜的,可是钱可以再赚爱人失去就再也回不来了,所以是悲大于喜的。纵观整部故事,路遥给我们了爱情的甜蜜,却又不肯为我们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所以《平凡的世界》不悲也不喜,是心酸,无尽的心酸。

节选自《平凡的世界》——这就是人生的心酸。在我们短促而又漫长的一生中,我们在苦苦地寻找人生的幸福,可幸福往往又与我们失之交臂。当我们为此而耗尽宝贵的青春年华,皱纹也悄悄地爬上了眼角的时候,我们或许才能稍稍懂得生活实际上意味着什么。

路遥在稍稍懂得生活实际意味着什么的时候,写下了这本书。告诉我们,没有完美的人生,不完美的才是人生。


长安不见使人愁


《平凡的世界 》是我学生时代看过的书籍 ,也许是年龄和阅历的原因 :那是只是看个热闹 转眼经年再看时 ,被内容深深的吸引 .孙家两兄弟的多舛、 对命运的抗争 、以及情感的纠葛 !常言道成年人的世界就没有容易二字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和环境 ,表现的更为艰难 !在他们的身上都能看到我们平凡人与生活死磕的影子 ,生动写实!笔者简朴粗犷的笔触 生动传神.真的是初读不知文中意,再读已是其中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