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現在社會很平等,要不怎麼很多人忘了階層呢?



一張廣為流傳的圖,相信你也見過:


我認為現在社會很平等,要不怎麼很多人忘了階層呢?

高曉松:

清華大學培養的學生,應該擁有國之重器、胸懷天下的遠大理想,而不僅僅去謀求一個職業,否則和藍翔技校有什麼區別呢?


榮蘭祥:


咋們藍翔技校就是實打實的學本領,不玩虛的,你學挖掘機就把地挖好,學廚師就把菜做好,學裁縫就把衣服做好,如不踏踏實實學本事,那跟清華北大有什麼區別呢?


這張圖之所以廣為流傳,主要是單看一方都有一定道理,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種互相嘲諷、“針尖對麥芒”的戲劇衝突,但這不是本文重點。


說重點之前先看看榮蘭祥的簡要經歷:

榮蘭祥,1964年06月出生於河南,祖籍山東汶上。

1986年,22歲的榮蘭祥經人介紹與孔素英結婚。同年夫妻兩人租下濟南市天橋區幾間教室開辦學校教油漆工和縫紉機,還承包了學校食堂。

1988年,部隊實行“三產”,榮蘭祥看準時機,與部隊合作為轉業軍人提供技術培訓,為後續發展奠定了基礎。

1997年,部隊三產被限制,藍翔技校和部隊脫鉤。此時榮蘭祥用之前積累下的資本買地擴張,在濟南藥山腳下買下50畝土地,建起了新校區。

2006年,邀請唐國強作為代言人,從此全國聞名。


1986年,那個年代剛剛改革開放不久,距離“投機倒把罪”被取消還有11年,一個啥都沒有的22歲小夥就敢開學校、搞承包,這種魄力和幹勁我是佩服的。我22歲大二期間,也就只敢噹噹家教,同學約我去批發市場進點貨來賣我都怕虧了,而且完全沒有經營意識。


1997年,距離他辦學已經11年,而且期間與部隊合作,也有一定原始積累,此時他33歲。


很多人號稱要實現35歲就退休,之後過自己的生活。這個夢想對於講這話的人基本不可能實現,但是對榮蘭祥真的可以實現。他完全可以33歲就退休,但是他沒有,而是開始新的奮鬥。


能把一個民營、地方性培訓機構,變成全國知名的培訓學校,戰略眼光、領導能力、市場意識、經營水平自不必說。有估計認為他的資產在十億級別,從一個底層路人變成這樣,毫無疑問是逆襲成功的典範。


我們再來看看高曉松。高曉松的經歷太多,稍微看下他的長輩吧:

高曉松爺爺高景德是電機工程學家,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1983年至1988年擔任過清華大學的校長。

高曉松外公張維是固體力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瑞典皇家工程科學院外籍院士,深圳大學創辦者之一。

高曉松父親高立人是清華大學的教授,是青藏鐵路凍土層研究領域專家。

高曉松母親張克群是著名的建築學家,原清華大學教授,師從梁思成,國家一級註冊建築師。


面對這種家庭,一般人的感覺基本上是:


我認為現在社會很平等,要不怎麼很多人忘了階層呢?

如果出生在這種家庭,說的不是“仰望星空、胸懷天下”的話,那真的就可以算是廢人了。

高曉松當然不需要學榮蘭祥口中實打實的本領。炒菜縫紉挖掘機這是“下等人”做的事情,他不需要靠這個掙錢,甚至他可以不掙錢,他可以隨心所欲追尋自己的理想,他儘可以過成他想成為的樣子。

他不需要向生存彎腰,甚至也不需要向生活彎腰,他肩上並沒有普通人對生活重擔;如果說有重擔,那也只有他口中的“國之重器”。


他甚至對部分清華北大學生缺乏遠大理想、為了找個工作而感到不齒。他的這個反應和另一個現象放在一起很有意思:

前段時間杭州某中學招聘老師,很多北大清華碩士博士報名,於是很多民眾感到不可思議——你都北大清華碩士博士了還去教中學生啊?這不是人才浪費麼?


我認為現在社會很平等,要不怎麼很多人忘了階層呢?

但是切換到這些學生的角度看,他們家庭條件都一般甚至困難,學校給他們幾十萬一年的薪水可以保證他們在這個城市站穩,並且逐漸往更高對階層爬升——


不然怎麼辦?搞學術研究,沒有錢;搞市場經營,他們不會;回到他們出生的小縣城能做什麼?不回去在大城市想去的位置都基本滿了,大家都要吃飯啊!


也就是說,這份工作不僅讓他們衣食無憂,更提供了一個提升階層的平臺,只要原生階層比這個低當然值得去啊!

這種行為與榮蘭祥所說的本質上一樣——作為一個普通人,先腳踏實地一點。


美國第一任副總統、第二任總統約翰·亞當斯說過一句名言:


我認為現在社會很平等,要不怎麼很多人忘了階層呢?

我必須研究政治和戰爭,因此我的兒子們能夠學習數學和哲學。我的兒子們應該學習數學、哲學、地理、博物、造船、航海、商業和農業使得他們的孩子們可以學習繪畫、詩歌、音樂、建築、雕塑、織物和瓷器。


這是什麼階層都見過的人,他知道提升階層沒那麼容易。

前幾年北上廣深的年輕人怨氣很重,抱怨買不起房,覺得自己名牌大學畢業怎麼就比當地一個拆遷戶還慘?


現在這些年輕人慢慢懂了:自己上個學並不能立刻實現階層躍升。


階層都是需要奮鬥+機遇+長時間積累的,人家拆遷戶上幾輩就在奮鬥,或者好運氣、持續積累了幾代人,憑什麼你上個學就超過人家?


所以高曉松的話不是說給一般北大清華學生聽的,而是說給【家庭條件好衣食無憂書香門第從小受高端文化薰陶】的北大清華學生聽的;



而榮蘭祥的話則是說給很多認不清自己階層、以為可以單憑自己努力就盡整虛頭巴腦、不腳踏實地的人聽的。


聽話一定要聽講話人所代表的的階層和對應的立場。

從高曉松的階層而言,他講這話簡直太對了,絕對理所當然;從榮蘭祥的階層而言,他講的話不僅對,而且還有可操作性,堪稱知行合一。


他們的話雖然看似針鋒相對,但其實都是針對【自我階層認知失調】的人來說的——


  • 如果是高曉松階層的北大清華學生,你還老是想著謀個吃飯的職業,那你也太銼了吧?
  • 如果是榮蘭祥階層的學生,你連吃飯都要成問題了還想著改變世界,那你這個精神病差不多也到晚期了吧?


你看,在【讓你認清自我階層】這一點上,兩人其實高度一致。

也只有認清自己的階層,所有的選擇、規劃、方向才會明確可執行,才會對自己有真實有效的反饋和意義,才可迭代可積累,否則都是碰運氣,或者碰來很多負反饋。


不過,明明階層影響很大、很實際,而且無所不在,為什麼總是有很多人會產生“我跟別人階層差不多”的幻覺?為什麼總是有“天生我材必有用”、“我輩豈是蓬蒿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幻覺?

對此我完全不得而知。


我只能猜測在這些人心中認為“社會很平等,平等是個理所當然的東西;我付出多少就能收穫多少;每個人出生是一張白紙,通過自己努力可以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大家拼的是智慧、努力這些基本上基於自己的東西,而不是其他......”


我只能祝有這種想法的人好運,願菩薩佛爺真主上帝聖母瑪利亞保佑你們!

我認為現在社會很平等,要不怎麼很多人忘了階層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