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層探究!足球技巧背後的故事

自從現代足球被髮明起,不斷有充滿天賦的球員試圖摸索出一些獨家招數來衝破對手的攔截和取悅現場的觀眾。其中,有一些招數隨著歲月的變遷在不斷的升級和進化,只是為了能夠更有效的面對愈發競爭激烈的賽場。這次,就讓我們來對一些知名的足球技巧進行挖掘,探究他背後的故事。

深層探究!足球技巧背後的故事

踩單車

深層探究!足球技巧背後的故事

這可能是足球世界中最常見的過人技巧,深受古往今來球員們的喜愛。

踩單車算是職業足球中相對而言最簡單的花式技巧,要領就是“佯攻”,球員假裝往一側撥球過人,然後利用防守球員重心被騙的那一瞬間,突然往另外一側加速突破。這招的典型球員普遍都是來自於葡萄牙語系,比如德尼爾森、羅納爾多、C羅、菲戈等

踩單車的發明者目前具有比較大的爭議。有些人表示阿根廷前鋒佩德羅-卡羅米諾在20世紀初就已經頻繁使用此招數了;但另一撥老球迷表示他們親眼見證荷蘭球星勞-亞當才是第一個使用單車過人的球員。

普斯卡什拉球

深層探究!足球技巧背後的故事

顧名思義,這招是由匈牙利著名球星,皇馬名宿費倫茨-普斯卡什發明的。

被稱為“飛奔的少校”的普斯卡什是匈牙利黃金一代的絕對核心,他在1953年11月25日對陣英格蘭的“世紀之戰”中就曾使用過V字拉球攻破球門,這個經典的瞬間至今被人銘記。而這場比賽,匈牙利也以6:3將採用WM陣型的英格蘭打得落花流水,直接迫使英格蘭足協重新反思改革他們的足球規劃。如今,足壇普遍認為是匈牙利對英格蘭的碾壓,直接促使了英格蘭足球臥薪嚐膽,並且在66年奪得世界盃。

此招數的要領就是要在防守球員從弱側上搶的瞬間,將球往回拉避開攔截,然後向外呈45度角帶球推進,非常易上手且實用。

插花腳

深層探究!足球技巧背後的故事

這又是一個足壇比較常見的技巧。要領就是由一隻腳作為支撐腳,另外一隻腳繞過支撐腳去進行射門或傳中。插花腳不僅美觀優雅,還可以很好的避開防守球員的封堵。不過對於使用球員的腿部力量和球感要求比較高。

這招的創始人是阿根廷聯賽拉普拉塔大學生隊球星裡卡多-因方特,他在對陣羅薩莉亞的比賽中首次使用插花腳。插花腳的原意是“逃學者”,由阿根廷媒體授予並傳播開來,其中的含義只能自己體會了。

有意思的是,不僅在足球聯賽中,插花腳還滲透到了其他領域,比如NFL和探戈舞。

克魯伊夫轉身

深層探究!足球技巧背後的故事

1974年世界盃的荷蘭隊註定是值得被銘記的,雖然在決賽中被強大的西德隊擊敗,但是克魯伊夫和他率領的球隊用一場場令人驚歎的全攻全守震驚了世界足壇。

最經典的瞬間出現在了小組賽第二輪荷蘭隊對陣瑞典隊的比賽中。背對奧爾森的貼身防守,克魯伊夫佯裝往對方右側轉身突破,但是突然又機敏的將球反向磕過支撐腳,一氣呵成。這個動作將奧爾森徹底騙過,過了個乾淨,瑞典後衛在全球觀眾面前出了個大洋相。日後,奧爾森在接受採訪時開玩笑的向克魯伊夫表達了感謝,他表示荷蘭傳奇也幫助他在歷史上留下了小小的一筆。

勺子點球

深層探究!足球技巧背後的故事

當你穩穩的將球擺在點球點上,充滿自信望著前方的門將和球門,加速,起腳,瞬間,足球畫出一道美妙的曲線慢悠悠的入網,全場一定會為你驚呼雀躍。這就是勺子點球的魅力,挑戰的不是技術,而是你的心理素質。

當時是1976年的歐洲盃決賽,捷克斯洛伐克和西德在漫長的加時賽後仍舊戰成2比2,不得不迎來驚心動魄的點球大戰。前七個點球全部命中,接著拜仁球員霍內斯將球踢在了橫樑上,這給了捷克斯洛伐克一錘定音的機會。最後一個出場的帕內恩卡於是奉獻了本屆歐洲盃最經典的一幕,他利用時間差將球搓向球門正中間,德國門將邁耶完全沒有料到被騙過。就這樣,歷史第一個“勺子點球”誕生了,捷克人也舉起了歐洲冠軍的獎盃。

這是一次偉大的創舉,帕內恩卡也因此被歷史所銘記。

牛尾巴過人

深層探究!足球技巧背後的故事

大多數人知道牛尾巴過人都是因為小羅,或者是因為大羅,這兩位巴西足球史上公認的天才讓這個動作廣為傳播。不過,你可能不知道它真正的來源。

牛尾巴過人最早是由巴西球星裡維利諾在1968年巴西和西德的友誼賽中公諸於世,他在馬拉卡納十萬球迷的面前展現了這個無與倫比的過人絕招。而更戲劇性的是,當時被牛尾巴戲耍的正式德國“足球皇帝”貝肯鮑爾。雖然事後媒體都在稱讚裡維利諾的創造性過人,但是,巴西球星承認,真正應該感謝的是他的五人制比賽隊友,塞爾吉奧-厄奇格,厄奇格才是牛尾巴過人真正的發明者。

馬賽迴旋

深層探究!足球技巧背後的故事

眾所周知,馬賽迴旋是馬拉多納和齊達內的招牌絕招。這個技巧非常好用,持球者在帶球過程中以180度旋轉擺脫防守者,動作一氣呵成,瀟灑優雅,能夠瞬間佔據場上主動。

這個動作由齊達內發揚光大,據傳由於齊達內生於馬賽,因此被稱作了馬賽迴旋。不過,說到發明者,至今沒有定論。真正最早有記錄的使用者是阿根廷國腳羅德里格斯,但民間普遍認為他並不是發明者,也許這位發明家深藏在業餘足壇,已經是無從考證了。

海豹帶球

深層探究!足球技巧背後的故事

這個技巧曾經紅極一時,伴隨著的是巴西天才科爾隆被媒體扶上未來巨星的寶座。該技巧的要領就是將球頂在頭上,控制好人和球平衡加速向前突進,對手會因為無從下腳防守而不知所措。

不過,海豹帶球有個非常大的弊端,就是容易激怒對手。輕則拉倒在地,重則防守球員會直接往科爾隆身上來一腳。而正是因為過於明顯的利弊性,因此海豹帶球漸漸消失在了球場,科爾隆也同他的招牌技巧一樣,瞬間從短暫的巔峰滑落,一去不復返。

蠍子擺尾

深層探究!足球技巧背後的故事

這個技巧真正引起全球的關注是在1995年的友誼賽,哥倫比亞傳奇門將伊基塔在門前極為大膽的將雷德克納普的射門擋出,這一瞬間也成了足球歷史上最經典的一張照片。而在2017年,法國前鋒吉魯也因為這個動作的破門被授予了普斯卡什獎。

然而,這個動作真正的歸屬者屬於巴西名宿濟科。他在90年代初效力於J聯賽鹿島鹿角的時候,曾用蠍子擺尾打進了他個人認為的一生中最精彩的進球。

彩虹過人

深層探究!足球技巧背後的故事

這個技巧真正在全球傳播是憑藉著著名電影《勝利大逃亡》,阿根廷球星阿迪列斯在片內演繹了這一精彩絕倫的絕技。而在現實中,最有名的的使用者是尼日利亞球星奧科查和內馬爾。

不過,相信大多數球迷對2002年世界盃的一幕才是最記憶深刻的,黑馬土耳其在小組賽中對陣強大的巴西隊。面對世界最強的邊後衛的防守,伊爾汗使出了彩虹過人,從頭頂過掉了巴西后衛,情急之下,卡洛斯只能採取犯規戰術,這一球讓伊爾汗一舉成名。

倒鉤

深層探究!足球技巧背後的故事

萊昂尼達斯-達-席爾瓦。你一定沒聽過這個名字,但是,你一定聽說過倒鉤破門。沒錯,萊昂尼達斯就是“倒鉤之父”。據外界普通公認,這個技巧第一次出現在賽場上是在1932年的巴西聯賽中。之後,球王貝利、馬拉多納和胡戈-桑切斯將倒鉤發揚光大。

近些年,最讓人記憶深刻的倒鉤就是魯尼在曼徹斯特德比中最後時刻的驚世絕殺,幫助曼聯2比1力克同城死敵曼城。

最後,用一句成語來形容倒鉤,就是“經久不衰”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