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文学、艺术是每个普通人的心理治疗室

1

这次疫情爆发使得很多人可能经历了人生中最久的不出门记录,妥妥的体验了一把肥宅的生活。

长期的物理封闭与过度关注疫情新闻,于是乎我开始在不同的平台收到私信和评论,问:我感觉很焦虑,怎么办?

面对这些问题,我时常感到两难,就像我看到许多心理科普号纷纷发文提出疫情面前如何做到不焦虑的解决方案一样,这让我觉得陷入了另一种“心理”陷阱。

一个很简单的问题:灾难面前,一个人恐慌,焦虑,正不正常?

事实上,我举这个例子是想表达一个观点,那就是:有时候一些所谓的心理学文章,所谓的心理治疗理论,其实反而会制造更多的问题。

就像当我们在看那些教你如何在疫情面前不焦虑不恐慌的文章时,不知觉中你就接受了他给你的预设,那就是:焦虑是不对的,恐慌是不可以的。

更进一步的,它还会造出一个“完美人”的模型给你,展示给你看这样的人是多么的冷静,多么的“心理健康”。

同理,我们可以试着回忆,有多少人痛批过完美主义?有多少人嘲笑过凤凰男?

然而,你可能不知道,据研究发现,学霸,科学家们常常都是完美主义者,而至于凤凰男在心理动力学领域则是代表着一种对“父权”的强烈认同,对于今天中国经济的高速腾飞,在群体动力方面也无法否认与之毫无关联。

可对于一般的心理解析文章来说会怎样?

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方面,于是当你觉得他是在描述你时,你就会不自主的告诉自己,这不好,这不对,我不应该这样,我应该那样,于是头脑层面的逻辑就开始产生,然后不断演化,终于制造出了更多的问题。

前面我写了一篇文章,主题是关于:丧失。

因为从出生一开始到个体的独立分化,人真的是处在不断的丧失之中,以至于有一天我们终将面对人生中最大的丧失,那就是:爱的客体的丧失。

人是活在关系之中,关系带来了互动,带来了牵连,因而它是防御孤独的很好的方式。

2

被称为大闷剧的美剧《扪心问诊》是每位新手咨询师几乎必看的电影,这部剧中的主角咨询师Paul几乎是遇到了心理咨询中所有的伦理问题。


电影、文学、艺术是每个普通人的心理治疗室

美剧《扪心问诊》

整部剧下来,可以这怎么说,pual所有的来访者,后期甚至于包括pual自己,无一例外都陷入了同种境地,那就是联结(connection)的丧失。

因此,我们可以明白,为何在某些家暴中,受害者即使忍受着巨大的身体痛苦也不愿意离开施暴者,为何某些人丢了一份工作还可以正常说笑,但失恋分手却要寻死觅活。

一些我们看似无法理解的事情,在精神分析的视野下却非常的明晰,和pual与他的来访者一样,其实都展现着联结的断裂。

很显然,爱的客体的丧失带来了巨大的空虚感,爱的挫折,带来了整个世界的无意义感。

因而比起畸形变态的关系,没有关系更令人恐惧,比起工作的挫折,爱的挫折更令人无助。

举这个例子,我想表达的是,心理治疗的效果其实是在关系之中,当来访者与咨询师建立起了一段安全的咨访关系,来访者就会把自己过往的爱恨情绪投射给咨询师,咨询师再予以反馈,从而达到疗愈的目的。

同理,文学作品,电影也是如此。当我们在看小说,故事,电影时,我们也会将我们的情感投射到某个角色之中,故事的走向会给我们带来新的情感体验。

比如,如果你是一个内向的人,而当故事中恰好有个角色和你一样也是内向型,那么他的一些情感体验就能直接与你共鸣,通过一种替代性的方式表达了出来,从而达到释怀。

事实上,写故事也是如此,用精神分析的话来说,这就是一种升华的防御机制。

著名作家麦家,不久前出版了他的新作品《人生海海》。在一些访谈的视频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一本他写自己与故乡的书。

麦家曾说:“一个男性,内心就不要那么敏感细腻了,这是一件很痛苦的事。

电影、文学、艺术是每个普通人的心理治疗室

麦家《人生海海》

在他童年的经历中,麦家是一个对父亲极其不认同的叛逆小孩,因为父亲的一巴掌,使得他整个成长阶段都在用尽全力逃离自己的父亲,带着一种恨直到父亲老年痴呆,直到父亲彻底将自己忘记,直到父亲永远的离去,于是他才开始逐渐回归。

如果一个人的死亡,让人久久不能忘怀,那只能说明,这两个人之间有着很深的缺欠,要不然也不会这样既不接受他的“好”就此消失,也不原谅他的“坏”就此无形。

书写的过程,也就是内心感情外化的过程,麦家通过这样的方式达到了一种自我和解,而看小说,看电影道理也是如此,我们在观影中阅读着我们的人生,通过一种替代性的方式也达到了一种释怀。

如果我们观察儿童的行为,我们就可以发现,许多儿童在游戏中喜欢边玩边编故事,其实道理也类似。

目前的心理治疗领域中,艺术治疗,绘画治疗相当流行,参与这样的工作坊,有时我们会有种错觉,明明我没有学过绘画为什么我画的好像也还不错,明明咨询师没干什么,怎么我就感觉心理舒服了很多。

某次,在我参加的某一心理绘画讲座中,偶然收获一句话,我觉得能很好解答上述疑虑,这句话是这么说的:

“疑团,梦境,快乐,压抑,焦虑,委屈,快意......画进画里,挂起来,就不再燃烧在心里。”


电影、文学、艺术是每个普通人的心理治疗室


3

不久前,我的一个朋友问我:老是喜欢把别人放第一,把自己放第二,心肠软,怎么办?

我回答他:承担必要的恶。

他又问:总是很善良,喜欢为别人付出,我该怎么改变?

我告诉他:一个总是无条件付出的人其实也是一个无限索取的人。

他说:你能不能说人话?

那时我在想我该如何向他解释一些精神分析的基础理论和概念,告诉他我们该如何区分拉康精神分析之中的需要(need)、请求(demand)和欲望(desire),并向他传递一个深邃却又简单的观点:一个主体对爱的请求是永远不可能被联结上的,因为对爱的请求是为了一个实际上并不存在的客体。

思索之余,他继续问我:我该如何改变?

我说首先你得培养一个心理学的头脑。

他又问:那怎么培养?

我回答:觉察-反思-自省

他回复我说:你讲的真空洞。能不能具体一点?

于是我终于发现,他想要一个TED式的回答,宏大而模糊的主题配合一个速效救心丸式的解决方案,只不过我给不出来。

但是我相信,终有一天他会明白丧失与联结的意义。

就像他试图对爱的客体的请求那样,一遍又一遍重复了请求失败后的绝望与愤怒。

不断证明了,原来爱的客体的丧失,就像佛陀所述那般:诸行无我,诸法无我,诸漏皆苦。

原来爱的客体的丧失,就像《圣经》所说的:属世的终究是不长久,不恒定,不荣耀的,人的苦难来自没有做到爱上帝超过爱自己。

于是,在他试图索求具体方案的问题上我回复他:

多读经典文学作品,多看优质电影,实在不行,画画也可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