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建于唐-徽杭古道,竟然把安徽绩溪和杭州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

徽杭古道


徽杭古道始建于唐,是中国继“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之后的第三条著名古道,在历史上曾经产生过巨大的政治、经济、文化作用,同时,也是一条集自然风光及历史文化于一身的神秘走廊。在这里,你可以欣赏沿途钟灵毓秀的自然景观,也可以感受徽文化的博大精深。


始建于唐-徽杭古道,竟然把安徽绩溪和杭州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


徽杭古道西起于安徽省绩溪县伏岭镇,东至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清凉峰镇浙基田村,全长20多公里,是古时徽商和浙商互通贸易的重要通道,道路有1米多宽,蜿蜒在崇山峻岭之中,中间是大理石板铺就,寓意“龙脊”;两侧是鹅卵石或其他石头堆砌,寓意“龙鳞”。


始建于唐-徽杭古道,竟然把安徽绩溪和杭州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


行走在徽杭古道,可以欣赏江南第一关、清凉峰国家自然保护区等自然和人文景观,置身其中,仿佛和我们结伴而行的是红顶商人胡雪岩、一代文豪胡适等先贤。作为一条镌刻着徽州灿烂人文的历史古道,它见证了徽州先人们早年远赴异乡,求学问道的足迹,也见证了徽商从发源到繁盛的传奇历史。


始建于唐-徽杭古道,竟然把安徽绩溪和杭州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

文化体验-湖笔

湖笔,与徽墨、宣纸、端砚并称为“文房四宝”,是中华文明悠久灿烂的重要象征。湖笔被誉为“笔中之冠”,“湖州冯笔妙无伦,还有能工沈日新。倘遇玉堂挥翰手,不嫌索价如珍珠。”人们愿以千金求买湖笔,足见其声誉卓著。


始建于唐-徽杭古道,竟然把安徽绩溪和杭州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


湖笔的精髓在于它的制作工艺。一支湖笔从原料到出厂,一般需要经过择料、水盆、结头、装套、蒲墩、镶嵌、择笔、刻字等十二道大工序,从中又可细分为一百二十多道小工序。工匠们秉承"精、纯、美"的准则,生产出"尖、齐、圆、健"四德齐备的成品湖笔。2006年,湖笔制作技艺还入选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始建于唐-徽杭古道,竟然把安徽绩溪和杭州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


湖笔又称"湖颖",所谓"颖",就是指笔头尖端有一段整齐而透明的锋颖,业内人称之为"黑子"。这是用上等山羊毛经过浸、拔、并、梳、连、合等近百道工序精心制成的,唐代诗人白居易曾以"千万毛中拣一毫"和"毫虽轻,功甚重"来形容制笔技艺的精细和复杂,这是一点也不夸张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