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星离地球最近,为什么科学家总是去火星而不是金星?

吕小布与大都督


金星距离地球确实是最近的,但是距离最近的不一定就是我们探测的主要目标。因为科学家或者太空机构在探测行星的时候首先要看这个星球环境好不好,或者说有没有可能有生名命存在的迹象,这个星球的资源多不多,稀土资源多不多等等。巧了,金星是一条都没占,科学机构或者太空探索公司的资金也不是风刮来的,探测的星球很有针对性……是有目的的。



说起金星大家都知道的,金星表面有超过500摄氏度的高温,还有地球900米海洋深处的压力,所以金星表面的环境情况非常恶劣,不用说人类在这里殖民什么的了,就连金属探测器都毁了好几个,苏联的金星探测器到达金星表面不到一个小时就报废了,刚开始的甚至都没有到达表面……这环境是谁都顶不住


金星虽然有浓厚的大气,但是金星大气都是有毒气体和金属凝结物质,极具腐蚀性。另外,金星还会下雪,但是金星的雪不香,不像地球的雪还能吃,哈哈。金星的雪可以说是一种腐蚀性金属化合物,由硫化铅和硫化铋组成,这些雪会在3000米左右凝结。除了下雪,金星还会下雨,只可惜金星的雨和硫酸很像……


要说起火星其实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比如火星全球风暴,还有极寒冷的温度等等,其实是因为火星没有全球磁场导致的,不过环境总比金星好太多。科学家的数据表明,在过去火星是有水的痕迹的,古代运河,古代海洋应有尽有,有了水其实就很有可能存在着生命。首先这颗星球具有研究价值,这一条是稳了。


其实现在火星表面也是有“水”的,只不过现在是以冰的形式存在,这是前不久欧洲方面的结果,陨石坑里面有一公里厚的冰盖,而且火星极地地区也是有冰盖的,这就说明这颗星球以前的环境一定要比现在好很多了。前不久美国宇航局科学家还让好奇心号火星探测器前往火星的一个黏土区域探测化学成分,另外,早在2012年,欧洲宇航局的火星快车轨道探测器就发现了火星黏土区域,这才让好奇心号火星探测器去查看。


对于殖民火星各国各公司都有自己的计划,殖民火星的一幕我们在最多5年之内就可以看到,火星除了距离远点,相比于金星可以说是无可挑剔了。

我是宇宙与科学,一个专注于科普天文知识的小伙伴,欢迎大家关注,每日更新28条科学科技微头条哦^


宇宙与科学


科学家更热衷于去火星而不是去金星,这并非由距离一个因素决定的,而是多方面综合考虑的结果。

首先,我们来看看金星。在太阳系中,金星的大小、质量、体积以及到太阳的距离,都是与地球最接近的,因此被誉为地球的姊妹星。然而,两者的环境却存在天然之别。

金星拥有极为浓厚的大气层,表面大气压约为地球的92倍,压力与地球1千米深海处相当。更为恐怖的是,金星大气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碳,创造出太阳系最强大的温室效应,使其表面温度高达四百多摄氏度。也就是说,金星就像一个超级无敌高压锅。

再者,金星表面火山众多,数量是地球的好几倍。对人类而言,这里就是一座地狱。

反观火星,虽然火星体型较小,且离得更远,但却有着大量无可比拟的优势。

大量探测数据显示,火星曾经可能是一个温润怡人的星球,甚至可能存在生命。就算是现在,这颗红色星球还保存着微弱的大气层,地质活动也相对稳定。更重要的是,在火星极地和地表之下储存着大量水冰。

从整体来看,火星具备很大潜力供人类太空移民,甚至可能慢慢地被地球化,成为人类第二家园。

显然,火星比金星更有吸引力。


三体迷


从体积和质量来看,金星要比火星更像地球,而且金星比火星距离地球还要近,可是我们却一直在探索火星,似乎对金星不太感冒!

火星有什么特殊呢?

随着科学家对火星的不断研究,根据探测器对火星的探测,在火星上发现了水存在的痕迹,我们都知道水是生命之源,这一发现让科学家们高兴不已,并且对火星有了更多的认知。

不过最让科学家们最惊讶不已的是,火星上面的水在零下68度的环境里竟然不结冰,那只能说明水里面的盐分是非常高的,正是有了这些盐分的存在,所以水才能够在零下68度的环境里不结冰。

随着科学家们的深入研究发现这个不结冰的液态湖泊并不在火星表面,而是一个地下湖泊,这说明了火星也许会是第二个“地球”。

按理说金星的质量和地球差不多,而且金星还有着比地球上还要好的光照条件,那金星应该更具有探索价值的。

但是为什么人类都把精力都放在火星上呢?

人类之所以不登陆金星,肯定还是因为金星没有火星更具有探索意义。

我们也并不是没有探索过金星,只是每次都以失败告终而已,前苏联曾经就向金星发射了多个探测器,但是其中工作最久的一个大约坚持了2个小时,然后就失去联系了,反观火星,我们已经发射了多个成功的探测器。

下来我们再来说下金星上的环境,金星的表面温度高达470摄氏度,在这样高的温度下,所有的设备。

包括所有的无线电设备怎么可能工作呢?

金属在较高的温度下会软化,从而导致变形,这样的话,探测器就无法正常运行。

其次金星表面上是以二氧化碳为主的大气层,密度非常高,压强非常大,如此高的气压下探测器都难以存活,更不用说适合我们人类生活了,并且金星的大气含有剧毒,其中是由硫酸构成的厚数千米的云层,基本落下的雨水都是强酸雨,如此恶劣的环境都是科学家们无法克服的问题。

而火星虽然体积小,空气比较稀薄,温度也比较寒冷,但是近几年科学家们不断的深入探究发现了水的痕迹,这都说明了火星比金星更具探测意义。


星球上的科学


金星号称地球的姊妹星,但实际上金星上的环境非常恶劣,不是目前人类所能到达的,而火星的情况就好太多了。金星和地球都是太阳系中的行星之一,从地球上可以看到金星,而且是天空中最亮的那颗星,只是每天早晚我们才能看的到。

金星的大小和地球差不多,质量也差不多,距离太阳的距离也差不多,可以说金星是地球的姊妹星,而金星上也有大气层,只不过金星上面的大气层非常浓密,而且以二氧化碳为主,由此产生的温室效应非常明显,所以金星上的温度就非常高,大气压强也很大,金星表面的温度高达近500度,而也没有液态水的存在,自然也就更没有我们所认知的生命形式存在。

根据探测的情况,金星的大气中还有一层几十公里厚的浓硫酸云,所以当金星探测器一旦进入大气层厚,一会就被腐蚀而失效,难以持续工作,但即便如此,人类目前累计往金星发射了30多个探测器,最近的是日本发射的拂晓号金星探测器。

相反,火星的情况就好太多了,也是类地行星,根据目前的了解,火星上面是沙漠戈壁,二氧化碳为主的大气既稀薄又寒冷,沙尘悬浮其中,每年常有沙尘暴发生,而且最近证实,火星上发现了液态地下水湖。对于火星探测不利于的是,火星离地球更遥远一些,一般情况是到火星比到金星要多花一倍的时间。


震长


简单的来说,不是人类不想去,而是金星的环境不允许,如果说在太阳系八大行星当中,谁是最像地球的,那一定是金星。

金星的半径只比地球小300公里,为6073公里,质量也达到了地球的80%,所以从体积的角度来说,金星几乎就是另外一个地球,而且金星和地球火星一样,都处于宜居带当中。


但金星的温度太高了,高达400多度的高温,人类不可能进行登陆,就连人类发射的探测器,都无法长时间在金星工作。

苏联曾经发射过一个叫金星4号的探测器,但还没等到探测器着陆,就被金星表面的气压破坏了,而后各国都发射过一些金星探测器,这些探测器的寿命都很短暂。

一些科学家们认为,如果人类要登陆金星,一定要改造金星的环境才可以办到,但改造金星真的可行吗,答案是很难。起码人类目前办不到。

金星最大的问题就是温室效应,金星的大气层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占到了97%,如此之多的二氧化碳,让整个星球的状态,就如同人在蒸桑拿一般。

另外金星还没有磁场,太阳风可以肆无忌惮的作用在金星的表面,所以改造金星的难度,比改造火星还要大。

与其费尽心思改造金星,不如改造难度更低的火星,火星的环境虽然也很差,但好歹能让人类登陆,而且火星曾经可能存在过生命,这里更适合人类生存,所以人类放弃金星也没什么好说的……


种植恒星


金星不仅离地球近,还有着与地球差不多的质量、大小和密度,几个世纪以来金星曾一直被认为可能是另一个地球。因为离太阳近一点,可能有着芬芳宜人的夏威夷风情,不过天堂之门与地狱之门总是毗邻,且完全相同。

西方第一个观测金星的人是伽利略,金星由于裹着一层厚厚的大气层,无论是伽利略还是早期的天文学家,都没看出它有什么具体特征。不过它在夜空明亮地被我们称为“启明星”,说明金星大气中有不少的水,才能反射如此明亮的阳光。这是早期天文学对金星最美丽的误解。

后来随着,光谱分析、射电天文学、空间探测器等一系列天文领域的发展,我们才逐渐对金星有了更深刻的认知。

炙热的金星,让人绝望。

其实金星十分的热,其高温可以使岩石像布丁一样流动,形成缓慢地软化起伏的地势。金星也有雄伟的高原,大约是青藏高原的两倍,也有巨大的峡谷,以及像喜马拉雅山一样高耸的山脉,这一切都被深藏在闷热的云层之底。

根据射电天文学与空间探测器的测量,金星的表面温度可达480℃,比最靠近水星的最高温度还要高。表面的大气压是地球上的90多倍,与地球上1000米的深海处的压力相当。探测器要想在金星上长期停留,必须有先进的制冷装置,以及具备如深海潜艇一般坚固的身躯。

之所以我们现在知道金星的这些信息,全要归功于科学家们曾经对金星的拜访。至今也至少有10多艘苏联与美国的探测器进入过金星的大气,甚至其中几艘还在金星表面停留过1个小时。苏联的金星号探测系列8号到12号都登陆过金星,获取了大量的金星数据。如果以通常的可见光波段来看,金星上裹着黯淡的黄色云层,没有任何明显的特征。然而如果在紫外线波段来观察,金星大气层是一个复杂的涡流天气系统,风速可达100米每秒,约354公里每小时。

金星大气中96%是二氧化碳,少量的氮气、水蒸气、氩气、一氧化碳以及其他气体,而唯一的碳氢化合物含量低于千分之一。金星的云团主要是浓缩的硫酸,以及少量的盐酸和氢氟酸。本质上来说,金星就是一个由于失控的温室效应,而形成的一个充满腐蚀气息的高温硫酸地狱。

金星的温室效应灾难是全球性的,被太阳光不停加热的地表辐射出的红外线被高浓度的二氧化碳全部反射回来,来自太阳的能量无法释放,越积越多,直到有少量红外辐射能穿透金星厚实的大气层,使金星达到能量的收支平衡。所以,与其说金星是被临近太阳的高温所炙烤,不如说它是被自己呼出的二氧化碳给焖熟了。

金星总下着硫酸雨,却没有一滴硫酸液滴能降落到金星表面。硫酸在较低处受热分解为二氧化硫和水,再上升受到紫外线的破坏又凝聚为硫酸,完成循环。这种诡异的大气环流在金星上空70公里到45公里之间循环往复。

总之,金星就是一个“闷烧有毒”的地狱,完全不像西方描述的爱神那么美丽。这个积存着大量无法释放的红外线辐射,弥漫着诡异红色辉光的世界,毫无灯红酒绿的风情,只有令人窒息要命的绝望。这样一个热情索命,被误解了的“爱神”,真要让你流连忘返,那还真是“死了都要爱”。

原来火星才可能是未来的地球。

相比在金星登陆上的成功,苏联人一次都没成功登陆过火星。1971年开始苏联登陆火星的任务几乎都失败了,结果都是探测器着陆后原因不明的神秘失踪。事实上,这都是由于火星上难以预测的沙尘暴天气,导致的结构。我们都知道探测器登陆星球有软着陆与硬着陆之分,降落伞能帮助探测器在垂直方向上实现软着陆,然而在140米每秒的风速下,水平方向的着陆速度足以扭断探测器的脖子。

而后来,美国的海盗号吸取了苏联人的经验教训,通过轨道器实时观察火星,调整预判着陆地,在星际空间旅行了1年半的时间,最终才让着落器成功登陆火星。

至少第一眼看去,火星是个更宜人的世界,虽然温度较低且大气稀薄,但有着一些良性的气体成分,不像金星那般“恶毒”。清澈的粉色天空,赤道地区温和的午后,至少让人类对它还有点谈恋爱的感觉吧。

随后对火星土壤的研究,还着实让微生物学界小小兴奋了一把,因为在实验中发生了某种化学反应,这很像会呼吸的微生物消耗食物的新陈代谢。并在把地球上的空气注入火星土壤后,也发生了具有类似微生物光合作用的化学反应。不过在现在看来,这些实验的成功标准可能并不恰当,或许又是人类一厢情愿的美好误解。

至少实验得出的一些光谱数据,用胶岭石等黏土物质替代火星土壤一样能得到。不管怎样,自从人类通过探测器登上了火星后,关于未来的另一个行星家园,已不仅仅只是假象中的毫无根据。随着对火星越来越深入的研究,不少学者认为只要让火星拥有更多的大气,所有的一些关于以人类认知判定的不适合生命出现的问题都可以解决。

有证据显示火星曾拥有浓密的大气。有人认为这些大气不可能全部逸散了,可能与岩石以化学方式结合了起来,或藏在这颗红色行星的某处,比如火星极冠的冰层下面。如果让极冠蒸发,或许就能重新唤醒这颗行星。这些改造火星的种种猜想,都属于“外星环境地球化”的一个巨大概念。

总结

相比于金星的绝望,火星还保留着一丝希望。无论最后结果如何,人类还是更愿意往看得见未来的地方前行,是为了科学探索也罢,是为了信仰也好,火星显然比金星可爱得多。

欢迎关注@想法捕手,读科学,聊宇宙。

想法捕手


金星离地球最近,为什么科学家总是去火星而不是金星?

主要的原因还是金星的环境太恶劣,相比之下,去火星的难度要小很多。

先来看一下火星,它是地球的行星邻居之一,是太阳系内由里向外的第四颗行星,与地球的最近距离为5500万公里,直径6794公里,是地球直径的一半多一点,质量约是地球的11%,表面重力是地球的40%。火星自转周期为24小时37分,与地球相当;公转周期687天,约为地球的2倍。


火星的大气层非常稀薄,空气密度不到地球的百分之一,以二氧化碳为主、氮、氩为主,还有少量的氧气和水蒸气。火星表面地形和地球一样也非常复杂,分布着高原、平原、山谷和众多火山遗迹,表面覆盖着含铁氧化物的大沙漠,还有褐色的砾石和凝固的熔岩,从星图上能够看出火星呈现暗红色。

对比之下再看看金星。金星是地球的另外一个邻居,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金地平均距离为4150万平方公里,在地球夜晚上看金星,其亮度仅次于月亮,古人将其命名为“启明星”。金星从形态上看与地球非常相似,比如金星的半径6050公里,是地球的95%;质量是地球的82%,被称为地球的“姊妹星”。金星自转周期为243天,比公转周期225天还要长。



金星表面环境的恶劣程度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温度高。金星拥有浓密的大气层,其中二氧化碳含量高达97%,温室效应非常显著,地表对太阳辐射的热量积累效率很高,最高温度能够达到485度,最低温也在450度以上。


二是大气压力很大。这个也是由金星浓密的大气层所致,据测算,金星地表的大气压约为地球标准气压的90多倍。

三是大气环境呈强酸性。金星的大气层中,除二氧化碳以外,还含有硫氧化物气体,在高温高压下,与少量的氧气、水蒸气等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硫酸,因此金星上经常下酸雨,有时会出现长时间的闪电。

四是基本没有磁场。由于金星自转速度非常慢,是太阳系8大行星中唯一基本没有磁场的行星。没有了磁场的保护,从太阳发出的大量高能粒子会直接进入金星大气层,假如有探测器降落表面,也会直接受到强大的宇宙辐射侵蚀。

正因为以上4个方面的原因,使得金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人间炼狱”。在美苏争霸时期,前苏联曾先后14次向金星发射了探测器,前13次均失败,最后一次也仅坚持了几分钟就报废了。

相比之下,向火星发射探测器并着陆的困难就小了很多,索杰纳火星车、火星漫游者、勇气号、机遇号、好奇号和去年的洞察号都顺利在火星着陆开展探测研究。NASA计划明年发射火星漫游车;我国首次的火星探测任务计划,也将于 2020 年实施,通过发射探测器,实现火星环绕监测和着陆巡视,对火星开展综合性勘察。


优美生态环境保卫者


金星虽然近在家们,但是无奈它的脾气实在太“暴躁”,是个“辣妹子”,人们想上去上不去。



由于金星大气98%是二氧化碳这种温室气体,且距离太阳比地球都近,所以它表面温度可以达到500℃。人类上去基本上是被烧烤的命运,一不小心就把自己烤熟了。另外,金星上还有巨大腐蚀性酸雨,上去就是被腐烂的命运。当然,金星还有巨大的压力(90个大气压),直接就把人压到地上起不来了。所以探测器登陆金星都困难,别再说载人登上去了。即本上登陆金星就是送死。



火星就不一样了,没有巨大的大气压,也没有高温,更没有酸雨。所以人类登陆火星,除了距离远点外其它的几基本上就像登陆月球一样简单。而且科学家近期还发现了火星上有液态湖,地下冰等水资源。这些水的发现,会给人类以后殖民火星,建立火星基地一个良好的物质支持!



另外,金星距离太阳距离比地球还近,等未来太阳变成红巨星,直接就把金星给“吃了”。所以说,以后火星作为人类探索太空的第一步更合适。


科学探秘频道


在人类还不能发射探测器的时候,科学家就发现太阳系八大行星中,金星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而且其质量与地球类似。而火星的直径约为地球的53%,质量为地球的11%。但是对火星和金星的表面环境,地质地貌等情况一点也不了解。

金星

金星探测器

通过望远镜观测的金星从结构上看,和地球有不少相似之处,有时也称金星是地球的姊妹星。而通过望远镜观测火星后,推算火星在远古时候应该和地球环境差不多。科学家们认为金星和火星上应该有生命存在。

直到1957年10月,前苏联宣布成功地把世界上第一颗绕地球运行的人造卫星送入轨道后,人类就开始考虑去探索外太空。而火星运行轨道有时候会比金星离地球更近一些,基本上是不分主次,同时对这两个行星进行探索。

1960年10月前苏联向火星发射了火星号,但是未能到达火星轨道就摧毁了。1961年2月试验发射了“金星1号”,并成功飞往金星。在接下来的十几年里,前苏联和美国不断对火星和金星发射探测器,由于航天技术不成熟,虽然大部分任务都失败,但是还是有很多收获。随着1970年12月前苏联的“金星”7号登陆金星和美国于1976年7月登陆火星的“海盗”1号的陆续成功,逐渐撩开了金星和火星神秘的面纱。

金星浓厚的大气中,二氧化碳占97%以上。金星表面平均温度高达470℃,大气压约为地球的92倍。时常降落巨大的具有腐蚀性的酸雨,并经常出现持续的闪电和雷暴。属于一个自然条件非常残酷的行星。以人类现在的科技条件,不要说人类登陆探索,就是能够登陆金星的探测器也不能长时间工作。

而火星的情况就比金星温和的多了,虽然也是以二氧化碳为主的大气,但是稀薄又寒冷,沙尘悬浮其中,每年常有尘暴发生。温度从夏日白天的将近27度到冬季的负133度,表面平均温度零下55℃。而且火星两极皆有水冰与干冰组成的极冠会随着季节消长,这对人类探索火星有很大帮助。

火星


火星车

因此在以后的探索中,重点偏移到探索火星上。这样能够把有限的资金集中使用,还可以及早建立火星基地进行研究。而金星不是放弃探索,只是根据情况进行飞越探索和轨道探索,随后主要进行无人登陆探索。

火星基地设想图

金星探测器设想图


hnyfkj


说科学家(应该指的是行星探测器)总去火星不去金星?这应该指的是近几十年来的情况,其实,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人类最早开始行星探测的时候,金星火星探测都很热门,甚至最早的行星探测器去的是金星而不是火星!后来为什么情况变了呢?让我们细细道来。

金星不但是离我们最近的星,个头也和地球最像,金星的直径相当于地球直径的95%左右,质量相当于地球质量的82%左右。金星是肉眼可见的最明亮的星星,从历史文化上讲,火星算什么?金星才是和我们最亲密的星星呢——想想《西游记》里的太白金星,你就知道了。


在太空探测器探测金星以前,有的天文学家认为金星的化学和物理状况和地球类似,在金星上发现生命的可能性比火星还大。

早在1761年,在观测金星凌日现象时,俄罗斯科学家罗蒙诺索夫就推测金星有关浓厚的大气层。有人因此想象,浓密的大气层可以反射掉大量阳光,从而使金星表面不至于因为比地球离太阳更近而过于炎热。

著名美国科幻作家布雷德伯里在1950年发表的科幻小说《不停息的雨》中,设想了金星上存在丛林和几乎永不停息的雨。 阿西莫夫在 1954 年发表的《幸运之星与金星的海》,设想了覆盖整个金星的海,以及丰富的水生动植物。

事实上,进入太空时代以来,人们对行星最早的探测,目标不是火星,而是金星。

从1961年起,美国与苏联开始竞相往金星发射行星探测器。

苏联人先行一步。1961年2月12日,苏联发射了第一个金星探测器——“金星1号”。但在飞往金星的中途,无线电通信中断了,虽然它在距金星10万公里的地方掠过,但却没有办法得到它的探测结果。

1962年8月27日,美国发射的“水手2号”探测器,是第一个成功探测金星的探测器。它于同年12月14日从距金星3500公里处飞过时,首次测量了金星大气温度,拍摄到了金星的照片。探测的结果令人失望——除了直接证实了金星的确存在浓厚的大气层外,还表明金星表面有极高的温度,这让金星“宜居”的幻想破灭了。

"水手二号"

1967年6月12日,苏联发射的“金星4号”,进入金星大气层并投下了着陆舱。虽然着陆舱外表包着一层很厚的耐高温壳体,但由于金星大气的压力和温度比预想的高得多,所以着陆舱降落到金星表面时还是损坏了,未能发回金星上探测到的情况。

“金星4号”着陆想象图

苏联人没有气馁。1970年8月17日发射成功的“金星7号”,于同年12月15日实现在金星软着陆,着陆舱测得金星表面的温度为摄氏447度!气压为90个大气压!这是金星探测的一个重大成就。实测结果表明,金星厚厚的大气压,虽然也反射了太阳光,但更重要的是产生了强烈温室效应,让金星成了一个温度极高的大焖锅。

1978年5月20日和8月8日,美国先后发射成功“先驱者-金星1号”和“先驱者-2号"两个金星探测器。探测结果发现,金星大气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可见云层由硫酸雾组成。因此,金星上降雨时,落下的是硫酸而不是水。

上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对金星的太空探测是十分活跃的,一点也不次于火星。但探测的结果令人们大失所望,金星的自然环境十分恶劣,甚至说是炼狱也一点不夸张。因此,人们更多的探测热情就转移到火星那里去了。

当然,出于科学研究的目的,人们对金星的探测没有停止也不会停止。1989年,美国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将一个名叫“麦哲伦号”的金星探测器携带升空,后来它顺利进入金星轨道。 2005年,欧洲航天局的“金星快车”探测器搭乘俄罗斯“联盟”运载火箭升空,飞向金星。这是欧航局第一次对金星探秘。2015年12月,日本“晓”号金星探测器也成功进入了金星轨道。这些探测都给人们发回了大量金星探测数据,使人类对金星的认识更加深入。不过,相对来说环境对人类更友好的星星,那还是火星吧,金星你太火爆,还是敬而远之吧。

“麦哲伦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