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清东陵、清西陵各位皇帝的埋葬顺序吗?

黄益坦


【清东陵、清西陵各位皇帝的埋葬顺序大揭秘】

清代是一个非常有个性的朝代,它在北京定都后,没有效仿大明十三陵的方法,把所有的皇帝都安排在一个陵区,而是分成了两个比较大的陵区,一个是位于河北遵化马兰峪的清东陵,一个是位于河北易县永宁山下的清西陵。而这两个陵区笔者多次探访过,下面咱们就详细的讲讲这里面都埋葬了那些皇帝吧。


清东陵,这个陵寝是顺治皇帝入主北京后,在某一次打猎活动中偶然碰到的一处风水宝地,据史载,顺治来到此地后,觉得此地王气葱郁,可以作为他的寿宫,说白了就是这个地方风景太鸡儿美丽了,我死了要埋葬在这疙瘩。皇帝老儿开口了,下属的工部和礼部所干就干,马上就在清东陵地界开始用风水学的办法堪舆出最棒的龙穴,作为顺治清孝陵的地宫所在地,随后这里入住了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顺治,和第二位皇帝康熙。然后到了第三位皇帝雍正这,突然剧情发生了巨变。


清西陵,接上文,到了第三任皇帝雍正的时候,他虽然开始在清东陵找风水宝地准备建陵了,但是由于他的完美主义,他觉得此处的地质构造都不好,所以他在河北易县又重新找了一处更牛X的风水宝地,开始营建起了清西陵,所以大清朝第三位皇帝雍正的清泰陵成了清西陵的首陵。到了第四位皇帝乾隆这,这简单太困难了,如果他时候随父亲在清西陵吧,那么清东陵就没香火了,如果他和爷爷康熙在清东陵吧,那么清西陵也绝户了,所以乾隆创造性的来了一个good idea,他用一招“昭穆之制”,也就是隔代安葬的办法完美的结局了这个世纪性难题,也就是说,尔后乾隆随爷爷葬在了清东陵,第五个皇帝嘉庆随爷爷雍正葬在清西陵,第六个皇帝道光开始葬在清东陵,后来地宫进水,又搬家葬在了清西陵,第七个皇帝咸丰葬在清东陵,第八个皇帝同治没听话,和父亲葬在了清东陵,第九个皇帝光绪葬在了清西陵,而末代皇帝溥仪由于大清已经亡了,没有修建自己的皇陵,他时候骨灰葬在了清西陵旁边的华龙私人陵园。


老猪的碎碎念


清朝十二帝,共有三座皇帝陵寝,分别是辽宁沈阳的盛京三陵、河北遵化的清东陵和河北易县的清西陵,清代开国皇帝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陵墓以及其祖先墓组成了盛京三陵,那么,清入关后的为什么出现了两组皇陵?埋葬的皇帝有哪些?又有什么埋葬规律吗?

清东陵坐落在河北的遵化县昌瑞山,据说是顺治到此打猎时选定的,共埋葬了五个皇帝,分别是顺治帝的孝陵、康熙帝的景陵、乾隆帝的裕陵、咸丰帝的定陵、同治帝的惠陵,帝陵一般以埋葬最早的皇帝为首陵,因此顺治的孝陵是首陵,其他陵寝左右依次排列。

位于唐山遵化的清东陵

清西陵位于河北省易县永宁山下,有帝陵四座:雍正泰陵、嘉庆昌陵、道光慕陵、光绪崇陵,以雍正泰陵为首陵。

位于保定易县的清西陵

做为入关第一个皇帝,顺治帝选址一处为陵寝很正常,哪雍正帝为什么另外选址永宁山呢?由于雍正在位时厉行改革,虽然勤勉, 但是得罪了许多人,口碑不好,所以民间相传,认为雍正是谋杀了他父亲篡位,死后不敢去见他父亲,才在西陵另建坟墓。但真正原因是雍正帝发现永宁山下风水很好,离北京较近,尤其是距离出产石料的曲阳县非常近,明清两代修建皇宫和陵墓所需用的汉白玉石料都是产自曲阳太行山区,因此决定把自己的陵墓建在西陵,可以节省许多人工。

一朝江山,出现了两组陵寝,后代帝王应该追随那一边,雍正帝没指示,两眼一闭去了西陵,这个问题就留给了他的儿子乾隆,乾隆非常崇拜自己的祖父康熙,不愿意埋葬在西陵,所以自己选择了东陵,可是又不能将自己的父亲孤零零地放在西陵,因此他下诏,命令今后的皇帝“昭穆次序,隔代埋葬”。通俗讲就是儿子跟随爷爷,岔开埋,一边一个,但实际的情况又有很大的差异。

东为东陵,西为西陵

按照乾隆的意旨,他的儿子嘉庆帝的昌陵就安放到西陵,嘉庆的儿子道光帝本应该埋葬在东陵,但他刚为先死的皇后建陵时,地宫就渗漏地下水,道光认为既不吉利又不利于墓葬的保存,决定迁移到西陵。由于道光安葬到西陵,他的儿子咸丰帝就得安葬到东陵,咸丰的儿子同治帝年青丧命,慈禧太后和咸丰同治是一家三口,想死后还在一起,她垂帘听政就做主了,仍然将同治安放到了东陵,光绪帝按次序就葬在了西陵。

清东陵皇陵示意图

清西陵皇陵示意图

其实清东陵清西陵各埋葬了五个皇帝,因为末代皇帝宣统帝溥仪在1967年去世后先葬于八宝山,后迁于清西陵内崇陵(光绪陵)附近的华龙皇家陵园,当然,时代不同了,规格就不可同日而语了。

迁于清西陵附近华龙皇家陵园的末代皇帝宣统帝之墓


清东陵: 清世祖顺治,清圣祖康熙皇帝玄烨,清高宗乾隆弘历,清文宗皇帝咸丰奕伫,清穆宗同治皇帝载淳

清西陵: 清世宗雍正胤禛,清仁宗嘉庆颙琰,清宣宗道光旻宁,清德宗光绪载湉


清西陵:雍正、嘉庆、道光、光绪四位皇帝及他们的后妃、王爷、公主、阿哥等80人。泰陵、昌陵、慕陵、崇陵泰陵 为世宗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公元1678-1735年)和孝敬宪皇后、敦肃皇贵妃的陵墓。

昌陵 为仁宗嘉庆皇帝爱新觉罗颙琰(公元1760一1820年)孝淑睿皇后的陵墓。

慕陵 为宣宗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公元1782-1850年)孝穆成皇后钮枯禄氏、孝慎成皇后佟佳氏、孝全成皇后钮枯禄氏(咸丰皇帝的生母)的陵墓。

崇陵 为德宗光绪皇帝爱新觉罗载湉(公元1871-1908年)和孝定景皇后叶赫那拉氏的陵墓。


文儒風


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由于年代交近,大家对清朝的历史了解比较多。又加上近些年清宫剧相当火爆,感觉清朝就像在我们的身边一样。

而相对于明朝、元朝,对于大家的意识里来说,就比较陌生一些。

(清朝疆域图)

清朝共三座帝陵,分别是:关外三陵、清东陵和清西陵。

题主问出的是东陵和西陵的顺序,我们就来看一下。

首先,清东陵是由顺治皇帝入关后所建。


(清东陵全图)

清东陵位于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马兰峪附近。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个皇帝——顺治皇帝修建的陵寝,所以自然第一座陵寝当然就是顺治皇帝的了。

清东陵的顺序分别是:

清世祖顺治皇帝的孝陵;

清圣祖康熙皇帝的景陵;

清高宗乾隆皇帝的裕陵;

清文宗咸丰皇帝的定陵;

清穆宗同治皇帝的惠陵。

清东陵共计五座黄帝陵,历时247年,大小陵园,共计15座。是一座庞大的皇家陵寝,同时也是国家5a级景区。


(清东陵)

清西陵是有雍正皇帝于雍正八年,即1730年始建。


(清西陵全图)

清西陵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易县梁各庄镇附近。

雍正继位初年,在清东陵九凤朝阳山修建陵墓,后来因为各种原因废掉。重新选址选到了易县梁各庄的永宁山下,今天的清西陵所在地。

清西陵第一座帝陵是由雍正皇帝修建的,也就是他自己的万年吉地。

清西陵的顺序分别是:

清世宗雍正皇帝的泰陵;

清仁宗嘉庆皇帝的昌陵;

清宣宗道光皇帝的慕陵;

清德宗光绪皇帝的崇陵。

清西陵共计四座皇帝陵三座皇后陵,历时180多年,共计14座陵寝,占地面积800多平方公里。陵区内古树参天,环境浑然天成。


(清西陵水中红墙)

值得一提的是,末代皇帝溥仪也葬入了清西陵,但是意义却不可同日而语。

因为溥仪葬入的是一座私人的陵园。把溥仪的骨灰迁葬过来的目的非常明显,就是用它来提升陵园的知名度。

溥仪墓距离他的大伯光绪的崇陵后墙仅仅两百余米。虽然溥仪不能算是葬入了清西陵,但是但是进入了西陵的地界,对于他自己对于列祖列宗也是一个安慰吧。


观复一鉴


清东陵: 清世祖顺治,清圣祖康熙皇帝玄烨,清高宗乾隆弘历,清文宗皇帝咸丰奕伫,清穆宗同治皇帝载淳 。

清西陵有帝陵四座: 清世宗雍正胤禛,清仁宗嘉庆颙琰,清宣宗道光旻宁,清德宗光绪载湉


行走的风清扬


“荣耀历史”用心为你解答历史



清朝皇帝一共有3处皇陵,分别是入关前的关外三陵,入关后的清东陵以及雍正后修建的清西陵。

如果说关外的皇陵还可以理解,为什么入关之后还要修建两处皇陵,而不是像明朝一样皇帝都埋葬在明十三陵?

雍正为什么要另外修建清西陵?

乾隆之后为什么又要葬回清东陵,后代的皇帝如何安葬有什么规矩?

清东陵外侧为什么还有一个昭西陵?

清朝陵园中除了皇帝陵外,还有哪些陵墓?

先简单叙述一下各个陵园埋葬皇帝名单(以入葬顺序排列)

关外三陵:永陵:清朝的始祖,相当于清祖陵;福陵:努尔哈赤;昭陵:皇太极;

清东陵:孝陵:顺治皇帝;景陵:康熙皇帝;裕陵:乾隆皇帝;定陵:咸丰皇帝;惠陵:同治皇帝;总共5位皇帝。

清西陵:泰陵:雍正皇帝;昌陵:嘉庆皇帝;慕陵:道光皇帝;崇陵:光绪皇帝;总共4位皇帝。

雍正为什么要修建清西陵

清朝入关之后的两位皇帝,顺治和康熙都葬在清东陵,但是到了雍正,却下令重新选址修建清东陵,给出的理由是:地方不够,地方不好!

明眼人一看,这个理由就不成立,如果地方不够,地方不好,为什么当初顺治、康熙要选址在这儿,而且后来乾隆、咸丰、同治都埋在这儿,他们没有说地方不够也没嫌弃风水不好!

所以另有隐情,雍正没有明说,史书没有记载,但是和清朝的公案:雍正继位合法性似乎有点关系。是不是雍正篡夺了皇位,甚至还有毒杀康熙的嫌疑,另外对自己的兄弟都太狠,可能是怕到了地下见到康熙,所以干脆躲得远远的。

乾隆为什么要葬回清东陵

清朝的入葬礼仪通常都是子随父葬,雍正破坏了这个规矩,那么乾隆应该是跟着雍正葬在清西陵,为何他却葬回清东陵?

其实,这个问题也一直困扰乾隆,如果葬在清西陵,和老爹雍正葬在一起,后续皇帝都葬在清西陵,那么清东陵就只有顺治和康熙两人,斗地主都凑不齐,是不是意味着后世皇帝把顺治和康熙都抛弃了?这一点乾隆肯定是不能接受的,毕竟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另一位是最疼爱自己的皇爷爷康熙;但是他又不能再次破坏子随父葬的传统。

幸好他活得时间长,从周朝那边求到了解决办法,那就是周礼中的“左昭右穆”。

按照周礼,皇帝的神位是要在太庙供奉,摆放的顺序就是开国皇帝神位摆中央,第二位皇帝神位放在左侧第一个,第三位皇帝神位放在右侧第一个,第四位皇帝放在左侧第二个,第五位皇帝神位放在右侧第二个,以此类推。

左侧叫“昭”,右侧叫“穆”,这就是左昭右穆。

乾隆的意思是顺治为入关后第一位皇帝,康熙入葬在清东陵,雍正入葬在清西陵,而他入葬清东陵,他的儿子入葬清西陵,以此类推,完美解决问题。

那么为什么到道光又发生变故

道光时嘉庆的儿子,嘉庆入葬清西陵,那么道光应该入葬清东陵,而事实是道光葬在了清西陵。

原来,道光登基之后便开始筹建陵墓,按照乾隆的规矩选址在清东陵,项目快要完工时,道光皇帝前去验收,结果发现陵墓地宫渗水,这还得了,这是陵墓的大忌,道光大怒,下令重新到清西陵选址修建,于是道光最后埋葬到了清西陵,和他爹嘉庆作伴。

孤单的昭西陵

在清东陵外侧,有一座孤单的昭西陵,它的主人是大名鼎鼎的孝庄太后。

孝庄是皇太极的妃子,按照传统应该和皇太极合葬,但是皇太极葬在关外,此时清朝已经入关40多年,孝庄不想再回去打扰皇太极,所以要求葬在北京。

这可难倒了她的孙子康熙,因为按照礼制没有办法为孝庄单独修建陵墓,皇后等陵墓只能是陪葬皇帝陵墓,如果将孝庄太后葬在清东陵内,她陪葬何人?此时的清东陵只有顺治的陵墓,难倒让母亲陪葬儿子?

所以权宜之计,康熙在清东陵外侧修建了一座奉安殿,将孝庄的灵柩停放于此,长达38年未能下葬,直到雍正登基,他提出孝庄对现在奉安殿的位置很满意,才会保佑清朝数十年来风调雨顺,所以下令以奉安殿地址修建陵墓,称为昭西陵。

清朝皇陵内的后陵

历朝历代,皇后通常都是和皇帝合葬,强如一代女皇武则天也是遗言以皇后身份与唐高宗李治合葬乾陵,但是到了清朝,出现为皇后、皇太后单独修建陵墓的传统,作为皇帝的陪葬陵墓,以皇帝陵+方位称之

昭西陵是孝庄太后陵墓(皇太极昭陵);

孝东陵是顺治皇后陵墓(顺治孝陵);

普祥峪定东陵是慈安皇太后陵墓(咸丰定陵);

菩陀峪定东陵就是慈禧陵墓(咸丰定陵);

清东陵内其他的都只能称“寝”,不能称“陵”。

泰东陵就是甄嬛的陵墓(雍正泰陵);

昌西陵是嘉庆第二任皇后陵墓(嘉庆昌陵);

慕东陵是道光皇后陵墓(道光慕陵);

另外清西陵还有一座溥仪墓,溥仪原来葬在八宝山,后来迁入。

两座皇陵的不同命运

清西陵比较幸运,埋葬了四位皇帝,其中只有光绪皇帝的崇陵被盗过,其他三座皇陵保存完好。

清东陵的命运就比较悲惨了,在军阀混战时期,孙殿英带领军队以演习为由,大规模盗掘清东陵,再加上后来无人保护,清东陵被二次盗掘严重。康熙、乾隆、慈禧等等,整个清东陵的陵墓无一幸免,康熙等人的尸骨甚至曝尸荒野,着实令人悲愤!

雍正当年是不是看到了数百年后的厄运,所以毅然决然地修建了清西陵!心机boy!


荣耀历史


为了让大家清晰的记住东陵和西陵皇帝的埋葬顺序请先看我的说明。

首先:清东陵就是顺治入关后选定的皇家墓地,地址在河北遵化马兰峪。

再次:清西陵是雍正新找的皇家墓地,地址在河北保定梁各庄。

最后:乾隆为了保证香火均衡,规定父子要在东西陵中交替入葬。

按照顺序排列如下,基本遵循乾隆“诏葬规制,迭分东西”的原则:

雍正(西)---乾隆(东)---嘉庆(西)--道光(因为东陵墓地渗水改为西)---咸丰(东)---同治(慈禧违背祖宗把同治葬在东陵,大概方便一家人在一起)---光绪(西)---宣统(西,因为没有陵,所以不做说明)

东陵里除了顺治的孝陵因为不藏金玉宝器未被盗掘以外其他都未能幸免。

西陵仅崇陵1938年被不明武装份子盗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