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条件写作日·“宅”家专场#

一场疫情把所有人都关在了家里,看网上有人感慨,天天朝夕相处是考

验两个人情感的最佳手段,如果你们很合适只会让你们更加亲密,如果

你们不合适会天天吵架,看对方哪都不顺眼,疫情结束后去民政局的可

能性更高。

疫情有如一场上班族梦寐以求的超长假期,除了不能出去以外,你可以

做任意一件你一直期待但没有成行的事,例如做美食(全民都会做的凉

皮),手工,绘画,看书,写诗,发呆,睡到自然醒,晒太阳,用心地

陪伴家人。

如果每个人都必须学会享受孤独,那么每天宅在家里,除了刷手机之外,你是否真正享受这样的假期,是考验每个人自我管理和与自己相处最好的试金石。

一开始人会恐慌,面对未知,肯定需要了解基本的知识,看新闻播报数据和最新动态。渐渐地,感觉闲暇下来的时间应该做些什么。锻炼身体是预防疾病最好也是我们力所能及的最有效方式。

于是,每天必做的两件事是看新闻和健身。

紧接着,吃是又一件大事,既然有时间又对饮食有挑剔的人,自然不想在假期的时间应付吃饭。于是动起手来。每天的操作基本是:想吃什么,抖音搜一搜,看完记住,走进厨房,拿手好菜上桌。按照步骤来,没有失误的,瞬间觉得自己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

有娃的人都有共鸣,娃醒着时你得陪着玩,娃好不容易睡着了你终于有时间看会手机,等你迷糊之际,娃突然醒了,那是种什么体验?

因此自我充电时间基本被带娃占满,把娃整明白了是头等大事。

首先,得自己理清思路,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纠正原来错误的带娃行为,例如喂饭。全家沟通后达成共识:自己吃饭,不吃就饿着,两餐之间除了水果,没有零食。

其次,多玩,多跑,锻炼身体。玩躲猫猫,多大的孩子都玩不腻。

最后,看书,唱歌,引导孩子养成看书的习惯,听英文歌曲,磨耳朵。

小孩子的行为都是模仿大人而来的,因此,你做什么就决定了他可能会做什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