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进化史长达13万年的空白期!之后突然变为智人!这13万年有外星文明来过地球吗?

空寂静岭


这是进化论最受质疑的一点,自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论以来,质疑声就没有断过,其中质疑者一个最重要的质疑观点就是题主所提到的,人类进化既然是一个完整的过程,那么过渡时期的人类哪去了,怎么没有见到化石?中间的空白期怎么解释?

这种质疑也是有科学道理的,因为按照生物进化论,是基因突变提供了生物进化的原材料,基因突变不能幅度过大,否则很容易造成物种因为基因突变而灭绝。

进化史上的确存在着几个化石空白期,最长就是古猿到南方古猿这段长达300万年的空白期。

古猿生活在距今大约800万年前,这时还不能算是人类,古猿的下一个进化阶段是南方古猿,生活在距今大约500万年前,南方古猿被称为“正在形成中的人”。

图示:南方古猿

南方古猿下一个发展阶段是能人,也就是能制造工具的人,生活在约180万到250万年前,能人的下一个阶段是直立人,生活在距今大约20万到180万年前,能人下个阶段是智人,生活在距今1万到20万年前,题主所提到的13万年,应该是智人阶段20万年到7万年之间这段时间,仅仅是短暂的空白期之一。

外星人来过地球的说法肯定可以排除,难道外星人来地球就不会留下化石吗?留下化石较少的原因有两类原因:



其一,生物自身的数量比较少

生物学中有个间断平衡理论,就是说生物进化过程中大多数时间生物是比较稳定的,进化集中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然后生物的数量逐渐通过繁殖增多,这也好理解。基因突变提供了生物进化的原材料,基因突变的本来就是没有方向性的,可能有利于生存,也可能不利于生存,如果基因突变使得生物不适应环境,那么大部分的生物将会死亡,仅仅留下少量幸存者,这一段时间内生物性状的变化很大,但是数量却比较少。

图示:智人

其二,由于环境变化形成化石的数量比较少

并不是所有生物的遗体都能变成化石,首先生物自身要具有坚硬的外科或者骨骼。生物死后坚硬的部分需要及时掩埋,不能腐烂、风化或者被压碎,更不能其他生物当做食物吃掉。

环境最好呈弱碱性,如果环境pH低于7.8则对遗体腐蚀性太大,不利于形成化石。此外,在河流冲击的部位也不容易形成化石。

综上,空白阶段可能有进化方面的内在原因,也可能有环境方面的外在因素,但是和外星人没啥关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