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的固執:該地的50萬德軍不放一槍向盟軍投降

1945年5月8日,挪威境內的50萬德軍不曾放一槍一炮就向盟軍投降,事情是這樣的:

1939年10月6日波蘭被德國和蘇聯消滅後,英法兩國政府想當然地認為德國的下一個目標應該是蘇聯,但是它們錯了。經過半年的休整和秘密的軍事調動,1940年4月9日,德軍開始實行“威塞爾演習”計劃,進攻丹麥和挪威。丹麥當天投降,挪威一直堅持到6月10日才投降。德國進攻北歐的重點是挪威,攻佔丹麥只是為進攻挪威提供進一步的跳板。

希特勒的固執:該地的50萬德軍不放一槍向盟軍投降

德國進攻挪威的理由有兩點:

第一,瑞典的鐵礦主要分佈在北部高緯度的拉普蘭地區,在天氣比較暖和的情況下,鐵礦砂可以從瑞典北部經波的尼亞灣越過波羅的海運到德國。由於德國攻佔了丹麥,封鎖了波羅的海,英國海軍進入波羅的海是非常困難的,所以這條路線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到了冬天,波的尼亞灣封凍,船隻無法通行,瑞典的鐵礦砂只能由鐵路先運到離拉普蘭最近的挪威納爾維克港,然後再通過海路運到德國。這條航線是沿挪威西海線由北向南,極易受到英國海軍的攻擊。在佔領了挪威之後,德國人就可以控制瑞典鐵礦石的運輸線,而不必害怕有一天補給被切斷。同時有重兵駐在挪威,則瑞典的態度也一定會更合作,而不敢妄存異心。

第二,挪威東臨瑞典,西臨挪威海,北鄰巴倫支海,南臨北海,海岸線長達兩萬一千公里,西海岸有許多優良的海港,戰略位置相當重要。特別是特隆赫姆港和納爾維克港都是優良的不凍港,為自由出入大西洋提供了便利。佔領挪威後,德國可以在挪威境內可以建立若干新的海空軍基地,足以改善德國對不列顛島的戰略地位,

德國海軍比較容易進入大西洋,以後也使德國對同盟國駛往摩爾曼斯克的運輸船隊比較易於空中和海上的攻擊

挪威的戰略地位的確很重要,但希特勒對挪威的重要性估計過高。德國將50餘萬人的兵力和大量的物質留在挪威。直到戰況扭轉,德國在兵力上已經感到捉襟見肘時,這支兵力始終都不曾抽調。希特勒仍堅持認為挪威是歐洲的戰略鑰匙,此時,他的頭腦已經僵化,對佔領的任何地盤都不願意放棄。希特勒的固執己見導致了嚴重的後果,挪威的50萬德軍齊裝滿員向盟軍投降。

再延伸一下吧

希特勒的固執:該地的50萬德軍不放一槍向盟軍投降

在進攻丹麥和挪威的同時,德軍同時對低地國家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採取了軍事行動。盧森堡、荷蘭和比利時先後投降。三個低地國家不僅與法國、德國相鄰,而且與英國隔海相望,是英法德三大國之間的緩衝地帶,戰略重要性不言而喻。

第一次世界大戰初期,德軍按照“施裡芬計劃”的作戰部署,繞道比利時進攻法國。可見,比利時的戰略重要性在一戰時就顯現出來了。一戰給法國帶來了重大的人員傷亡和物資損失,導致法國國內厭戰情緒嚴重。為了避免再次遭到德國的進攻,法國修建了固若金湯的“馬奇諾防線”。“馬奇諾防線”自隆吉永修建至貝爾福,全長390公里,幾乎涵蓋了整個德國與法國邊界和法國與盧森堡邊界。

1935年德國吞併了薩爾區,1936德軍開進萊茵非軍事區。在這樣嚴峻的形勢下,法國副總理兼國防部長達拉第1937年決定從“馬奇諾防線”北端,沿整個法國與比利時邊界直至北海沿岸,修建“達拉第防線”,這條防線一直修到1940年5月德軍進攻為止。

鑑於一戰時比利時作為德國進攻法國的必經之路而被德軍佔領,比利時為了自己國家的安全,從1919年起,沿毗鄰德國的邊界大大加強了防禦,成為德法邊境“馬奇諾防線”的延伸。由於“馬奇諾防線”異常堅固,德軍不打算從正面進攻“馬奇諾防線”,而是佔領盧森堡後繞道比利時,然後通過法國北部的阿登山區進攻法國。但是此時比利時加強了防禦,如果德國繞道比利時進攻法國,那麼德軍必然會在比利時遇到較大的阻力。為了減少阻力,德軍會入侵荷蘭去抄比利時的左翼。

由此可見,低地國家的生死存亡關係到法國的命運。它們的存在使德國找到了進攻法國的軟肋。但是,法國犯了致命的錯誤。法國認為德國進攻法國的作戰方案仍然是“施裡芬計劃”,該計劃是通過比利時進攻法國,主攻方向放在右翼。但是德軍對“施裡芬計劃”作了部分修改,將主攻方向放在中路,即德軍裝甲部隊和摩托化部隊通過盧森堡和比利時,然後穿過茂密的阿登山區森林,從“馬奇諾防線”左翼迂迴,突破薄弱的“達拉第防線”進攻法國北部。正是這一致命的錯誤,導致了法國的敗亡。法國敗亡的事實證明,德國對低地國家的佔領是德國取得西歐戰役勝利的關鍵。這一步驟無疑是成功的、正確的。

德國佔領低地國家後,比利時、盧森堡、意大利、西班牙等法國的鄰國不是德國的僕從國就是德國的盟國。德國已經實現了對法國的戰略包圍。至此,法國的滅亡也就毫不奇怪了。

再再延伸一下吧,德國為何容許瑞士中立?

瑞士位於西歐中心地帶。周邊強國大國林立,東界奧地利,南鄰意大利,西接法國,北連德國,自古以來就是聯繫東南西北歐的交通要道,戰略地位十分重要。然而,瑞士又是一個地形複雜的山國。阿爾卑斯山佔全國面積的60%,其重要山口聖哥大、聖伯納德等都是歐洲具有戰略意義的通道。

希特勒的固執:該地的50萬德軍不放一槍向盟軍投降

這樣的地理條件,使瑞士成為一個兵家必爭之地。每當周邊國家戰火蔓延之時,瑞士勢必會首當其衝,受害匪淺。從中世紀以來,歐洲許多國家就力圖控制這塊戰略要地。這樣處於強國夾縫之中的瑞士,採取了高明的外交政策一一恪守中立,中庸自保。

1938年,德國吞併了奧地利。1940年6月,法國被德國佔領,意大利是德國的盟國。這意味著:瑞士被德國及其盟國包圍。在這種情況下,德國完全可以輕而易舉地佔領瑞士,但二戰期間德國並未向瑞士派出一兵一卒,這確實讓人匪夷所思。

其實希特勒曾經考慮過入侵瑞士,但後來他覺得保持瑞士的中立對德國更為有利I二戰初期,希特勒曾經得到一個重要情報:如果德軍入侵瑞士,瑞士將做最壞的打算,即實施“內堡計劃”,在全國重要的交通要道、橋樑、隧道、山口等都安放了炸藥,隨時引爆。

希特勒最擔心任何入侵都只能導致瑞士人的頑強抵抗,通往意大利的戰略通道一一辛普朗隧道和聖哥達隧道會被炸掉,瑞士是一個山國,橋樑隧道炸燬之後即與外界失去了聯繫。如果保持瑞士的中立,瑞士就有可能跟德國合作。

事實也確實如此,二戰時瑞士一直讓貫穿阿爾卑斯山脈的具有戰略意義的15公里長的聖哥大隧道向德國和意大利開放。滿載戰略物資的火車不斷穿過瑞士往來於兩國之中。希特勒不入侵瑞士的決策無疑是利大於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