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處機曾經將嶗山改名爲「鰲山」,是真的嗎?有誰知道他與嶗山的故事?

手機用戶100067664131


丘處機(1148-1227),登州棲霞(今屬山東煙臺市棲霞地區)人。他十九歲在牟平昆嵛山(今屬威海市文登地區)出家修道。

1168年,丘處機二十歲時遇全真道掌教王重陽,拜他為師,王重陽為他取名,字通密,道號長春子。1169年,重陽真人在汴梁城羽化,馬丹陽(全真教大弟子馬鈺)遂代師授教,丘處機道成之後,創立全真龍門派。

青島:嶗山名稱多紛爭,丘處機改名“鰲山”,顧炎武認為鄙陋可笑

丘處機深愛嶗山,《太清宮志》記載,宋寧宗慶元元年1195年,他來到嶗山太清宮傳播全真道教的教義,由此嶗山變成全真道教的道場。

在他三次的嶗山之行中,除了宣傳道教的教義,廣收門徒弟子,還迷戀嶗山美景,稱讚"東萊即墨之牢山,三圍大海,揹負平川,巨石巍峨,群峰峭拔,真洞天福地一方之勝境也(《牢山吟》序)",並在此留下了四十一首詠嶗的詩詞,均加以"長春真人"的名號留款。他寫的許多詩詞,如今仍題刻在嶗山的太清宮、白龍洞、上清宮、混元石等處,成為嶗山文化的一部分。

青島:嶗山名稱多紛爭,丘處機改名“鰲山”,顧炎武認為鄙陋可笑

丘處機在自己詩作《牢山吟》的序中寫道,"(嶗山)僻於海曲,舉世鮮聞,其名亦不佳。"認為嶗山如此美景,卻不為人所知,非常可惜,而且山名"牢山",有囚困之意,也不是很好。

牢山橫臥海岸,半身探出,很像一隻大鰲,遂將其改名"鰲山"。這段緣由,至今仍題刻在嶗山白龍洞巨巖之上。他在自己的詩中寫道,"牢山本即是鰲山,大海中心不可攀。上帝欲令修道果,故移仙蹟近人間。"說這座山是上天安排在這裡修道求正果的仙山。

這段歷史,即墨周氏後人周至元也有考證,他在自己的《嶗山志》中記載,"(丘處機)攜屐雲遊至嶗山,愛其奇秀,因更名為鰲山,以為棲真處。"

青島:嶗山名稱多紛爭,丘處機改名“鰲山”,顧炎武認為鄙陋可笑

清代大儒顧炎武,與即墨望族黃氏交往甚密,多次應邀來到即墨,與黃氏族人黃培等寫詩懷古。據他考證,"勞山之名,《齊乘》以為'登之者勞',又云一作'牢',邱長春改為'鰲',皆鄙淺可笑"。

他進一步說,早在《南史》、《本草》中,就稱為"嶗山"。他在為黃宗昌和黃坦父子所作的《嶗山志》序文中,認為嶗山道路艱險難行,秦始皇登臨時又擾民深重,因此稱為"勞山"。而丘處機更名的做法是"鄙淺可笑"的事情。

青島:嶗山名稱多紛爭,丘處機改名“鰲山”,顧炎武認為鄙陋可笑

其實,顧炎武的看法有失偏頗。丘處機在自己詩作序文中,表達了更名的意思,說"道眾相邀,遷延數日而方屆。遂閒吟二十首,易為鰲山,因清暢道風雲耳。"這裡說的很清楚,改名的初衷是為了"清暢道風"。

更名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嶗、鰲音近,另一方面是將嶗山比喻為海山仙山。至於這個名稱的來歷,則或許與元宵節的觀鰲山燈舊俗有關。

青島:嶗山名稱多紛爭,丘處機改名“鰲山”,顧炎武認為鄙陋可笑

元宵節觀鰲山燈的習俗,最早可以追溯到漢代時期,彼時崇尚神仙信仰,節慶時往往製作大型燈盞,模仿神仙下凡的場景,以求吉祥喜慶。

到了宋元時期,這種習俗進入高潮,在許多雜戲、戲文中都可見元宵節觀燈的場景。金人王丹桂《元宵》詞中,即有"六街三市遍,列鰲山、輝映樓臺。競追陪,簇香車寶馬,馳騁多才",描寫的就是中秋節晚上的鰲山燈會盛況。

為嶗山更名,丘處機是把"牢山"作為海山仙山讚譽的,因此稱之為"鰲山",並在詩作中將"牢山"均稱為鰲山。明初道士張宇初,也曾經在詩作中把"茅山"比作鰲山,唐人託偽漢代黃玄鍾所作《含金枝》,也把鰲山代指蓬萊仙境。

對此,明代即墨周如錦在《牢山考》中,認為"元羽士丘長春,欲易牢山為鰲山,此道家者流,往往喜慕鰲山為仙景,且取鰲勞聲相通,彼亦直寄焉耳,非此山命名之本意也。"認為丘處機此舉,是出自傾慕之意,道家神仙信仰使然。

其實,不管是嶗山、牢山,還是勞山或者鰲山,它始終屹立在東海之濱,觀松聽濤,朝雲暮雨,過著安然自得的逍遙日子。無論是元代的道家羽士,還是清代的飽學大儒,在它面前,不過是小兒爭日、滄海一粟而已。如今往昔早已不再,世事再作變遷,又是新的一番景象,只有嶗山依然如故。


石頭大獅的膠澳筆記


確有其事。

根據史料記載,在金泰和八年,丘處機從萊陽出發,抵達嶗山後,便將嶗山改名“鰲山”,金元光元年農曆四月,他和成吉思汗在雪山約見,成吉思汗錄其言,以為《玄風慶會錄》,贈虎符、璽書,將丘處機封為神仙,令其掌管天下道教,全真道於是盛極一時。金正大四年農曆七月九日,丘處機逝世,元世祖加封為“長春演道主教真人”。

丘處機(1148-1227,字通密,號長春子,元棲霞(今山東省棲霞市)濱都里人。他曾在金世宗大定七年(1167年),赴寧海州崑崙山煙霞洞學道。第二年9月,拜王重陽為師,與馬丹陽、譚處端、赫大通、王玉陽、劉處玄、孫不二同稱全真道北七真人。金大定九年(1169年)冬,邱處機進入今天的陝西磻溪及龍門山潛修十三載,創立全真道龍門派。金明昌二年(1191年)秋,邱處機迴歸故里,在登、菜、青各州傳道,當時宋、金、蒙古三方紛爭,戰亂不止,他倡導“摒惡行善”、“恤苦救民”,深受民間擁戴,聲望日隆。

說到丘處機與嶗山的故事,他曾經多次到訪過嶗山,《太清宮志》有記載:“宋慶元元年乙卯,真人丘長春……七真來嶗山。止於本宮,講道傳玄,宏闡教義,道眾大悟,各受戒律。”太清宮三皇殿之後巨石上刻有他的石刻十首。

金泰和八年(1208年),丘處機來嶗山後,在較長的一段時間裡,一直在這裡修道,當時他認為“牢山”名不好,山如同一座大鰲伏於海畔,於是就將其改名為“鰲山”,這也是為什麼明代在山畔建“衛城”的時候叫“鰲山衛”的原因。關於丘處機與嶗山的故事,還請知情者繼續補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