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歷史(一):講真,巴爾幹火藥桶,克羅地亞才是主要成分

歐洲總面積1016萬平方公里,卻有44個國家,各個國家各個民族的愛恨情仇在這裡演繹了數千年,我們今天先從歐洲南面說起。

說起世界上有“火藥桶”之稱的地方,肯定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巴爾幹半島。希臘就處於巴爾幹半島上,還有一個國家,就是我們高中課本中由鐵托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前南斯拉夫也在半島上。

巴爾幹半島與西班牙、葡萄牙所在的伊比利亞半島及意大利所在的亞平寧半島,是地中海區域的南歐大陸三大半島。

歐洲歷史(一):講真,巴爾幹火藥桶,克羅地亞才是主要成分

巴爾幹半島是歷來的“四戰之地”,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看到地圖上,巴爾幹被黑海和地中海夾在中間,是連接歐洲與亞洲重要的交通要衝。

歐洲和中東地區,無論哪一處有帝國崛起,巴爾幹半島都是他們首先要政府的地方。

於是我們看到了歷史上,遠到波斯帝國徵希臘,還有後來的古羅馬時代,緊接著的是歐洲基督徒的十字軍東征,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再到一戰時期的奧匈帝國,俄國;以及二戰時期的德國,這些國家都在巴爾幹半島撒了火藥。

歐洲歷史(一):講真,巴爾幹火藥桶,克羅地亞才是主要成分

奧斯曼土耳其軍隊

天主教與東正教的恩怨

按照歷史根源及對後世的影響,古羅馬帝國基本算是歐洲各國的原始母國。古羅馬把基督教奉為國教,但是公元395年1月17日,羅馬皇帝狄奧多西把帝國一分為二,分別由兩個兒子繼承,這就是後來的西羅馬和東羅馬帝國(又稱拜占庭帝國)。

隨著帝國的分裂,公元1054年左右東羅馬的牧首指責羅馬教宗篡改聖經內容以及教義,羅馬帝國的國教也正式分裂,基督教一分為二,東羅馬信奉東正教,西羅馬信奉天主教

歐洲歷史(一):講真,巴爾幹火藥桶,克羅地亞才是主要成分

後來經過一系列的戰爭,東正教徒被迫北上,來到現今的俄羅斯地區,這也就是為什麼沙皇俄國稱自己才是羅馬帝國的正統。

東正教區別於天主教最大的歧異,就是東正教只承認聖靈來自聖父,換句話說東正教不承認耶穌的地位。區分東正教和天主教教堂直接能夠從外觀可以看出來,高聳入雲帶尖刺的是天主教,有個“洋蔥頭”的就是東正教,比如俄羅斯的聖瓦西里大教堂,就是東正教教堂典型代表。

歐洲歷史(一):講真,巴爾幹火藥桶,克羅地亞才是主要成分

按理說,哪怕是不承認聖子的地位,那也不是什麼不可調和的矛盾,畢竟兩個國家同根同源的。

也確實,當年奧斯曼穆斯林掄著圓月彎刀打東羅馬時候,東羅馬就向西羅馬求援,雖然平時兩兄弟拌拌嘴,但是有外人來欺負了,兩兄弟還是能夠擱置爭議,先打外敵。

於是天主教就組織了十字軍東征,但壞就壞在十字軍裡也是“人鬼蛇神”,什麼人都有。

十字軍第四次東征時候,他們連自己兄弟東羅馬的首都,君士坦丁堡一塊搶了。從此東正教跟天主教正式決裂。

歐洲歷史(一):講真,巴爾幹火藥桶,克羅地亞才是主要成分

十字軍攻陷君士坦丁堡

巴爾幹半島上的宗教信仰

前文我們提到巴爾幹半島是塊“四戰之地”,這裡有來自各國文化、宗教的衝擊,所以這塊半島上民族信仰的宗教也最為複雜。

有天主教,也有東正教,還有土耳其人帶來的伊斯蘭教。

歐洲歷史(一):講真,巴爾幹火藥桶,克羅地亞才是主要成分

克羅地亞人和斯諾文尼亞處於天主教的延伸地帶,而塞爾維亞則是與東北面俄羅斯東正教區域連接在一起。

巴爾幹半島的民族矛盾,其中主要是克羅地亞人跟塞爾維亞人的矛盾。

本是同根生

塞爾維亞人跟克羅地亞人都是南斯拉夫人,斯拉夫人在羅馬帝國時期,與日耳曼人凱爾特人一起被稱為“北方三大蠻族”。

現波蘭境內的維斯瓦河河谷,被認為是斯拉夫人發源地。後經過遷徙,斯拉夫人分為:東斯拉夫人,西斯拉夫人,南斯拉夫人。

東斯拉夫人建立的國家有:俄羅斯,烏克蘭等;西斯拉夫人建立的國家有:波蘭、捷克等;南斯拉夫人就是在巴爾幹半島的這系列國家,包括:克羅地亞、塞爾維亞、保加利亞等。

歐洲歷史(一):講真,巴爾幹火藥桶,克羅地亞才是主要成分

但是後來因為各自信仰宗教不同,克羅地亞人與塞爾維亞人逐漸走上了敵對的道路。有點像韓國和朝鮮。

一戰前期的巴爾幹

巴爾幹人與俄國人是一脈相傳,而俄國一直是以東正教的東羅馬正統自居,自詡為第三羅馬帝國。

歷代沙皇都以收復故都

居士坦丁堡(土耳其改名為伊斯坦布爾)為己任,力圖建立一個斯拉夫人的新羅馬帝國。

但是這時候的歐洲法國、英國等強國,肯定不願看見俄國勢力擴張。於是爆發了“克里米亞戰爭”,把企圖伸向巴爾幹的北極熊熊掌斬斷。

歐洲歷史(一):講真,巴爾幹火藥桶,克羅地亞才是主要成分

被擊敗的俄國,一時無力再西進,於是就轉而扶持巴爾幹各民族從奧斯曼帝國統治下獨立,掀起了泛斯拉夫主義浪潮。一時間塞爾維亞、保加利亞、羅馬尼亞、黑山、阿爾巴尼亞紛紛獨立,這些國家在感情上是很認同俄國的。

塞爾維亞人一直期望與波黑、黑山、阿爾巴尼亞等國合併,甚至還想把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也吞併,建立起一個南斯拉夫人的統一王國。

但是作為曾經的“基督教之盾”奧匈帝國,卻害怕俄國在巴爾幹做大做強,於是走上了與巴爾幹斯拉夫人對立面。

而同為斯拉夫人的克羅地亞人因為信仰天主教,是一直是在奧匈帝國陣營的。

歐洲歷史(一):講真,巴爾幹火藥桶,克羅地亞才是主要成分

一戰導火線——薩拉熱窩事件

奧匈帝國的王室,哈布斯堡家族本就同是日耳曼民族,於是德國支持奧匈帝國,奧匈帝國下屬的克羅地亞與俄國支持的塞爾維亞,是直接接壤的國家,矛盾日益激化,大戰處於一點即燃的邊緣。

這個火藥桶正是巴爾幹半島,導火索便是薩拉熱窩事件。

早1878年,奧匈帝國和俄國達成妥協,簽訂《柏林條約》,奧匈帝國承認俄國支持的巴爾幹半島各國的獨立,但是作為條件,波黑(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地區需交給奧匈帝國管轄。

歐洲歷史(一):講真,巴爾幹火藥桶,克羅地亞才是主要成分

1908年,奧匈帝國直接吞併了波黑。這說好的只是交給你管轄,當時俄國快氣炸了,要不是剛剛經歷日俄戰爭的失敗,依照戰鬥民族的個性,肯定掄著扁擔也來跟奧匈帝國幹一架。

而直接氣炸的要數塞爾維亞人。

1913年,就在巴爾幹各國擊敗奧斯曼帝國後,奧匈帝國卻出面阻擾了斯拉夫人一統巴爾幹各國,還支持阿爾巴尼亞獨立,這就更加激起了塞爾維亞人對奧匈帝國的仇恨。

1914年6月28這天,奧匈帝國的王儲,費迪南大公夫婦來到波斯尼亞首府薩拉熱窩,被塞爾維亞民族主義者普林西普刺殺於敞篷車內。

這就直接導致了奧匈帝國對塞爾維亞宣戰,從而爆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

歐洲歷史(一):講真,巴爾幹火藥桶,克羅地亞才是主要成分

隨後奧匈帝國支持國德國發出全國總動員,塞爾維亞支持國俄國、法國都發布了全國總動員,一戰正式爆發。

第一次世界大戰參戰國家:

協約國:塞爾維亞、俄羅斯、法國、比利時、英國、日本、黑山、意大利。

同盟國: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保加利亞。

這裡說下意大利,1882年,德國、奧匈帝國、意大利在維也納締結同盟條約,史稱“三國同盟”。但是到了一戰爆發,意大利卻加入了協約國,搖身一變,從同盟國變成協約國,與“戰敗國”擦肩而過,所以永遠不要忽略意大利的站隊能力。

歐洲歷史(一):講真,巴爾幹火藥桶,克羅地亞才是主要成分

克羅地亞人與塞爾維亞人

一戰後,奧匈帝國瓦解,意大利卻想侵佔斯諾文尼亞和克羅地亞,於是斯諾文尼亞和克羅地亞向塞爾維亞開放領土,趕走了意大利人,而後三國成立了“南斯拉夫王國”。

但是克羅地亞人對南斯拉夫王國一家獨大的塞爾維亞人很不滿意。

到了二戰時期,納粹德國向南擴張,克羅地亞人很快充當了帶路黨,甚至也建立了自己的納粹組織——烏斯塔沙(Ustaše)。

歐洲歷史(一):講真,巴爾幹火藥桶,克羅地亞才是主要成分

烏斯塔沙領導人Pavelić(左一)和墨索里尼(左二)在羅馬

克羅地亞烏斯塔沙屠殺了約60萬(也有說百萬的,具體人數不詳)塞爾維亞人。

但是塞爾維亞人也建立了自己的組織,切特尼克。該組織主要反對德國納粹的侵略,但是同樣也“以牙還牙”,屠殺克羅地亞人,只是沒有烏斯塔沙殺的那麼多。

克羅地亞跟塞爾維亞人的又結下了一道深仇。

1941年4月6日,德軍實施“第25號計劃”,僅經過10天,南斯拉夫王國就滅亡了。

歐洲歷史(一):講真,巴爾幹火藥桶,克羅地亞才是主要成分

但是南斯拉夫人在著名領袖鐵托的帶領下,堅持抗擊德國納粹,南斯拉夫游擊隊從波黑森林殺出,1945年5月15日南斯拉夫人民取得了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同年,成立了南斯拉夫聯邦,鐵托當選為總統。

但是鐵托是克羅地亞人,他執政政策是打壓塞爾維亞人的,他生前以他獨有的領導人魅力維繫國家統一。

歐洲歷史(一):講真,巴爾幹火藥桶,克羅地亞才是主要成分

在鐵托死後,南斯拉夫中的克羅地亞與塞爾維亞又立馬分裂,走向戰爭,這就是歷史上的“波黑戰爭”

波黑戰爭中,約佔塞爾維亞一半人數的克羅地亞人拉著穆族人一起,與塞爾維亞人開戰。

其過程又爆發了慘絕人寰的大屠殺。

最後由於西方大國拉偏架,尤其是英國的撒切爾夫人極力支持克羅地亞人。

前南斯拉夫解體的國家中,佔得最大優勢的就是克羅地亞人,原南斯拉夫國家中的海岸線,基本都在克羅地亞境內,而隨著黑山的獨立,塞爾維亞徹底成為了一個內陸國家。

歐洲歷史(一):講真,巴爾幹火藥桶,克羅地亞才是主要成分

所以我們看到2018年世界盃,當“格子軍團”克羅地亞隊最後輸球后,塞爾維亞人開心得像個200斤的孩子一般。

歐洲歷史(一):講真,巴爾幹火藥桶,克羅地亞才是主要成分

歐洲歷史(一):講真,巴爾幹火藥桶,克羅地亞才是主要成分

這就是克羅地亞與塞爾維亞的恩怨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