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矛在中国早早的就被淘汰,西方却一直沿用,他有一致命缺陷

一些不熟悉兵器的人,总是会认为,长枪和长矛一般都没有什么区别,实际上二者是完全不同的兵器,准确的来说,长枪是长矛的简化版本,二者为何会有不同的说法,从历史的发展轨迹来看,长矛在历史上消失,并不是没有原因。

长矛在中国早早的就被淘汰,西方却一直沿用,他有一致命缺陷

长矛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一些国家,都曾经得到广泛的应用,长矛的长度远超我们想象,一般最长的长度能够达到5-6米之多,相当于我们现在三层楼的高度,你能够想象士兵挥舞这这样长的长矛的场景吗?不过长矛可并非是用来挥舞的,历史上用长矛最出神入化的,应该还是马其顿亡国的亚历山大帝。

长矛在中国早早的就被淘汰,西方却一直沿用,他有一致命缺陷

其5万人组成的马其顿方阵,几乎是所向无敌,具体来看,长矛如此之长,在近距离作战中拥有很大的优势,加上古代作战,十分讲究阵型,数万跟长矛直戳戳的,给对面冲锋过来的敌军造成很大的威慑,而中国古代也大致类似,实际上早在骑兵出现之前,春秋战国时期的战场上,大家都是组成阵势,一旦一方的阵势被冲散的话,那么也就相当于失败了。

长矛在中国早早的就被淘汰,西方却一直沿用,他有一致命缺陷

长矛这样一种武器,在秦国之前实际上很受欢迎,但是在秦以后,基本上就告别了历史,主要是因为秦国的弓弩厉害,事实上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也有弓弩,长矛在应对弓弩的时候,只需要四下里摇动长矛,就能够避免弓弩的伤害,但是秦国的弓弩厉害,不但威力强劲,就连射程也比原来的弓弩要远,这样一开,长矛就再也防御不住弓弩。

长矛在中国早早的就被淘汰,西方却一直沿用,他有一致命缺陷

而到了战国末期以后,由于骑兵的大规模运用,使得长矛兵也越来越不吃香,有人也许会问,长矛兵不是能阻挡骑兵的冲锋吗?但实际上由于骑兵更具有灵活性,等长矛兵在原地布阵的时候,骑兵早就迂回到他们的后方,在古代强调阵型的情况下,来回变换,在如此人数众多的情况下,长矛兵的威力大打折扣。

长矛在中国早早的就被淘汰,西方却一直沿用,他有一致命缺陷

另外长矛也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长杆的造价很高,有人觉得很简单,实际上在古代矛杆的制作工艺十分的复杂,尤其是还想要达到5-6米的长度,十分艰难,在南北朝之前,每户人家的兵丁上战场,所有的装备都是自给自足,没有那个家庭能够拥有强大的财力,因此装备大打折扣,矛杆也越来越短,就形成了后来的长枪,而且当杆变短以后,在战场上更加灵活,枪兵结阵的速度也很快,因此长矛就逐渐消失在中国历史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