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聖人稀缺,河南這個城市卻有“五聖”,個個鼎鼎大名

在中國古代,聖人算的是稀缺,只有某方面達到極高的水準,才有可能被人尊奉為聖人。例如至聖孔子,武聖關羽。可見,要想榮獲聖人,那難度係數極大,然而在河南的這個地級市,卻出現了“五聖”,且個個鼎鼎大名。

這個地級市,就是地傑人靈的南陽市。南陽,古稱宛,河南省轄地級市,位於河南省西南部、豫鄂陝三省交界地帶,因地處伏牛山以南,漢水以北而得名。是全國的歷史文化名城,而其更是人才薈萃,其中以“五聖”最為出名。

中國古代聖人稀缺,河南這個城市卻有“五聖”,個個鼎鼎大名

南陽

這“五聖”分別是謀聖姜子牙、商聖范蠡、科聖張衡、醫聖張仲景、智聖諸葛亮。

謀聖姜子牙:

姜尚,字子牙,商朝末年人。姜子牙的先祖伯夷輔佐大禹治水有功,被賜姓姜, 封於呂地為侯,在現在的南陽市臥龍區王村鄉董營村建立了呂國,姜子牙就出生在如今的董營村,那裡還保留有呂國墓冢,周圍分佈有呂崗、呂林、呂橋、呂灣、子牙溪、雙氏廟等遺蹟,舊時廟宇內也敬奉有姜子牙塑像。呂國為一個古國,已被史學界認定在南陽西,春秋初年為楚所滅。後人尊姜子牙為“謀聖”。

中國古代聖人稀缺,河南這個城市卻有“五聖”,個個鼎鼎大名

姜尚

商聖范蠡

范蠡(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字少伯,楚宛三戶(今南陽市淅川縣人)人。是春秋末期政治家和大商人。先是輔佐越王勾踐滅吳,此後,范蠡認為大名之下,難以久居,且勾踐為人,可與共患難,難與共安樂,向越王勾踐請辭不許,遂留下書信,乘舟出海逃至齊國,改姓名鴟夷子皮,開荒種田,引海水煮鹽,治產數千萬。並被後人尊為商聖。

中國古代聖人稀缺,河南這個城市卻有“五聖”,個個鼎鼎大名

范蠡

科聖張衡

張衡(公元78—139年)字平子,東漢南陽西鄂(今南陽市石橋鎮夏村)人。中國東漢時期偉大的天文學家,為中國天文學、機械技術、地震學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在數學、地理、繪畫和文學等方面,張衡也表現出了非凡的才能和廣博的學識。張衡是東漢中期渾天說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指出月球本身並不發光,月光其實是日光的反射,他還正確地解釋了月食的成因。張衡得到了很多榮譽,被一些學者認為是通才。1802號小行星以他的名字命名,後世稱為“科聖”。

中國古代聖人稀缺,河南這個城市卻有“五聖”,個個鼎鼎大名

張衡

醫聖張仲景

張仲景(150-219年)名機,字仲景,東漢南陽人(今河南南陽人)。東漢末年著名醫學家。張仲景廣泛收集醫方,寫出了傳世鉅著《傷寒雜病論》。它確立的辨證論治原則,是中醫臨床的基本原則,是中醫的靈魂所在。在方劑學方面,《傷寒雜病論》也做出了巨大貢獻,創造了很多劑型,記載了大量有效的方劑。其所確立的六經辨證的治療原則,受到歷代醫學家的推崇。

中國古代聖人稀缺,河南這個城市卻有“五聖”,個個鼎鼎大名

張仲景

智聖諸葛亮

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躬耕於南陽,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文學家、書法家、發明家。被後人認為是智慧的化身。躬耕南陽,從而發生了三顧茅廬這一典故。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人物。

中國古代聖人稀缺,河南這個城市卻有“五聖”,個個鼎鼎大名

諸葛亮

當然除此之外,南陽還誕生了不可勝數的名人,例如百里奚、光武帝劉秀、抗日英雄彭雪楓、哲學大師馮友蘭等等,這些無不書寫著南陽的驕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