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胡铁军的书法水平怎么样?

清心明月001


有较扎实的功夫,但尚欠精到。衡量精到精致的标准是什么呢?如刘文化的隶书临摹或作品,就具备精到精致的特色。

胡铁军的书法有不错的传统功夫,气韵格调也具有现代书法的气息,但欠精到和精致。
这个问体表现在点画结构和相互之间的比列关系都不同程度的存在,所以从表面看,确实不俗,但在形质上不过实,经不起深度的推敲。

学习书法到这个层次,非常不容易,也非常危险,因为存在的问题越来细微越难以发现,甚至鱼目混珠,难辨优劣。但如果我们和那些精致精到的作品比较一下就可以发现这方面的问题。如我们欣赏刘文化的隶书作品,给我们的感觉就没有不够精准精致的感觉,反而感觉得到非常舒服和恰到好处,大有减一分不足,增一分太过的感觉。

虽然从刘文化的作品中能够看出一些对比夸张悬殊的处理 但气韵和书法的法度和气韵,比列方面十分到位,感觉不到有什么不舒服不和谐融洽的问题。我们欣赏胡先生的作品时就不同。

如“中”字的悬针竖,“入”的捺画的起笔,“闲”字木和左竖几乎粘连的处理,

“有”字的扭捏和不够端庄大方。

“风”字内部“虫”字没有交待清楚有些乱。态字中部空间处理不和谐等问题,几乎多数的字都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刘文化的作品中几乎没有这种弊病。



翰墨书道


胡铁军的书法如何?

胡铁军的书法,以前在书法杂志上看到过,写的洒脱飘逸。而今重温其书法作品,更有清新之感。



属于正统书路,不单单具韵之致,而又笔力遒劲,朴实无华,阐释书法艺术的真正内涵,美的追求,美的书写,从他的笔墨情趣性与洒脱,足以欣赏到古意浓厚与他自己才情横溢的景观。

真心喜欢他的笔墨气质,可以用非凡优雅来评论。从笔法,干净利落,蕴含二王韵致及米芾爽快之笔墨气息。

从他的简介略知,是一个出道很早的书法家,获得过最高书法展赛大奖,曾经是十大书家之一。而今从教书法专业,桃李满天下。弘扬中规中矩传统技法,并且探索创作着自己书法新意,独有妙美的书法风格。留下了耐赏的书艺作品。

从以上“老铁日课”行书,秀丽洒落笔意,笔落生动活泼,流露出一个书法家的恬淡静雅之情怀,并且跳跃的韵律,仿佛间缕缕清风与皎洁的明月。总之控笔的娴熟,游走的笔锋若此流利顺畅,终是形密布白巧妙。

此作行书,更有强劲的笔力,抒发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生追求。

潺潺溪流,云烟徐冉,书乃求获意境,才有书墨的成熟美,形神兼备,总结胡铁军的书法,最适当不过了。

赞美之,崇敬之。是我此刻以飨胡铁军书之魅力的心情。猛然有感而今的“丑”书,书境于此有着天壤之别啊。


狂喜淡墨a


胡铁军的书法有传统的元素支撑,并有个性融入,总体感觉还是很高雅的。

上图为胡铁军书法作品

学书法,能达到胡铁军这等水平,实属不易!我曾经说过,书法创作,传统的东西必须占七分,个性的东西只能占三分。如果按照这个规律进行书法创作,其作品就能让人看得懂,认得清,书法生命力就持久,就顽强!

上图为胡铁军的扇面书法作品

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写出雅而不俗的书法作品的。有继承才会有发展。不难看出,胡铁军学书走的是正路。他的行书作品中,既有王羲之行书的元素,也有米芾行书的影子,更有个性揉入,胡铁军的书法已基本形成自己的风格,这是难能可贵的!

上图为胡铁军的书法作品

中书协会员的书法作品我见到的比较多,评论的也比较多,我的评论都是客观的、实事求是的,从不带任何偏见。我一向与人为善,与任何人都无冤无仇的,为什么要带着偏见去评论他人的书法作品呢?

在肯定胡铁军书法水平的同时,还是要对胡铁军的书法提出几点建议:一是仍须继续深入临帖,并且多临《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少临其他书家的字。主打根基应建立在王羲之的行书基础上。二是多看多读多品东汉时期刘德升的行书作品,因为刘德升是行书的创造者,王羲之的行书就是师法刘德升的行书。三是处理好行书结构布局及线条的关系,把字的体势写的更协调点,突出雅致,并提高点画质量。四是用笔要大胆。关于用笔,仍可学王羲之的行书用笔,多临,多读,多悟《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五是要提升行书的流畅度,使之真正达到行云流水的状态。解决这个问题,须深入临帖,以提升熟练度。

上图为《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局部

学书法,只有师法古人才能走远……

但愿胡铁军能穿越高山大川和层峦叠障,一步一步地走向光明的坦途,以实现自己所追求的目标……


上图为胡铁军的书法作品

以上为个人观点,一家之言,仅供参考。如果各位网友对此有不同看法,欢迎留言和评论!


中州耕牛堂主


图文【胡铁军老师:国内当代有名的书法家、中书协会员】

国内当代有名的书法家、中书协会员胡铁军老师,他的书法人生成果颇丰。



一.胡铁军,自幼酷爱书法艺术,软硬兼之。

二.胡铁军说:“我的人生成功,与母校的支持和帮助是分不开的,我要努力回报母校、回报社会。”

三.胡铁军,他入展作品获奖无数并被评为“中国书法百杰”称号。



四.胡铁军书法作品在美国、韩国、日本、新加坡、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进行交流与展览活动,他的书法作品还被国内外多家馆藏。



中国书界人士和各地网友在评价胡铁军书法时,用这样华丽的语言来表达对胡铁军的肯定和祝福:

“结字高古,空灵筒净,得王字真功”、“闲雅自如,情趣满盈”、“有一股静气,令人惊叹赏心”。

感谢胡铁军老师的问答邀请!


大祥福


不知道有人把您的头衔和人生经历晒出来是什么意思。愿谅我只会看字说话。

老师的字不论是控笔上还是结体上和章法上,在当下的书坛都属于佼佼者,但仍有问题存在。

看到了精熟而看不到才情,只见作品而不见人,看老师字,笔笔精道,结体之法近乎分毫不差,包括字之大小。但学生以为,书法之妙,首在悦己,抒发性情才是上等,追求完美,适应大众品味次之。为能售之,为利驱使而哗众取宠则下下下等。

看老师的字,可以感受到您书法生涯中付出的艰辛与努力,也许是人各有志,各有各的对书法艺术的理解,各有各的审美取向,建议您在书法普及方面会更加成果显著。

而我等一介村夫,口无遮拦,不当之处,见谅见谅,建议老师亦能偶尔放纵一下,或许己有类作,只是不便示人罢了。






读书耕田人王七


胡铁军先生的字,走的是纯正的传统一路。

看他的字,难免会让人联想到二王、甚至于米。

他的字总体感觉不错,在当今书坛也是难能可贵的。如果我们细读当然与古人的字相比,还是有着很大的差距的,古人字里读到的是内敛、清逸、洒脱,而从他字里却读出了些许的臊气、匪气和稚嫩。

这些缺点,或许是当今书坛流行性疾病,但并不影响胡先生在当今书坛的影响力。



祯石藏山


如果按照现在流行的说法,胡铁军先生的书法肯定是属于没有创新。

胡铁军先生的书法也不属于从纯正的传统书法里走出来,或者说,从哪里来的并不是很清晰,有些二王的影子,但这个影子似乎若即若离;有些唐楷的气格,却不够深入。这种情况有些尴尬,想留在传统里,又不愿全部进去,想有自己的风格,却又不敢迈出来。也许胡先生传统功夫了得,但在字里真看不出。

这种中规中矩的书法,不太讨巧,属于“两不靠”。其实,书法家里处于这种情况的不胜枚举。

书法难就能在其中,并不是所有书法家都能走到顶锋也就是这个道理。凡能成为大家者,必有天时地利人和的造化,也一定有天赋和勤奋相助。

看人挑担不吃力,纯属个人观点,欢迎批评指正,并祝愿胡铁军先生书法取得新成就。


如石书艺


在当今以丑为美的中国书法界,象胡铁军走正统书法的不多,他以柳体为基础,逐步完善行草,,,,楷书不错,但已经脱离了纯正的柳体,他的楷书,越放大越好看,有气势(与柳体相悖,,与颜体架构接近。柳体只要放大,即松散无形)

行书笔势苍劲,处理得法,但大多不够稳定,有偏移感。

他的楷书左右结构过于紧密,不够疏朗,如果左右结构穿插学习一下颜体的结构形式,应该上升空间很大。

总得来说,他的字不错,值得学习。


樸寧


书法要不要符合大众审美?大众审美是什么标准或者依据?现实是懂书法的人会越来越少,相反江湖字却大行其道深得民心,学近现代书家的字成为主流。



朱建国472


胡老师走的是传统书法一路,很好的继承了传统书法元素。在中国书坛也属俊才。但也不是完美无暇,观书法感觉有躁气,故意表现卖弄。让人心生惊艳而后不舒服之感。个人之见。不对的地方请原谅。


分享到:


相關文章: